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方法

摘要:要想学好高中物理这门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很多学生不愿意投入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来,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导致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较低。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创新物理教学模式与理念,提高学生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师生之间共同营造轻松、高效的物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方法

高中物理的知识范围比较广,属于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具备较强的实用性,物理这门学科非常重视实验、观察、逻辑思维等,所以高中物理教学需要改变以往老式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开展物理教学创新工作,让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有较为透彻理解和认知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物理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1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物理这门学科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如果缺乏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对于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更加无法理解,会逐渐成为物理学科的学困生。学生拥有物理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来讲属于自我激励,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探索物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投入与专注。其次,物理学习兴趣还有着较强的助力作用,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物理学习心情,充分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从而能够不知疲倦的去学习物理知识。

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1开展物理探究教学

因为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来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物理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优秀的物理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在物理课堂上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把物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物理问题,这样才能够对所学到物理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学习“共点力作用下物理的平衡”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想要达到平衡状态,那么物体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原理、概念展开思考,而不是直接把问题答案告诉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

2.2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要善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采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较为直观的理解和认知。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失重”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飞行员在航天宇宙行走视频,学生就能够真真切切的去观察失重现象;有一些物理实验无法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这时候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组和α粒子散射现象相关的动画,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观看散射过程,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粒子散射”现象教师只能够通过口头形式来传达给学生,学生并不能够在感官上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神秘、伟大之处;有一些物理实验操作过快,学生无法认真观察物理现象,例如,在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观看准确无误的平抛运动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物理课堂,也能够不断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3把物理实验课堂主导权教给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在物理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导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思考中去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这样才能够记忆深刻。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旁观,这样的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学生也无法充分理解实验原理,而让学生去操作物理实验过程,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原理”的时候,因为操作步骤比较复杂,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操作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会发现较多的细节问题,这样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意见、借鉴,共同学习和进步,共同构建高效、轻松的物理课堂。

3结语

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分析、解决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充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令伟.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资讯,2016,14(32):128-129.

[2]袁慎淼.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5):236-237.

作者:刘丽梅 单位:青海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