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研究

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研究

摘要: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视角,分析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重视不足、口语输入材料不够新颖真实、口语输出缺乏环境刺激及口语评价中非言语交际指标缺失等,针对问题提出培养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对策,包括提高学生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视和意识,在口语教学中尽量选用真实案例作为口语输入材料,在做口语输出时尽量以真实场景为依托,将非言语交际纳入口语水平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

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在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制约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瓶颈,本文依据多模态话语理论,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1非言语交际定义和多模态话语理论

跨文化交际包含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大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比言语蕴含的交际意义更丰富。Ross(1974)称:言语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非言语交际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1]。因此,非言语交际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1.1非言语交际定义

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一书中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和行为,这些属性和行为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2]他还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由于非言语交际行为受到一国或地区文化的制约,而这种文化背景又蕴含着深厚的非言语行为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不仅要了解交际对象的语言,而且要了解他所在地区或国家的、典型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内涵,了解其文化背景,并时刻提醒自己要转换思维,用对方国家的传统和习惯进行交际,才不会引起误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1.2多模态话语理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指通过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元素,以文字、画面、音响等符号资源为媒介进行的现代交际过程。Gentle.F.M.Knight和Corrigan于2006年在《多模态识读和信息》一书中将多模态因素分为五个构成部分:(1)语言(Linguistic)成分;(2)视觉(Visual)成分;(3)听觉(Audio)成分;(4)姿态(Gestural)成分;(5)空间(Spatial)成分[3]。这五个部分共同作为现代信息的传输媒介,成为现代人识读的客体。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社会交际中,非言语因素,诸如一些伴语言特征(语调、语速、声调等)和身体特征(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辅助补充语言共同实现交际目的。可见,非言语交际构成要素和多模态因素中的除语言之外的因素具有极大相似性。非言语交际在国外虽然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但大多是对于本族语的研究,国内对于外语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的非言语行为研究也不多。因此,本文尝试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对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2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方的运用差异

随着跨文化研究及语言文化学、语言教学理论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教育者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对不同文化的非言语交际运用差异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认识到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2.1中西方在体态语(姿态)运用上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体态语言具有一定的共性,这部分主要是先天的动作和自发动作。而更多体态语是后天习得的,受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在目光交流的运用方面,中国人总是避免直视对方,以表示对对方的礼貌或尊敬,而在美国,双方交谈时应直视对方的眼睛,以表示坦诚、没有说谎。因此,美国人在运用目光进行交流方面比中国人更为频繁。在他们的文化中,说话时不敢直视对方就是缺乏诚意、心不在焉或不感兴趣的表现,是对对方的不尊敬。在文化交际中,若不能了解这些自成一体的视觉及触觉信号,这样一种有效的人际交流系统就要失败[4]。

2.2中西方在副语言(听觉)运用上的差异

美国学者Hall于1952年开始使用“伴随语言”,1958年又提出了“伴随语言学(Paralinguistic)”的概念。伴随语言即副语言,包括语调、音量、语速、沉默等。在东西方文化中,人们对沉默的理解各有不同。在中国文化中,沉默的内涵十分丰富,有时表示默许,有时表示没听明白,有时表示不愿意发表意见,甚至于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在西方(如美国)文化中,沉默往往表达的是消极的含义,意味着交际的缺失和失败。所以美国人在交谈时尽量避免冷场,通过提一些问题来保持交际的进行。

2.3中西方在客体语(视觉)运用上的差异

客体语包括说话者的外在形象、衣着、气味以及个人的饰物等视觉符号。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时同样的语境会使用不同的符号。比如,在对颜色的认知方面,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结婚时新娘要穿红色的传统服装,而美国人结婚时要穿白色的婚纱。在葬礼上中国人都穿白色的丧服,而美国人要穿黑色或其它深色的服装。再比如,中国文化中认为龙象征着天子,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有祥瑞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会飞会喷火的怪兽,是邪恶的象征。

2.4中西方在环境语(空间)运用上的差异

E.霍尔曾说“SpaceSpeaks”。在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交往所产生的关系其远、近、亲、疏是可以用空间界域的距离大小来衡量的。人们对空间界域的理解及使用也是影响非言语交际的因素之一。不同文化对于交际所需的空间距离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西方人较为严格地划分并遵守交往距离。北美国家的人把双方均感舒适的交往距离划为1.5米左右,而在我国,得体的交往距离一般为一臂之遥。”[5]我国人口众多,在公共场合人们习惯了拥挤的环境,比如在火车、公交车、地铁、电梯、菜市场等场所经常会有摩肩接踵的情况。而西方人普遍不喜欢这样近距离的接触,甚至觉得难以忍受。中西方在非言语交际运用上存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上的不同。研究中西方非言语交际差异性并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英语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掌握西方人典型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出现交际失误。

3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学生对非言语交际能力重视不够

根据刘芹(2008)对180名通过TEM4或CET6的学生研究发现,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缺乏非言语交际能力。“他们在发表意见时声调平淡、没有起伏;与他人讨论中没有直接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呆板,不会用手势或手势不灵活。”[6]笔者在日常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观察发现,学生在做朗读、小组讨论或口头报告等英语口语输出活动时,非言语交际能力欠缺。具体表现为副语言、体态语使用不准确、不恰当、不自然或不丰富。这一方面是学生的传统认识偏差造成的,大多数学生认为发音准确地道、说话流利就是口语水平高,忽视了非言语行为和文化因素。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无论校内口语考试还是校外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都没有将非言语交际能力纳入评分指标体系,而绝大部分高职生学习英语都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所以不考的内容自然不会去关注。

3.2口语输入材料不够新鲜真实

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综合课或基础课,好的院校会加几次听说课,但不会像英语专业那样细分成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因此真正用于口语教学的时间并不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用的教材一般也是综合教材或基础教材,不会有专门的口语教材。因为不是专门的口语课,教师大都基于综合教材上的材料组织一些口语练习活动。而教材一般是几年前编写的,选取的听说材料都是过去的。而且大部分教材是中国的教育科研机构编写的。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国内外教育机构合作编写的教材,但是地道文化还是不足。这些教材缺乏时代气息和真实性,对学生的熏陶和塑造是不够的。

3.3口语输出缺乏环境刺激

环境是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环境指学生上课时的物理环境,即教室及装饰、教室内物品及其摆放、布置等。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一般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或语言实训室(语音室)进行。多媒体教室是全校所有课程公用的,环境无法改变,因此无法创设适合语言学习的环境。而语言实训室由于语音设备比较昂贵,一般也不会进行大的装修或装饰。总体而言,英语教学环境就是普通的教室环境。大部分教师在上课时,也只是带课本、教案、教具等,很少用辅助道具。因此,在进行口语输出时,缺乏必要的环境刺激,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感受,就难以激发语言之外的一些交际行为。

3.4口语评价非言语交际指标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比较多的口语考试,比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口语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其评分标准都没有对非言语交际的评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口语考试围绕内容、语法词汇、语音语调、准确性和流利度、朗读技巧、语言语气是否得体恰当等几个方面评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评分标准包含三项:准确性和语言范围、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灵活性和适切性。可见,在当前的口语评价体系中,非言语交际指标是缺失或明显不足的。这使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非言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自然也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4多模态话语理论下高职生英语口语

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根据多模态话语理论分析非言语因素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恰当地使用非言语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1提高学生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视和意识

首先,教师自己要提高对非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视,将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列入教学目标。在口语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也要补充相关的非言语交际技巧和文化背景,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要提高学生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视,让学生自觉在日常语言学习中注意积累非言语交际技巧。教学中要将主要英语国家的非言语交际常用符号和意义,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融入教学,同时对中西方在非言语交际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思维。再次,每一次口语教学之前,教师要研究课上供学生学习模仿的音视频材料,挖掘其涉及的非言语交际知识、技巧和相关文化背景,做成PPT或微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而课上讲评音视频材料的时候,除了讲解语言知识,也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非言语行为。在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时候要求他们同时从语言和视觉、听觉、姿态、空间方面进行模仿。这样,语言技能和非言语技能同时贯穿输入、内化、输出的认知过程,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运用非言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2口语输入材料尽量选用真实案例

教师在选取音视频教学材料让学生学习和模仿时,尽量选用英语母语者的真实情景视频,比如英美电影电视上的工作生活场景、名人演讲、访谈脱口秀等,让学生体验纯正的英音或美音语音语调,同时注意学习英美人士在说话时的手势、动作、表情、眼神、空间距离等非言语行为表达的含义。引导学生根据多模态话语理论,从多模态包含的语言、视觉、听觉、姿态、空间五个维度去分析整个会话场景,了解语言的意义,关注说话者的声调、表情、手势、动作,甚至衣着、颜色、环境等非言语特征,并讨论总结这些非言语特征的含义及起到的作用,加深理解,为后面的模仿表演打下基础。由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限制,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输入严重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输入,并且也体验不到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料输入,多听英美人说英语,并且通过视频看到当时的场景,这样的多模态输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吸收、理解、掌握,而且有助于对语言应用语境的把握。

4.3口语输出以真实场景为依托

在让学生模仿会话时,应从多模态进行模仿。首先,教师要围绕话题创设真实的会话场景,比如教室的布置、实物道具的使用、学生的穿着打扮等。然后,让学生真正把自己置身于被模仿的角色中去,不仅在语言上模仿,而且要在眼神、表情、动作、姿态等各方面模仿真实情景中的人物。比如,在讲授用英语召开会议的口语话题时,教师可以把教室某一区域布置成会议室的样子,并辅以简单的道具。学生身着正装,分角色扮演公司中不同的人物。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求不仅要语言正确流利,而且表情动作也应符合场景要求,点头、微笑等表情符合西方文化的符号意义,运用正确。又比如,在讲授办理登记手续这个口语话题时,可以让学生一个扮演航空公司服务人员,一个扮演乘客,通过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姿势模拟真实的环境。通过这种体验式的真实情景的模仿和多模态的口语产出,提高学生的语言和非言语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建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4将非言语交际纳入口语水平评价指标

除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非言语交际技巧的训练,还可以在对学生进行口语水平评价考查时,增加非言语交际方面的评价指标。无论是在平时的口语作业、随堂口头报告,还是期中期末的口语测试,不仅要从语音语调、流利性、内容逻辑性等语言方面进行评价,也应将体态语、副语言等非言语内容列为评价指标。利用考核评价的反拨作用,反向刺激督促学生提高对非言语交际技巧的重视程度,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观察视频材料的非言语交际符号意义,培养自己的非言语交际技巧和能力。当前的各种口语测试,比如英语三级、四级、六级口语考试基本上只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而非言语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能决定交际的成败,因此建议将非言语交际因素进行量化,纳入标准化考试的考核指标。

5结语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模态视角分析了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对非言语交际缺乏重视;输入口语材料不够新颖真实;口语输出缺乏环境刺激;口语评价非言语交际指标缺失等。并提出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对非言语交际知识和技巧的传授。可以从提高学生重视程度、选用真实语言输入材料、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输出训练及将非言语指标纳入口语水平评价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关于高职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教学问题,尚需后来学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作者:张清 单位: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