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探索

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探索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建议,包括“上下一心”,形成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合力”;开放办学,引入第三方评估;重视认证结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认证;体育教育;师范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培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会影响国家的发展。专业认证是世界发达国家开展专业评估的基本方式。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自此,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的师范类专业认证正式开始,其是继工程类专业认证之后的第二大类专业认证。2018年10月,教育部在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推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2]。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可以保证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19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中,仅有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通过了2016—2017年认证试点复评,而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20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中,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5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通过了师范类专业认证,较2019年有明显进步[3-4]。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师资是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目标,基于此,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一、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一)建设一流体育教育专业的迫切需要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题中之义,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世界范围内,各国在竞技体育上的交流较为常见,而在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上的交流尚属罕见。我国高校培养出的体育教育人才很难胜任国外的体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几乎不可能在国外从事体育教师的工作,这与我国体育教育发展“与世隔绝”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体育教育专业,才能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一流专业方面,部分高校将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师范类专业水平的主要渠道,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开展的师范类专业认证正符合体育教育专业质量提升的需要。

(二)建立体育教育专业保障体系的现实要求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师范类专业认证应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建立“办学基本要求监测、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三级监测认证制度,建立多层次、有特色的专业认证体系。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均需参与第一级师范类专业认证,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基本状况实施动态监测,形成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监测报告,为学校及主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为政策制定、高考志愿填报等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如果在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上未达到第一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将可能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撤销。从2019年和2020年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来看,还没有通过第三级认证的体育教育专业,而少数具备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潜力的高校基本代表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最高水平。对于想要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办学层次的高校而言,有必要通过第二级乃至第三级师范类专业认证,打造体育教育的国际化水准,最终形成多层次的体育教育专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从2013年7月开始研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体育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以《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做好“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形成系统化保障体系。

(三)增强专业内驱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截至2020年1月,全国共有323所高校开设了体育教育专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得益于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另一方面符合社会对体育师资的实际需求。2015年至2019年,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从9692.2万人增加至10561.2358万人,初中在校学生数从4312万人增加至4827.1362万人,具体如表1所示。此外,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也明显增加。随着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和新建学校数量的增加,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家颁布的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各类文件来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而对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专业认证,是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途径。一方面,以往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只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作出了要求,而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则有包括课程在内的8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可以进一步规范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的体育教育专业可以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的体育教育专业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这样就能大大提升高校在志愿填报时的热度,提高生源质量。

二、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

(一)稳固的“自组织”状态不能适应专业认证新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制度建设存在注重“准入”的现状。截至2020年,教育部已经开展了四轮学科评估,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评价、学科产出与成效,以及新增加的社会服务贡献等指标提出了要求,但从评估的时间来看,距上一轮学科评估已有几年的时间,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尚未形成常态化的监控体系。由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涉及的指标较多,加之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过程性监控,因此开展专业认证会增加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负担。以安徽省为例,《2020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中,全省参与第二级专业认证的仅有4所高校(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5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相较于全省112所高校来说,参与率仅占3.57%,另外,安徽省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均申请了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各高校在获得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审批后,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专业运行体系,在“自组织”状态下,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闭环”。而专业认证就是打破相对稳固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产出”为人才培养的导向,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变革。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还存在思路未厘清、目标不清晰、认知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

(二)参与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动力不足

由于第二、三级专业认证以自愿为原则,因此在需准备大量认证材料的情况下,如无学校或主管部门的要求,一些专业不会主动申请专业认证。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发展永恒的话题,而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高校布置的工作及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既定的内容占据了专业质量提升的大部分时间,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出于担忧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而怯于主动参与专业认证。2014年12月起,在江苏、广西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至今,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专业认证仍然是个新生事物,缺乏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实际的通用认证体系,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经费不能得到保障也是常见之事。此外,主动申请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将面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问题,其需要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贯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倒逼”式的方式可能会使体育教育专业获得学校更多的资源倾斜,这是因为在专业认证过程中,除了本专业资源,也可以得到学校在资源方面的支持。而在专业认证的实际过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只是被动参与。

(三)现有认证标准与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存在不适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参照的是《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其中部分指标的具体要求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如班主任工作及德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更加倾向于文化科目的教师,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情况较为少见,事实上,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团指导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在“支持条件”对纸质图书等各类教学资源的保障上,尽管体育教师也需要通过纸质图书资源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需要的场地器材保障更为重要。诸如此类的认证标准如不加调整地应用于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良影响,即没有专业特色的专业认证难以起到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5]。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在各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均有开设,倘若该专业在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上没有突出其专业认证价值,则不利于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而实际上,符合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如此开展的体育教育认证工作效果可见一斑。

三、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建议

(一)“上下一心”,形成体育教育

专业认证“合力”《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由教育部印发,故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协调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期间,可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及地方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聘请专家在《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出台《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去除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之间的屏障,使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任教中学以外的小学、学前学段,并将运动队建设、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等工作纳入标准[6]。同时,为了给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标准,还需要防止现有认证标准与原有评估标准之间产生冲突,以便突出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行政部门主导下的体育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另外,各部门也要正面宣传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迫切性与紧要性,通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宣传、试点、推广,引导高校深入了解与认识专业认证带来的益处,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形成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的合力,保障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有序开展。

(二)开放办学,引入第三方评估

在中学教育第三级认证标准中,学生发展指标第6条“社会声誉”和第7条“持续支持”指标分别提出,“毕业生社会声誉好,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了解毕业生专业发展需求”。可见,认证标准已经将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认证的一方面,基于此,在具体操作办法上,就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通过反馈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就认证的机构来看,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公布的10家具备师范类专业认证资质的评估中心普遍存在“我选我”的状况。评估中心隶属于各省政府或教育部门,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评审大部分也是由各省政府或教育厅审批,同时评估中心业务、经费、评估专家聘用均受制于政府部门,所开展的评估活动都需要经审批通过才可执行,这使得评估活动的独立性荡然无存[7]。对此,可以借鉴于国外专业认证的经验及国内现有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经验,立足我国教育体系的实际,建立政府部门认可的第三方师范类专业认证机构,如成立中国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最终提升体育教育专业认证质量。中国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机构框架如图1所示,其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培养指导委员会牵头组建,主要负责我国体育教育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并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认证协会致力于通过开展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提高我国体育师资质量,为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体育教育适应政府、行业和社会需求服务,为提升中国体育教育国际竞争力服务[8]。通过努力,我国的体育教育认证体系、认证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中国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下设学术委员、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4个部门,秘书处作为常务工作部门,下设学术部、综合部等6个部门,具体负责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研究、行政常务工作等。通过组建中国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我国形成了科学、独立的体育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三)重视认证结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论包括“通过,有效期6年”“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不通过”三种。从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对照认证报告中的整改要求,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而非仅仅止于认证结论的。对于“通过,有效期6年”的高校来说,其应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打造国家乃至世界水平体育教育专业;对“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的高校而言,应对照整改报告进行具体分析,限时整改到位并将整改措施与结果向认证专家委员会报告;对于认证结论为“不通过”的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其应引入退出机制,通过限招、停招等方式避免资源的浪费[9]。基于产出导向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资格证统考的作用,将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作为培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专业认证只是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手段,在认证标准8个维度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特色,并针对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我国专业认证工作起步较晚,师范类专业认证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符合各师范类专业实际要求的专业认证体系。从广大学者的研究来看,体育教育专业认证还有诸多未妥善处理的问题,如认证标准的制定、专业认证的认知等方面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认证任重而道远。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进行逐步完善,可以为社会培养更高质量的体育师资,同时促进系统化认证体系的建立,以便为其他师范专业的认证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江晓翔 单位:宿州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