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小学德育质量监测价值及实践要素

区域小学德育质量监测价值及实践要素

2017年5月25日,备受关注的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举行。本次监测的科目是科学和德育。25日下午,先是进行80分钟的学生德育测试(包括小学德育),后是进行40分钟的学生德育相关因素问卷填答。这是2015年4月15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公布以来,第一次国家层面的义务教育德育质量监测。此外,我省的小学德育质量监测今后也将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本文拟从区域小学德育质量监测的价值和实践要素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帮助一线教师进一步了解小学德育质量监测。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强调的是地域的同质性和向心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圈。我们可从三个角度来定义和划分:一是按自然特征来定义;二是按行政区域划分;三是按照地域人口及经济发展特征分为城市、农村及山区。本文中的“区域”具体指代省(市)级别的行政区域划分。虽然各地大体上是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基本价值准绳,但各地小学德育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往往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小学德育发展中常常面临着不同的具体问题,因此,要适应区域德育发展的变化,需要对区域德育发展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改进。区域德育质量监测是指专业监测人员对本区所辖小学的德育课程(小学阶段主要是《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以及影响学业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促进本区域小学德育课程高水平均衡发展。

二、价值分析

对待小学德育测评的态度,常见的情况有两种:否定测评与滥用测评。否定小学德育测评的主要理由是传统德育难以测评的顾虑;滥用小学德育测评的主要现象是:缺乏评价理论指导,凭借经验命题,不恰当地解读德育测评结果,或者故意夸大德育测评的作用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区域德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和实践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知道,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广泛应用充分说明,大规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不是甄别学习者成绩的优劣,而是尊重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发掘与改善各项能力,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小学阶段的区域德育质量监测也是如此:在技术层面上力求通过监测,准确把握区域德育质量的现状,科学分析区域德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科学育人的规律提供依据,为区域德育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而言,区域德育质量监测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优化教学诊断,为区域德育教学改进提供专业支持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指出,德育监测内容重点测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基本国情、地理和历史常识、安全和法律常识等的了解,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区域层面推进小学德育质量监测有利于全面把握和了解小学阶段本区域德育发展的真实情况,对本区域过去的小学德育教学状况做出总结;有利于形成动态监测,探究相关影响因素,剖析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把握区域德育教学发展的动态以及区域内、城乡间和校际间的差异。区域德育质量的监测与反馈,有利于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发现不足,发现任课教师教学行为和水平的差异,厘清小学生在具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寻找直接影响区域内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比如课时落实、专职教师队伍、教师培训和年龄结构等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区域小学德育教与学的指导性意见。

2.服务政府决策,为区域德育政策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各地都有特定的教育现实和需求,需要选择最佳的区域德育发展模式,形成各自的德育特色。而在完成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并形成区域德育特色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的困惑和选择。区域德育质量监测主要是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的达成状况为核心,分析了解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状况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分析影响小学德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的相关因素。因此,通过科学的监测而形成的区域德育质量监测报告,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估、诊断区域德育质量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为区域内小学德育决策和教学研究提供依据,服务区域内学校德育发展需要。

3.转变价值判断,引导区域公众树立正确的德育质量观

正像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一样,家长有权了解当地学校德育质量的基本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为区域公众提供学校德育质量的权威信息。通过以科学的质量监测及分析研究为基础的德育质量监测报告制度,向本区域公布常态化、权威性的德育质量监测报告,可以保障区域公众对德育质量的知情权。监测数据及结果的,其内容不是只有学生学业成绩的现状,还有家庭、教师和学校等诸多因素的价值判断。这样,不仅有利于德育测评从经验型逐步向以数据为支持的科学型评价转型,促进德育学科从关注学业成绩转向关注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引导区域公众形成正确的德育质量观。

三、实践要素

近年来,“提高质量”成为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各地提升教育质量的意识普遍加强。随着《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公布,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为抓手,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将成为现实。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对区域小学德育监测中的实践要素进行分析探讨。

1.监测应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公平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专家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个人角度,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政府角度,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三是社会角度,教育的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公平性在小学德育质量监测和评价领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崇尚公平与公正”列为课程目标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也有相关的描述。将教育公平理论应用于区域小学德育质量监测,主要是指监测既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聚焦区域内的德育发展均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实现区域小学德育的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

2.监测工具应适合区域德育实际

目前,从国外直接翻译过来的德育测评题目和测评量表非常多,这对于提高我国德育测评工作的水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但是,这些直接翻译的测评题目和量表所造成的混乱以及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许多没有经过中国化处理的题目和量表,其负面影响更大。因为直接翻译的德育测评题目和量表不仅忽视中西文化差异,还缺少中国常模(可供比较的标准量数),而国内儿童与国外儿童的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别。不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照抄照搬国外的德育测评题目和量表,势必会因国情不合而导致误判,得出不符合我国学生实际的结论,甚至误导行政决策和教学改进。目前看到的直接翻译过来的题目和量表,通常是存在问题的,往往没有很好的全国性样本常模,更不用说区域性样本常模。因此,对于小学德育测评题目,可以参考国外相关题目的内容结构进行题目编写工作,但必须注意根据小学阶段区域德育质量监测框架,做到从零开始,严格做好筛查工作。这里的筛查必须经过以下4个步骤:先导试测、现场试测、标准化施测和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测量学数据分析,以鉴别题目的测量学水准。对于小学德育测评量表,需要搜集大量相关量表的效度证据,反复校验量表常模的质量,提供符合中国需求的报告,最好是符合区域性需求的报告。区域德育质量监测一般采用概率抽样的方式,这就保证了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代表被抽到参与监测,监测结果能够反映全体学生的质量情况。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小学德育质量监测的内容不能只关注学业成果,应该同时聚焦学业成果与学情。这里的“学情”就是小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校内外学习成长的全部情况,而不仅是学科成绩或课业学习情况。设计小学阶段区域德育质量监测框架,不仅要体现国家层面的统一要求,还要考虑区域层面受自身的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价值观、德育信念和标准等情况。总之,小学德育质量监测一定要遵循儿童德育发展规律,开发好德育监测工具,使用好监测结果,不与一般的学业水平考试混淆。

3.监测结果应强调积极反馈与政策导向

以分数来衡量结果的传统考试,难以关照教与学的具体过程,只能得出“谁考得好、谁考得不好”的结论,而无法揭示“考得好”与“考得不好”的原因,这样的考试对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改进和学科发展的衍生价值较低。借助区域德育质量监测的手段,把考试和影响学生学业的背景因素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着眼点放在分析分数背后的因素上,用具体的数据分析揭示影响学业水平发展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和学科教学等直接因素,也包括学校管理等间接因素。通过诊断式监测,深入探析区域小学德育发展的不足,为科学决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的诊断、修正功能。当然还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量身打造”,对相关影响因素做专门的调查研究。总之,监测是平台,分析是途径,改进是目标。区域德育质量监测旨在让德育内容回归儿童生活,用贴近儿童心灵的德育方式、途径,促进区域内小学德育回归本真。当然,小学德育监测结果,如果与学校绩效评估挂钩,在实际运行中很可能会强化学校的“应试”倾向,并进一步拉大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扭曲小学德育质量监测的最初目标。

作者:高本光 单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