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

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

摘要:英语是高职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良好的英语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口语是十分重要的,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在于应用,因此,高职教育阶段应该不断强化学生的口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听说能力。课内外实训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策略

高职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英语是高职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学生未来竞争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英语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英语实际水平和口语应用能力,从而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课内外实训是高职英语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有效途径,深入分析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的培养对策,对于促进高职英语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当前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老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在学习高职英语口语课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及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都是建立在老师与学生及时交流和沟通基础之上的。[1]但是从当前的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教学情况来看,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与学生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1.2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

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实践中,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都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口语训练识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问题,加之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出现学习问题的时候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将逐渐产生对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恐惧心理,在课内外实训过程中不愿意参与到教学实践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个学习过程十分被动。[2]根据一般的教学规律,只有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单纯的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十分理想。而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恰恰存在这一问题,学生难以有效的融入到课内外实训过程中,因此课内外实训的培养效果并不是十分有效。

1.3课内外实训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口语学习兴趣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老师的教学形式都比较单一,在教案编写和准备的过程中也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更是如此。在课内外实训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应该首先制定完善的实训计划,编写高校的实训教案,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实训效果。[3]但是,在当前的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前甚至都不写教案,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一般都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随意,没有体系性和逻辑性,面对全新的口语知识点,这种课内外实训形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是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些学生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的培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1理论与实训密切联系原则

在高职英语课内外实训培养实践中,应该遵循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原则。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际运用,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强化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效果,摒弃单纯讲解理论应试知识的传统教学形式,英语课内外实训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就应该及时在实际训练中进行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加深印象和理解程度,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不曾发现的实际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进而提升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英语知识。[4]因此在实际的口语课内外实训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口语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的方式,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促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2趣味性原则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知识学生接受起来就会相对比较容易,而枯燥乏味的知识学生往往没有学习兴趣,接受起来也具有较大的困难,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过程中同样也不例外。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过程中,老师一直秉承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内外实训的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和趣味性,因此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英语口语知识的时候就会缺少学习兴趣,因此课内外实训课程培养的质量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5]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升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的整体质量,老师应该在提高课程实训内容趣味性的方面多下功夫,提升课内外实训培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的有效对策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此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实践中,老师应该在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培养形式,解决影响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实现课内外实训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3.1积极与学生沟通,及时调整课内外实训培养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程度不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6]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说明是教学中的难点,老师就应该重新给学生进行强化,直到学生都理解了为止。同时,如果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发现是课内外实训培养方式存在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调整课内外实训培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英语口语知识,实现提升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质量的目的。

3.2创新课内外实训培养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实训课程的整体质量,老师不能将思维一直固定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之上,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探索各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交流过程,一成不变的单一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因此老师应该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7]比如说,老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内容,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容,从而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职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过程中更是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和探索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的相关知识,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学习新知识点,训练英语口语。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实现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创新和改进培养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文新.高专英语口语课内外实训培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3):181-183.

[2]邬金.高职英语专业虚实一体化综合实训模式初探——以辽宁区域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2):64-66.

[3]李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酒店英语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丝路视野,2017(35):144.

[4]朱燕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项目方案的规划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28-29.

[5]鲁宵昳.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语实训中的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82-85.

[6]潘小燕.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4):18-19,43.

[7]蓝永康.3D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57-158.

[8]滕春燕.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训课程研究——评《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6(9):后插6.

作者:肖红梅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