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高职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内容摘要:本研究以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培养体系进行探究,并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进行系统阐释,明确指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和实施路径,对于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成为必然举措。

关键词: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强调了以学生个体发展为重心,注重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发展理念,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那么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又涵盖了哪些深层次的含义呢?所谓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价值导向,侧重于学生乐理知识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树立享受音乐的思想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为具体根本指向,以提升学生视唱能力、节奏旋律、音乐品德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生活、快乐成长,也是新时代赋予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音乐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指的是更加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核心价值,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主观努力,适应客观环境,既有核心价值观念的养成,又有良好的道德示范,指引着人们为了寻求个人能更好的生存而养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谓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者,以学校为主导环境联合家庭与社会环境,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有规律的教育教学,同时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价,以上诸多内容和部分环节共同组成的运作系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主要由学生的视唱能力、节奏旋律、音乐品德三个方面组成。基本思路是:预设目标定位→选择培养方式方法→设置培养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依据评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教学培养效果反馈→经验总结[1]。在视唱能力方面主要考察和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视唱项目,掌握基本的技战术,独立参加各种形式表演等;在节奏旋律方面,学生能快乐的参加学习,积极参与学校、家庭、社会音乐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在音乐品德方面,主要表现为:

1.学生个体修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是综合思想品德的反映;

2.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结合实际环境和氛围。

3.意志表现力。在视唱参与过程中,能否坚持下来一项视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否克服困难,均体现出了学生的音乐品德及其内在素质表现。

二.高职院校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1.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滞后。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运作基础,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在于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方式与时展不相符,缺少实践水准。例如:第一,学生视唱能力不足在于培养模式的不合理。第二,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不能紧跟时代改革步伐。第三,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课程评价标准的与学生发展实际不相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标准规制着教师和学生按照课程计划和大纲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课程内容中的设置与行为范式比较传统,没有考虑到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实际情况,如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方面的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

2.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音乐品德的缺失。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对于学生们的音乐情感和品德的培养普遍重视程度不足,最终导致学生们对于音乐视唱与活动缺乏足够的兴趣。其实多数学生拥有着良好的音乐道德与品质,但是他们在音乐活动与视唱中并没有表现出来,且存在着意志力较薄弱等情况,时而缺乏挑战自我的意识,并且在音乐竞技中缺乏拼搏精神以及合作意识,使得视唱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缺乏良好的节奏旋律和视唱习惯。在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实践把握还有待提高。目前,有许多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较为缺乏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即便是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化多年的影响下,可是许多学生依然对于音乐视唱项目实际价值了解不深,并且视唱能力普遍偏低。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他们参与音乐学习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音乐考试,再或者便是单纯162的娱乐,动机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无法形成良好的视唱习惯。

4.在音乐教学活动学生视唱能力和快乐常识匮乏。在调查中发现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视唱能力下滑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音乐教师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缺少规范化的音乐视唱引导和专业教学。在此种背景下,学生们的快乐意识便会有所欠缺,进而不知道怎样去做好自我保护,导致容易出现视唱等。同时,在音乐课堂上,会存在着一些不节奏旋律。如:学生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中视唱技战术操作、和声视唱中肢体动作表现不规范等现象存在,进而对音乐节奏掌握不熟练,不能够顺畅的应用到表演活动中。

三.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升的优化策略

在国家“立德树人”要求的角度,考虑如何引导学校和音乐教师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达成核心素养乃至全面发展,在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起到关键引领性作用。

1.优化培养理念,明确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理念:(1)以发展学生视唱为基础,在增强学生节奏旋律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视唱技能,引导学生树立享受音乐的思想和良好的节奏旋律习惯(2)拓宽视唱项目选择,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根据学生学情,促进学生视唱的个性化的培养(3)拓展学习音乐理论常识,如视唱项目的表演规则、肇始起源、音乐节奏示意图等,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技战术的尝试与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视唱能力和进一步熟化基本音乐节奏[2]。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要在这一基本理念的引导下树立明确的育人目标,由教育目标引导学科课程总目标,达到立德树人目的。

2.完善学生音乐情感与品德的培养方式。首先,在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培育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从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着手,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条件选择合适的视唱项目,通过细节培养,从具体项目着手,完善系统性的培育机制;其次,着重研究学生发展的内部机制和修养,站在学生音乐品格的角度探究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结合音乐表演项目,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提高视唱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律动能力和参与快乐学习的勇气;再次,切合课程论的前沿基础学科理论,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于开发体智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在视唱中开发智慧才能和提升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造力,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基础[3]。总之,完善学生音乐情感与品德的培养方式,重在强调学生音乐视唱习惯的养成,坚持享受音乐思想的育人理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教育培养理论,结合养成教育理论,实现音乐课内--表演一体化教学模式。

3.增强学生视唱能力与良好的视唱习惯的培养效果。站在实践意义的角度:开展表演视唱和表演音乐活动着手,探讨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丰富发展体智能。要着重分析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如何提高意志品质,具有经受挫折的超强意志表现力。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视唱能力与节奏旋律习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视唱意识,深化音乐认知,克服不良惰性。所以,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过程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范式和规律,这里既有个人修养的表现又有行为和意志力的体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抓住细节,从兴趣爱好入手,引导学生有条不紊的进行学习、娱乐、学习、表演活动等,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品格,丰富情感体验,磨炼意志,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学生乐理知识与节奏旋律的培养。依据学校课程方案改革的趋势和基本内涵,切实优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思想,应紧随时代步伐,做好育人标准和评价机制。其中谈到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力求全面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内在品格、意志品质、行为方式等。一方面,结合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需要从实践中去探究,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优化知识学习结构,引导技能学习,营造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氛围。在音乐教学探究中发现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应加强推进表演活动,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提升自己领悟音乐的能力[4]。另一方面,以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以认知事物为基础,认识事物的能力就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有能力去理解具体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丰富集体音乐生活,给学生营造美好的快乐天地。

作者:卢慧芬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健康与家政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