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建构

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建构

摘要: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与流通的重要渠道,对大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幼儿教育作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使得幼儿教师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群体,网络媒体所塑造的幼儿教师形象也会转化为受众对幼儿教师群体的认知,从而影响幼儿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探讨网络媒体对幼儿教师形象的建构,发现网络媒体在幼儿教师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更好地塑造幼儿教师形象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网络媒体;幼儿教师形象;负面报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家庭以及社会的大事,许多家庭都选择把学龄前儿童放在幼儿园中进行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幼儿教师既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二家长”,因此他们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不同于小学教师、高中教师,正因为幼儿具备的特殊性,幼儿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更多、压力更大。无数家庭把期望和信赖寄托在他们身上,一旦这种信任被打破,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媒体因其时效性强、覆盖面广、获取途径便捷,己成为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渠道。新闻媒体对教育领域的关注日益提高,关于幼儿教师的报道与日俱增,网络媒体中所建构的幼儿教师形象必然会对人们认识幼师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近几年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的片面化、污名化,不仅加剧了社会对于幼师群体的不信任,而且使得整个幼教行业有了滑坡的趋势。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传播媒介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成为公众意识中的“大事”,传播媒介越是强调,公众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相互联系,麦克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1]。幼师的负面消息不断,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教师群体,网络媒体是否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幼儿教师题材的新闻报道数量剧增,媒体的呈现是否客观真实?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教师的报道以及结合媒介议程设置功能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1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的呈现

本文选取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之间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和搜狐网关于幼儿教师的报道作为统计样本,数据如表1,共获取199篇新闻,从新闻报道的体裁、标题、语言、倾向等方面分析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的呈现。

1.1报道体裁分析

新闻体裁主要有消息、深度报道、通讯、评论等,结合本文样本特点分为3类:消息、通讯、评论,由表2可知,选取的样本中,消息占比78.9%,通讯占6.5%,评论为14.6%。消息占比最大说明网络媒体能够简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但通讯与评论不多,可见网络媒体缺乏多角度报道以及深度思考。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每天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爆炸性增长,人们的注意力不断转移,很难持续关注某一事件,而且缺少对相关事件的价值判断。这样一来,受众获取的只是关于案件报道的简单、同质化的信息,缺乏对于该事件其他方面的了解。如果缺少多角度的报道,可能会使人们对事件发生的深层的原因、事件后果与事件影响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1.2报道标题分析

新闻标题具有概括报道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撰写新闻标题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第一步,所以新闻标题必须客观公正,应避免主观、情绪化的标题。在选取的新闻报道案例中正面标题包括:《孩子是天我是云”——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幼儿教师应彩云》《河凤桥乡中心幼儿园教师刘灿灿用心育人的事迹》等,报道是关于教师正面形象的典型报道,叙事生动,行文有波澜。首先,新闻标题体现了这篇新闻报道的性质,显然这是一篇赞扬教师正面形象的报道。通过塑造正面典型,树立教师美好形象,不仅是给所报道的正面人物以荣誉,同时,也是向大众表明了什么样的教师形象是受到社会欢迎和肯定的。但是,发现许多情绪化、负面化标题,如《喂芥末、揪耳朵、打脑袋……携程亲子园虐童视频让所有人都怒了!》《携程亲子园虐童:这代成年人正在“毁掉”下一代?》《令人发指!17名幼儿被针、钉扎伤…吉林四平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细节披露,4名涉案教师获刑》等,对虐童细节的描述放大,用口语话、带有煽动情绪的标题吸引受众眼球。标题中的“打”“令人发指”“毁掉”等带有强烈主观情绪的语句,不是对事件的客观呈现,而是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好恶夹杂在标题中,对虐童事件虐童细节的过分渲染以及对幼儿教师群体的“妖魔化”,不符合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的要求,甚至成为了“标题党”,一味追求关注度和点击率,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有违新闻伦理,这样的表述会引发读者关注。标题的主观情绪很容易感染受众,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报道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报道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好恶也影响了受众对于事件的理性判断。新闻媒体寻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为了博取受众关注,赢得广告和收益,采取有悖职业道德的方法,成为“标题党”来提高点击率,在标题中放大虐童细节、“污名化”幼儿教师群体,这种行为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同时不利于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一旦幼儿教师被舆论集体否定,幼儿教育行业经常被媒体质疑,公众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我的孩子会受到伤害吗?教师还可以相信吗?幼儿园还值得托付吗?因此,众多家长纷纷陷入焦虑,从而想尽办法寻求“监控”之道,就发生了“录音笔事件”与“摄像头争议”。

1.3报道语言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加入“网络大军”之中。网络媒介对幼儿教师负面报道的过度关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受众的意见,这对幼儿园教师的形象和幼儿工作是不利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客观公正地对事件进行还原,避免将个人情感带入报道,干扰受众对事件的判断。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一些报道是公正客观讲述事实的,如《金溪一幼儿园教师施暴获刑》报道了案件处理结果,吸引受众关注,满足了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语言客观严谨。一些报道语言常带有传播者个人情感和价值判断,不符合新闻报道语言必须客观公正的要求,放大虐童细节,故意强调,事实上这些都可以避免。如《喂芥末、揪耳朵、打脑袋……携程亲子园虐童视频让所有人都怒了!》中,“幼儿园虐童事件又发生了”“这老师下手太狠了”“别让孩子们的天真葬送在畜生手里”等语句充斥着强烈的个人情感。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应秉持新闻专业主义,使用客观的语句对事件进行呈现,避免将个人情感带入其中,而这些报道语言口语话、情绪化、负面化,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缺乏专业素养。通过对家长情绪、孩子情绪、虐童细节的夸大、煽情化描写,在“疑似喂药片”“疑似被针扎”“令人发指”“推打孩子”等言语中掺加了主观臆断与个人情感,将细节放大,死咬细节,将虐待的过程放大给受众看,比如采用何种方式,不仅用直白的文字描写,还配以图片展示。虽然受众想了解事实,但报道更应该起到警示社会、防止这类悲剧再次发生的作用,应避免放大虐待的细节和过程。这些内容发表出来,受众只会谴责幼儿教师,使得幼教群体声誉下降。

1.4报道倾向分析

报道倾向性是作者在报道中表现的立场和情感色彩[2]。通过对报道的内容和语句的分析,可以分为3种: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从图1中看到,60.8%的比例属于中性报道,包括政策解读、案件审理、诉讼宣判、辟谣等。负面新闻报道占34.1%,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师体罚、虐待儿童,家长以及社会对幼儿园的负面评价等,正面的新闻报道只有5%,集中于幼儿教师的勤劳奉献、爱岗敬业,幼儿教师的中性报道与负面报道在网络上占据大量篇幅。一般情况下,受众更容易受到负面报道吸引,因此在信息爆炸与受众注意力稀缺的媒介环境中,媒体常用这些信息来吸引受众眼球。在现代社会中,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家庭的大事,受众自然比较关注此类事件,媒体在报道中也会想办法提高这类报道的频率。关于幼儿教师的负面事件发生后,媒体对此类事件进行大量的报道,引发社会公众关注,幼儿教师的形象急剧下滑,而媒体自身获得了巨大的点击率。有些报道还原了事件原始过程,但是也不乏失实的报道。负面报道过于频繁是新闻公正失衡的表现,长期大量的负面报道,将受众的注意力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受众只能看到媒体希望他们看到的东西,而对于媒体报道以外的事件、事件的其他角度却鲜少了解,干扰了人们对外界事物及其重要性的正确评价。

2网络媒体报道存在的问题、影响及原因

2.1网络媒体报道存在的问题

根据数据的分析比较,网络媒体对于教师形象的呈现是不全面的、有偏颇的,数量较多的负面消息与寥寥无几的正面消息形成了鲜明对比。幼儿教师这一群体,承担着比其他教师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不排除有部分缺乏职业道德的幼师体罚、虐待儿童,但是这只是少数。但网络媒体对个别现象的放大、重复报道,给家长造成一种该现象成为普遍的错觉。幼师被描述为“恶魔”丧失话语权,导致整个幼师群体在家长、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跌落谷底,也丧失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幼师群体举步维艰。

2.2网络媒体幼儿教师报道的社会影响

正面报道是让公众从中学习,负面报道目的是让公众以此为戒,自我反思。然而,过度集中和频繁的负面报道会对社会现实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给幼儿教师群体带来负担,还会损害网络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失信于社会[3]。

2.2.1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幼儿教师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给人们所留下的一直是正面的印象。但是,随着虐待儿童事件的发生,媒体的态度开始发生巨变,尤其是网络媒体。网络媒介构建了“妖魔化”、缺乏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幼儿教师形象,营造了“天使”变“魔鬼”的氛围。事实上,现实生活的幼儿教师并不都是如网络媒体报道中的“魔鬼”教师。大量的负面报道削弱了幼儿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威望,很多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的家长谈到幼师就色变,损害了幼儿教师良好形象。媒体报道的虐童事件以及报道中对虐童细节的放大描述都加剧了受众对幼儿园教师的不信任和敌意。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由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心,他们会对幼儿园老师产生更多的质疑,导致发生“录音笔”和“监视器”事件。这种不信任最终会对整个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这种恶劣行为在幼教群体中发生几乎不多,但不排除个别幼师缺乏职业道德,类似于媒体报道的恶性事件并不是随时都在发生。在网络新闻中,频繁报道虐童事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种过度集中的报道直接关系到社会民众和年轻家长对幼教的看法和评价,给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阻碍,这个行业的认同感也开始下降。

2.2.2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压力也开始急剧增加,很多家庭都依靠学校教育孩子,而对于有学前班孩子的家庭,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是最好的选择。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出现之前,家长还是非常信任幼师群体的。由于频频发生的幼师虐童事件,幼儿家长在浏览网络媒介幼教新闻报道后对幼儿教师群体产生不信任感,使得幼儿对幼教的依赖感下降,阻碍了正常的幼儿园工作,不仅给学前儿童的培养带来负面作用,而且给孩子后续教育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但实际上,很多幼师仍然是优秀、善良、有爱心的[4]。人类的发展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培养一个优秀的人,需要从家庭到整个社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和精力。在众多社会成员看来,幼儿教师是优秀、善良的一群人。对于公众来说,其中大部分都是互联网用户,了解幼儿教师的大多数渠道都是通过网络新闻或者熟人,他们与幼儿教师并没有太多直接接触,因此网络媒介对于公众影响巨大。由于网络媒介对于集中于幼儿教师的负面报道,尤其是虐童事件的集中报道,使社会成员对幼师的印象发生转变,甚至已经开始质疑学前教育,动摇学前教育。

2.2.3对网络媒体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注意力缺乏,赢得受众注意力就赢得了收听率、收视率、发行量,就赢得了广告、赢得了经济效益。媒体出于追求高点击率的目的,对于某些事件的频繁报道,并没有考虑到它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网络媒介似乎已经忘记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远比短暂的高点击率获得的收益更多。信誉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能够增加用户黏性,是媒体的生命力。以幼儿教师体罚、虐待儿童报道为例,这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但是随着报道数量激增,受众可能会质疑媒体的态度,随着时间推移,导致信誉度下降,将不可避免地降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2.3问题产生的原因

2.3.1幼儿教师的原因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新闻媒体中的一些负面新闻,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部分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由于孩子不听话抑或自己心情不好无处排解而去虐待孩子,这些害群之马给整个幼师全体带来了伤害,这一事实是幼儿教师媒介形象受损的根本原因。从报道内容上来看,教师负面道德形象却不容忽视,比如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报道尤其频繁。在目前教师队伍中,体罚、虐待幼儿的现象确实存在,成为很严重的教育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媒体频繁报道有关幼师的负面新闻,正是给幼师和社会敲响警钟。幼师群体在这样一个语境下丧失话语权,没有利用相关的公关知识去应对和回应网络媒体的质疑声,集体的沉默使得网络媒体的报道更加猖狂,给自身群体的形象带来巨大的影响。

2.3.2社会的原因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少人可以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违背原则,对教师来说,教师的原则是无私奉献,而幼师的低收入、高投入使得他们在思想和心里上十分矛盾。幼师面对幼儿这一群体,活泼爱动、好奇心强、教育难度大,幼儿园课程设置丰富、对幼师要求很高,但幼师不同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扎堆的私立幼儿园、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幼儿教师群体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他们心理产生巨大落差,最终导致一部分幼儿教师变得唯利是图、利益得不到满足就拿孩子撒气。这种恶劣的行径通过网络媒体的集中、放大,由个体行为演变为社会现象。网络媒体追求点击率等经济效益对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进行扎堆报道,最终导致了社会对幼师的不信任、幼师形象的滑坡。

2.3.3媒体的原因

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媒体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广播、电视、网络等各路媒体都要在信息时代博得一席之地。在这样的形式下,赢得公众的关注就赢得了市场,所以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正因为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更能赢得受众关注,刻意将重点放在负面报道,违背新闻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报道。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能力素养,为了博取眼球不择手段,成为“标题党”,甚至在报道中虚构、放大事实,将幼儿教师行为“妖魔化”。

3重构幼儿教师媒介形象的媒体责任

3.1确保幼儿教师必要的话语地位

媒体有目的地进行报道,吸引受众注意,受众只能在报道中选择性的观看,人们判断外界事物及其重要性受到媒体划分的“重要性”的影响。有关幼儿园教师的媒体报道影响着人们对幼儿园教师的看法和印象,因此,我们应该向公众展示幼儿教师的全面形象。在新闻报道中,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媒体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尊重各方的发言权,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坚定正确的新闻传播观念。在新闻生产中,新闻从业者必须贯彻新闻专业主义,加强自律[5]。作为信息传播的一部分,媒体扮演把关人的角色,媒体中出现的特定群体的信息极大地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形象。信息鱼龙混杂,不可能每一篇新闻报道都能做到不偏不倚,但新闻工作者应尽力客观、公正地报道,做好一个负责任的把关人应该做的[6]。

3.2多元维度和深度报道原则

事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媒体报道缺乏多元维度,铺天盖地的同质新闻使受众丧失了理性思考能力,使得传受关系变成“我写你看”“我播你听”,媒体认知轻而易举影响受众的认知。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往往是单向度的呈现,只站在一个立场,让受众只听到一种声音,而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新闻报道要做到真实、全面、客观,然而,媒体对幼儿教师的报道是不平衡的、片面的。要想使得幼儿家长等群体理性地看待幼师虐童事件的相关报道,一个可取的途径是多元报道和深度报道,通过这种呈现方法,使得大众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该事件。

3.3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解读媒介信息以及在生活中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7]。关于虐童案的相关报道中,大多数的媒体由于受刻板印象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没有做到客观公正,有时甚至为了博取关注,选择有关“扎针”“喂药”的事件进行报道,并通过媒介设置议程,塑造了幼师的“踢打”“扇耳光”等负面形象,导致了媒体充斥着各类负面报道。因此,记者要加强媒介素养,坚持真实、客观的报道原则,以客观公正为基本理念,积极引导舆论,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切不可为求一己之私而泯灭作为新闻人应该具备的道德情操。

3.4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媒体不仅报道新闻,还以其独一无二的角度诠释社会,以独立的意识和价值尺度影响社会、引导社会[8]。网络媒体应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不应偏离客观、全面、公正、真实的标准。在相关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中枢,不能带有任何个人偏见,必须做到还原真实。它不仅要还原一些真实或微观真实,而且还要真实把握整体现实和宏观真相,努力公正呈现报道意图、综合评价等,客观反映幼儿教师的整体形象及其生存状态。其次,不能刻意迎合受众,干预受众形成的幼师群体印象[9]。只有加强社会责任感,才能为受众构建良好的媒介环境,保证幼儿教师良好的社会地位,不将个案放大为群体事件。这样才能促进公共秩序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0]。

参考文献

[1]覃志定.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社会问题及控制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8.

[2]赵英科.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视角看社会的新闻倾向性[J].语文学刊,2011(9):1-3.

[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4]吴文涛,张旭.现实•媒介•认知幼儿教师形象的三重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20-25.

[5]段雪琼.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6]操文.媒体微博对城管形象的建构[D].河北:河北大学,2014.

[7]宋萍.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J].文学界(理论版),2011(5):239.

[8]邵培仁.媒体的当下使命及社会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6.

[9]王馨.网络新闻中幼儿教师负面报道研究[D].四川:西南政法大学,2015.

[10]隋志坚.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宁夏党校学报,2005(5):60-62.

作者: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