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范例

学科教育

学科教育范文1

【关键词】德育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态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学科德育就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所以科学教学离不开德育教育。小学科学德育教学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及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情,热爱祖国,热爱生命,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团结互助的意识品质。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环节,教材内容涉及到的德育因素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的教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德育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教学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在这期间要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品质。要抓住小学生喜爱实验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形成科学求实的学风。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很多观察任务,例如四年级的《天气日历》,我指导学生坚持每天按时观察天气情况、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进行这个单元最后一课的分析研究。尤其要提醒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从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在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教育学生不经老师同意不可以擅自使用实验材料,实验后用过的实验器材要放回原处,教育学生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按步骤,实验后要总结经验得出结论,教育学生完整回答问题,学会倾听等等。而且良好的习惯是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可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细节的处理,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在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把知识点和德育教育二者结合起来,在其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们的发明小故事方面,我们可以以情导学,引起学生们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授《蚕的一生》一课时,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我还向他们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利用蚕丝制成丝绸最早的国家。公元前2世纪,我国的蚕丝以及蚕丝制成的丝绸就开始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国。这一发明创造举措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开创了先例。也是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的前身。

二、开展课外活动陶冶情操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小学科学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一)在观察采集中学会珍爱生命

观察、采集本地的动植物,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会带领学生认识社区内的各种植物,介绍我国南方常见的植被,启发学生细致观察植物特征,要求他们给植物做名牌,观察时不可以采摘树叶,但可以用落叶做标本等等。在《蚯蚓的选择》一课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挖蚯蚓,不允许上网购买,目的是让他们熟悉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结束后要把蚯蚓放回采挖的地点,确保蚯蚓的存活,珍爱生命。

(二)在设计创作中勇于创新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模型和学具,是为了增强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用饮料瓶、易拉罐、胶管、废旧贺卡等物品自制火箭、水车、笔筒、汽车;木片、食品箱等物品制作建筑模型等等。这些制作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激情,更增强了他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在参观考察中渗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讲到《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中水域污染和保护时,为了让学生眼见为实,了解水域污染现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环城河。黝黑的颜色、难闻的气味,漂浮的垃圾等,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了水污染。实地考察极大地触动了学生,让他们知道环保治理的紧迫性。激发学生们从小树立主人翁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小学科学学科教育中不仅要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教学,还要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均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鹏.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金塔路小学,2017.

[2]苏德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

[3]邢静.浅谈德育教育在科学教学中的渗透[D].中国校外教育,2012.

[4]周春雷.浅谈小学自然学科的德育功能[D].成才之路,2007.

[5]许建平.讲究教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D].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福建,2014.

[6]曾琳.浅论课堂教学管理[D].南充市技工学校,2013.

学科教育范文2

众所周知,语言作为特定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生长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一定是靠其所使用的语言来构成并起作用的。萨皮尔说:“语言是人类精神所开创的最有意义、最伟大的事业———一个完成的形式,可以表达一切可以交流的经验。这个形式可以受到个人无穷的改变,而不丧失它的清晰轮廓……”所以语言与文化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语言习得的过程也就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而我们的大学外语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今,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体系基本完备,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和水平也在总体上大幅提升。同时,伴随英语的学习而习得的欧美特别是美国文化也如潜流一样影响甚至塑造了当今几乎一代人。他们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甚至价值观念都无不“欧化”、“美化”。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偏向强调如何移入英美文化而总有意无意淡化或忽略了对母语文化的重视,于是,就本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而言,学生们掌握的程度就大打折扣了。据载,有大学生在翻译考试时竟不知道中国“抗战”是和谁打仗,还将“抗战”一词译为“againstwar”,“anti-war”等。这种因缺乏基本历史知识而出现的翻译笑话应该引起我们对大学外语教育的反思。反思中国文化在大学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双重缺席的尴尬,我们或许能从对外学科教育本身找到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些原因。虽然在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修订、沿革中,我们也提出了“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的要求,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在片面追求四、六、八级过关率的思想驱动下,课堂上训练学生的主要是应试技能;而他们进行科研时,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几乎全是有关如何提高学生应试技能的内容。至于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似乎早成为了明日黄花而无人问津。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修订者也以引导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向‘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主导教学法体系前进为己任”,但这种教学法“事实上仍未成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流教学法。”因此,“目前,‘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路子还只是一种假设,有待于理论上的论证和教学实践的检验。”而实际教学中,“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很少直呼文化,而大多谨慎地称之为‘文化背景知识’。”于是,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变得呼之不出、羞羞答答、至多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因此,中国文化的地位在对外学科教育中变得也岌岌可危,而我们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现实地凸显出来。

文化因素向来是综合国力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自哈佛大学JosephS.Nye教授在1990年提出将硬实力和软实力作为衡量一国实力的标准以来,早期强调军事力量的国家实力的概念已发生转向,科学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诸因素变得更加重要。2002年1月,美国学者ClarkS.Judge又提出“文化实力”的概念,他认为:“……美国实力的第四项内容不断显现……这项令人捉摸不定的内容,就是美国的文化实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党对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有着自己的深刻揭示和判断。在十四大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这一论述是对以科学技术为重要内容的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初步认识。而在十五大上,更直接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其后,在2001年全国第七次文代会上,明确将文化实力纳入综合国力之中,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纵观以上论述,贯穿始终的便是对文化软实力及其具体表现的一再强调。也正据此,我们党才理性把握、自觉应对世界大势,并确立了当代中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学科教育范文3

将专科教育纳入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整体布局的要求。现代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懂管理、会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此职业院校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改革。但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与结构的影响,加之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特征认识的不足,致使某些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结构没有走出学科教育体系的模式,甚至存在着照搬学科教育体系与结构,“换汤不换药”的现象。为此教育部发出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大课堂建设与改革力度,根据技术领域和岗位群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管理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体系与结构做初步探讨和比较。

高等教育从内容上可以分两大方向:学科教育方向和职业教育方向。即在基础教育完成之后,或是按照学科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在学科领域方向发展,或是按照职业教育活动自身的内在逻辑在职业领域方向发展。学科教育方向侧重于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术的严谨性,是拉动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强有力武器;而职业教育方向更侧重于生产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强调理论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性、灵活性和高效性,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强有力武器。很明显,职业教育方向更直接地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相结合,更能体现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与学科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根据职业功能和就业岗位群特点,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职业教育不仅有符合生产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更有自己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与结构。无论在教育目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和教育手段上均与学科教育有所不同。变学科教育模式为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院校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必须肩负的重任,更是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体系与结构上看,学科教育沿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结构发展。在这种结构上,受教育者接受系统性强、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缺点是由于体系自身相对独立于生产和经济活动,与实际工作有相当距离。而职业教育有不同于学科教育的结构。首先它是以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决定了职业功能。而职业功能反映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或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职业功能进而成为确定职业标准的前提。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职业功能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职业教育内容和考核内容的新体系,为职业教育目标制定了新标准。这里将国家职业标准内容分为职业背景、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模块。其中工作要求是这里最重要的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整个体系对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内容的要求。在这里工作要求又被细化。第一,职业功能:指一个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或是职业教育活动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可按工作领域、项目范围或工作程序进一步划分。第二,工作内容: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可按种类划分,或按程序划分。一般地每项职业功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内容。第三,技能要求:指完成每次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和应具备的技能。技能要求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要对每一条技能有具体的描述,且尽可能量化。第四,相关知识:指完成每项操作技能应具备的知识,包括与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技术要求,有关法规、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理论知识等。除上述之外,职业教育还有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学科式教育模式不同,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

学科教育范文4

设计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三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内容如下:学科教育理论模块包括学科教学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学科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包括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典型课例分析———兼谈新课程学科教学设计、新课程专题研究;学科教育研究模块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科教育研究简介、优秀学科教育研究介绍、教育论文写作。这三个模块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课程功能。

其中,学科教育理论实现在职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计,旨在使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课改理念,提升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专题研究”环节依据新课程中增设的学科专题开设,帮助教师解决在新增学科内容方面带来的困难;学科教育研究是在职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练后,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对有效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专业提升和引领作用。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一。数学教育理论,含三个分支,分支一数学教育基本理论:一般教育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目标教学”理论与中国高考;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分支二数学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概说;古代外国数学课程概况;中国古代数学课程概况与突出成就;欧洲数学课程的发展;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的演变。分支三数学学习理论:“学习”与“数学学习”概说;基于行为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认知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人本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

学科教育范文5

一、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经笔者统计,刊发在《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中与英语教育相关文章的内容主要涉及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学改革、实证研究、教学法及教科书等方面。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的特点概述如下。

1.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这一办学层次,聚焦于直接法的推广与实证研究

英语学科自清末新制以来就被列为中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小学最早在高小阶段才能开设外语课,而中学毕业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极低。因此,中学成为开展英语教育的主要阵地。从刊发文章的数量来看,中学英语教学是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教学法因其指导并引领外语教学发展的核心作用也自然成为近代英语教育研究的焦点。直接法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法引入国内后,受到广泛关注。以周越然为代表的学者,通过阐述直接法的理念、分析传统教学法的缺陷以及探索它在英语课堂的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英语教学法的改革。20世纪20年代,受国外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和留美学生的推动,我国引进西方教育实验理论,通过开展教学调查和实验来研究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和探索英语教学规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士是艾伟与张士一。1932年,两人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委托,合作进行中学英语教学研究。艾伟参考美国中小学的阅读测试设计了不同级别的阅读测试量表,对我国初高中及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进行调查。《五年来英语测验之经过》 (《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2期)以科学的数据反映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效果、各类学校以及不同地区英语教学差异等情况。张士一的《中学英语师资训练问题》 (《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8期)对当时全国公立、私立中学英语教员的学历背景、接受专业训练的等次、师资训练学程等内容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科学、翔实的分析。除了教学调查,近代中国英语教育还通过教学实验的方式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美国的道尔顿制传到中国后,[1]很快便在英语学科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如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中国公学。前者的实验报告《道尔顿制下的英文教学法》(《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12期)指出该制对英语初学者不适用;后者的实验报告《道尔顿制与英语教学》(《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5期)得出道尔顿制非常适宜外语学科教学的结论,但实施该制对教师的要求颇高。以上实验均从不同的视角为近代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2.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在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法的过程中兼容并蓄、融合创新

从清末同文馆的语法翻译法到民国直接法的盛行,不难发现外语教学主要依赖引进的外语教学法,并呈现出“一段时期内一种教学法唱主角,而另一段时期又被其他新兴的教学法替代的局面”。[2]但毕竟这些外语教学法产生的土壤不在中国,它们在本土的适用性受其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及学科发展的制约,“水土不服”的情况时有出现。一部分教育界人士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在移植这些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企图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法。张士一虽然在《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宣传和推广直接法,但他的教学思想并没有拘泥于这种单一的教学法。根据他的论述,好的教学方法要能吸收各家所长。通常那些某个时期独树一帜、称雄一时的教学法,只注重一个或几个原则,不免会顾此失彼。要破除这种狭窄的范围,需要从外国语教学法中去寻找可用之点,采众法之长,集众法之大成。这种既“要博采众长”又“要富有弹性”的要求体现了在把握直接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需要充分考虑本土教学环境。将外来教学理念与本土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思维,为他后来结成本土化研究成果“情境教学理论”做了充分的积淀和准备,[3]也表明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在利用外来教学理论和方法上具有“移植、改造、融合、创新”的鲜明特征。

3.近代中国对英语教育目标与学科定位及价值的认识在探索中不断深化

无论是清末的培养外交、翻译人才,还是民国的掌握外语技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英语的教育目标主要与语言的工具价值捆绑在一起。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英语暂行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使学生从英语方面加增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以及高中阶段“使学生从英语方面加增其研究外国文化之兴趣”的表述,首次体现了英语学科教育目标的人文属性。虽然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及条件的限制,这种人文性在英语教育的实施中并未得到实质性凸显,但作为英语教育的导向及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教育目标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对英语学科教育价值认识日益多元化。自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把外国语科目正式纳入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以后,学制虽几经更迭,但外国语(英语)教学时数始终所占比重较大。上海、江浙等地的一些学校英语学科的实际教学时间比法令的规定更长。然而,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却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很多中学毕业生既不能阅读英文报纸、书籍,也不能与外国人交谈、发表自己意见。[5]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人士一方面积极探索这种“费时、低效”在教学层面的原因,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英语这门学科的定位和价值。基于中学升学比例低、毕业后使用英语情境及地域的限制,不少学者认为太重视英语教育并不合时宜。另外,近代英语教育在处理英语与国文的关系上,存在强调目的语及其文化输入而忽略母语及其文化传播的倾向。沈步洲认为“国家置本有之文字于外人文字之下者,未之前闻”,“长是以往,英文将垄断前席国学之声威于以堕落,国人自爱之心随之俱减转肺肝而外向。曾不以忘本反常为识。人未亡我,我先自亡矣”。[6]这种论述无疑对抵制过分迷信西洋、鄙视本国的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施英语教育的同时,加强母语及母语文化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学习者民族自豪感,与当代所倡导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不谋而合。

二、《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

英语教育研究内容之比较据统计,《教育杂志》上刊发的英语教育研究文章相当一部分是国家相关法令的转载,而《中华教育界》上刊发的法令内容较少,以课程标准和学校规程居多。两份期刊在英语教育研究领域的差异还集中地体现在其专号文章中。

1.关注的主题

1921年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年会通过了新的“学制系统草案”,为了响应大会广泛征求意见的要求,《教育杂志》在第二年专门出版了“学制课程研究号”讨论学制与课程问题。在英语学科程度与设置方面,多数学者提出英语作为研究专门学问之途,应提高其学科程度,但针对新制小学缩短一年,中学增加两年的变化,学者普遍认为应该改变之前高小就开始教授英语的情况,从中学第一年起授更为合理。在编制中学英语课程原则方面,不能夸大英语学科在“锻炼人的意志,练习外国语的用法,便培植人的想象力”等方面迁移学力的价值,[7]避免造成脱离实际需求,花费大量时间在英语这门学科上。根据新学制草案,不少研究人士提出了具体的中小学各级英语学科纲要,包括学年设置、教授内容、时间分配等。这些建议对新学制的推行与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民的民族意识逐步提高,教育界人士开始从国家的高度来审视教育问题。《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连续两期刊发“国家主义的教育研究号”,其中李儒勉的两篇文章《国家主义的教育与小学取消英语的运动》和《国家主义的教育与今后中等学校的英语教学问题》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问题。因为国家主义教育强调小学教育“重在实施国民教育、制造国民意识,养成爱国有用的国民……英语是外国语之一,与国民教育并不发生必然的关系”,[8]因此要取消小学阶段的英语学科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英语在爱国教育、师范教育、公民教育等方面,虽然具有积极意义,但作为职业需求,对学生毕业后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因此,中学可以保留英语但需根据不同阶段和地区做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定位。[9]这些观点对后来我国在中小学阶段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了较大影响。

2.关于英语教科书的研究及竞争

《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创办。作为近代中国教科书的主要出版发行和印制单位,它们的办刊目的之一便是为其各自出版的教科书服务。因此,在两份期刊上可以看到不少关于英语教科书的研究及其对各自出版英语教科书的宣传。民国之前,商务印书馆在教科书领域几乎一统天下。所以,中华书局成立后更多的时候是以挑战者的心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中华书局在1913年第5期《中华教育界》上集中刊发了一部分报刊对其出版发行的《中华中学英文教科书》的评价:“教材之选择、课程之支配,均及研究适合”,“独能采取西国之长,畅以我国情势俾合于中学程度取材适当,文法完美”,[10]……这些充满溢美之词的评价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除了依托有影响力的报刊对自己出版的教科书宣传造势,《中华教育界》还选择刊登对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批判性的文章。李儒勉的《评英语模范读本并致周越然先生》(《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7期)对当时广泛使用的《英语模范读本》进行评述,文中指出:“虽然用归纳法教文法,仍然是一个大失败,于学生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11]该书过于重视文法定义规律,缺少学文法必要的练习;材料选择缺乏故事性,不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语言带有中国味道,不够自然以及材料难度不合适等都成为被批评的内容。中华书局的这些行为体现了这两个民营出版机构之间抢占教科书市场的激烈竞争,但却有利于两家出版社在教科书编写体例、内容、素材等方面不断改进,提升教科书质量,“成为往后教科书编写的基础,又可为教育决策部门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提供决策上的依据”。

三、近代教育期刊对英语学科教育发展的作用

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活跃时期,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为代表的众多教育期刊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研究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在推动其学科教育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西方外语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为例,该理论可以说是在近代中国传播得最为广泛的教育理论之一,近代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实用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的原著译介、评论及报告。在这些教育期刊的引导下,英语学科教育研究开始探讨学校英语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张士一在《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问题》(《国立中央大学教育丛刊》1933年第1卷第1期)中指出: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主客分明,注重英语的实用性,要为使用语言的目的服务,另外,要切于生活,不仅指生活里面可以直接用上,也包括授以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获得以后继续学习的能力。这些主张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教育原则。除了直接译介和评述这些教育理论或教学法,《教育杂志》曾在“新刊介绍”栏目了一份由赵廷为整理的“最有价值的英语教育参考”清单,涉及教学原理、教育心理、教育测验与测量、教育史、教学法、课程、教育统计等多个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较为全面地向国内教育界推介西方国家外语教育研究的新动向。

2.推动近代中国学制和英语学科教育改革

近代教育期刊积极配合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发起关于学制问题的讨论,更是通过开辟专号等形式集思广益。针对中学英语教学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英语在国民教育系统地位设置的问题。根据这些信息,政府的教育部门在政策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英语学科地位出现了两次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一次是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暂行课程标准》,不仅将外国语科(外国语暂定英语一种)的学分大幅降低,而且在第三年将英语必修科改为选修课(前两年为必修课);第二次是1941年公布的修订中学课程标准,是自“癸卯”学制之后第一次将初中的英语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显然,这些政策和法令的调整与近代教育期刊的推动不无关系。此外,广大英语教育专家和各级各类英语教师在期刊上探讨英语教学问题,畅所欲言,即便有时作者的观点针锋相对,或者有些尖锐问题的提出直指教育当局,但正是这种自由的学术氛围促进了很多问题的解决或改进。另外,作为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的《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更是在英语学科教材的研究和出版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科教育范文6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意识体系变化对传统的德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再熟悉不过了: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上不够,弱化了学科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渗透德育。社会上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的频频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把德育目标和具体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学生德育的任务,使他们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高效教育、引导、熏陶,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道德品质也得到提升,最终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员育人目的。

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将德育有效的渗透于学科教学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地补充,使学校的德育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渗透于分化结合,德育的阵地扩大了,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德育说教通过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溶解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4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搞清楚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德育的生长点和着力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然后归纳总结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结题报告。所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

4.1文献研究法

全面的研究和学习所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学习了冯文全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杜时忠的《德育十论》等德育专著,通过网络学习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文章,强化理论,借鉴研究方法,为开展实验研究打基础。

4.2调查法

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鼓励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对所实验的班级学生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及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后对学生思想境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变化,写出调查报告。

4.3观察法

一方面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方法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前后(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各方面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情况。对观察所得数据与现象类比分析、归纳整理得出课题研究所需案例和结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案例支持。写出具体实践的案例。

4.4行动研究法

第一步由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和所教学科参与实验研究,确保参加实验的班级超过同年级一半,确保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可推广性;第二步在第一步实验的基础之上争取更大范围的实验研究,力争全员参与,取得更科学的实验结果。总结出结题报告。

5研究过程

5.1理论学习、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

首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特点,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主要搜集现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拓宽视野,理性借鉴;并写出学习心得。

5.2调查研究及实践阶段

对课题确定的目标进行实践研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探究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体验、归纳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写出各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案例等。

5.3分析综合阶段

通过对第一、二阶段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身份特点,综合考虑中学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结题报告,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6阶段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学习,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进行,利用周四下午组织了两次集中学习,大家把前期准备的资料拿出共享,互通有无,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为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策略和方法做更为系统的归纳整理,为第三阶段结题报告做准备。

7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光是中学老师的任务,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也要加强德育,而限于研究的范围,在小教和高教领域无法研究。感觉研究的时间有点短,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具体的实践,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渗透策略。研究人员少,研究范围窄,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

8今后的研究设想

学科教育范文7

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专题研究述评

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与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本专题的13篇论文皆以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为背景,以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如何应对新课改提出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为主线,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那丽芳、秦本彬以云南几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教材、学生试讲及教法、师资状况,从课程设置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两方面阐述如何优化课程设置以面对新课程观[3]。王来喜教授在课堂活动设计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应对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包括“同时使用两本教材”、“开展小组研究项目”和“写学期论文”[4]。虞洁在解读《英语课程标准》(2001实验稿)的基础上,对华东地区几所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概括进行访查,总结教材、教法及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将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分为理论知识、微格教学、教师口语、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细类;分散、延长教学实践时间;利用课堂示范教学等[5]。董岩紧扣新课程标准,对改革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方法选择的恰当性、教学评价手段的科学性展开探讨。各项对策具体直观,值得高师院校借鉴[6]。

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之教学方法研究

本专题共有七篇论文围绕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实施采用的教学法展开研究。其中四篇论文力推任务型教学法。周晓琳提出“树立源于中学、高于中学的教育理念”,提倡“强化探究性教学”以应对任务型教学法对传统教学理念、高师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的挑战[7]。另外三篇分别对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和协商教学在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中的使用进行论述。陈少薇认为“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师生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师范生批判反思能力,有效地将英语教学法思想内化为教学能力。”[8]应丽君教授针对现行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论述和归纳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意义并付诸实践,取得良好成效[9]。刘夏芬教授建议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学校管理者、学生三方的协商,优化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提高教学质量[10]。

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之教学手段研究

在本专题中,笔者所谓的教学手段是指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设备等硬件条件。该专题的七篇文章均为实证性研究,包括微格教学、计算机虚拟情境教学、信息技术、QQ空间、多媒体技术和远程教育在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极具时代性和前沿性。研究结果多以试验数据形式呈现,彰显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对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远程教育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可培养师范生反思性学习和“教学行为研究”的能力[11],为从教以后开展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微格教学、计算机虚拟情境教学中的“虚拟”和现实的教学终究还是存在差距的,特别是师生角色的虚拟如若运用不恰当则会出现游戏效果,导致“劳民伤财”。

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之教学理论研究

本专题的四篇文章将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与国外教学或学习理论结合研究,为我国英语师范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言献策。陆晓彬深入论述了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培养的多维切合,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强调评价的多元性[12]。李金妹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教育经验观和“从做中学”两方面探讨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加强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启示[13]。苏秋萍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四大属性与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强调教学中的互动、学生多层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从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法、环境等多方面全方位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途径[14]。

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之教师培养研究

虽然关于教师培养(本文专指教师职前培养)的专题研究论文只有三篇,但是,教师培养的话题却贯穿于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各类相关研究的始终。究其原因,是这门课程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英语教师所决定的。然而,现行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重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讲解,轻理论与实践结合训练;教学法教材陈旧、单一;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未变;学生自身认识不足等问题具有普遍性,成为制约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师范生的瓶颈。针对已成共识的问题,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提出应对策略。盛红梅教授从哲学的高度提出并倡导新的课程观、时空观、主体观、评价观,为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如何更好的培养未来英语教师开创了新思路[15]。赵晓光在加强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师范生从教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力保课程目标的实现[16]。郭粒粒从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学习规律、情境教学的运用、多元化评估体系的建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对策研究,为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指引方向[17]。姜忠平、黄衡田二位教授围绕新课改下高师英语教师教育问题提出贯彻四类目标:“情谊目标”、“技能目标”、“认知目标”、“审美目标”和发挥三项教育目标功能:控制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以保证英语师范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18]。

研究综述

基于上述对新课改实施以来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相关研究论文的梳理与简评,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研究客观,但有待深入

各项研究对高师院校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该课程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基本达成共识,且论述客观。在感性和经验层面充分肯定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在英语师资职前培养方面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但是对其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缺乏论述。同时,普遍承认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评价、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但是,各种标新立异的对策多数处于理论构想阶段,尚待验证。#p#分页标题#e#

研究方法简单,缺乏多样性

研究方法以简介性和经验性研究为主,缺乏方法论研究、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型的科学研究。在已有研究中,实证性研究论文只有十篇,而且其研究成果有待论证和推广。所以,转换已有研究范式,开展多维度、多手段的科学研究成为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应该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动学科教学论课程的一线教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同时,调研师范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的就业需求,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进行实践研究。以此模式能够促使高师英语教学论课程的研究由单纯说理走向理论与实践更完美的契合,凸显该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研究领域广泛但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研究

内容多样但缺乏深入性和时代性由汇总图表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尽管该领域的各项研究从八个维度开展,但是仍然存在盲区。例如,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材开发;与其它高师英语教师教育课程的结合;与其它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跨学科研究等专题。所以,以普遍联系的哲学观为方法论依据,开发上述专题研究是可行的。此外,国内外对比研究、课程评价研究虽有涉猎,但是不够深入,尤其是对比研究缺乏时代性和全面性。只有发展的观点才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竞争的优胜劣汰。所以,对比研究既要研究国外该课程改革的历史又要洞悉其最新改革动向,去粗取精、求同存异才能更好地为我所用。课程评价研究等新专题应紧跟国内新一轮教育改革步伐,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学科教育范文8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劳动教育;跨学科教学;教学活动;教学质量

我国在学前阶段应用STEAM教育理念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上的先进教学模式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我国对STEAM理念在学前教学阶段研究不断深入,肯定了STEAM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STEAM教育理念相结合,从而能够促进劳动教育更好的推进,在幼儿园的各个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并以STEAM教育理念来为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

(一)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社会角色的认识。幼儿的社会认知是近些年来社会教育发展的重点。社会认知本质上就是自我认识和与认识他人的关系,其中“利他”品质是积极的人际关系的重要连接。通过劳动教育,能够使这个功能延伸到社会群体以及团体的社会关系之中。幼儿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幼儿在劳动过程中需要与人交往,许多劳动项目都需要与其他幼儿合作完成,能够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思想,在团队劳动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归属感,从而发挥出幼儿在这个团队中的重要作用,使幼儿将来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1]。

(二)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劳动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劳动教育也是现代素质启蒙教育中的一部分,是现代教育中学科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连接。幼儿在家庭中缺少劳动的机会,所以应在幼儿园中接受到一定的劳动教育。现代幼儿启蒙教育应该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应该注重在实践中、游戏中、娱乐中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幼儿在参见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双手的互动能够促进幼儿左右大脑的开发,双手的灵敏动作能够对幼儿的大脑皮层进行刺激,从而活跃幼儿的大脑细胞。劳动本身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还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素质,还能够使幼儿学习到生活中的常识和一定的技能,是对当代独生子女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劳动教育能够促进跨学科教学发展。跨学科教学是培养人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幼儿教育中实施跨学科教学,需要以STEAM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而劳动教育是一个优良的载体,能够使STEA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的知识,因为劳动本身就是复杂的,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能够有效促进在STEA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发展。在幼儿园开展的劳动教育中,需要用到科学、技术以及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正是STEAM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因此,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园各学科教育的融合[2]。

二、幼儿园STEAM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分析

随和我国对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要求要尊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未来社会的竞争必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幼儿园是培养二十年后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教育基地,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就要开始实施STEAM教育理念。STEAM教育理念是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而这五个方面正是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五个教育内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思维逻辑和认知发展的萌芽时期,与STEAM课程相关的教育能够提高幼儿认知感觉的系统性和概括性,促进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还不具备理解抽象概念层面知识的能力,所以在STEAM教育理念下的劳动教育,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启蒙和思维方式,鼓励儿童探究培养问题意识、增强实践体验、合作学习、发展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要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跨学科劳动教育课程。例如,以游戏化和生活化的形式来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对STEAM知识的理解,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表现来判断幼儿STEAM素养的成长。幼儿教师要从STEAM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多个学科的重点与劳动教育结合,设计出能够在劳动过程中提高幼儿STEAM素养的教学活动,逐步提升幼儿的思维逻辑、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3]。

三、在STEAM教育理念下劳动教育跨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

STEAM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就是跨学科教学,而劳动教学几乎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等五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幼儿教师要科学的设计STEAM教育课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幼儿的STEAM素养。

(一)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挖掘幼儿感兴趣的STEAM教学内容。在STEAM教育理念下所设计的跨学科劳动教育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在幼儿能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物较为感兴趣,且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兴趣程度不足,因此幼儿教师要迎合幼儿的认知规律,通过吸引力较高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活动教学,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进行跨学科教学。比如,开展幼儿较为感兴趣的吹泡泡器制作游戏。吹泡泡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吹泡泡器,这个过程中涉及STEAM教育中多方学科的因素,幼儿会对水的变化产生一个基本认知,且设计吹泡泡器的外形中会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有用到一些基础性的工程知识。吹泡泡器制作是一个科学的劳动教学游戏活动,幼儿对于水的神奇变化较为感兴趣,所以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逐渐对科学有着一定的认知,还能够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劳动的过程中幼儿会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是一种有效的跨学科劳动教育方式,符合现代STEAM教育理念,因此幼儿园要注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二)设计劳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STEAM素养。跨学科的劳动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综合STEAM素养,因此幼儿教师要设计出科学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收获到更多的学科知识,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幼儿玩具中的积木,几乎每一套积木都有搭建房子的内容,因为搭建房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所以幼儿园可以开展搭建房子的劳动教学互动。搭建房子的材料可以让幼儿自带,利用幼儿家中的废旧物品,搭建房子的场地可以选择在幼儿园的草坪上。幼儿在动手搭建房子的过程中,会用到许多的工程基础知识,不论幼儿是否有工程知识的概念,都会逐渐培养工程方面的意识;幼儿还需要对房子的大小、每种材料大小进行计算,能够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幼儿对房子的外形设计,会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会将其在幼儿园的美术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房子外形设计中,如绘画、上色等,都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相应的审美意识。搭建房子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幼儿搭建好房子后会产生满足感和自信心,还会有意识地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在STEAM教育理念下,促进跨学科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STEAM教育理念下劳动教育跨学科教学是现代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幼儿园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吴航.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施策略[J].幼儿教育,2018(3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