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跨媒介阅读策略探析

语文教学中跨媒介阅读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融入,跨媒介阅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要想挖掘跨媒介阅读的优势,我们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媒介作品,营造阅读环境;展开混合阅读,激发阅读欲望;实施任务驱动,明确阅读目的;整合媒介资源,拓展阅读深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媒介资源;具体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那么,如何才能将跨媒介阅读更好地落实在语文教学当中呢?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利用媒介作品,营造阅读环境

就目前状况来看,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许多篇目都与大众传媒联系密切,有助于“跨媒介阅读”活动的开展。那么,如何利用媒介作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呢?

(一)依托文本内容,开发媒介阅读。在大众传媒时代,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媒介阅读对于培养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造跨媒介阅读的条件。比如,在学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与文章历史背景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图片、报刊文献,作为供学生参考的媒介信息来交流探讨。如此一来,教师便可利用诸多媒介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使之对文章背景及思想情感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在处理媒介信息过程中所暴露的共性问题,教师务必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逐步提升其媒介意识,并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媒介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跨媒介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以影视作品改编的形式融入到教学中。比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便可让学生将该文改编成剧本,将其以镜头方式呈现出来。如此一来,通过将文本改编为分镜脚本,学生就不仅能深刻领悟作品的魅力,更能借此提高创造力。

(二)利用媒介形式,更新教学方式。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积极采用一些先进、高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确保跨媒介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先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地坛的宣传标语、广告,或者提前整理一份“地坛历史寻踪笔记”,这样他们就能对地坛的历史、环境及史铁生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抒情方式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便于在后续阅读或创作中更好地理解、塑造人物形象。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大众传媒与经典文本相结合。比如,电子阅读设备便能够让学生放下笨重的书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经典。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借助这些新的技术手段,让学生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及时而高效地完成对经典文本的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影视资源、网络文学资源等引入跨媒介阅读教学中,为阅读教学注入新意。

二、展开混合阅读,激发阅读欲望

混合阅读指的是融入多种阅读手段的阅读,它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阅读的不足,还能使学生在多元媒介辅助下对阅读内容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之中。

(一)建立学习资料库,注重教师梳理与引导。学习资料库的建立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整合多元媒介信息,如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多文本解读、影视资料的跨媒介资料库。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随时随地展开阅读,还能在多元媒介的辅助下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然而,由于涉及的信息过于庞杂,教师在建立跨媒介学习资料库的同时不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使之在阅读教学中化被动为主动,在多元媒介的辅助下积极投入到对文章及其相关内容的探索中。比如,在学习老舍的《想北平》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搜集文章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风格等资料以及作者的其他代表作品。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人际关系入手,对老舍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主张形成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学生在资料库中分享的信息势必会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教师的梳理和引导就显得极为必要。我们必须借助多元媒介的辅助,将学习资料库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感官体验中对阅读对象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推进混合式学习,合理把控线上线下阅读时效。混合式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先进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学习方式深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在多种智能终端的辅助下更好地参与到阅读中。因此,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线下阅读活动的高效展开,还要具备线上阅读资源的开发技能。如此一来,教师方能通过线上、线下阅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跨媒介阅读体验,使之在多元媒介的辅助下对阅读对象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其中,线下阅读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主,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展开深入的解读与分析,以期学生能够在细致剖析中熟练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线上阅读活动则以学生的自由讨论、自由辨析为主要内容。在线上阅读环节中,学生有充分的阅读自由,比如,自行选择阅读对象、自主决定阅读思路以及提出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建议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注意:线上阅读的内容和时间虽然较为自由,但是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务必要对学生的线上阅读时间做出科学的宏观把控与微观调控,以确保线上阅读的效率与质量。

三、实施任务驱动,明确阅读目的

跨媒介阅读在给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隐患。比如,耽于碎片化阅读容易让学生对深度阅读失去耐心。此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很容易让缺乏人生阅历的学生误入歧途,迷失自我。经过一番思考,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阅读目标不明确,正是因为缺乏目标的指引,学生才会在多种媒介资源的影响下陷进消遣式阅读、娱乐式阅读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跨媒介阅读的优势,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明确阅读目标。

(一)专题式阅读。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专题式阅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系统化、综合化的同类文章阅读中熟练掌握阅读内容和阅读技巧,还能在有效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使学生对所读内容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在专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专题,比如“白居易与杭州的不解之缘”“近现代经典散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阅读”等。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根据专题方向进行定向阅读与资料收集。在信息收集完毕后,教师可以通过辩论、竞赛或小组合作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个性化的交流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

(二)对比性阅读。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中,对比性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多元感知深刻了解阅读对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比如,在阅读岑参边塞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将其写作风格、写景抒情方式等以文字形式条分缕析地呈现出来。其次,以相关影像资料作为辅助媒介,展现岑参边塞诗中相同意象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含义,让读者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对岑参边塞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引导学生在对文字与媒介资源的对比分析中升华思想认识。作为语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影像资料在思想情感的传达上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跨媒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文字、媒介的优势结合,以期学生能够在对比性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四、整合媒介资源优势,助力阅读质量提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随着广播、报刊、影视等途径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文本阅读已经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形式。在此环境下,教师必须有效整合媒介资源,才能借助各类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要想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合媒介资源,将其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影像资源的利用。同时,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影像资源,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赏析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便将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幕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媒介资源辅助下对文本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红楼梦》的进一步认识,笔者在详细介绍导演镜头运用以及画面寓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观看感受撰写简短的剧评。此外,为了更好地将多种媒介综合引入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媒介资源按照统一的主题、方向等进行优势重组,以确保多元媒介资源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高效、高质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必要的保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媒介资源的穿插务必要适时、适度,不可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研判。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信息科技手段的应用,力争将多元媒介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借助科技的影响力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明满,郑国民,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J].语文建设,2018(28).

[2]程元.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思考[J].语文建设,2018(28).

[3]陈锋.自媒体时代下的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课外语文,2017(4).

[4]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J].语文建设,2016(25).

作者:张银夫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