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体育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摘要:体育活动的成功开展,依赖于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能充分地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其体能的发展。本文通过运用材料创设游戏情境,呈现不同难度,丰富材料内涵和挖掘材料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材料;幼儿;体育活动;游戏情境

材料是幼儿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体育活动中,丰富的材料和玩法是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能充分地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锻炼肢体,增强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其体能的发展。那么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呢?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形象的情景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运用材料为幼儿创设生动,富有童趣的游戏情境,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参与愿望。在中班体育活动《营救小动物》中,教师创设了小动物被绑架需要营救的游戏情境。游戏中,教师利用头饰让幼儿扮演黑猫警士,并在营救的道路上设置了各种障碍:用攀登架和圆塑料筒布置成山坡,将木椅子变成高桥,牛奶箱围出小河等。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幼儿战胜困难,挑战自己的决心。幼儿一窝蜂冲向了山坡,手脚并用大胆地走过了高桥,过小河时他们讨论、商议、尝试使用周围的物品过河。有的幼儿将木梯横在河面上,有的幼儿用罐子排成了小路,有的幼儿用竹竿和泡沫垫划起了小船。过山洞时,他们一个个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连平时最胆小的幼儿也能跟着同伴大胆进入黑洞进行营救。在这一系列运用材料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幼儿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的扮演,幼儿也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依靠材料的支持,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愉快地进行爬、平衡、钻等基本动作的练习。

二、呈现不同难度,获得成功体验

每个幼儿都存在个体差异,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利用材料呈现不同的难易程度,让幼儿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运动水平的活动方式,这将保证每个幼儿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小班体育活动课《小青蛙捉害虫》中,教师先让每个幼儿学习并练习从25厘米高处往下跳。这个环节中,教师给幼儿提出的要求是:落地要轻、稳。接下来教师提供了不同高度的“池塘”,并告诉幼儿:这几个池塘是专门为最勇敢的“小青蛙”准备的,“池塘”越高里面的“蚊子”就越大越多。这次的要求也更进了一步,除了落地要轻和稳,还要做到跳得高、跳得远。幼儿的挑战热情高涨,都能积极地去尝试不同的高度。大部分的幼儿都完成了最高的挑战,其余的幼儿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户外活动中,我们提供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材料也是不同难易、不同层次的。如我们在平衡区提供的材料就有宽窄、高矮不同的平衡木和不同大小、高低的梅花桩,幼儿除了可选择不同的材料,还可自行决定不同的摆放方式和玩法。爬行区的幼儿可选择方形的体操垫或条形的爬行垫,也可选择在“小坡”上爬行,爬行的方式可前进、后退、转圈等。在攀登和触跳区,教师在不同高度都设置了不同的标志,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每次活动后都让幼儿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标志,鼓励幼儿下次向更高处挑战。跨跳区中教师给幼儿准备了不同宽度的泡沫垫和不同高矮宽窄的牛奶箱,幼儿可对材料进行选择或组合,尝试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教师在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时,注重幼儿的自由选择和尝试,并在幼儿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逐渐加大难度,向自我挑战,这样不仅使活动内容更加有层次性,也能让幼儿保持旺盛的活动热情,提高活动参与性。

三、丰富活动内容,发挥创新意识

在体育活动中,单纯的体育器材已经满足不了幼儿多种身体动作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物、废旧材料和自制体育器械丰富活动内容,并激发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创新玩法,实现多种教育功能,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

(一)丰富材料内涵

1.因地制宜发挥自然优势。大自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灵活的体育活动场所,还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活动素材。福鼎地处沿海城市,沙滩是我们可利用的先天的自然资源。在沙滩上奔跑,跳房子,翻跟斗,爬行,踢球等,柔软的沙子给幼儿充分的保护,也给了幼儿不同的运动体验。在沙滩上走路、跑步要比陆地上更难,更能训练幼儿大肌肉群的力量和协调性,并且通过亲子活动完成幼儿在陆地上所不能完成的动作,安全系数更高,给予幼儿的成功体验也更强烈。四季柚成熟的季节,我们让幼儿到果园帮果农伯伯摘柚子,运柚子。在采摘搬运四季柚的过程中,幼儿的攀爬动作得以复习巩固,手臂肌肉力量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我们带幼儿走进自然的同时,更是把自然材料带进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竹子是很常见的,我们将不同长短、粗细的竹子投入到体育区中。有的幼儿用竹子跳竹马,有的把竹子当“扁担”挑重物,有的将竹子摆在地上做保龄球,还有的与同伴合作跳起了竹竿舞。自然环境和自然物的介入开阔了幼儿的眼界,给予了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但在介入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性原则。教师要事先对自然环境进行考察,向幼儿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安全提示。在活动过程中还要充分地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请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协助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在自然物进入课堂之前,教师要对自然物进行检查筛选,清洁和消毒,保证幼儿安全、愉快地使用自然物。2.巧用废品自制体育器械。废旧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运用废旧材料制作的体育器械,具有节约、好玩、灵活的优点,还能成为体育活动重要的资源补充。我们用饮料瓶制作成拉力器、哑铃、飞镖;用奶粉罐制作成滚筒、梅花桩、负重背包;用报纸制作纸球、纸棍等。只要是能够支持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的,我们就将之进行装饰、制作,投入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去。另外,除了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械,我们还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器械的制作。各行各业的家长拓宽了器械制作的思路,丰富并全面了体育器械的类别。而幼儿也在与家长共同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活动时幼儿对自己制作的体育器械总能显示出极大的热情,更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二)挖掘材料功能

材料是体育活动的载体,它含有多种教育功能。教师要充分挖掘材料的不同玩法,以实现它的多种教育价值。大班体育活动《花样玩球》就是根据这一目标设计的。活动一开始教师请幼儿复习拍球,拍球时教师播放了两段节奏不同的音乐,请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拍球,一下就激起了幼儿的活动热情。接着,教师请幼儿思考还能用哪里拍球,请幼儿尝试着进行花样拍球。有的幼儿边单脚跳边拍球,有的幼儿一边把球拍高一边转圈,有的幼儿用头拍球,有的用肘拍。接下来,教师请幼儿玩“运西瓜”的游戏,要求幼儿不用手将“西瓜”运到前面来。幼儿想出了将球放在肚子上双手双脚着地往前走,像小青蛙一样夹着球跳,弯腰将球夹在胸和肚子之间等各种各样的方法。然后,教师又请幼儿与同伴合作想办法运多个西瓜。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泡沫垫、呼啦圈、矿泉水瓶等辅助材料,请幼儿利用这些辅助材料玩出各种花样。幼儿用泡沫垫和矿泉水瓶打保龄球,用呼啦圈玩推球和投篮。最后,教师让幼儿进行曲线滚球竞赛,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于材料“一物多玩”的尝试并不是一次性呈现的,而是递进的、有层次的进行的。活动把幼儿的自主性放在了首位,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和探索中去挖掘材料的多种玩法,将球这一常见的体育器械玩出了新意、玩出了花样,并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了各种不同的体育技能,发展了想象创新能力。体育活动的成功开展,依赖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我们将创设丰富的活动材料,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式,优化并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帼眉,冯晓霞.学前心理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谭星.幼儿园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刘小红 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