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中悬念设置分析

小说阅读教学中悬念设置分析

【提要】悬念是小说情节不可或缺的技巧,在叙事中可由多种方法制造。通过预叙和倒叙、限知视角描写的方式设置矛盾冲突、反常之事以及设计人物的出场等方法,都能产生良好的悬念效果。以悬念为线索串构情节,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使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在阅读过程中认知设置悬念的技巧,对文本的学习也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小说阅读;悬念;方式;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小说是可读性最强的文体之一,也是最接近生活的一种文本。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不仅要读懂故事,更要读懂其中的写作技巧对情节、主题的作用。在一部包含了多种叙事技巧的完整的小说里,悬念设置是不可或缺的要环,它体现在小说情节的构造中,具有丰富多样的方式,对情节的整体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加良好的阅读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小说中的悬念设置技巧作一探究,以对小说阅读的教学有所推进。

一、叙事时间产生的悬念

造成悬念的方式有很多种,从叙事时间方面看,预叙和倒叙两种手法可产生悬念的效果。预叙,即事先讲述或者提及以后事件的叙述活动。中国小说中预叙的使用十分普遍,自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均有此手法的使用。杨义《中国叙事学》认为:与西方文学传统中预叙相对薄弱的情形,中国叙事传统中,“预叙不是其弱项,而是其强项”。早期的预叙来自于占卜和预言,如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左传》中的一些预言。稍晚,全局性的预叙在话本小说中得到普及,小说的开头往往给出一个简短的故事,这个小故事则影射了整篇小说的情节,“三言二拍”基本采取了这样的体例。中国古典小说预叙使用最为典型的作品是《红楼梦》,小说处处预叙,处处设疑。如开头的宝玉游历太虚幻境,对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作出了暗示,为后文情节埋下了大量的伏笔;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王熙凤,对凤姐的命运、贾家的命运以及全书的结局作了预示;小说中各人所咏诗歌,如黛玉《秋窗风雨夕》“葬花”之词、王熙凤“一夜北风紧”之语,同样也对人物的结局起了暗示的作用。叙事时间的另一种手法倒叙也有出色的悬念表现效果。倒叙先将事件结果予以陈示,然后追溯事件发生之因,这样就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苟才之死,刘鹗《老残游记》破齐东村命案,都运用了倒叙的技巧,不断制造悬念,推进情节,使得布局严谨,叙述连贯,达到了良好的叙事效果。

二、限知叙事视角产生的悬念

从叙事角度方面,叙述视角的选择往往能够产生悬念。全知视角叙事要早于限知视角叙事,作者在全知叙事时采用客观的叙述,可能会自然而然形成悬念,但多数情况下,为了让事情明白易晓,叙述者会直接将事件真相提前告知。《左传》僖公四年,晋国骊姬与中大夫里克谋害太子申生,令其祭母,在其敬献晋献公的酒肉中下毒,献公被蒙蔽,太子出逃。如去掉原文中“与中大夫成谋”“毒而献之”的描写,就无从知道事件原由。而作者以全知的视角将事情原本道来,就缺少了隐秘和悬念。有别于全知叙事,限知视角有意不描写事件的整体因果、各方面发展,而以一人独知为行文呈现,制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艺术效果。限知视角在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多有体现,如在人物身份的描写上,采用限知视角产生疑窦,就造成了惊异、刺激的效果。如署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中,《白水素女》从孤儿谢端的视角写拾回大螺后的一系列疑惑,着意安排后才发现大螺中天女的秘密。整则故事从少年农夫的视角展开,使读者也经历了一个遭遇悬念到解开悬念的过程。同样的设置在《聊斋志异》中也多处可见,比如《葛巾》篇,对葛巾娘子以及“桑姥姥”“玉版妹子”的身份讳莫如深,直到故事结束才透露谜底,而这个谜底也是由先前的视角发出者揭开,小说视角始终固定在一人范围;又如《绿衣女》篇,妙龄女子忽然出现,主人公“因念深山何处得女子”,作者虽有绿衣的暗示,但身份仍然由主人公遭遇相应事件后揭开。唐代皇甫氏《崔慎思》叙述侠女与崔慎思结亲,复仇而走,报仇后乳儿再走。这些都从崔慎思的视角出发,无法探知侠女的想法和作为,因此当结局“怪不闻婴儿啼,视之,已为其所杀”突然呈现时,效果震撼。限知视角叙事严格保持视角的统一,对设置的悬念视而不见,按照既定的叙事线路走到终点,给人一个恍然式的结局和谜底,留有回味的余地。

三、情节的反常设置

在情节的设置中,矛盾、突转、反常之事物都能够引起悬念的产生。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与期待的正常状况相违背,就会引起好奇。如裴铏所撰《聂隐娘》存在离奇的情节设置:乞食尼喜欢隐娘,居然向其父讨人,奇特之感顿出;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尼姑偷走隐娘,隐娘命运成为一个谜题;五年后,尼姑送隐娘回,让人意想不到;在对付精精儿、空空儿的过程中,聂隐娘所作所为充满不解之处。这种不循常理的设置,我们又可称之为反常之因的设置,在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又如沈既济《任氏传》,任氏与郑六情笃意切,郑六得官邀任氏赴任,任氏初始拒绝,复又说明因由,其命运最终怎样,惹人猜想;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定婚店》一篇,开篇写掌管天下婚姻的冥吏谈到韦固婚事,其未婚妻乃一卖菜眇妪三岁之女,奇异之至,引起对其后事件发展的追寻;《聊斋志异·瑞云》篇,鸨母阻止名妓瑞云与贺生的姻缘,瑞云却被一秀才一指按在额上,面生黑斑,丑状类鬼,身价陡跌,带出瑞云命运的悬念等。这些设置使小说情节曲折,不落俗套,产生较强的艺术吸引力。

四、人物形象设置的伏笔

情节的叙述离开不了人物,人物形象的设置有时对故事的叙述起到伏笔的作用。一个新的人物通带出新的事件,或者对局势产生必要的影响,可以说,这种人物的出场也是一种悬念设置的方法。如薛调《无双传》是一个围绕主人公王仙客及无双展开的故事,事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演绎,真正出场的人物并不多,所以婢女采苹的出场大有玄机。采苹的出场只是寥寥几笔,王仙客失去无双踪迹后出于对旧人的怀念,或者说是一种心理慰藉,将采苹赎出,仅此而已。在此描写中,不闻其声,不见其貌,我们对采苹除其身份外一无所知,更无从知道作者在这样一篇长度有限的小说中设置这个人物的意图。作者在后文揭晓了谜底,促成无双假死正是采苹的职责所在。这就形成了设谜、解谜的悬念过程。人物的出场对情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其自身命运结局也能够起到悬念的作用。唐代薛渔思《河东记·申屠澄》描写了一个情致动人、善良可爱的虎女形象。小说讲述申屠澄赴任途中遇大风雪,借宿于路边茅舍。茅舍三口之家有一“雪肤花脸,举止妍媚”的少女,申屠澄慕其聪慧,求婚得成。婚后二人生活美满,情深意笃。后申屠澄任满罢官途中,至当日旧地,其妻触景生情,吟诗应和,化虎而去。在文始申屠澄初遇少女及结亲后的生活中,作者对虎女的身份未曾作丝毫暗示,直到文末才以披衣变虎而去交代了虎女的身份。《聊斋志异》在描写狐鬼妖怪时则大规模地运用了这样的悬念方法,对人物身份和命运的揭示多作留疑不表,造成明显的悬念效果。此外,古代章回小说所说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作为一种留白的方式,直接导致悬念的产生。这种手法,我们称之为“抑制”和“拖延”,即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中止,以拉长时间的间隔来加强悬念;或者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缓和,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深读者的心理期待。

五、悬念设置对小说情节的作用

制造悬念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悬念对小说情节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一,悬念的设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曲折,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如唐传奇《无双传》一例,小说悬念不断抛出和解开。王母求婚,舅父不应,母亡仙客求婚,仍然不应,引起读者对无双和王仙客命运的关注,这个悬念笼罩了全篇小说;舅父屡次不允后忽然主动提出嫁女,原因下文立刻揭示——朝廷变故,为保平安;约定出城,结果舅父一家被羁押,无双失去下落,回归到命运悬念;塞鸿、采苹的出场,为下文埋下伏笔,二者在营救无双过程中均有用处;得遇无双,令寻古押衙,古生其人如何,后文解惑;古生答应救无双,无双忽死,变故在意料外,下文揭示原是假死;古生借塞鸿挖坑,人已救出,挖坑何用?杀塞鸿于此坑。小说情节可谓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每急转直下,终能绝处逢生,一个个悬念的设置使情节发展不着痕迹,表现得曲折离奇又在情理之中。其二,以悬念为线索,串构情节。《无双传》中悬念层层叠叠,借助悬念推动行文的发展。这种复式设悬的方法使文章波澜起伏,情节紧张,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艺术效果。与复式设悬相对的是一悬到底的手法,即由一个悬念贯穿全文,将各部分情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悬到底要适当运用穿插、间隔、蓄势等方法去拖延释念,把握好拖延和抑制的技巧,在读者期待释念的心情最迫切的时候解开悬念,获得最佳效果。一悬到底通常在侦探推理小说和武侠小说中最为常见,在侦探小说中一般表现为“寻找作案者”“真相是什么”,在武侠小说中一般表现为“寻找秘籍或宝藏”“宝藏在哪里”,以这个悬念为中心,所有分支情节都必须围绕此前提展开。复式悬念通常与一悬到底的手法结合,表现为总悬念与小悬念的环环相扣。总悬念是全文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在情节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一直到高潮,它是贯串全文的情绪支柱。小悬念则是情节的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面中出现的局部紧张情势,它起着不断丰富和加强总悬念的作用,并在每一段情节结束时,将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段。其三,悬念放置于小说首尾,可起到引起阅读兴趣、引发思考的作用。中国古典小说将悬念的设置较多用在两回之间或故事中间,近代小说笔法则不仅用在故事中间,更延用到开头,造成突如其来、扣人心弦的效果。一个突兀惊奇、令人阅读兴趣陡升的开头常常给人难以忘却的印象,而结尾仍未解开的悬念设置则可以留下想象的余地。悬念作为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由“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组成其基本模式,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但有些作品跳出了这种模式,作品直到结束,悬念还保留着,这就必然引起读者长时间的思考和回味。如《夷坚志·侠妇人》,主人公董国度异地避乱纳妾,日常生计、其后返家计划都由妾一手操办,文中对妾的才智、本领、财富有相当篇幅的描述,但直到文末,对其身份、经历过往却只字不提。另一篇《解洵娶妇》题材类同,文中新妇嫁妆丰厚,治家有方。但解洵发迹后忘恩负义,对妇人呵骂殴打,妇人杀解洵而后踪迹隐没。我们虽可猜测其为侠、为盗之类的身份,但整篇文中并未有所透露。这种不解之惑一般更多放在章节末,称之为开放式结尾。此外,出于加强悬念的目的,作品题目的设定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瓶梅》《红楼梦》等,当读者看到题目,问出“讲了些什么”“为什么起这个题目”这样的问题时,题目就具有了引发悬念、阅读兴趣的作用。悬念作为叙事的一个技巧,在小说情节的构造中举足轻重。“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小说在情节构思的过程中,应该懂得抓住悬念的特征,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制造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产生不同寻常的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认知设置悬念的技巧,对文本的学习也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张慧敏 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