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应用(4篇)

初中生物教学应用(4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教学应用

摘要:

情感教学作为生物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出优良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同时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实验性强,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

初中;生物;情感教学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情感教学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情感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将情感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来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情感教学可以唤起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起着其他教学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生物课本中涵盖了大量的生物学历史,还掺杂着不少生物实验,标本制作以及视频等不同形式的辅助教学手段,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让情感教学将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情感教学与生物教学

情感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全面发展教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品质,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学生健康全面的人格特征。情感教学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变化及信念信仰,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发展。初中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方不可或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有知识信息,还有情感信息,是一个动态的交流过程。利用情感教学法在生物课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其教学法也得到恰当的展现,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同时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体现在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学有3个目标,其中对情感教学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具备一致的行为、个性化的价值观念和稳定的态度。在情感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而有效地参与,以知识为中介,以学习方法为桥梁,帮助学生逐渐获得理解并熟练运用生物学的能力,让生物学成为生活的一个辅助工具。学生在收获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更获得了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兴趣、萌生情感、启发思维,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结合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和生物教学的传授特点,教师要达到寓情感教学于生物教学之中,不能只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而且要帮助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及情感态度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到生物学科的教育探究活动之中。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摆脱“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理念和束缚,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新,明白创新的过程是逆境中成长历练的过程,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取得光环的背后是无数的艰辛,期间承受政治的压力,这是对精神的历练;培育水稻的过程,中午冒着烈日,仔细寻找着只有几万分之一概率的雄性不育水稻,这是对身体的历练。袁隆平就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

二、情感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主打情绪应该是积极而快乐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和思考,整个课堂的气氛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是良性的,如此循环,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课堂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多从鼓励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奖励,这种肯定的态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内在潜力,更让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对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的,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其实是最基本的情感教育,通过对生物科学的探索,帮助学生主动发现生物学科的无限魅力。生物教师要首先做到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知识的海洋之中,令自己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更妥当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在生物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使用恰当的艺术性语言。因此需要生物教师能熟练地运用表达技巧,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但对学生来说则是新的学习方法。另外,对于一些知识难点,平铺直叙难以让学生明白,可以应用恰当比喻方式,形象化知识内容,使学生更容易保持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比如,生物课中会讲到细胞结构,一般听到的就是老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加上自己总结的语句。如果老师说,一个细胞是一个机构组织,这个机构有它的规定任务,机构内部由各个部门负责相应的职责,这个机构的院落围墙就相当细胞的细胞膜等类似的语言。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贴切地领会细胞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大概的联系。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和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更应该爱护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基本要求。初中生的心智并不是那么成熟,情绪波动较大,易受身边人和事物的影响,教师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经常出现在学生面前,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积极的教师当然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生物课上教师对学生应做到一视同仁,但也要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不偏袒学习成绩好的,不歧视表现差的。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生物学习的乐趣。鼓励式教育也应该融入其中,多表扬学生,积极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态度。不仅如此,教师也是学生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营造学生之间良好的生物探索氛围,利用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各种能力。如此种种都会促进师生之间良好感情的发展,积极地影响生物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效果。

三、情感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未来

初中生物的情感教学得到加强之后,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习机器,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取得良好业绩,并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情感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实施,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认可,针对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情绪心态,情感教学成为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主体的心理情绪和思想,提高其独立思考、发现以及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就应该进行情感教学,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如果将情感教学从这种教育形式中分解出来,并作为一项教育的工程来开展,那么生物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也就不单单是学生应对考试的得分助手,而是把课堂当成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为学生讲授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个体,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情感教学,简言之就是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知识的每一部分及课堂的每一环节,建立起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关系,让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充满欲望,而不是抵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生物学习水平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

作者:戚少巨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5,(24):148.

[2]马艳雯.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51.

[3]姜丹丹.初中生物情感教学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S2):68—69.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研究

初中生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其生理与心理发育迅速。因此,这一阶段的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既要学习生物基础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生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结合生物知识,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水平在加快,生理发育速度越来越快,正处于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缺少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则很容易受到不健康的影像制品的毒害。家长出于避免尴尬等因素,对性教育方面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是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懂得基本的生理学知识,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构造和特点,并且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按照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对于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性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身体的变化和发育,他们难免会出现疑问甚至困扰。作为生物教师,有责任消除他们心中的困惑,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在中国文化中,性一直是一个隐秘而敏感的话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去面对,消除害羞心理。例如教师可以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播放性教育的录像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当学生的倾听者,耐心为学生解答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通过问题预设,有效进行健康教育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生命体,它与医疗卫生等行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也需要融入生理健康教育,教师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了解生物知识和生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达到不仅向学生介绍书本上的生物学知识,而且还能顺利推进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生殖系统”这一内容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对此,教师不应惊讶。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发育的关键阶段,想去了解自身的特点,这是情理之中的,教师应当做好引路人,利用书本上的生物学知识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变化,如女生月经、男生遗精等。同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正视自己生理上的变化,消除他们的羞耻感和恐惧感,从而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健康,使健康教育能够行之有效。教师务必要让学生明白,生理发育是他们迈向成人阶段的必经之路,不需要有任何的不安与彷徨。

三、拓宽教育范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科学的解释,所谓的健康是指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健康状态,没有疾病和身强体壮仅仅是生理健康上的一个方面的体现。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生活万象丛生,使得健康教育越来越处于突出的地位,人们需要掌握大量的健康知识才能保障自己高质量的生活。健康教育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例如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每天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才能保证健康的机体运行,体内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水才能得以运输,无用的物质也要通过水才能被排泄出人体,人体需要通过排尿、流汗等方式带走水分。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以后,可以向学生灌输“每天应当喝一定量的水”的意识,再让学生讨论一下,如果摄入水的量不足会有什么危害,从而让学生养成爱喝水的习惯,避免养成爱喝饮料的坏习惯,从而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再如,在学习与空气有关的知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弄明白呼吸的原理是什么,再谈一谈有关煤气中毒的案例,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形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正确使用煤气的习惯。

四、突出健康教育,把握健康教育时机

健康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此,教师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善于利用与健康问题相关的每一个知识点,将健康教育进行的恰到好处。例如在教学人体呼吸道相关的知识时,我们可以从“什么样的情况下呼吸道会受到伤害”这一问题入手。启发学生对保护自己呼吸道的思考,学生开始举手发言,有的说环境污染会伤害呼吸道,有的说抽烟会伤害呼吸道,也有人说吸毒会伤害呼吸道,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储备了一定的呼吸道相关的知识,他们的回答也是很有道理的。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呼吸道主要负责吸入空气中人体需要的氧气,并且将体内的废气排出,若是空气受到大量污染,那么人体的呼吸道就肯定会受到伤害。除此之外,吸烟不仅损害呼吸道,还对人们的肺造成大量的伤害,吸毒更是严重损害人体的各个器官,还摧残人的精神健康,致使吸毒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通过这样的总结,教师帮助学生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健康意识,远离坏习惯。

总之,初中的健康教育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生物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生理与心理同步健康成长的接班人。

作者:王芳 单位:枣庄市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学生环保意识初探

[摘要]

环保是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主要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并对教师如何强化学生环保意识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强化;环保意识

初中生属于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经验阅历,但是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仍不成熟。他们在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巨大的学习压力时常常会忽视自身的责任———环保。而他们的环保意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周围的小环境,甚至是社会的大环境。而环境的大形势也使得生物教师必须加强环保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

一、初中生物教学强化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1.环境污染问题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主要体现在水资源极度贫乏、土壤状况不断恶化、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等方面上。这些情况直接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应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2.生物教学活动的需要。

现阶段,生物教学急需强化对初中生的环保教育。从根本上来讲,生物知识与环保密切相关。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如毒奶粉、毒面粉事件等。如果生物教师完全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只是单纯地讲解一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生殖与发育,那么学生又怎么会了解人体各机能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呢?我们今天的雾霾天、水污染等都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因素,所以为了提高生物知识的实用性,教师需要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强化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1.深入教材,渗透环保意识。

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因此,生物教师在渗透环保意识之前首先需要深入教材,寻找生物课本内容与环境保护的契合点,从教材出发,将课堂教学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以“细胞癌病变”知识为例,教师在讲解“细胞癌病变”时可以先询问学生癌症的成因,还可以将此与社会环境恶化、空气质量下降、水土污染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探讨环境污染与细胞癌病变的关系。这样,学生会认识到自然环境与自己的生活、身体息息相关,会认识到大气污染会增加呼吸道癌症的并发率,会知道大气臭氧层被破坏会增加皮肤癌症的并发率。通过深入教材内容,寻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契合点,这样能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而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既能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还能使学生真正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出发保护环境。

2.引入科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然,教师在生物课堂渗透环保意识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向学生传递“负能量”,只向学生传递一些环境遭到破坏、灾难频发的信息。这样会使学生的情绪发生波动,会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并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生物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科学,让学生看到积极的一面。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很多志愿者投身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基因工程的出现可以培育杀虫防病的菌类、再生能源的生产可以产生一些清洁能源等正面信息。这样,学生便会看到保护环境的希望,也会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在增强环保意识的同时也会主动投身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让学生透过生物学习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就需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是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的。笔者在上述提到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促使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意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能发现环境在不断恶化,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生活中一些因破坏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的图片或者视频时,学生的内心一定会受到触动。他们会认识到原来自己的一些行为已在无形之中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从而会更努力、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活动,主动保护环境。

4.结合实验,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往往会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配以相关实验。这样,既能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学生将剩下的化学试剂或者药品随手倒掉,这实际上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给学生讲解乱丢乱放化学试剂对环境的影响,告诫学生要合理放置与使用化学试剂。同时,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耐心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总而言之,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初中生物教师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保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生物教师只有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才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

作者:李明 单位:山东高青县第三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教学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让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完美整合,促进教学方式、课程呈现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让学生的学习和发现拥有更适合的环境、更自由的发挥空间”这一课改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性与社会性相结合,课程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庞杂,在生物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的教学手段的缺憾,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一、能够广泛收集课程资料,使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让各种数字信息资料的获得变得异常便捷,利用计算机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各种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资料,内容含量大,投入成本却比较少。这些资料,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用幻灯、投影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也可以选择将一些文本资料课前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而一些动画、视频等资料则可以制作成小短片备用。例如,在讲授《空气质量与健康》这一内容时,我就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城市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加以呈现。真实的图片、视频和精确的数据统计报告表等,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我国的空气质量的现状,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环保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了课堂导入形式,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大动力之一是兴趣,在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多媒体有着其他的教学方法难以企及的优势。因为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性、灵活性是吸引尚处在青春懵懂期的初中生的注意力的有利因素。例如,可以在上课之初,播放一两个学生们喜欢的明星的歌曲,老师再借着跟歌曲相关的评论自然地引到所要将的内容上来,甚至可以在播放视频画面的同时,在屏幕的合适的位置,把教学内容和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对要学的知识有个初步的印象,最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平实多收集一些高质量的音像资料,如,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海洋》,电视节目《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专门的生物教学光碟等,根据不同讲课内容的需要,剪辑成各种精美的小短片,由于原始资料画面质量好,蕴含意义深,往往能够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增长见识,增强文化的修养和内涵。

三、具备丰富性多样性,能够满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需要

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变换图像、文本、声音和影像等不同的呈现形式,而其中的每一种形式应用于教学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效用。在生物课堂上,如果想要多媒体发挥其最大优势,就是要了解多媒体不同形式的特点,选择最贴切的呈现方式———因为贴切的展现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使原本枯燥呆板的生物知识———生物概念和生物规律等,变得形象、生动而有直观、可辨识。多媒体的不同呈现形式有着不同的功用,在教学中各有优势,下面对以下三种形式具体说明。

1.处理文本,加快教学节奏。

多媒体在处理文本显示方面的功能十分强大,由于多媒体展示的文本内容是可以提前准备的,所以在容量和结构方面,可以依据教师的讲课需求随意调节,在上课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许多内容呈现出来,而且可以做到知识结构清晰,重点分明。这种优势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显得特别明显。复习课的内容大多是之前讲过的知识要点,不需要教师再一步步细致讲解,只需要在重点的部分多次回顾反复加强即可。这时候,运用多媒体文本,通过字体大小、文字颜色和背景的合理设计,既可以有效地吸引住学生,又能使他们很快抓住复习要点,对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

2.展示图片,整合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挂图是被频繁使用的一种教具,因为图片直观、形象,是学生了解生物世界的一个很好的窗口。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得限制学校能准备的挂图是有限的,种类也不够丰富,而教师一次课堂能够携带的数量也很有限,而且还会因为其他因素造成损耗。而用多媒体能够呈现的生物图片资源十分丰富,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精心选用即可。

3.动画呈现,化抽象为具体。

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以往没有多媒体设备时,教师在做实验过程中的许多操作因为位置和角度的局限,学生们并不能清晰地完整地观察到;而有些抽象的生物的动态生理过程,单用图片和语言描述也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候多媒体的动画呈现就显示出了它的强大功能。教师在遇到上述难题时,就可以在课前精心制作一个小动画,把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生物抽象的生理过程形象地通过大屏幕展现出来,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到,每一个同学都能够了解。

总而言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巧妙运用多媒体,益处颇多,值得继续大刀阔斧地进行。目前我们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要注意的事有两点: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对于生物教学的优势———它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形式多样、灵活,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大有可为;二是要明确运用多媒体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运用而运用,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适度、有效地运用。

作者:朱翠秀 单位:长春市绿园区第七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