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范例

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范文1

(一)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

1.教学管理队伍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队伍担负着学科建设日常工作的各项开展,对在学科中开展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优势并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认为在学科中开展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而且由于学生就业压力所带来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思想,致使教学管理队伍的人员只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忽略学科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计划制定、优秀教师评比、教学成果奖评比等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涉及学科德育的内容很少,学科德育被弱化和边缘化。

2.教师对学科德育认识不足。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是认为在学科中开展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承担的工作。虽有一部分教师知道要开展“育人”工作,但是由于自身意识和水平不高,对在学科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认识有限,也无法在教材中挖掘出德育内容,致使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技能传授上,使学科德育工作“被”忽略。

(二)评价标准缺少德育因素

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但评价的指标大多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听课情况、是否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指标为主,与德育相关的指标一般是与教师的道德行为有关,明确将学科德育作为评价标准的少之又少。由于评价标准中缺少学科德育的指标,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忽略掉这方面的内容。教学管理部门每年都会组织评选学校的优秀教师或者是教学名师。评选的指标多以教师完成的课时量和教师承担的科研工作量为主。甚至很多学校都是“唯科研论”。承担课题多、多、课题所获资金多的教师在评选中占的优势非常大,也让别人看起来“有面子”。由于评选条件中缺少学科德育指标,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很少关注学科德育。

(三)缺少学科德育沟通平台

由于对学科德育的认识不足,虽然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天职,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缺少搭建各学科之间德育沟通的平台,单纯地认为只要是与德育相关的工作都应是学工部门完成。因此,学科内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教师很少针对学科德育的内容进行研讨。交流的缺少导致在教师教学意识中学科德育意识的弱化,久而久之在教师的教学体系中学科德育的内容将“缺失”。

二、对策研究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学科德育意识

有什么样的意识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要广大教师自觉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制度形式规定每学期教师必须接受相应学时的在岗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接受培训的学时可作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中的继续教育学时,以此提高广大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培训可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结束要求教师递交学习心得或学习论文。通过培训和学习论文的思考,目的是让广大教师时刻清楚且意识到各学科和每门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一位学科的教师有肩负育人的职责。通过培训可使广大教师以更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做到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培训可使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学科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传授学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德育修养。

(二)构建学科德育平台

学科德育的发展较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除了队伍人员意识淡薄之外,缺少各类学科德育发展的平台也成为影响学科德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就学科德育的发展构建各类发展平台,以此促进学科德育的进一步发展。

1.构建各学科教师沟通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教育属于显性教育,其他学科的德育知识不可能生搬硬套到该门课程中,需要教师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知识才能呈现,属于隐性教育。由于教师自身水平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一教师都能很好地从学科中完全挖掘出德育知识。此时需要学科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沟通,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德育知识方面的敏感性相对一般教师要高。两个学科的教师沟通有助于专业学科教师从专业知识点中挖掘出德育知识。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为各学科教师构建多种沟通平台。如:建立学科德育发展论坛,让广大教师就学科德育的发展在论坛中讨论,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的学科德育知识进行探讨;或者建立学科德育之家,给各学科教师提供一定的场地和设施,让各学科教师有机会面对面交流探讨学科德育问题。国内知名的大学都建立教师发展中心,虽然教师发展中心涵盖的内容很多,覆盖面比较广,但很多教师发展中心都有教学咨询服务职能,由学科专业专家组成的团队为学科教师解答问题。一旦教师有了学科德育意识,针对这方面的咨询必定会增加,建立教师发展中的模式对学科德育的发展很有帮助,值得推广。

2.构建学科德育教学平台。上好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德育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教育效果更有效。教学管理部门可建立学科德育教学网站,网站可由文件精神、学科教师教案、教师上课视频、学科德育教学讨论区等模块组成。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有代表性的学科和教案进行网上点评,重点突出学科德育方面的特色和不足。教学管理部门还可安排专家随堂听课,安排现代教育技术部门的人员现场录制学科教师上课情况,然后由专家组进行点评,并将点评意见上传到网站上。专家组的点评除专业点评外,应针对学科德育方面进行重点点评。通过构建网站沟通平台,使广大学科教师吸收专家的点评意见,学习如何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内容,从而提高学科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构建学科德育科研平台。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辅助,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必须辅以科研工作,没有深入的学科研究是不可能上好学科课程或提高学科课程的“层次”。教学管理部门应鼓励广大教师申报以学科德育为课题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特别是专业学科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共同申报的项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严格考核,督促教师实实在在地研究学科德育,对学科德育项目的优秀成果予以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并对优秀成果大力奖励,激励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学管理部门还应与科研部门沟通,在科研课题申报指南中有意识地指导非思政科教师申报学科德育课题,对于学科德育课题未结题的项目允许教师再以主持人的身份主持其他课题的科研项目。在学校中形成教师积极申报学科德育课题项目的氛围,以此达到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完善学科德育制度

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维护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教学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性,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科德育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1.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应体现学科德育要求。专业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它让师生都清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在审核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时应有意识地对制定目标的学科教师给予学科德育方面的导向,以便于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学科德育内容。

2.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应体现学科德育要求。各门学科教育由具体的各门课程所构成,当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学科德育内容后,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相应增加学科德育知识,这样才能更加细化该门学科的德育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科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可通过入学教育、班会等方式接受本学科德育教育,上《网络安全》课程时,教学大纲辅以网络诚信教育、网络“黑客”法制教育、网络侵权行为教育等,则更有利于提高该门学科的德育教育,也有利于对该门学科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3.完善管理制度中的学科德育标准。教学管理部门每年都会有一些常规的评比活动,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学期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成果奖评比、教学名师评比等活动。教学管理部门对这些活动进行评比时应该加重学科德育的标准,检查考核时多关注学科教学是否挖掘学科德育内容,教师上课是否有学科德育内容,教师学科道德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教师是否有科研成果道德行为失范问题,评选教学名师时更应以师德为首要评选条件。通过在管理制度中完善学科德育的标准,以此来鞭策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学科德育,更应在行动上践行学科德育。

(四)通过竞赛践行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范文2

关键词:数学文化;学科德育;策略

2017年教育部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指南》中给出德育实施的六个基本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其中课程育人是首要的育人途径,课堂是实施学科德育的主要渠道。《指南》中还对数学学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数学学科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2]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故事、数学美、数学教育,还包括数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数学文化是寓学科德育于数学课堂的重要载体,是学科德育的落脚点。本文仅从数学家故事、数学史和数学诗词这三个视角阐述渗透学科德育的方法,希望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思考,积极探索落实学科德育的新路径。

一、借助数学家故事渗透德育

数学家的奋斗史及取得的辉煌成就,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培养民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从小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教师通过介绍数学家故事,使学生懂得这些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将爱国主义教育转化为学生为祖国建设事业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我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成就对数学的发展、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例如,赵爽“弦图”证明勾股定理,祖冲之第一个将π的精确度提高到小数点后七位,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介绍祖冲之、杨辉、华罗庚、陈景润、吴文俊、苏步青等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在数学领域的贡献,让学生明白数学家科学研究的艰难,治学态度的严谨,感受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感受数学家献身数学、不畏艰辛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借助数学史渗透德育

一部数学发展史,是人类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生动写照。我国古代、现代数学的研究硕果累累,取得的数学成就对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教材中有很多数学史料,教师可以适时结合教材,深入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数学史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今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国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负数知识时,通过介绍西方、印度引入负数的时间,与中国做以对比;在学习圆的知识时,介绍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的历史;通过中西方有关勾股定理证明在数学思维方式的差异,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数学与古希腊数学的区别,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层出不穷,如《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周髀算经》等,其中以《九章算术》最为经典,是东方数学思想之源。元李冶云:“术数虽若六艺之末,而施之人事,则最为切务,故古之博雅君子马郑之流,未有不精于此者也。其撰著成此书者,无虑百家,然皆以‘九章’为祖。”它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数学的发展,直到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孙子算经》约成书于四五世纪,是一部关于乘除运算、求面积和体积、处理分数及开平方和立方的著作,以“物不知数”问题最为知名。《周髀算经》的内容分别完成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不同时期,是中国古代纯粹的数理天文理论著作。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著作中选取经典问题,例如,“鸡兔同笼”“物不知数”等,并适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辉煌的历史及其影响力,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借助互联网查阅数学史、数学著作等相关资料,相互交流分享,感受作品蕴含的数学魅力,渗透爱国情感。

三、借助数学诗词渗透德育

数学诗词是反映数量关系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一种新颖的表达形式[3]。我国古代、现代一些数学家把数学名题、算法以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诗词,启迪学生的心智,传递数形的信息,使得晦涩难懂的数学题变得通俗易懂,诗味十足。这种转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和推理。古算诗词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孙子算经》记载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鸡兔同笼”,其内容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增删算法统综》中有如下一道题:“直田七亩半,忘了长和短。记得立契时,长阔争一半。今特问高明,此法如何算?”这些古算诗词蕴含着方程等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等数学精髓。再如,“东升西落照苍穹,影短影长角不同。昼夜循环潮起伏,冬春更替草枯荣”。这首诗的前两句说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太阳光线对于地面的倾斜角不断变化,地面上物体的高度不变,但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光线的倾斜角的变化而变化;后两句给出了自然界周期现象的四个例子:昼夜循环,海潮起落,四季更替,草枯草荣,感悟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现象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以诗词形式呈现数学题,陶冶学生的性情,寓教于诗词,体会诗词带来的别样精彩。数学学科德育渗透不同于语文或者其他学科,教师要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理性思维中,融入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的表达中,融入概念、法则、定理等新知识的发生发展中,融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设计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在评价中,加入以古代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内容,既考查了所学基本知识,又考查了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并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有通过数学文化渗透德育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找到恰当的渗透点,顺其自然地落实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用微课、历史剧等多种形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必须紧握“数学文化”这个抓手,充分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所蕴含的德育要素,有效实施学科德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Z].(2017-08-22)[2022-05-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0.

学科德育范文3

调查方法

调查使用自编的“大学生职业道德及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利用课余时间发放到随机选取班级施测。施测之前,向被测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并告知是无记名调查,请被测者按照自己的真实观点填写。问卷现场发放,现场作答,当场收回,保证了答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访谈则采取座谈、个别访谈和走访用人单位等形式进行,并事先制定了访谈大纲,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作了辅助研究。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学生职业认知情况;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情况;学生职业道德行为情况;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情况。从这四方面结果与数据总结分析当前承德市高校旅游类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是专业教育,缺乏专业教育的保障,职业道德教育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调查显示,有49%的学生报考本专业是因为对专业感兴趣,23%的人是因为专业热门、容易就业,另外28%的学生或是由于亲戚朋友推荐、或是由于别无选择。经过入学专业教育和课程学习,40%的学生由不喜欢变得慢慢喜欢上了本专业,可以看出入学教育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效果。对于毕业后的去向,48%的学生表示会从事旅游行业,14%的学生表示肯定不会从事旅游行业,其余38%的学生表示现在还确定不了。在问到“如果有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专业,你还会选择现在所学专业吗?”有34%的学生表示会的,32%的学生表示不会,其余34%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以上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热爱本专业,尤其是经过入学教育和专业学习后,学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不能确定毕业后会从事旅游行业;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有66%的学生不确定仍旧选择本专业。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A.专业热门,容易就业B.对本专业感兴趣C.亲戚朋友推荐D.别无选择

调查显示,大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对旅游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甚少,在问到“你对旅游行业所需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程度”时,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分别占8%和31%,不到一半;51%的学生不知道1996年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关于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完整系统地明确了旅游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学生若不了解旅游职业道德规范,更不可能在实际行动中加以遵守和践行。

由于长期受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正面教育,绝大部分学生的道德观日益提升,而其职业道德水平也逐步提升。调查显示,83%的学生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十分重要,41%的学生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最重要。51%的学生认为现在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状况一般,72%的学生反对在旅游景区乱扔果皮、纸屑,在旅游景点内的建筑或者植物上乱刻字、随意涂画等行为。可见,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利思想越来越严重,大学生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侵蚀。这就使当前旅游专业大学生在职业道德行为上存在偏差。通过校园调查访谈,可以发现,旅游专业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认知和职业道德行为脱节,具体表现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认识不足,精神文明素质不高。如在校内公共场所中,经常有学生随地吐痰,穿着拖鞋进入教学办公区域;在宿舍内吸烟酗酒打闹,宿舍环境脏乱差。在访谈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中的拿回扣现象表达充满期待,并认为能捞外快,就得捞。当问到“在旅游景区看到乱扔果皮、纸屑,在旅游景点内的建筑或者植物上乱刻字、随意涂画等行为,你会怎么办?”14%的同学回答会视而不见、不理会、也不好意思提醒等。62%的表示虽然看不惯,但不好意思提醒,只有24%的学生会挺身而出并制止。这些调查表明相当部分学生在职业道德的认知上,仅仅停留于观念和口头层次上,而要形成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则尚须加大教育力度。

在当前高职院校连续扩招、就业压力大、生源质量下降的形势下,迫于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双重压力,很多高校都把教育重点聚焦在新的知识和技术上,大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往往将德育扔在一边,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只有37%的学生表示每学期专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在6学时以上,其余或是课时很少,或是干脆没有;目前各学校没有专门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有限的课程一般由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在授课时有所涉及;教师在讲授职业道德教育课时,大部分都是案例展示、讲授教材,而课堂讨论只占17%,情景表演只占2%;对于职业道德教育老师的专业素质,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分别占26%和43%。只有4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过几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专题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等)。你所在学校(或院系)每学期专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有多少?A.在6学时以上B.4-6学时之间C.2~4学时之间D.基本上或完全没有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培养集中在一、二年级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部分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课时很少,也就难以达到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教育和引导。专业课老师则认为道德或职业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事,他们只传授专业课知识或教给学生技能就行了。在学生即将走进职场的毕业前夕。辅导员及德育工作者也因忙于日常性事务,而大多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致使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所适从。

学科德育范文4

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学科教学;中学生

进入初中以后,学科教学内容增加,教师常常会侧重学科知识点进行教学,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物理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有共通之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物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学科思维、能力、思想、精神品质等,而德育重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有着共同之处。在物理学科教学时,要紧紧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不断切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团结合作中学会真诚谦让和友好交流。

一、树立德育渗透意识

教师在思想意识上要树立渗透德育的意识,这样才会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的德育,要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认识到物理学科与德育的关联性。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有才无德,不但于社会无益,还会造成危害,因此在任何学科的教育中,都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立德在前,树人在后。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坚定学生的政治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目标;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不断钻研探究的学科精神,科学严谨的学科态度等。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科间的知识相互融合,使得知识体系越来越立体完善,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二、明确德育渗透目标

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指引,教师树立渗透德育的意识后,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制订明确详细的德育渗透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情,制订出具体翔实、切实可行的渗透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表现出三个维度,首先是基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目标,实现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其次是思维能力目标,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是德育渗透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态度和情感,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思想道德。比如,在教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教学内容主要是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笔者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后,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掌握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掌握收集信息、搜索资料的技能。思维能力目标: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依据收集的资料信息,提出对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观点,并利用资料信息,作为有力的论据支撑。德育渗透目标:通过了解能源消耗产生的负面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树立利用科学知识,服务人类社会的理想,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地球家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挖掘德育渗透点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要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灵活地进行渗透,不能过于生硬牵强,要深入挖掘教材与德育的切入点,自然而然地融入德育渗透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确保渗透的有效性。物理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学科方法态度培养的内容、行为习惯及良好品德培养内容,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进行渗透教育。在物理教材中会涉及很多物理知识的小故事、物理学家(如牛顿、爱迪生、钱学森、阿基米德、帕斯卡、富兰克林)的故事,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使学生学习物理学家坚持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等;我国优秀的物理成就(日晷、地动仪、敦煌星图、航天技术、导弹技术、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很多物理定理(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阿基米德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并进行实验验证时,既可以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学习态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等。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物理教学中要树立渗透的意识,制订具体的目标,并找到切入点,灵活地进行渗透融入,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实验等多种方式保证渗透的实效性,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志继.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物理德育渗透[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12).

学科德育范文5

(一)、政治学科教学中德育片面发展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片面发展,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轻视德育。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有才无德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好学生;第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生”,漠视所谓“差生”[1]。政治学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政治课教师不注重思想观念的革新,德育方法因循守旧

有些政治课教师不参加培训进修,拒绝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理论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不能把传授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不能用恰当的理论阐明具体的事实,不能用生动的事例来感悟、激励学生理解知识。而德育方法单一,依旧是集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的观念与德育方法很难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单一,未整合其他德育资源

目前的政治课本大部分都是人教版的,过于单一,未立足于本校实际,没有乡土性教材,这样在教学中势必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致使教育的实效性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中也没有充分整合特殊的节日资源,例如,一些传统的节日、法定节日、历史人物的诞辰、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节日资源,这些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四)、政治课德育实践面临困惑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道德实践严重脱节。本来应当是充满生机的德育变成了没有主体能动性、枯燥乏味、令人厌烦的说教,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也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在利用科技时,丢失了自我价值与精神,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这些负面结果给政治课的德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立足现状,优化政治学科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通过政治学科对学生进行的德育遇到了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作者在总结多年政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德育资源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立足现状,以学生为本,优化政治课德育目标

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德育时,要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政治知识内容体系相一致,不能使德育与政治理论知识失衡。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把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制定德育目标,例如在进行价值观教学时,既要依据教材,使学生树立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还要以学生之需为本,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德育潜力,依据教学计划确定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与目标。

(二)、提高教师素质,运用灵活的德育方法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还要善于吸纳新知识。为人师表,通情达理,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融于情中,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2]。

(三)、理论联系“热点”,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既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冲击了部分人们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的“热点”、“敏感点”联系起来进行讲授,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增强良好的德育意识,反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学心理。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良好的德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教育、自我教育的习惯。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德育实效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下是创新的德育方法的例子:

1、事例结合法。

就是在讲某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并进行德育教育,而与有关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选取的事例是可以引发德育思考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教学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目标。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的特征时,可以结合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例子进行教学,使学生既理解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还加强了道德建设。

2、社会实践法。

学生由于不太了解生活,致使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因此教学中让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近生活,了解生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社会调查法。在讲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时,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上寻找真实的例子,以此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为下一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教学铺路架桥。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有以上两种德育方法,还有故事导入分析法、远行德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

(五)、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学各个环节,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课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备课,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德育要求和德育方法。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课外辅导和考试。在课外辅导中把德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3]。

学科德育范文6

由于有些科任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科德育的“内隐性”,在进行学科德育时,存在动机外显、方法单一、生硬灌输等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与学科德育缺乏学科自身的个性、缺乏学科德育特色有关。学科德育缺乏艺术性。

学科德育不仅要讲求教学的科学性,而且要讲求教育的艺术性。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牵强附会、式呆板单调,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的内涵所在。中职学校学科德育产生局限性的原因由于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对学科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科任教师的育人工作,导致学科德育没有真正发挥德育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实施学科德育的管理机制。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培养”的思想,教学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学科德育考核制度。

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只重视教学课时数量,不重视其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因此,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科任教师的育人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教师认为育人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工作,在教学中没有履行育人的职责;有些教师工作中不愿意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对学生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认识;甚至有个别教师没有熟练掌握教材,无法发现教材中的德育内涵,更谈不上学科德育。

科任教师不能有效掌握学科德育的方法。有些教师不注重自身德育知识的充实和更新,不注重德育方法的改进和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研究,习惯以命令方式教育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结果是学科德育收效甚微。科任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深入。由于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把学科德育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附属品,学科德育只注重一些形式而已,科任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学科德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结果是学科德育苍白无力。缺乏让学生对学科德育进行亲身体验。有些教师仍然固守学科本位教学方法,把生动的学科德育活动局限在模式化的框架之中,不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结果,说教代替实践,学生缺乏亲身的德育体验,学生品德生成能力薄弱。解决学科德育局限性的基本思路德育要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提升学生的生活情操,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德育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必须积极营造学科德育的氛围,完善开展学科德育的制度体系,保证学科德育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创新学科德育的管理机制。首先是将学科德育纳入教学计划,其次是制定教师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再次是制定考核教师学科教学与学科德育指标体系,促使科任教师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学科德育资源库。

为了保证各科任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有“鲜活”的德育资料可以利用:一方面,不断开发、收集以历史人物、社会焦点人物、时事政策、法律法规等为题材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别制作成可直接使用的文字、图表、音像、视频等材料。不断改进学科德育的方法。

开展教学工作时,尽可能做到善于分析、精于归纳、深入浅出,使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个性感染力,同时想办法创设和利用学科知识所具有的教育意义的情景,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要求,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动情、动容、动心的状态下,从而达到内化教育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性。

学科德育范文7

【关键词】德育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态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学科德育就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所以科学教学离不开德育教育。小学科学德育教学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及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情,热爱祖国,热爱生命,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团结互助的意识品质。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环节,教材内容涉及到的德育因素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的教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德育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教学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在这期间要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品质。要抓住小学生喜爱实验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形成科学求实的学风。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很多观察任务,例如四年级的《天气日历》,我指导学生坚持每天按时观察天气情况、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进行这个单元最后一课的分析研究。尤其要提醒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从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在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教育学生不经老师同意不可以擅自使用实验材料,实验后用过的实验器材要放回原处,教育学生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按步骤,实验后要总结经验得出结论,教育学生完整回答问题,学会倾听等等。而且良好的习惯是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可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细节的处理,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在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把知识点和德育教育二者结合起来,在其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们的发明小故事方面,我们可以以情导学,引起学生们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授《蚕的一生》一课时,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我还向他们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利用蚕丝制成丝绸最早的国家。公元前2世纪,我国的蚕丝以及蚕丝制成的丝绸就开始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国。这一发明创造举措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开创了先例。也是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的前身。

二、开展课外活动陶冶情操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小学科学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一)在观察采集中学会珍爱生命

观察、采集本地的动植物,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会带领学生认识社区内的各种植物,介绍我国南方常见的植被,启发学生细致观察植物特征,要求他们给植物做名牌,观察时不可以采摘树叶,但可以用落叶做标本等等。在《蚯蚓的选择》一课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挖蚯蚓,不允许上网购买,目的是让他们熟悉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结束后要把蚯蚓放回采挖的地点,确保蚯蚓的存活,珍爱生命。

(二)在设计创作中勇于创新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模型和学具,是为了增强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用饮料瓶、易拉罐、胶管、废旧贺卡等物品自制火箭、水车、笔筒、汽车;木片、食品箱等物品制作建筑模型等等。这些制作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激情,更增强了他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在参观考察中渗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讲到《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中水域污染和保护时,为了让学生眼见为实,了解水域污染现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环城河。黝黑的颜色、难闻的气味,漂浮的垃圾等,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了水污染。实地考察极大地触动了学生,让他们知道环保治理的紧迫性。激发学生们从小树立主人翁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小学科学学科教育中不仅要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教学,还要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均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鹏.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金塔路小学,2017.

[2]苏德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

[3]邢静.浅谈德育教育在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中国校外教育,2012.

[4]周春雷.浅谈小学自然学科的德育功能[D].成才之路,2007.

[5]许建平.讲究教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D].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福建,2014.

[6]曾琳.浅论课堂教学管理[D].南充市技工学校,2013.

学科德育范文8

关键词:学思知行;数学课程;德育;道德情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而不行则伪,行而不知则惑”,孔子很早之前就阐明了“学与思、知与行”的辩证关系。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开启了教育改革的新起点。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强调指明了大学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启了全课程育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方向。2019年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拨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赋予了新时代德育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1数学课程德育的必要性

1.1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职数学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关联,在数学课程融入专业教学方面做出了较多的努力与尝试,但数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联系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数学课程与德育“两张皮”现象突出:在教育理念上,传授数学知识对“三观”价值引领认识不够;在师资队伍上,数学教师的德育意识有待提高;在素质教育上,数学课程中的德育弱化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人才培养上,学好数学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直接助益表现不明显;在学科内容上,数学课程的德育资源有待挖掘;在理论研究和课程评价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完善。

1.2“学思知行”引领全课育人

数学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在形成认识世界的态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基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将学习数学、思考数学问题归结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那么“学”就是“知”的积累,“思”就是“知”的升华,又通过“行”得以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并非孤立,“知”承前启后连接“学、思、行”[1]。目前数学教材比较强调学科本位,注重数学知识的认知体系,对道德人格教育体系有所轻忽,因此要探究数学课程如何渗透德育,促进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数学课程教育实践。

1.3数学课程德育

总的来说,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历史经历了从“臣民教育→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的过程,学校德育经历了德育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最终目的→德育为首”的地位转变。现代中国教育学校德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个根本问题。张奠宙教授在《数学学科德育》中指出,数学德育的“一个基点:热爱数学;三个维度:人文精神,科学素养,道德品质;六个层次:用数学文化感染学生,用数学美陶冶学生,用数学发展史激励学生,用数学观指导学生,用数学现实鼓舞学生,用数学文化塑造学生”[2]。因此,数学课程德育亦肩负着新时代德育的历史使命,是数学教师以身示范传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的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潜移默化的数学教育活动。

2数学课程德育的理论依据

一是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理论。它认为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目的一为择业的需要,二以培养善良的人为目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五道念”的人,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明确各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的相辅相成,数学学科必不可缺。二是杜威道德教育理论。它认为道德过程与教育过程是统一的,道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强调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指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各学科教学共同和首要的目标,教材内容不能只体现知识性和学术性,要以道德教育的社会性标准来编选数学,它与自然科学同样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个人自己决定对事物的理解。个体建构主义指出认知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具有双向性,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形成、调整与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社会建构主义指出认知学习是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理解,注重建构背景的社会文化机制。德育依托于教育环境的社会性,人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形成与认知方法的获取,都必须自己建构,不能由他人替代。

3数学课程德育的实践探索

第一,用数学观点认识世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数学学科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常量、变量与函数,极限与微分、积分,极值与最优化理论等,都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特殊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矛盾对立统一和事物变化发展等辩证关系,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论、方法论和哲学思想学习的有力工具。根据数学课程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德育,培养学生的运动发展观、对立统一观、量变质变观和普遍联系观的哲学思想[3],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有利于将传统思政教育内化为道德行为。第二,传承中国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数学的学科发展史能体现出爱国主义文化的教育特色,中国数学的伟大成就能让人心生骄傲与自豪,数学课堂应有数学史和数学案例的融入[4]。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极限思想、经济数学人口增长模型、宇宙飞船运行轨迹从椭圆到圆的变轨、导数概念的几何意义在“和谐号、复兴号”列车外观设计的应用等合理运用,能激发学生关注国情民生、国防事业等的爱国主义情怀,揭开数学神秘面纱,明晓数学与祖国建设的密切联系,进而焕发出学习热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求学。第三,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创新能力。张奠宙教授将数学理性思维概括为“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尊重事实,不感情用事;思辨分析,不混淆是非;严谨推理,不违背逻辑”等四个方面。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是数学课程德育的重要层面。创新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探索创新离不开与人合作的态度、交流和表达的融合,数学课程不仅重视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情感价值培养与提升自然也是数学课程德育的内容,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学竞赛都需要团队合作意识。数学学习中的建立数学概念、运用定理法则、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对分析结论的检验,必须遵守严格的公理体系规范和客观标准的要求,否则便会前功尽弃并受到质疑和批判。学生养成在数学学习中有理有据地进行运算与论证的习惯,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需要主观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达到,若能做到,会使学生形成严谨务实、正直守信的精神,具有坚强意志与毅力[5]。

4数学课程德育的特征分析

首先是隐蔽性。数学课程并没有直接介绍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数学与哲学相通,课程本身具有情感道德教育的因素,只要教师们善于挖掘数学知识背后隐含的德育素材,善用语言表达,就能深入浅出地使数学课程德育有教无痕。如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了保证神舟飞船的安全可靠性,却一丁点也不能忽略。对学生潜质的训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长期执行,使其内化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其次是依存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道德素质的获得与提升,是情感体验和感化修身的过程。美国学者乔伊斯•亚亨斯说:“必须把德育编织到其他课程中去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合为一体”。数学课程德育的实现,依附于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教学感悟、转化、提高与积累。最后是持续性。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道德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数学课程德育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升华,或许在短期内难以体现,但一旦获得便成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品质素质,包括善于思考、耐挫折、正直、坚韧、责任等个性品质,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由于数学课程德育具有隐蔽性、依存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因此在课程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要与时俱进,要密切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在教育过程中贴切而又自然地挖掘匹配数学课程知识的结合点,使数学课程德育常讲常新[6],最终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丹.注重“学思知行”有机结合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特征[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2]张奠宙,马珉兴.数学学科德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朱美玉.浅谈数学的德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9,(9):180-181.

[4]金晶晶.高职数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4-96.

[5]王莉萍.论高校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J].教育探索,2007,(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