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运用

[摘要]导语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优秀的导语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明确教学目的、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导语的设置应遵循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简明性与连贯性的原则。教师应寻找学生心理与导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学语文各类文体导语的规律,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语运用;文理贯通;提升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与阐释,对教学过程的引领和衔接,对重点、难点的点拨和提升,都需要有精心预设或灵活的导语来承前启后。课堂导入可以通过肌体语言、板书和情境暗示等表达引领,但主要还是导语的运用。准确、简洁、生动的导语,无形中调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课文教学中导语的运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开讲———发挥铺垫功能

开讲是一堂课导入的导语,是最先让学生接收的教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导向、诱引、激发和铺垫的作用,突出了导语的多功能性的特点。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时,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打开课本时便说:“今天我们学习《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同时,在黑板上写上“球”字,接着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球吗?这里的球讲的是铁球。”教师一边在“球”字前面加个“铁”,一边接着说:“这里介绍的是几个铁球?”又顺手在“铁球”前面加上“两个”。教师介绍:“在大家都反对的情况下,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将两个不等质量的铁球抛下同时到达地面的试验,教师又接着说:“这是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的试验”。最后在板书“两个铁球”后面写上“同时落地”。最后设疑激趣:“两个铁球是不是同时落地?就让我们仔仔细细阅读课文吧!”这节课的导语设计,从揭题开始,由“球”到“铁球”,由“铁球”到“两个铁球”,最后由“两个铁球”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既渐进式解释清楚了题目的词义,又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层层渐进式的引导,富有语言表达的艺术,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开头导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中,以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由此,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再如《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题材本身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刚进入课堂阅读教学时,采用讲故事、提问质疑的方式导入,激励学生进行阅读,如“同学们,眼下田里的庄稼都在茁壮成长,正在吸收养分,享受着阳光的抚摸呢。可是有些庄稼遇到麻烦了,它们就是我们今天的小主人公———小稻秧。它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呢?又是如何摆脱麻烦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稻秧的遭遇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有兴趣地走进文本中去。

二、交代———唤起阅读期待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抛给学生时,教师必须预设好合适的导语,这个导语要简洁、明了。学生刚回到教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交代可以更好地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果。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在出示课题后,可以这样引导:“什么人要称象?”“曹冲称象”“曹冲是什么人?”教师简介:“曹冲是东汉末年,三国中魏国皇帝曹操的小儿子,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了,他幼时智慧过人,与众不同,深受曹操的喜爱,当时只有五六岁。东吴孙权赠送巨象给曹操,曹操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询问手下大臣们,可是大家都想不出办法来。教师接着说:“在当时科技还很落后的古代,幼小的曹冲能有什么办法得知巨象的重量呢?换成你,你有什么好办法?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这种导入方式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期待心理,积极的心理准备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推移———促进文理贯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的一个层面转接到另一个层面内容的推进,也需要合适的导语来衔接,以致文理贯通,内容衔接自然,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按小艇是交通工具为线索进行导读,设计导语:“介绍威尼斯城市为什么介绍小艇呢?”(威尼斯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城里没有街道,只有大小河道纵横交错,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小艇),接着说:“这里的小艇是这样的形状和我们见过的船一样吗?”(二三英尺,又窄又深,船头、船艄向上翘起),又接着说:“为什么这里的小艇是这样独特的形状呢?”(河道纵横交叉,有宽有窄的),接着引导:“在这样的河道里行船船夫的驾驶技术如何?”(速度极快,操纵自如,左拐右拐,平稳地穿过去,作急转弯),又追问道:“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呢?”(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接着说:“什么人会坐些这些小艇出行?”(商人、保姆和孩子、老人和全家、看戏的人们),接着又说:“是不是只有这些人坐乘小艇呢?还会有哪些人?”学生补充(教师、医生、工人……),最后问:“‘小艇停了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这说明什么?”(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思维随着教师的引导从简单的理性认知逐渐推进到深度的理性认知的层面,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自然而然理清了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逻辑发展,还了解了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中让学生得到逻辑能力的培养。这样循序渐进流程式的引导,教学环节显得自然流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一个层面自然而然地推进到另一个层面,使教学得以行若流云地开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新的环节,从一个教学的知识点转换到另一个新的教学知识点时,也需要合适的导语来引渡,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教学得以顺利深入开展。如教学《蛇与庄稼》一课,为了把学生的思索从事物之间简单与复杂的联系,转换到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之间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设计了如下导语:“课文写发生海啸,庄稼得不到好收成,为什么买了一批蛇放在田里,庄稼就获得好收成?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发生海啸,洪水把田里的蛇都给淹死,田鼠逃命后又来糟蹋庄稼,没有吃田鼠的蛇,庄稼就欠收了,买来了吃田鼠的蛇,庄稼就又能有好收成。)从表面看蛇与庄稼是没有直接的关系,可实质上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提升到事物的内在本质的关系上。导语设计得好,教学中教与学双方就能互相配合默契,兴趣盎然,无形中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串连———扩展思维空间

在导读过程中,教师有时需要把与课文一脉相承的有关内容有机结合进去,串连起来,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回顾或提供材料,延伸学生获得理解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设计相应的导语为载体。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在学生读到“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到时候叫你。”“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把稿子交给我。”教师以自豪的语气插入这样的导语:“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是人民的好总理啊!是啊,我们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读到过‘在少年时代,看到旧中国贫瘠落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就胸怀大志,决心读书报国’,现在他在践行自己当初的誓言。”在《难忘的泼水节》,课文中看到了“关心,热爱人民,‘总理啊总理!你心中装着国家、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你是人民的好总理’”。这段导语把小学阶段学生学过描写的课文串联起来,把文章里描写人物的情感思想结合进来,拓展了文章的中心,同时,在学生心目中完美、丰满地再现了的伟大形象,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了深刻的熏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在导语的设计上,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因文、因时、因人、因事而导,不只是几种固定、简单模式所限定的,要抓住导语的特点去导,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就是导语运用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高盛莲.浅谈小学语文课导语设计的艺术[J].甘肃教育,1998,(12).

[2]董幸福,马潇.论对学生课堂情绪的把握[J].咸宁学院学报,2003,(9).

[3]程铭.浅谈教育硕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作者:黄文坚 林建国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中心小学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前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