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探究

中小学音乐教育探究

【摘要】音乐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老师除了需要关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的学习之外,还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积极抓住音乐教学的本质要求,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分析及研究来更好地实现音乐对文化传承的作用以及优势,不断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到现有的音乐主题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提高个人的音乐素养,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对此,本文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分析对象,了解民族音乐传承文化教学理念在该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以期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中小学音乐教育

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要求,鼓励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老师只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对民族音乐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情况和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

从相关分析不难发现,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对该学科教学活动的实践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理念的指导作用和价值,保障后期教学实践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对新课标关于弘扬民族音乐理念的体现和实践。我国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关注民族音乐的有效弘扬,了解音乐的多元性和多样化发展要求。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音乐,这些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之中的重要资源,民族音乐是民族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重要体现和反映,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形态特征,同时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对推动民族的健康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在落实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结合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求,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形式,积极体现民族的特点及优势,充分推动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共同性的特点,其中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和共同性,只有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够抓住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要求,保障后期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践。在民族音乐传承文化理念的影响下,中小学音乐教育除了需要关注对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理念的分析之外,还需要抓住这一重要理念的践行要求,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二)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增强民族意识、提高民族音乐修养的重要手段。我国教育部和宣传部明确强调,在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民族音乐教学尤为关键,学校和老师必须要加强联系和互动,了解不同音乐教学环节的核心要求,抓住优秀民族音乐的内涵及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将更多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融入主题教学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掌握音乐学习的技巧和精髓,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音乐教育尤为关键,老师需要抓住音乐教学这一教学环节,明确民族音乐修养提升的相关要求,积极承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中小学教育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音乐老师需要了解新时代背景之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抓住各学科教学的本质内涵,深入分析音乐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将更多开放性、多样性的教学策略和理念融入主体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在这份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在调动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保证学生通过不断创作来接受老师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实现个人音乐素养的稳定提升。在将民族音乐教育融入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和学校需要了解这一学科教学的本质要求,其中两大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祖国的音乐艺术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热情,提升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二、开展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途径和策略

为了践行民族音乐传承文化理念,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及形式的分析研究,以此来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抓住该学科教育的本质要求,不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合格师资的培养。尽管素质教育明确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但是中小学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学习能力有待提升,难以掌握音乐学习的技巧和精髓,因此老师恰当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对此,中小学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关注合格师资的培养,保障老师能够意识到音乐教育的本质要求,从而在后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我国中小学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之前首先需要立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抓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明确音乐教育的新背景、新内容和新情况,充分扮演民族音乐的施教者,保障学生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另外,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民族音乐为榜样,正确理解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核心要求,从而真正从内心接受这种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将个人的精力投入到民族音乐课程学习之中。在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关注艺术修养、教育观念、业务能力、知识结构方面的调整及升级,保障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统一性和合理性,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的内涵。

(二)优化民族音乐教材内容。教材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师必须要根据教材中的核心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彰显民族音乐传承文化教学理念的作用及优势。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及形式进行分析及研究时强调,老师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民族音乐学习的乐趣,同时还需要唱自己家乡的歌,这一观点迅速引起了老师的关注。对于小学音乐老师来说,除了需要扮演好教育者和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之外,还需要将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作品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丰富现有的音乐教材,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加多元的民族音乐,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祖国的音乐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提升个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主动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调整。音乐课程标准对现有的音乐教材编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老师需要将教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入主题教学环节,明确音乐教育的核心规律,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抓住教材内容编写的核心要求,保障民族传统音乐在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比重,更好地接受音乐教育的规律,实现高校教育和针对性教育。另外,为了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老师还需要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感受音乐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劳动和生活概况,从而更好地意识到音乐学习与文化习俗之间的相关性,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其中,音乐教材的安排和设计必须要保障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有一个宏观认知,在调整现有的教材内容之前,老师必须要加强与科研专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积极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三)地方音乐资源的开发。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对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促进课程资源优化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内容明确学校的课程管理要求。在制定课程的过程中,相关的参与者必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国家的基本要求及规范,其中地方和学校需要加强联系和互动,了解课程管理的具体内容,保障各自课程开发的合理比重,深入分析和解读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音乐内容融入其中,保障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中所配置的民族音乐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中小学音乐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深入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主动接受这一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我国的民族音乐资源比较丰富,能够为中小学音乐提供更多的基础和依据,中小学音乐老师必须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积极构建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对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不管是民间风俗、民间器乐还是其他的戏曲种类,都存在各自的音乐特色,老师可以选择符合中小学发展要求的民族音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民族音乐形式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从而主动完成音乐课程的学习任务,通过不断实践来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想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作用及优势,中小学音乐老师必须要关注不同教学理念的融入和实践,抓住音乐教学的本质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以“民族音乐传承文化”为理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J].民族音乐,2015,(6):79-80.

[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为例[J].当代音乐,2016,(7):17-21.

[3]金顺爱,尹爱青.韩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评析——以传承传统音乐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9,(11):45-49.

[4]成冕.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民族元素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成都市实验小学及列五中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作者:陶韵嘉 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