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运用论文6篇

高中物理教学运用论文6篇

第一篇

一、创设问题情景,学会物理表述

如学习“磁场”时,对“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亲身体会来加深理解.生活中,鼓励学生利用笔记的形式分析物理现象.例如电梯的运动,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和物理动感来准确的表述其中的相关运动理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语言智能,及时纠正其中的“别字”、“错字”减少笔误,深入理解物理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将“拗口”的概念变为“全面”的理解,带动学生对物理的多读、善思,不仅可以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还加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物理的学习也变得轻松、顺畅.

二、巧借习题训练,强化数学逻辑

数学逻辑智能指学生利用数学对各个物理量进行推导演绎,分析结果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高中物理中有许多要借用使用函数图像、几何图形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这是定量计算中必不可少的,其中数学逻辑智能的应用,帮助学生条理性地认识物理公式的演变、推导,深度理解概念巧妙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相互作用》时,可以针对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在分析图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坐标系,能够正确地计算出在各个方向上的合力或分力,帮助学生巧妙的计算摩擦力和压力,通过数学函数的方法验证摩擦力和压力,深入了解其中相互之间的联系;做有关“力的合成”的习题时,通过以力的两个方向和大小来建立平行四边形巧妙求合力.再如有关物理极值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几何作图、二次函数求极值、三角函数等多种形式,将物理习题演变为数学逻辑.特别是高考物理题中,数理结合是主要形式,其中图像法显得生动、直观;数学推理显得简捷、准确;数理的结合使学生一目了然,降低了物理概念的抽象难理解程度,更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当中直观、求实的美,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智能的同时,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设计操作实验,锻炼动手智能

实验是自然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理论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探究性的家庭物理小实验,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具体的操作中,引导学生的操作规范;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会根据理论来设计探究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来反馈理论的严密性.例如学习“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学生通过平抛仪、平抛运动显示器,相机、电子表来操作实验,强调在操作中认真思考、仔细观察,通过相机的连拍和电子表的计时,记录不同时刻平抛的图形,拉进学生与实验之间的距离,注重学生对实验的经历和操作中对物理的触摸,让学生体会仪器在操作过程中的意外处理,怎么正确的使用仪器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虽然有几个实验没有成功,但在学生的不断改进中加强了学生对仪器使用的理解,对实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探索探究新情况,并在学习中锻炼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智能.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行制作一些课堂小实验、小发明,让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熟练自己的操作,锻炼其智能.

四、展开合作探究,融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智能指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中锻炼学生与合作伙伴沟通、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之间互通有无,达到资源共享,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借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物理之中的疑难问题,达到优势互补.在物理的合作探究中,对于分歧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教师要做好合作探究中学生的问题顾问,调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人际关系.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让学生针对“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进行探究来设计相关的实验,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有的小组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让小球在光滑的面上按一定速度向上爬,看上升的高度;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做自由落体,在一定高度是下落,通过计算末速度来验证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时的制止学生,让学生分析这两个说法的可行性,在分析中学生发现第一种是动能转化为势能,第二种是势能转化为动能,这两者都没有体现出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那么什么样的实验会使的物体时而改变动能、时而改变势能这样的“来来回回”呢?聪明的学生很快就想到了钟表的钟摆,便开始探究怎样来制作一个简单的钟摆,这时根据教师准备的材料,在相互的交流、不断的修改中终于制作了一个带有刻度的钟摆,使实验更客观、形象.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有时分歧、有时共鸣、有时互补,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融洽,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五、反思整合成果,提高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智能是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知识中的规律,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的对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的知识更为条理化、系统化,思维更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在反思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对比、归纳、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进行知识整理,从中获得学习的方法、解决的技巧和学习体验,对物理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例如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后,归纳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对一般方法、简洁方法和逆向思维法进行分析,学会使用物体运动示意图和v-t图来分析问题,详细的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弄清楚各阶段物体的运动性质、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在众多的公式只能给,寻找相互之间的联系,总结逐差法、v-t图像法等解题方法,深入反思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采取一定的知识顺序、知识专题进行有条理的反思归纳,使学生在反思整合中有所提高、有所领悟,特别是领悟学习方法.在不断的自我认识中进行修复,有方法、有目的、有分析的提高自我认知智能.总之,高中物理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高质量素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建立不同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深度探讨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多元化的智能能力.作为“导游”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潜能,并以优势智能带动劣势智能,建立螺旋式的阶梯,使学生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中领略沿途的风景,体验自豪与快乐.

作者:盛志强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思考

1.告诉学生现代物理的研究成果

与普朗克、波尔、海森伯、德布罗意、波恩、薛定谔等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量子力学与量子论的创立.通过近半个世纪对核物理、原子物理的相关研究,人类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便掌握了核能的奥秘,自此人类社会开始了“原子时代”的旅程.一九一六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概念,推倒普朗克关于黑体辐射公式的相关论点.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尖端科学研究、医学工业、军事、通信、教育、计算、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应用到激光技术.

2.让学生理解基础物理学的应用及其作用

物理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提高.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发展了电子、原子能、计算机、激光等实业部门.在高技术领域中,物理学的应用有: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让人类劳动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重要开创性举措;基因工程技术的发明,让人类开始进入以人类自身为代表的认识与改造的生命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人类活动开始突破地球限制向太空进军的重要标志;核电站的建立,让人们利用和开发原子能得以实现.物理学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比如地球物理、天体物理、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物理等学科.

二、实施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技术、科学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由于选择的多样性,也给实施课程内容现代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学科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与经典内容的压缩性矛盾、有限学习时间与现代性内容增加的矛盾、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与传统课程内容取舍的矛盾等.怎样解决这些矛盾,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实现?结合新课程理念,以下是对实施物理教育内容现代化的一些建议.

1.恰当选择课程内容

要让以上矛盾得以解决,在选择课程内容上应遵循时代性与基础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基础知识的选取上,应将对社会需求、对学生、对学科而言是必需的、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知识精选出来,做到精中求简.比如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场、波、电荷守恒、分子原子结构等的概念和原理是最基本,也是高中物理最核心的内容.同时,在选择现代化的课程内容上,要根据现代文化、技术、科学成果,从中选择和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内容.如爱因斯坦广义与狭义相对论、微观客体二重性、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的连接桥梁是普朗克常量等内容,都是由经典物理学发展而来.例如,物理学中“时间”是常见的物理量,那么什么是时间?为了让学生对“时间”更好的理解以及经典物理学对时间定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对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介绍相关的计时装置,包含日、奎表、杆漏、刻漏、古董钟表、水平仪象台等.提问:不同计时方法对时间单位的要求也不同,大家知道时间单位都有哪些,是怎么区分的?其次,对时间单位进行介绍,包含年、月、日、时、分、秒等,同时,利用多媒体对相关单位的产生发展进行简介.第三,提问:到底什么是时间?由学生进行讨论后作答,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学生的回答一般为书上看到的或词典上查到的关于时间的概念,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时间的单位和物体的周期性运行是不可分割的,说明时间和物体的运动是相关的.比如,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也就是说时间能够用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来度量.由此,可引出牛顿力学中含有时间的公式:s=vt、v=at等.

2.提高对教师的要求

知而行亦难,实现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其中牵扯到多个环节,需要专家与广大教师反复切磋、交流与实践.由于物理学发展变化较快,而教师储存的知识量有限,因此需要物理老师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需要高中物理老师快速适应新的物理课程,仔细研究新课程标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标准、设计思路以及教学指导进一步明确,在思想上进行思路改革,在实践中,不断灌输改革精神.新课标强调教学的社会性、应用性以及人文性,反映社会科技、经济与文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新内容的大量出现,教师知识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对物理本学科的知识有系统化的了解,还需具备渊博的知识.将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在很多方面有强烈追求的一个完整性学习主体.应用教师深邃的洞察力、广泛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帮助和指导.

作者:钟振海 单位:江西省于都二中

第三篇

一、以兴趣为先导

(一)问题导入

高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采用问题来导入新课,可以在学生的旧知与新知之间制造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对新知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内容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水平飞行的运输物资的飞机,如何才能准确地将救援物资投向指定地点?是在离指定地点有一段距离时投下还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投下呢?如此一个简单的问题便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

(二)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多媒体运用于物理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以往黑板与粉笔的枯燥教学,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与形象性,形象的图片、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频与精彩的视频更能带给学生全新的刺激与感受,这样会在无形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使学生对新知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我用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将一物体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运动的小实验,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多媒体所模拟的实验观察到竖直下抛的物体做直线运动,而平抛的物体做曲线运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样便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本节新知的学习。

二、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之上。在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只是在接受着经教师“细细咀嚼”后的现成的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创新能力自然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下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树立生本教学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具有了根基。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学生不是教学的附属,而是与教师平等的学习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需求,真正从高高在上的教者变成与学生平等的共同学体。其次,改变教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独立思考提供时间与空间,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探究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思维得以激活,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重视实验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主要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变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来设计各种可能的实验方案,并展开积极的实验操作,在实验中验证各种可能,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与现象,进行深入思考与归纳,从而总结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真正实现创造性学习。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烈的问题意识正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来,更为重要的是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敢于提出更多不同于教材、教师的见解与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

四、以评价为支撑

评价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都知道评价是对学生某一段学习的集中反馈,评价得当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这样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强化学生的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来。相反如果评价失当,只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失望,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厌学情绪滋生。可见评价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我们要将表扬与批评结合起来,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表扬与肯定,以此为契机,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度亢奋状态,这样才能时时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学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我们要全面认识创新教育,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这样才能将创新教育无形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与动力,主动而积极地展开探究,在探究中闪现智慧与创新的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创造运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赵明杰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中学

第四篇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思路与流程

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物理现象,在教学内容和物理现象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用生活物理现象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物理教学进入良性循环.应用该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在课前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物理现象实例,让学生从最为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开展理论学习,并在课堂学习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然后通过课后训练和拓展充分掌握学习内容.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教学方式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部分内容.课前准备部分主要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行分析,寻找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生活实例及其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点;课堂教学则是从生活物理现象出发,将学生对所选择的现象进行经验迁移与改造,深入开展物理知识教学;课后拓展则是通过布置作业或拓展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生活物理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三部分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实现“生活-教学-生活”良性循环的教学目标.

二、生活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方式

充分发挥生活物理现象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需要切实可行、目标明确的教学方法的配合.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主动构建与自身体验相匹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表达、总结与归纳自己对生活物理现象的看法和理解,推动教学氛围由转移和传递向自主构建转变.如在“摩擦力”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与总结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给人一个适当的力而人无法在教室地面滑动,给平放在较为光滑平面的小物体一个力,其却能够做一定的运动.由此引入摩擦力概念、摩擦力计算公式以及与摩擦力相关的规律或知识,不仅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摩擦力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适时、适度,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将情趣和学习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学情境中学有所得.

2.设计生活化实验

高中物理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时就需要设计与实际活动密切相关的物理实验对物理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验过程中锻炼自身动手能力.如在开展“能量的转换与传输”教学时,可以以实际生活用电为例提出电能的传输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然后通过自制的简易供电系统向学生进行演示,告诉学生能量的传输是如何实现的.同时配合其他的物理实验进行理论验证和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能量传输与转换这一内容形成全面的认识.

3.布置开放性习题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为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需要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但是作业中习题的选取应该尽量贴近生活实践,让学生由限制性思维向开放性思维转变,不断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深度,增强物理学科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如在布置传统的习题的同时,针对本节课或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如蹦极项目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有哪些、不倒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等.总结物理知识虽然抽象、难懂,但是其与实际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是生活物理现象的提炼和归纳.为有效开展素质教育,充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依照教学内容适当的结合物理现象开展教学活动.

作者:方俊枫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教师进修学校

第五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电学知识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我们还要有意识教会学生将来在生活中怎么设计电路图,安装电路。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创设“平房电路图”和“楼房商品房套间电路图”的实践情境;再如GPS定位和导航系统在日常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和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身边丰富的物理实例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探究性课堂情境,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激发。

二、注重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人教版高中物理在课程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可以说,在每一节内容的设计上都安排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实践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探究的能力培养,教师很多情况下采用的方式很单一,往往都是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分析道理,最后总结。这种教学是一种很常规的教学方法,我们不能说有多大的不合理。但这种教学对学生用什么方法探究,怎么样分析数据深入探究的方法指导不够,限制了学生掌握正确的动手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所以,根据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好引导工作,然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最后学生总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探究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留心有关注意事项。例如“串联和并联关系”以及“电阻和电流关系”的电学知识试验,教师所作的事情只是要求学生留心探究活动的注意事项和提出实验的方法,其余的时间让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结果,探究实验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较为准确的总结出实验结论。这一种教学,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特性,由此实现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深入指导,增强学生探究效果

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多留给学生进行探究的时间,多提供学生进行动手探究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典型的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引发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必将增强学生探究的实效。例如演示实验,教师示范的时候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例如电学类演示实验,做实验之前一般是先画好电路图,然后按照电路图一步一步接线;电压的高低和电流的大小在接线之前要预先估计好,根据预先的估计选择合适的电表。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直流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错等等。元件、仪器和开关(接线时应是断开的)的接线顺序不能乱,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连接方式决定,限流式的滑动触头应置于阻值最大位置;分压式的滑动触头应置于分得电压为零的位置,最后才接上电源。通电前再次检查线路,无误后才能通电。通电时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观察仪表指针的偏转指向,及时调整量程或改变电源电压,实现观察效果的最好和读数的最精确。实验数据要有多组,读数时要做到有效、正确取位。做好误差分析。完毕实验后,整理仪器,摆放好。我提到这些都是学生进行电学实验应该切实掌握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都要反复说明和严格要求。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四、合理评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合适,这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学生本身的方方面面就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评价应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差异。高中物理新课改中,物理教师要根据要求,对学生思维和精神状态,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尺度和程度、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与否来评价学生。不要一棒子打死,要让学生不怕挫折,勇敢地去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同时,教师关爱学生,不要老是凶巴巴的,要在学生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时认真指导,及时鼓励。老师举手投足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老师就要“润物细无声”。物理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中,高中物理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持之以恒,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在实现老师教学效率提高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蒋建福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

第六篇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优点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学生在高中物理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互相协作,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以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如此一来,在平时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一旦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养成后,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会事半功倍,在将来步入社会后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名族取得进步的力量之源.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创新性能力教育也是日益被提上高中教育的日程.对于物理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方式进行探究和实践.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和培养.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可以采用开放性解答.让学生在自己的研究分析下对实验问题进行思考,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

二、物理实验教学与物理教学

1.实验验证理论,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理学科产生厌倦,既然都是以后才要掌握的,那就把知识留到以后再学吧!如此一来,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就会日益衰退.但是,通过物理实验的教学,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公式进行了科学的实验验证.这样一来,书本上的知识就变得活了起来,学生们看到一个个公式,想到的是与之对应的物理实验现象.公式仿佛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孩,讲述着自己的身世.加上物理实验过程中,有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学生想要开小差,想要不集中注意力都不行.只有学生们对课本中的公式理论有了直观的理解,他们的物理学习成绩才能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会不断增强.实验结合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最早的物理学科就是对实验规律的总结和升华,最终上升到物理学科的高度.物理实验过程中,蕴含着各种物理学理论.通过对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教学的结合,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在无形之中得到培养.实验和理论原本就是两个好兄弟,只有两者结合起来,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才会改善.例如,物理电学的教学中,学生在电路的连接上,明白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含义和特点.在电路各个支路加上小灯泡,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观赏性和趣味性也得到了提高.再在电路里加上电容器、电阻等电学元件,将电路多样化.学生可以对电路组合结果进行大胆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检查,将猜想与实验相结合、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学生的物理学习素养在实验与理论的综合教学上,不断得到锻炼和培养.长期以往,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实验猜想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2.物理实验结合生活,联系物理教学实际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验证.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将知识升华到应用的层次.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的学到物理知识,也要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例如,在光学现象的教学中,学生在对折射实验和凹、凸透镜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常见的放大镜是凸透镜,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等等.对于这些透镜的成像规律运用上,就可以运用放大镜这个常见工具进行分析.通过放大镜的成像实验,结合物理知识理论进行实际生活联系教学.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运用的是放大镜;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是望远镜;物距在两者之间的运用是投影仪.上文中例举出的运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对学生记忆成像规律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这些事例的运用,学生也会意识到物理实验是物理知识教学的运用,物理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际生活应用中去的.总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对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作用显著.作为高中物理教职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敢于创新、积极采用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改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素养的提高.

作者: 马冬琴 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