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理论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运用思考

智能理论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运用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与内涵,探究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通过分析实际的教学案例掌握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渗透多元智能理论的方法,具体包括: 了解学生实际的音乐鉴赏能力及兴趣; 坚持因材施教;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音乐鉴赏氛围; 借助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个性化音乐艺术感知力。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校; 音乐鉴赏教学; 运用

引言

《音乐鉴赏》课程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化学生音乐文化底蕴、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但从当前高校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来看,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及主动性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僵化、课堂氛围压抑的问题。音乐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最重要的是激活审美主体对美的感知力、对美的创造力,并在其中渗透音乐文化,使学生从多维度、多角度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继而使学生成长为思想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优秀人才。当前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的问题反映出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基于此,文章引入多元智能理论,认可每一名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的能力,选择针对性、差异化音乐鉴赏内容、教学手段激发每一名学生的潜能,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向学生传授音乐鉴赏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情感、正确价值观念、良好文化意识,使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下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释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教育学家及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一种基于个体间智能差异的新型教育理念。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 智能为个体在特定情境、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的健康发展需要其至少具备音乐、人际交往等八大智能,这些智能虽然相互独立,但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个体的全面化发展。与此同时,该理论认为,由于不同个体间生活及学习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同个体所具备的智能各有侧重,如个体语言智能较好,但空间智能较弱; 个体音乐智能较好,但身体运动智能较弱,因此在评价学生是否“聪明”时,不能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是要在特定的情境下考查学生能否调动自身生活经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基于此,教育的目的即在了解学生优势智能的基础上促进其劣势智能的发展。将多元智能理论核心观点映射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即为预先了解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态度、现有的音乐鉴赏知识与技能储备、感兴趣的音乐鉴赏内容,以此为依据对学生音乐智能进行评价。同时,针对学生的劣势智能采用差异化教学内容及方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此外,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继而促进学生全面化、个性化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音乐鉴赏中的运用策略

( 一) 了解学生实际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均具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发展潜能,只有为个体提供合适的教育与训练,才能使个体达到相应的智能水平。这一年观点与我国自古以来便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相得益彰,而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则在于准确、全面的掌握学生实际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为差异化教学目标及方案制定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真实依据。基于此,笔者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前利用“雨课堂”的投票功能了解了学生对音乐鉴赏的态度、情感、能力。笔者所设置的投票问题主要包括: 你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 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 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鉴赏方式? ( 听音乐,看音乐剧,演奏及演唱歌曲等) 你在欣赏音乐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 无法体会到音乐的美,不能理解音乐的旋律等乐理知识,无法静下心来欣赏音乐) 你认为音乐鉴赏课程重要吗? ( 重要,没感觉,不重要) ……“雨课堂”投票为匿名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所喜欢的音乐风格十分多元,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我国戏曲、原生态音乐等有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相对于听音乐来说,学生更喜欢通过看音乐剧、亲身演奏及演唱音乐与歌曲的方式来了解音乐。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在音乐鉴赏中都存在无法感受到音乐魅力的问题,也有部分学生表示音乐鉴赏并不重要。

( 二) 坚持因材施教,注重每一名学生的体验

由上述投票结果可知,学生参与音乐鉴赏课程的现状为学习动因多样化、学习需求多元化以及学习成效差异化。为了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音乐鉴赏课程获得层次更为丰富的审美与情感体验,笔者坚持因材施教,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前设置了“资源筹划”课程,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对音乐艺术的认知自选领域、自选风格收集音乐相关资料。部分学生收集了欧洲古典注意时期的音乐; 一些学生收集了古诗词音乐; 还有学生收集了西方流行音乐。通过对不同时期、类型与风格音乐代表人物、典型作品的深入研究,学生逐渐了解不同音乐形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对于音乐艺术的认知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正式授课时,笔者请学生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简短的报告,学生从艺术、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音乐的特征,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形式。上述教学案例将音乐鉴赏内容的决定权交给了学生,凸显出学生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不仅如此,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便是认识到自身音乐潜能的过程,随着学生对音乐艺术认知程度的加深,学生也对音乐鉴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三)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智能的发展依托真实、自然的环境。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审美环境。多媒体是一种操作简单、实效性强的现代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利用视频、图片等呈现知识,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情境。基于此,笔者在讲授古典诗词音乐时引入了黎海英先生创作的《春晓》古典诗词歌曲,利用多媒体播放春日清晨美景视频。《春晓》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节奏明朗、短小精悍,具有独特的美感,黎海英先生创作的《春晓》古典诗词歌曲对鸟鸣、春雨的音响模仿与视频中的景物相得益彰,使歌曲的意境、真实的场景、诗词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学生跟随视频聆听音乐后,笔者请学生闭上双眼再次感受《春晓》歌曲,此时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春日清晨朝阳明媚可爱、春声悦耳动听的场景,对于这部古典诗词歌曲的内涵与情感理解更为深入,并且切实感受到古诗词音乐的旋律美、情感美、意境美。

( 四) 借助多元化音乐风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要在全面发展学生各项智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即采用不同的教学技术使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智能领域。为此,笔者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十分注重多元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投入,以此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引导学生从多元音乐风格与形式中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音乐领域。例如在教授学生民族音乐时,笔者引入了原生态音乐。首先,笔者为学生播放了《雀之灵》原生态舞蹈,请学生通过欣赏、评鉴总结出原生态音乐的概念,深入领会原生态音乐的内涵。其次,笔者播放萨顶顶的《万物生》歌曲,请学生思考辨析此歌曲是否属于原生态音乐。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说《万物生》“民族味”十足,具有民间音乐特色,因此属于原生态音乐; 有的学生则表示,原生态音乐的要义在于“原生态”,不能以西方器乐或者现代节奏予以修饰,所以《万物生》不属于原生态音乐。当学生讨论愈加激烈时,笔者顺势进入“原生态音乐的传承与流行性发展”这一议题,引导学生思考原生态音乐如何被更多人所接受,如何实现现代化变革。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将渐渐被人遗忘的原生态音乐引入课堂,使学生认识了这一较为“冷门”的音乐门类,并在“《万物生》是否为原生态音乐”这一情境下发散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但切忌动摇传统的文化根脉。这样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意识,也能使学生接触更为多元的音乐形式,继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高校音乐鉴赏是一项挖掘学生音乐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及全面化发展的审美教育活动。教师需要以全面了解学生实际音乐鉴赏能力及兴趣为基础,将音乐鉴赏内容的决定权交给学生,并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鉴赏获得多层次审美与情感体验、获得审美能力、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提升、获得艺术视野的拓展。

作者:崔艺馨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