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浅谈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国深化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的基本理念,揭示了思政课教师应聚焦探寻教学规律、学习规律,明晰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概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有效教学支架、精准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张力、凸显师生深度体验,推动师生深度互动、建立评价指标,检测课堂教学有效性等策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课堂“落地”。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教学

有效性在于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课堂“落地”,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着重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1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概念及存在的问题

1.1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其有效教学是指以学科课程性质和基本理解为指导,针对高中生思想政治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可创造性,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和信念的有效教学活动。

1.2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教学最终达成的目标是学生有效学习,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教学规律、学习规律寻求新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课堂“落地”。现阶段高中思政课教师教学存在共同问题:“新课标理论学习不够全面、导致教学设计缺乏理论依据、教学活动仍忽视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师生学习共同体意识不足忽视核心素养培育等问题导致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课堂落第成为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无法调动原有知识融合真实情境,培育批判性思维、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导致教师教与学生的学未能构建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

2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有效教学支架。有效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需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支架。首先树立师生、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树立在有效政治课教学中实现三者的有机整合的转变教学方式观念;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正确理念。其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关注人。教师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观念要与学生为主体,关注高中生理论思维和素养提升,关注学生认知基础、思维困惑点和情感升华点,以学生基本学情为教学的出发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落脚点。人教版统编必修3《政治与法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下讲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的基础,更加关注高中生认知发展及政治思维的培养,进行思维进阶式的教学内容的更新,侧重讲“为什么”和“怎么做”。构建辩证哲理的课堂,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引导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再次,树立师生共同学习是推动思维交融的助力的观念。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寻找引起学生认知产生冲突的关键点、问题谈论的切入点,关注教学过程师生共同生成的资源,给予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再不断深入的教学中锤炼高阶学科思维。最后,树立持续性的教学评价和反思理念,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助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2精准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张力。精准的问题设计总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活力,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价值选择。精准的问题设置。首先,精心选取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复杂性和典型性的情境素材;其次,整合教材三者有机统一的内容,设计思维进阶且能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诱发学生思维;再次,基于问题情境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探究三者有机统一关系,让学生在整合知识与问题情境中,建构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提高理论学习和素养提升,使学生显现对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同感;最后,追问学生问题质疑,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拓展思维张力。如何巧设问题链,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问。以统编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为例。探讨肺炎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进行问题链设计及问题的追问“为什么存在肺炎病毒有无传染性的观点、如何判断有没有传染性、对同一确定的,为什么会存在有没有传染性问题的两种认识。”对同一事物的某一特性,进行问题链设计,搭建学生思维活力的平台,促进学生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培养政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使学生能够能真理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3凸显师生深度体验,推动师生深度互动。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挑战性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的教学过程。随着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教师角色从过去“满堂灌”的“一线”退到“二线”,使学生不再是教学的容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捉住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深度体验,推动学生有效学习,达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一是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是这个专业的教师,选取“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结合真实情境,尝试传授给同学,遇到问题进行回顾,再进行简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进而使课堂真正回归学生,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二是教师与学生深度互动。深度互动关键因素是师生互相信任,构建“对话课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激发推动学生与挑战性任务的内源力。例如教师结合递进的复杂情境辨析根本政治制度。学生首先必须深度对话文本,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对文本有深度的解读,获得新的意义“斩获”;其次,生生、师生对话。学生在经教师引导下进行成果交流,超越个人思维的偏见,进行高阶思维的投入学习,拓展思维深度;最后,自我对话,提升思维深度和素养提升,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产生认同感。

2.4建立评价指标,检测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要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否有提高、依据。以人教版统编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例,评价标准的证据主要包括:一是指向素养评价,理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关注现实生活、时政热点,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进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的好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通过社会实践,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二是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任务深度互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关注多个主体情感交融、认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育人目标为指向的教学。三是制定多重维度评价表,既反映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又能反映教师教学引导的活动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学生与教师更应该全身心积极参与、深刻体验、感受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政治认同。四是学习结果对标学业质量、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检验教学设计与学生培育的成效,对标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上、实践上的全方位、多层次深刻解读,深刻反思,制定理论与实践的指标,逐步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真真正正的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要兜住其教学性与育人性的统一,最终落脚点要是立德树人。面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思想政治课教师必然要经历行为跟进、行为改进、行为品质的提升,树立真信、真懂、真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和担当的理想信念。

作者:符有英 张欢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