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有效教学的理念构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激发兴趣;联系实际;学习习惯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实施有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有效教学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没有有效衔接、学习过程中不重视思维逻辑性而是通过机械记忆学习等特点,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事倍功半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高中物理教师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实行正确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践行有效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培新学生逻辑思维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介绍一些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可行,并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学方式。

1通过教师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学科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吸引学生喜欢物理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教师个人魅力引导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物理教师,要提升自我气质,让形象神采飞扬;要擅长表达,让言辞接地气有深度,体现物理的生活化和科学性;要展示关怀,让体贴渗透日常,让情感产生认同。首先,在衣着打扮上年轻化,庄重而不古板,为单调的教室增添一丝亮丽。其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带领、参加学生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凝聚力。同时,积极参与学生课余生活,带领学生探究新鲜事物、合理控制网络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强调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师生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学生们爱屋及乌,在物理学科上肯下功夫,不易产生畏难情绪。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众所皆知,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抽象性和理论的系统性使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难以适应,不习惯从知识的本质上理解问题,这无形中造成高中物理的学习障碍。物理教师就是学生的领跑者,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余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十分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物理知识背景和发现历程、小组互动分享、利用基本原理分析等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课余时间,在参与学生活动的同时,敏锐发现活动中的有趣物理现象,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到物理知识。比如:在篮球运动中,运球时篮球有哪些力的相互作用;投篮、传球时,篮球是进行哪种运动状态。生活中,为什么身上会有静电、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声控开关是什么原理等等。把这类问题融入到课教学堂中,或者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探究其原理,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发现、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

2联系实际生活,实施有效教学

物理知识是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但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更应该回归生活。《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生活现象激发物理学习兴趣以外,还应该教会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把晦涩难懂的物理理论结合生活实例,启发学生触类旁通,在理解消化物理知识的同时,能灵活应用[1],达到有效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或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亲自参与实验。例如:静电触电:材料:干净的塑料圆盘,一块比圆盘略小的圆形铁片,在铁片上打一小孔,用20厘米长的丝线穿过小孔将它拴住。用干燥的毛皮用力摩擦塑料圆盘的内侧,迅速用手提着丝线的一端(这是为了不使手与铁片接触),把铁片放入塑料圆盘上,圆盘上的电荷聚集到铁片上,用手指去接近铁片时,会有微麻的感觉,同时还可看到电火花和听见放电响声。这种真实的物理现象演示,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在讲授《超重与失重》这一课时,可让同学们回忆或体验坐电梯的感受:在电梯刚开始上升时感觉头很重,快到达对应楼层时,电梯逐渐减速感到有些“飘飘然”。这种体验助于学生了解超重和失重。在“电磁感应”这一章,可以自制的发电机手摇发电,还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电流大小和转速的关系,课余时间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泉州发电厂实地参观。高中物理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更是要让合格的公民具备必备的生活常识。高中生已经积累一些生活经验,他们将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的思维走出课本,发现物理就在身边,让物理思维飞向广阔的自然空间与社会角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历程中,从学生一进入校门就要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方法。主要要求学生养成以下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或预习一般性的学习内容,授课时先不直接讲,在发现问题时再有的放矢进行点拨。学生通过预习,一方面了解该节内容的基本知识、重难点,另一方面也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2)边听边想的听课习惯。学生在上课时要重点注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归纳分析方法,记录重点和难点,课后及时梳理知识脉络。(3)形成探究合作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发挥自主意识。尽可能让学生观察,尽可能让学生思考,尽可能让学生归纳,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尽可能让学生动手。通过这五个“尽可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事半功倍。(4)养成良好解题习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例题题目,在头脑中构建相关的物理图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体验到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的必要性,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散性[2]。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利用以上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执教的普通班物理单科成绩甚至超过本校的重点实验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建立在教师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有效教学策略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可收潜移默化的功效。当然,有效教学理念也要求我们不断反思,完善课堂教学,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学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非.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浅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4).

[2]王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中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J].甘肃科技,2000(6).

作者:孙晓明 单位:泉州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