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研究(5篇)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5篇)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析

一、互动激发

所谓互动激发,就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事先根据课程需要,拟定多个问题,依据课程进度,适时对不同类别的同学提出不同问题,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问题。互动激发具有较好的激发作用:一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互动答题,改变了老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弊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探索问题。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增强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二是改变了课堂学习氛围,老师提出问题后,需要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三打牢了知识烙印,通过互动解答过的问题,往往都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让他们记忆的更加扎实、印象更深刻。互动激发要注意规避以下问题:一是要注意因人而异,二是要注意效果,三是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互动激发也是中学物理教学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效果比较明显,重要的是要规避短板,扬其所长。

二、实验激发

实验激发,就是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实验激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实验教学具有三个特性:一是新鲜性,每一次实验教学都涉及一项新的知识,揭示一个新的规律,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都非常关注、非常期待。因此,最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吸引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新奇的东西,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就像是一块磁铁,把他们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过来,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出来;三是参与性,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参与,一次好的物理实验教学课,就是一场好的物理实践活动,也是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机会。学生在参与物理实验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应该看到,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存在认识不高、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使用的仪器仪表性能和构造了解的不全面,对仪器仪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规则,不能全面地把握;实验教学操作还不够规范,不够熟练,不能严格按照实验教学的标准,实验教学的要求和实验教学的程序来规范操作;实验教学使用的仪器仪表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仪器仪表使用不当或者发生故障时,实验教师缺乏排除故障的经验和能力,这些不足之处,都是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降低了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必须加以克服和改正。

三、测试激发

测试激发,就是通过不定期举办物理知识小测试,检验学习成果,总结好的学习经验,推广好的学习做法,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测试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随机测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要求回答问题;也可以事先拟定试卷,然后交由学生答题,总之形式可以多样性。测试激发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如果方法不得当,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比如课堂上随机测试,就要考虑每一个学生对所测试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难度较大的问题,交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这样可以鞭策他们学习;难度一般的问题,交由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以鼓励他们学习;对于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可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竞赛激发

竞赛激发,就是通过组织物理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赛激发可以分成理论竞赛和实验操作竞赛。理论竞赛,就是把所学物理知识拟成竞赛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竞赛。竞赛形式可以设置必答题、抢答题等多种形式。理论竞赛最大的优势是学生参与度高,促进学习效果好,影响范围广泛。实验竞赛,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小制作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自己找材料,自己设计,独立完成自作。制作实验的材料主要来自身边随时可取的物品,通过探究和物理实验活动,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习兴趣。竞赛激发关键在于组织,组织严密,效果才会更好。实验竞赛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五、事迹激发

事迹激发,就是通过介绍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物理科学家的事迹、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科学,创造了一个又一辉煌的里程碑。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无数个伟大的物理科学家,他们的杰出代表人物有: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玻尔等等,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把物理学和物理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讲给学生听,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的最好教材。

作者:吴凤革 单位:长春市第十九中学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

一、以逆向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拓宽思维路径

发散性思维形成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于联想和想象.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维的能力,且对物理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取较为传统的思维培养方法,如:以某种实验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想象,进而总结相关的物理规律,形成一定的物理认知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这种形式相对于今天个性化的学生来说有点呆板,方式也有些老套.对此,笔者尝试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启发模式,采取逆向思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反向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得出正确的物理概念、规律等等.逆向思考是相对于正向思考而言的,它主要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以相反的方向作为着手点来进行探究,进而达到一定的效果.如:对于中学生来说,遇到物理问题,一般是通过已知条件来探索结果,而运用逆向思考则是从结果出发,来进行反推理验证已知的条件,活跃学生的思维表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路径,从而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如:在学习“电流产生磁场”教学内容后,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想象磁场是否能够产生电呢?再如引导学生对重力由万有引力产生逆向思考万有引力全部用来产生重力吗等等,以逆向思考来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想象,深化学生对物理本质内容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阐释物理知识,进而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促进自我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二、开展开放性的物理实验,促使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能够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同时,通过实验也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等等.中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原理,进而能够灵活的运用.然而,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实验大都依据教材“照葫芦画瓢”,稍微对实验内容进行改编,学生则会觉得很难,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僵化,同时也说明了教师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问题,缺乏引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的措施.对此,笔者尝试着以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角度出发,开展开放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结合实验内容,大胆的去实践、去想,鼓励学生改造实验,将实验活化展示,进而带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使学生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分析、实践实验,强化自我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如: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时,笔者提出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尝试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实验测定重力加速度.之后,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设计多种实验方法.学生面对开放性的实验开始深入的探究、思考等等,从而出现了多种测定的实验方案,诸如:运用天平和弹簧秤进行测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实验原理加工测定、用圆锥摆测定等等.以这种方式来拓宽学生的思维路径,强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三、采取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具体化、可视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其目的在于更好的帮助人理清思维路线.运用到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促使学生思维等等,以可视的思维路径来诱发学生行使主动探究,进而产生某种灵感和想象.思维导图的工具是笔,是对学生整个思路的一种再现,能够让学生更清楚的认知和了解相关内容,同时也是带动学生持续思维的一种策略和手段,体系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掌握和运用,整合和优化了自我思考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运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中学物理的特点,采取思维导图来逐渐的引导学生行使发散思维.如:笔者以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为点来逐渐的延伸,并以树形的形式来扩张内容,诸如:以中心点为树干,将其涉及的内容点为树枝分散出来,进而再以树枝的内容为点进行逐一的延伸、罗列出下一层次的主题,这样层层递进,逐一的开展思维,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的无限延伸.整体再看整个思维导图,会发现新的感触,这是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一个强化过程,同时,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自主的进行物理知识复习,促使学生掌握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更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深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中学物理作为理科学科,其题目往往会有多种解法,只是简捷和繁琐的区别.这也就是所谓的“一题多解”,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物质知识之后,其解题方法就会有所分歧,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解题都是正确的,其结果都相同.而“一题多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实践.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就某个题目实施多种解法,一方面巩固和强化学生对物质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解题手法灵活多变等等.如下面的试题:有一个矩形的木块以未知的速度在前进过程中冲上光滑的斜坡,这个木块在前4秒内的位移为1.6米,之后4秒的位移是0,假设木块做匀变速运动,求这个矩形木块的加速度是多少.(要求用多个方法解题)学生面对这个试题会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探究、总结多个解题方案,诸如:基本公式求解法、推论法、分段推论法等等,都得出一致的答案:0.1(m/s2).

五、总结

总的来说,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新背景下时展的需求,作为教师应结合中学物理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拓宽和加强教学的纵深度,最大化的为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形成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赵忠哲 单位:江西省会昌中学

第三篇:中学物理教学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利用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适当的实验去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是我们教师教好物理,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在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我就要求学生回去自己通过实验验证摆的等时性,重现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用长短不同的绳子和轻重不同的石块研究摆动规律,并做实验记录。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有的分组实验有的家长协助,虽然所得结果略有出入,记录方法各有不同,但学生通过此次实验初?体验了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实验技巧,他们的判断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人的感知与思维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物理现象亦是如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每章后配有的学生实验,选择适当的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实践,如在热学中可让同学自测自己一天中早,中,晚的体温,了解人的体温的变化规律;光学中可自制针孔相机,了解小孔成像原理及特点等。这些我都让学生做过,收效都不错,学生积极性很高。如在做小孔成像时,书上是个圆筒,可生活中很难找到,在我布置实验的第二天很多同学拿给我的有方型,三角型,做得很成功。

二、精心设疑,激发思维

人们的思维活动,求知欲望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实际,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改以往满堂灌的疲劳教学法。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可先将一硬币放入碗中,让两位同学各找一个刚好看不见硬币的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向碗中加水,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重见硬币的现象,并由此引入新课,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调动起来,便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情去关注老师的教学,在获得新知解决问题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心情,觉得学物理挺有意思,再由学生的亲身体会讨论解释为何在游泳时看见池水很浅而实际下水却很深这一现象,进一步解释碗中筷子弯折现象,达到巩固新知目的。再如在讲大气压强一节中,可先提问为何我们吃的田螺要剪掉尾部?为何家中吸盘式挂衣钩能悬挂一定重物?由此引入大气压强的教学,解开学生心中疑问。这种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学生熟悉生活现象设置悬念,激发思维,即由旧知引入新知,从“熟”引入“生”的教学方法是符合认知过程中循序渐进原则的,也为很多教师所采用。

三、适当应用正反对比方法引发学生思维

任何事物都是在与它的对立面作斗争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编写典型错例,引起争论,让同学们在争论过程中辨明事非,明确概念。例如:在讲功的计算时,可举二例,(1)某人用一只手托着一只鸡蛋(50克)在水平方向移动1米,问此人做了多少功?(2)某人用100牛的力将一球踢出30米远,试计算此人的脚做了多少功?同学们有的或计算或讨论,这时可由回答正确的同学指出别人的错误讲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同时正确引导,进一步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知道有力作用而在力的方向上未通过距离属“劳而无功”,而虽移动距离却在此移动方向中上无力作用属“不劳无功”。这种做法可以达到以反面强调正面,分析错的树立正确概念的作用,不但学生思维活跃,理解深刻而透彻,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四、讲练结合,以练促思,切忌欲速而不达

目前,由于学生试卷等复习资料太多,且学生分不清哪些是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教纲要求有所取舍地选编习题,注意易错易忘,易遗漏易混淆之处,注意规范解题格式,教学生抓住解题要领,明确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分清重点主次,切忌欲速而不达。这一点在我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就犯过急躁的毛病。在考前复习过程中,给学生的试卷太多而未加选择,学生囫囵吞枣而没来得急消化,这样既占用学生时间又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得吸取教训,做到教学有轻有重而忌面面俱到急于求成。另外,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应重点训练,如有许多学生遇到简答以及实验题时往往显得思维无序而混乱,理不出头绪,不能切重问题要害本质。如某些实验题要求用相关字母表示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此类题型时,很多同学感到棘手,可经过类似专题训练后他们应用物理概念的概括总结和公式推导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作者:陈莉 单位:景德镇市一中分校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探究

一、探索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内涵

中学物理教学的科学方法教育涵盖多个方面.首先:包括中学各阶段物理教材中所要讲授的基本物理内容的科学规划,主要指教师将中学各阶段物理教材中所要向学生传授的物理学科、常识内容进行科学化规划、分析、整合,形成完整的框架进行物理教学;其次:教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内容进行理论化构思,使有密切关联或相互推进、承上启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运用科学的联系,培养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联结知识点的能力和总结概念相关性的能力;最后,主要包括教师对所传授的物理学科内容进行课后的系统、科学化总结与对应辅导相结合,对有问题的中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学生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且系统化解答,同时抓准时机,提出新的创造性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化的物理思维进行思考,培养中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中开拓思维和创造与应用能力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1.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有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科学地物理教学可以将复杂且多样的物理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整合好的物理知识通过理解和记忆传输到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物理常识结构、框架,当教师提及某方面物理知识时学生的头脑中会很容易的浮现出与之相关的物理定理或常识,并以框架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讲授“摩擦力”这一物理概念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概念讲授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建立“摩擦力”的结构,包括:静摩擦和动摩擦,动摩擦还可以分为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同时也可以由摩擦力引申出重力、支持力、压力等多方面“力”的概念,这样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中学物理教学可以有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间的结构、框架,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更便捷、更系统地掌握相应知识.

2.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物理思维

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实际化,并在概念转换的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形成物理思维,培养其养成运用物理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中学教师教学中将物理抽象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概念中蕴含的生活现象,并在操作演示中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以所学物理现象为基础找寻生活中其他方面存在的与之类似的物理现象,同时运用物理思维思考解决物理现象中存在的物理定理和物理概念,最终实现运用科学教育方法进行中学物理教学,加深学生记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促进中学生物理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应注意的原则

1.根据中学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进行逐步推进化的科学教育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教师要首先考虑到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了解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总体特点,采用循序渐进教学模式,将中学物理知识逐步讲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消化、吸收过程.另外,中学物理教师还要对所在班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与整合,确保所设计的物理学科教学规划符合班级各级别的学生,实现促进班级集体物理应用水平能力的提升.

2.根据中学物理教材内容,设计具体化、操作化的物理科学的教学模式

所谓具体化、操作化的物理科学化教学模式主要指:将中学生所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理运用实验式、具体操作演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亲眼观察、亲手实验、动手操作中了解、明白、记忆所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实现事半功倍的科学化物理教学效果.

3.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探索教材中存在的科学方法教育素材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物理教学过程,教师充当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教师是科学方法实施的主导者,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注意积累、注意从物理教材和实际生活中探索其中存在的科学方法教学素材,物理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思维思考问题,充分发挥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

四、总结

总之,中学物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照搬物理教材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教学的观念,探索运用科学方法教育进行中学物理教学,调动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物理思维,最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促进中学生物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水平的提升.

 

作者:陈大飞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

第五篇: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实验途径探析

一、中学物理创新实验可利用实际演示进行课堂教学

用实际演示进行物理创新实验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构建物理理论概念及对物理规律本质的理解,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为演示的主体,利用一定实验器具和安全创新的操作方式,将所要讲述及研究的物理理论以某种现象的方式传达给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一理论的思考、分析及讨论.

1.将演示实验与物理教学目标结合

有趣、立体和真实是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特点,将刻板的物理观点与形象的创新实验融合进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还便于学生吸收消化物理理论.进行中学物理授课时,教师不妨采用独特且富有创造力的演示实验方式,制造轻松新奇的物理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物理求知欲,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如讲述物理当中的光与反射现象,单靠课本纸质知识难以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不妨采用反射的演示实验,用简单的材料制造出有趣的实验内容.

2.以重点实验的实际演示引导学生的思维碰撞

物理教师通过专门设计的实际演示突出重点实验内容,内容所显现的物理现象与其规律之间出现一定的矛盾现象,从而冲破固有的物理教材知识范畴,引导学生提升物理认知高度,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具理性,这就是物理思维碰撞.教师适当将创新实验以重点实际演示的方式引入课堂,对学生更具启发意义.如讲述“力的反作用”时,可以用“以卵击石”作为实际演示实验的内容,将鸡蛋与石头之间的碰撞发生的现象直接展现,引发学生对力的反作用这一概念进行思考.

3.使实际演示实验传递的素材资料更具感性

实际演示实验的优势,是中学教师可将一定物理定义以动态形式展现给学生,物理现象及发生过程的直接表现有助于将感性的物理素材专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构建物理概念、了解物理本质及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时的理解能力.如学生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采用特殊的设备装置,通过直观的实验将实际的物理知识及延伸的感性素材传达给学生.

二、中学物理创新实验可利用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课堂教学

以物理教师指导实验的过程及方法为前提,让学生实际动手进行物理定义及规律验证的创新实验,并根据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一定的信息、数据及结论,最后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最后的探讨,这就是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进行分组的实验可以为初中的物理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1.学生“动手”实践简单的物理创新小实验

在中学课堂上采用创新简单的小实验,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学生只需自己动手就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这种打破物理设备及材料的限制、简单易做的实验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比如,只需要用两手的手指互相进行挤压,观察两手手指挤压弯曲程度,就可直接了解作用和反作用力数值是相同的.

2.学生自行组建物理创新实验器材

创新的中学物理实验,要通过最新奇及简单的实验方式将深奥的物理现象及规律,变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的内容.因此,学生进行小组形式的物理创新实验时,可以自行组建简单的实验器材.简便的器材组建能帮助学生增添物理学习乐趣,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如初中物理课程里关于“电磁铁”的学习,学生们就以教师所提供的指导方向进行了简单的“电磁铁”制作,通过这一制作过程加深了学对电磁铁的理解.

3.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创新形式的“大型”实验内容

创新形式的物理实验着重于实验的探究能力及趣味程度,因此,教师可根据所制定的初中物理课堂计划,设计较为“大型”的物理创新实验,从而增加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注意力.这一类型的实验重点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从问题的提出,到设计与实施直至最终进行结果的评估和探讨的整体流程,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习,其实验教学的创新不只是教学方式,更多得是,在帮助学生对思维进行全面拓展、创新.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途径,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多元化的发展.

作者:饶兆阳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