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我们步入了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代。为了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许多新的政策和理念被提出并应用到了教育教学实践当中。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能小视。如今,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新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手段都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教师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改革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学科一体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因此,学好母语是每个中国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其素质水平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导致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减弱、语文成绩也随之下降,这样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1]。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极大地激发,基于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颇见成效。

1.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学习者

《课程大纲》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小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观念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认知,这种理念和认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2]。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主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来获取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全部包揽,而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的过程中获得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

2.注重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倡导教学要生活化,它不仅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每个学科都在尝试将具体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更加科学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相比其它学科更容易将教学方式生活化,因为小学生学习仍处于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阶段,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较为高深的知识很难消化。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作为教学的语言。另外,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时,应当采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辅助学生,让学习理解、消化,这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这一阶段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好奇心极强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和学案内容为出发点,通过教师个人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加工而形成。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教学设计中生活化知识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切入点。新颖的生活化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知识的发现、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化

正确的教学方法应符合小学生语文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我们要根据这个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并根据学习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会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大脑开发和综合发展,现如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了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的好习惯。也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汉字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小故事和典故,通过巧妙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当然,在改善、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学校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教学,为小学的语文课堂增添乐趣,使小学的语文课堂更生动直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些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4.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做了相关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冬妮.基于“互联网+”战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7(8):20-22.

[2]李宁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文学旬刊,2016(3):218-218.

作者:刘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