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应用(10篇)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10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概念图应用

【摘要】

概念图就是用图形表示概念与概念联系的一种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概念网络,然后通过向网络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有助于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进而不断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

概念图;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

一、概念图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打开初中物理教材,可以发现其与数学教材相同,其中蕴含大量抽象、难懂的概念知识。这些概念多为物理学习的基础,需要学生认识并熟练掌握。而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形式进行学习,忽视了学生对枯燥的概念知识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记忆效果不佳。对此,新时期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引导学生记忆,提升学生记忆效果。以“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这一内容为例,传统概念教学中“划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形式已无法适应的当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借助概念图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完相关知识之后,带领并引导学生一起完成概念图。完成概念图之后,让学生回忆课堂所学知识,根据概念图记忆教材中蕴含概念,如:“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包括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其中方向相同包括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合+F1+F2)与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一致)这两个概念。而方向相反又分为F1>F2与F1=F2这两种情况,当F1>F2时合力方向跟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且F合=F1-F2。当F1=F2时,合力大小为F合=0N,且说明物体受力平衡。”通过以上应用,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进而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升。

二、概念图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物理学习中蕴含大量解题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可以检验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成果,同时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有效提升。但分析学生解题现状可以发现,部分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物理练习中。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串联,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以“电阻”中“求灯泡的电阻”这一知识为例。教师为学生设置这样一道练习:“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它的电压值为12V,其电阻值为12Ω。现在如果要将这个灯泡接到一个电压值为18V的电源上来使用,请问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部分学生初遇此题时无从下手,故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为学生讲解(如图2)。首先引导学生学生确定研究对象(灯泡)、回顾所学知识(求电阻),找出已知条件(U灯=12V,R灯=12Ω),从I=U/R可以判断I灯=12v/12Ω=1A。因串联而电流相等得出Ix=1A。另外,待求电阻,Ux=18V-12V=6V,根R=U/I得出Rx=6V/1A=6Ω,以此得出最终答案。通过概念图的应用,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化,有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进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概念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复习就是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重复学习,是帮助学生巩固、深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过程。对知识的加深、能力的提高与物理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后复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以“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这一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绘制相关的概念图。在概念图绘制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将概念图绘制的完整、详细一些),如:应蕴含内容、公式、定义、适用条件与公式单位等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概念图进行知识复习,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了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另外,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概念图,空出重点挑选学生上台填空。通过这样形式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可以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游戏提升。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认知能力、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抓住教学时机融入概念图以辅助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串联,从而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作者:黄华新 单位:广西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卢洪岩.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2015,10:10-11.

[2]赵红霞.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5,16:314.

[3]翟华刚.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20:55.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创新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也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前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新课改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方式,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中认真思考、探索,养成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物理综合能力。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在逐步深入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需要让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创设有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凸透镜的相关内容后,我带领学生在晴朗的中午进行了白纸自燃实验。实验分为两个:实验一是用放大镜对着太阳光,使太阳光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光斑对着一张白纸,让学生观察白纸的自燃现象。实验二是运用足够的水,透明塑料薄膜,圆形支架,白纸。让学生分析讨论,如何进行实验可以使白纸自燃。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利用学到的凸透镜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试验操作,他们把透明塑料薄膜装上水,放到圆形支架上,制成一个简易凸透镜,把纸放到简易凸透镜形成的光斑下,进行实验。经过十分钟,白纸自燃了。实验获得成功后,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涨,他们认真分析两个实验的共同点和区别,加深了他们对凸透镜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物理思维的深入发展,让他们物理学习充满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供探究平台

随着创新教学模式的出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为了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引导主动探究,调动思维的活跃性,深入分析物理知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使课堂教学获得实效,需要真正对学生放手,在让他们进行知识探究时,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并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顺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时,教师要为他们积极探究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环节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促进他们物理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注重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意识

课前预习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和促进因素。通过预习,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对于不理解的问题能在课堂学习中进行重点思考和分析。通过预习,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使他们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预习环节,不仅仅是阅读物理教材,而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下,使预习环节效果获得最优化。在预习环节,为了让学生的预习效率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预习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教材内容。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使学生能对问题产生兴趣,在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地进行预习,使预习效率大大提高,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创新教学的开展,教师和学生构建了新的师生关系和地位,教师不再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由于学生的物理知识有限,物理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让他们通过整理、归纳、总结,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物理思维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能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完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下能把握学习方向,在探究教材内容时能直接、迅速地获取有用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物理探究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是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生,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可以在实验操作中加深理解,同时理论知识能为他们进行实验操作提供探究依据,使他们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中顺利完成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试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利用观察后掌握的信息促进他们的思维积极思考,深入挖掘实验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能让学生在试验中获得别人不易察觉的物理规律,在试验操作中认真观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激活他们的物理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试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探索,把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使他们创造性的完成实验操作,并认真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实验精神。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在操作中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针对结果讨论等。在学生亲自参与的实验活动中,他们的思维活跃,能针对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和讨论,最终通过实验得到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成功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使他们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了高效的物理教学。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标要求的指导下进行大胆创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深刻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物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试验操作中进行探索,加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物理综合能力。

作者:朱丽芬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实践

摘要:

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在满足学生群体需要的同时,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一教育背景下,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并凭借独特优势逐步发展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说,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对“一刀切”传统模式的颠覆与创新,它是在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将学生间的差异转变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关键词:

分层教学;初中物理;实践研究

班级授课模式是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常用方式,这种集体教学的形式往往难以适应初中生显著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个别化教学策略,能够在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学习空间,使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趋于科学化、全面化和个性化。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

物理作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验性,初中生刚刚接触这一学科,学习起来往往会产生“吃力感”,尤其是初中生在学习方式、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导致初中生在物理学习方面成绩参差不齐。一般来说,小组合作、集体学习和辩论学习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式,这里我们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分析这一学习法对分层教学理念应用的影响。教师合理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物理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共同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新知识与新思想相互交融的效果。具体来说,小组合作的前提是教师确定学生主体的层次划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行为方式等因素合理分组,避免将物理成绩作为唯一划分标准的情况。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学习物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耐心,尤其是给予后进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意练习的反复性和简易程度。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的相关内容时,仅仅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是不够的,学生对于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存在模糊认识,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探索和讨论,总结出大气压强的产生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二、划分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的划分是分层教学实施的主要方面之一。要使所有初中生在物理课上都得到锻炼,首先应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入手。可以说,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过程,目标制定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划分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生的潜力倾向,实现目标分层,真正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目标。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智能优势组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多元化的目标,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这也是分层教学应用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将学生成绩的差距等同为学生能力的差距,这实际上是教师教学理念上的误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模式为学生制定整齐划一的标准,就只能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愈加明显。对此,结合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确定各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适当进行课外延伸,而对物理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环节,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适时、及时地指导,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引导学生量身打造学习目标,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接受程度,强化教学效果。

三、分层进行评价

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分层教学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在承认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前提下进行的多层次评价,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劳动成果需要教师给予应有的肯定。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环节,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例如达标标准是掌握当堂所学内容,以此作为基础,能够实现对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是评价的主要目的。实施评价这一手段,既要对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对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与形式都是灵活机动的,以体现学习的价值取向,促进活动目标的实现为主要依托。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以制定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为主,以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作为辅助评价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听取他人对自己的学习意见,不断丰富自我认识并有效改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评价时只要认真听课就可以达标,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而言,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学生动脑筋,有创新精神。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应避免“一锤定音”的情况,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带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评价成为互动的桥梁。这种多元化、多层面的评价方式可以将分层教学的优势发挥至最大,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评价就是为了让在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实践、敢于创新,通过对于物理学习,成为新世纪所需的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评价的过程即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学习、自我监督的过程。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广大教育者更进一步地研究,教师要探寻更加有效的措施使分层教学成为物理课堂的有效助力。

作者:徐顺朋 单位:淮安市徐杨中学

参考文献:

[1]韩晓华.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骆华勇.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23(10).

[3]刘建荣.针对“流动生”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谭惠红.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合作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

第四篇: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摘要: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物理教学深受人们的关注。物理不仅是学生的考试科目之一,和学生的生活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鉴于初中物理的重要性,开展有效的物理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用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作者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措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已然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就成了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压力迫使教师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所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更有效地开展了物理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出现的原因

(一)物理教学弊端的要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所以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很多初中教师将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数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想法就导致教师只教授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很多考试中不常见的知识点教师就简单讲解。应用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差,无法达到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弊端促使教师不得不寻求突破,所以生活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物理教育价值的要求

物理教学的教育价值不仅局限在知识层面,而且此教学具有育人价值,但在传统教学中,这一方面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体现物理的育人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生活化教学中,不仅可以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说,在物理教学中之所以要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物理这一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1]。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真实的情境中,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比如说,当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讲解杠杆平衡这一课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将同学分组,进行实际的杠杆平衡模拟场景演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售货现场,一部分同学扮演卖货人的角色,另一部分同学扮演买家的角色,在买卖过程中使用杆秤称重,买卖的东西可以是铅笔盒、书本等物品,在模拟买卖过程中,买方要观察卖方是否缺斤短两,而卖方则要关注斤数。在这样真实情境中,学生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当学生学会看杆秤之后,在以后买东西的过程中就不会被骗。

(二)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开展难点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其难度比较高,这部分难点知识教学较为困难。在开展部分教学重点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难点教学,将生活实际和难点知识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强化此部分教学的效果。比如说,当教师想要讲解摩擦产生阻力这一难点知识的时候,若是教师单纯用语言描述,那么知识就会十分抽象,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反之,若是教师使用生活实际进行讲解,那么抽象的知识就会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就可以有效理解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中,橡皮是每个学生都用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使用橡皮擦字,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摩擦所产生的阻力。将难点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进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样不仅对学生应对考试有着积极的帮助,还可以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举两得。

(三)围绕知识核心引入生活实例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并不是盲目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前会对本节课知识的核心进行分析,然后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向四周拓展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重点,进而掌握更多的核心知识。当学生掌握核心知识之后,与之相关的知识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围绕知识核心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比如说,当教师在课堂上想要讲解力学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就应该课前找出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此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核心内容引入生活实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然后让学生分析在拔河过程中受到的力有哪些,最直观的受力就是绳子的拉力和摩擦力,当学生分析出这两个力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出另外两个力[2]。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更好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此模式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融入学习中,进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加物理知识储备,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宋斐雯 单位:福建省永春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海兵.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探索物理“生活化教学”[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12):15-16.

[2]王海兵.探索物理生活化教学彰显生活教育魅力[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6):5-6.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摘要:

初中物理课程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形成物理思维、产生正确的物理观.本文针对于初中物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开展探究.

关键词:

科学素养;初中物理;培养策略

科学素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培养目标不仅体现在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层面,也体现在对于学生利用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形成科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并能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因此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渗透科学教育,塑造学生科学精神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科学教育的渗透,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实事求是、勇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讲解时,教师设计如下:[历史发展]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菲洛彭诺斯的认为抛体自身带有冲力引起物体运动→伽利略设计斜面实验,初步提出类似惯性理论的说法→牛顿总结前人的经验,正式提出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设计目的:从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认识到科学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勇于质疑才能取得新的突破.[课堂实验]教师准备斜坡、木板、小车等实验器材,再次进行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设计目的:通过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科学实验精神.[课堂思考]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驾驶室都设计了安全气囊等;在进行飞机空投物品时,如果在目标地点的正上方空投能否到准确位置,应如何投递;洗衣机甩干桶的原理是什么.设计目的:通过生活中的物理场景使学生认识物理原理,帮助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养成需要教师不断渗透科学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理念,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科学思维

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在物理教学中研究的各种原理通常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实例,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对于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探究,抽象物理知识,形成物理学科思维.例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教学中,教学过程如下:[教学引入]情境1:将漏斗倒扣,并将乒乓球放在漏斗下方,对这漏斗的细口吹气,松开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掉落,猜测其原理.情境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试解释其原理.[学生猜想]在情境1中乒乓球没有掉落,好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力将其托起.[教师引导]气体的压强和流速有一定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现在大家可以用压强的知识对“无形的力”进行探究.[学生分析]在吹气时,漏斗上方流速大,压强小;而下方空气几乎不流动压强大,上下压强差使乒乓球停留.[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该知识对情境2的现象进行解释.[学生分析]与情境1类似,屋内的空气静止,压强较大;而屋外大风狂吹,造成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将屋顶掀起.教师以生活中的乒乓球场景为引入,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借助古诗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思考,锻炼学生科学思维.

三、设计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科学能力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从知识层面和发展层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也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设计.例如在进行浮力一课的学习时,教师给学生布置自主设计阿基米德实验的任务:[提供器材]杆秤、正方体的铁块、吊篮、小玻璃杯、脸盆、质量可以忽略的线若干.[教师引导]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我们现在要设计的是铁块排出的水和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同.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学生设计]将小玻璃杯放在吊篮内,并将吊篮挂在杆秤上,吊篮下方挂铁块,调整秤砣位置使杆秤平衡.将铁块浸没在脸盆中,逐渐向小玻璃杯中加水,直至秤砣平衡.测量小玻璃杯内水的体积并与铁块体积比较.[教师评价]学生能够从设计秤砣位置不变,同时从排开水的体积对阿基米德实验进行验证,很好的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的主要内容.通过设计自主实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对于科学实验有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一定的科学能力.

四、关注科技前沿,增强学生科学认知

物理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将最新的科技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科学认知,以前沿科技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于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地面上人起跳会落到地面,当飞船进入外太空后,宇航员如果起跳还能够落到地面吗,能够继续用惯性的知识进行解释;当天宫二号发射后,所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什么传到地面?科技前沿与物理基础知识息息相关,教师要注意关注时事动态,挖掘物理规律,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增强科学认知.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科学素养的贯彻渗透,从多个途径入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马和金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牛明月.基于科学素养的初中物理教材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邹爱玲.初中物理教材体现科学素养教育的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3]潮兴兵,廖伯琴.论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科学素养观[J].物理通报,2003,02:23-26

第六篇: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摘要:

在初中理科中,物理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并且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所需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往往会比较吃力,对于许多物理知识的内容学习并不了解.然而,初中物理的内容大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物理知识结合日常生活教学往往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在物理教学中值得实践应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与研究

一般而言,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物理课程时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将物理知识联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物理教学课程.并且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往往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并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有效的培养学生具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研究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质量,就此,本文对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进行以下几点讲解: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往往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并且能够使学生享受物理知识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潜能.而当学生厌恶学习物理知识,并会对学习物理知识感到吃力,并且不具备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最终时物理教学的质量低下.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便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会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感到惊奇,会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生活化,从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具有动力.

2.有利于学生理解初中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不高一直是初中教师苦恼的问题,而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难学难懂的状况.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则是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将物理课本中的物理知识转换为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东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更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能够理解.其次,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也可以不再选择生搬硬套的方法,对物理知识能够灵活应用.

3.有利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教学中实现

当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是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单单要对学生讲解物理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其他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便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生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了学生的的自身发展的特性.由此可看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有头衔的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方式方法

1.将初中物理教学引入生活化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设立生活情境,因为初中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相关性,而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前便具备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于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回忆与日常知识相关的物理知识,对教师教授的物理知识能够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利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境问答,慢慢提高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穿插图片与视频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都与物理知识相关联,例如扫把扫地便与物理知识中的杠杆原理有关,水壶的结构便与物理连通器知识有关.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穿插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图片与视频.而穿插的图片与视频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考,便于培养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对穿插的图片与视频中的物理知识的讲解也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穿插新闻与故事大多数初中生每天都会了解新闻,并且大多数初中生对故事都会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新闻与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入新闻与故事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想象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

三、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若只是对物理教案中的知识单纯的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往往难以理解,而将物理知识通过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往往会使学生更易于理解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可以将物理知识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讲解.而具体的讲解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教师应根据教授的物理知识制定相关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中应重视情境的建立.并且在活动方案制定时,教师可以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引入物理知识的方式方法,多媒体的应用等等与活动方案相关联的因素.第二,教师在活动中引入物理知识时,应循序渐进的引入,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并且让学生思考活动的目的、方式、方法等等.第三,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相关活动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后在开展教学活动,但必须注意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由于物理实验必须秉承着严谨的态度进行,并且物理实验的步骤具有连续性,所以物理实验开展时应需多个人的配合.因此分配好的小组应进行明确分工,并能够有效的配合.第四,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相关活动时,物理活动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相关性,便于学生进行思考.

四、初中物理课后作业布置生活化

1.布置生活化调查类的物理课后作业

当前新课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便有将学生的物理课后作业布置的更贴近生活的相关要求.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给学生安排课后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调查类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与研究,调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相关知识.并且能够使学生通过调查的过程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所具备的物理知识学习潜能.

2.布置生活化操作类的物理课后作业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具备的物理操作能力显著低于国外学生的物理操作能力.而我国学生具备的物理操作能力低主要便是因为初中物理教师不仅仅没有重视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课程,更是没有对学生布置操作类的相关物理课后作业.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布置操作类的物理课后作业,并根据物理知识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操作类物理作业.比如可以对学生布置利用乒乓球研究浮力相关的操作类物理作业.

3.布置生活化阅读类的物理课后作业

由于在物理教学课堂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书籍往往比较少,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具有局限性.所以,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物理知识内容,对学生布置生活化阅读类的物理课后作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常查阅资料,阅读书籍等扩充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五、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资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科技产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科技产物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利用计算机、电视等等.再者,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带领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与学校提供的资源,应自觉寻求各种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利用生活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并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具备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方莉霞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管兆化.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数理化学习,2013(3):23.

[2]李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3(3).

[3]韩恒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中学时代,2013(14):86.

[4]刘永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施原则及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2(12):34-36.

[5]汪源新.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2(9).

[6]赖瑞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浅析江西教育[J].综合版,2011(11).

第七篇:初中物理教学解题能力培养

摘要:

新课改提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复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解题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为了能够使学生更能容易的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物理;解题方法;能力培养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提出了要求.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忽高忽低,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对其解题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际的教学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初中生在对物理的学习中,容易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难理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透彻的学习.基本的物理概念熟练的掌握和应用是解一切题目的关键.学生如果认为物理概念只需要读读背背,不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理解,也就不会将简单的基础知识全面透彻的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概念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概念的重要性,学会对基础知识系统化的学习.在不同的题型训练中找到做题的规律,有助于对基础知识产生更加深刻和不一样的认识,这也是一种解题能力的锻炼.例如,在学习《力》这一内容时,要深刻理解力的三要素等基本内容,因为力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科的重点知识.如若学生只是对力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进行简单学习,而不去深入理解,那么不仅仅会学习本章节有困难,更是会影响整个物理学科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物理学科的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失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所在,是物理学科知识学习的源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意识,这才能够改变物理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解题能力欠缺的现状.

二、提高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应用能力

初中生的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除了对其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更要训练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应用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注重对学生整体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将复杂庞大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记忆,在解题中也有很大帮助.在解答物理题目时,要教会学生吃透已知条件的能力,通过已知条件来一步步整理思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未知.已知条件虽然有时会很简单,但已知条件并不只是题目中的所给的,所学到的知识都是隐藏的已知条件.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已知条件的整合能力,学会探寻已知条件和未知答案之间的各种联系,利用已知条件去找到未知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表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锻炼了解题能力就相当于学会了应对各种题目的技能,这对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也产生了十分有益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要打破瓶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从学生的具体需要出发教会和锻炼他们解题的能力.

三、联系画图学会与图景结合

物理学科的解题能力培养提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联系画图,学会与图景结合.在观察和绘制图景的过程中能够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借助图景梳理题目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准确迅速地完成解题.在这中间也体现了一定的转换思想.将图景的关系转化为实际的公式数字表达.这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解题的准确率.比如在学习《电》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电路图即可得到相关的数据与电路之间的关系.然后套用相关的公式,就能求得结果.如果题目问法发生变化,也能冷静应答.这给了教师一个启示,那就是应该更多的关注教会给学生解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方法,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应用.也揭示了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常做的就是出示题目,讲解详细的解题过程,然后学生学习.学生的解题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与应用的现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较为头疼的学科.它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与计算.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初中学生物理的解题能力,对于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物理成绩的上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学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实现突破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有助于打破题海战术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目标.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积累经验.物理课堂的魅力和活力不仅仅体现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寻找到答案,更多的是解题能力的应用.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帮助提升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实现成长与改变,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徐顺朋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学

参考文献

[1]丁云吉.重视思维转化另辟解题蹊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4):91-92

[2]张红波.另辟解题蹊径,巧解初中物理题———转换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谈[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5(1):42-42

第八篇: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

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学科组成部分之一。物理学科本身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很多知识点和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都有着密切的体现。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正地将课堂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质量。

一、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

1.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但又高度抽象化。在教学中要由生活中现象引入物理知识,又要把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让学生养成一种生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而养成生活意识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已经做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向实际生活靠拢,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基本达到同步进行,这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生活化的课堂是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并获取知识的课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思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把学生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是最佳有效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这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二、让物理面向生活

1.在备课阶段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思路

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在备课阶段做好充分准备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关键性一环。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要对于当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理念和思路。在备课中,教师也要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更好地融合,在教学中实现不断的渗透。例如,在对于物体密度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铁块、棉花、水等,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请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出现体积上的差异。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引入密度的知识点概念,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提升对密度的相关知识概念的记忆效果,提升理解深度。只有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与实际教材内容进行结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方式的调整上增加生活化的要素

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调整,并结合学生的自身认知规律和特点,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活动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教师所设置的环境与氛围当中,对于物理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物理知识和问题与生活进行联系。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并且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可以更好地根据生活现象对于知识进行探究。例如,对于光速与音速相关知识概念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雷雨天气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引入,配合合理的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对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解决,这对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3.在物理实验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内容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掌握。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动手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对问题进行解答,自主地对经验进行总结,自主地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升华。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融入生活化要素。例如,在对于水的固态、液态变化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教师可以出示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矿泉水瓶,将两个瓶子一个装满水,并且进行冰冻,让学生对于两个瓶子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可以对于水的状态变化情况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质量和密度方面的知识点,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联合。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活动来说,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学以致用。

作者:张琳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实验学校

第九篇: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思考

摘要:

初中物理知识多比较枯燥、难懂,如果教师一味进行知识灌输及习题训练,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的将教学和生活进行联系,则可大大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及其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教育和生活间紧密相连,离开了生活,教育本身就失去了意义,而如果没有教育,人类则无法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关注教育和生活间的联系,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记忆及应用知识.如何有效实践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和生活的联系

教育和生活间联系紧密.首先,生活受教育制约,人类生活可因教育变得自觉有序、并获得升华,在人们的生活再生产的实现中,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其次,教育也受到生活的制约,教育主要内容就是生活,因为有生活,教育的存在才会合理,可以说,教育的源泉是生活.

(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

首先,生活需要教育的存在,教育富于生活意义,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教育.所以说,教育即生活本身;其次,教育贯穿于人类生活始终,因人类在生活中会不断的成长,所以对其教育也不可中断;第三,将生活和教育相联系,除了能够使人当下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还利于其对于更好的未来生活的创造.

(三)构建主义理论

本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并非被动接受,而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的进行学习.学生在听课前已经对生活中各类现象具备一定的认知,并在推理中会对头脑已存在知识进行利用,再实现自身经验知识的新的构建,而且该过程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作用

(一)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若对物理知识充满兴趣,可促使其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开发各类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形成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在物理教育生活化中,教师将日常生活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并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改变以往物理教学枯燥、乏味的状况.

(二)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及巩固

为充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教师应当致力于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在生活中存在着学生能够切身观察、感受到的物理现象,如果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联系生活,可让学生理解知识更加顺利,同时,通过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学生可更为扎实的掌握知识.

(三)“以人为本”理念得到突出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助于其物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还能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其今后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因此说,除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还可让学生生存、生活能力得到提高,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发展的内涵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对策

(一)课程导入生活化

首先,良好的课程导入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进行充分激发.比如,在气化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导入时让同学回忆一下从泳池中出来的感受,并将感受表达出来,接着,教师再讲解:是气化时热量被带走才会造成这样的感觉,然后对气化有关现象与原理进行深入介绍;其次,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无法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口头介绍来充分解释其内涵时,教师可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课程导入,并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充分了解.比如,在介绍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播放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看月食、日食等内容,并引发大家思考:为何平时无法看到月亮全部分,在大家各抒己见后,再进行深入的知识讲授.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充分掌握,教师应进行合理引导.比如,在介绍力学知识时,教师可先讲解摩擦生热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其掌握.再如,在介绍物态变化内容时,学生很易混淆固化、液化、汽化等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进行观察,如,雪糕在从冰箱中拿出来时,会有固体粉末存于外包装上,若将包装打开,则会有气体出现等.

(三)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因思维活跃是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具较高实践性的作业,让其在动手操作及互相的交流下,探索、解决问题并找出结论.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自行分组、并主动在生活中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结果,以实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除了让学生掌握各类物理知识,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课本知识灵活、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及时关注,如,有些学生在听课时比较好动,但其往往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特别是电路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多多关注学生,对其表现多给些分数,并努力提高其学习热情和信心.其次,教师可组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应当服务于生活.比如,可让学生调查、统计其所处小区人们的日常用电状况等.物理教学生活化既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效联系生活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及记忆,也有助于其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在课堂导入、内容讲解、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处进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让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黄飞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国玲.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5(5):194-194.

[2]毕艳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究[J].读书文摘,2015(4):78.

[3]傅延平.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6):64

第十篇:初中物理教学错误资源探微

摘要:

错误资源作为在教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错误资源是可利用的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错误资源的内在本质,研究其内在属性,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错误资源的探究和实践,正视错误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错误资源;初中物理教学

错误资源作为在教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因为错误资源的价值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被逐渐发掘出来,所以才能过渡到一个全新的概念并予以区分其他事物.下面立足于错误资源的本质属性就错误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错误资源的本质属性

所谓错误资源,并非一无是处的错误,而是在双向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错误部分的反馈,是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错误和偏差.这样的错误资源,对于师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这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状态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而言,错误资源则是对于错误知识的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避免长期的认知错误.在教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中,错误资源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是师生对于提出的教学问题进行全面的细致分析探讨,并予以解决方案和途径的基础资源.比起其他的教学资源,错误资源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错误资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价值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巩固和提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错误和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错误资源是必将存在的.然而,错误资源的本质属性不在于是学生错误的集合,而应该看到错误背后所反映的教学薄弱环节和知识点的偏差,并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的再一次针对性巩固提升.这样的信息是其他教学资源所没有包含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的针对性和价值性,发挥错误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错误资源的措施

1.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由于教师对待错误资源的态度差异,学生对于错误资源的反馈也会受到影响.一旦教师过于严苛,则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知识错误,更加不敢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提出问题,教师自然接收不到学生对于错误资源的反馈.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认知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错误资源的反馈,让学生在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重视错误,分析错因.学生错误资源的反馈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和针对性,即错误资源反馈的都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障碍和难题、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师应该对错误资源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关注,这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的关键所在.每一次教学知识点理解的错误和偏差都是有原因的,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立场,对错误资源进行错因分析,深入探寻学生为何会对这些知识点理解不正确或发生偏差.在对原因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适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进.例如,在讲“浮力”时,笔者得到错误资源的反馈,学生难以正确判断“浮力”的方向,对是“垂直”还是“竖直”存在着理解的错误和偏差.而产生这一认知偏差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帮助他们深刻理解知识.因此,针对这一知识点,笔者进行了实验教学的补充,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反思错误,根除错误.错误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醒人们改正,也在于提醒人们避免不再犯.每一个知识点理解的偏差和错误,都代表着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错误,或者是教学环节,又或者接收环节.每一次的错误都应该成为师生的前车之鉴.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错误进行充分的反思,深入探寻到底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出了差错,还是学生的认知建构不够完善.在对原因进行基础内在的分析之后,再针对每一种情况进行彻底的更正,从源头来消灭错误.

总之,错误资源是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反映和体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价值性.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尊重,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接收到学生错误资源的反馈,并针对不足进行提升训练.错误资源有着一定含量的信息和价值,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错误资源,使其作用最大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贵善 单位:广西百色市平果高级中学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