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论文3篇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难以有效管理的根源

先成人、后成才应该成为社会普遍的认知,但是,道德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显然没有在基层群众中形成共识。在与学生多次互动与交流中发现,家长是学生教育、步入社会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至关重要的老师,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出色地胜任这个角色。当很多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深埋于学生的大脑中时,高职教育管理者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反思高职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根源,是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老师和家长忽略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而采取了过于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严重缺失了人文关怀。因此,大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正确、不得当的教育的必然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是错误教育的牺牲品,是弱势群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当今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仍然要依赖于教育。作为合格且优秀的高职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让人“出离愤怒”各种不良现象的表面,而应该分析问题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工作真正得以行之有效的开展。

二、高职人文教育的核心问题

1.明确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教育内容来讲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于专业教育,是迈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桥梁,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是胜任今后工作的重要保障,尤其是一些技能型工作,专业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毕业学生在社会上的立足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教育是今后工作的敲门砖,是决定或影响学生今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人生重要的过度转折期,无论从学生自身,还是关心孩子未来的家长,都应该在这个阶段给予高度重视和付出精力。而事实却正好相反。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反差大。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在重压之下学习,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是来源于对理想的追求和自我完善的要求,而是被动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身心疲惫,而其一旦进入大学,就像上紧的发条突然松懈下来,迅速进入无组织的散漫阶段,换取另外一种形式的自由,更有甚者,有部分学生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挥霍自己的人生,而终酿成终身之憾。另一方面,无论从家长还是老师,通过考取名牌大学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人心,部分教师及家长过分关注成绩,忽略人文教育,学生好坏一概唯分论,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学生一旦进入大学,所有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给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明确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对抑制学生散漫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相关案例1:某班一男生酷爱网络游戏。该学校规定:周五、周六不上晚自习,周日至周四照常。该生虽为入学新生,很快便不满足学校仅有的两天休息日。从最开始的偶尔旷课、夜不归寝到最后变成偶尔来上课睡觉,偶尔回寝室休息。由于长时间不听劝阻,耽误学业,该生受到留级处分,后此男生被诊断出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相关案例2:某大学针对大一新生有一项规定——晨操。说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却很难。不断有学生提出质疑:有这个必要吗?不断有学生用实际行动反抗这一“毫无人道”的学校制度。在大学,第一个案例中出现“网游人”并不少见,简单的说教、惩罚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在高职院校,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少,单单依靠开除手段似乎已经“法不责众”。“网游人”实际上的问题还远不止耽误学业这么简单,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如不注意科学饮食、吸烟现象严重、忽视体育锻炼再加上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严重不足的睡眠会极大损耗他们的身体成本。更为尴尬的事实是,这个年龄是孩子们身体底子最好的时候,即便如此尽情挥霍,他们却无法意识到这些潜在的“冰山”。学校规定跑操的制度,本身是提醒学生们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可是却被学生肆意漠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将这一严肃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理想的实现依赖于健康的身体。从无知到有知、到反思、到醒悟、到付诸行动改正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步至关重要。

3.心理健康是幸福的根本

著名学者吴家祥曾经提出过有关平衡的观点:人生的金字塔有三个支点:一是自我的生理平衡,二是自我的心理平衡,三是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三个平衡中的任何一个平衡失去,都有可能导致其他两个平衡的失去,使人生瘫痪。三大平衡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只要金字塔的这一角不塌,即使其他两个角都发生沉降,人生的斜塔也能得到扶正。所以,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是心理平衡能力。因此,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拥有端正的心态非常重要。

4.完善规则概念,人要有所敬畏

国家实行扩招制度以来,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起点低,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纪律性不强,自控能力弱,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尊重、谩骂老师甚至威胁、动手殴打的严重情节。归根到底,是因为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规则意识”是他们大脑中的盲区或死角。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无知者无畏,学生在学校轻视、漠视甚至侮辱学问道德高的人,步入社会以后,仍然得不到纠正,就难免工作中受挫,更有可能触犯法律,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对自然规律的无知,更可能导致人生的遗憾和失败。畏圣人之言,畏大人,畏天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是约束行为和提高道德意识的有利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合格的社会一份子,理应遵循社会规则,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立于不败之地。5.引导学习终身制的理念惰性是人的通病。高尔基说过,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追求高层的阶梯就意味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有强大的动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对有些学生来说,认为考上大学任务就完成了,于是沉迷于网络世界,电玩游戏等;还有的学生认为把学业修完学习任务就结束了,于是丧失了毕业工作后积极努力的原动力。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得以往那种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与时俱进,我们每个人都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赶上时代的脚步,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改变对学习不端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品德和素养。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品质,最终会引导学生走上更宽广的生活轨迹,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三、结语

“人才是兴国安邦之本。”培养人才,应首先是培养“人”,要有人性,要有人格,然后才是培养“才”。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应该作为教育的根本性目标,而非作为掌握一门技能、一项生存的本领之外锦上添花式的目标。在高职教育中,单纯的专业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业上毕业,却不能成为社会中合格且优秀的人才。科学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单纯的自然科学教育的狭隘深谷中走出来,迈向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广阔新天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才真正是为社会长远发展大计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良性循环、给社会能够不断带来正能量的绿色教育。

作者:乔凤杰 姜烈 尹航 单位: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

第二篇

一、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虽然技术工具至上、实用功利盛行于当今,但是追求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始终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又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恰是应对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为防止现代人的异化、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美、日等发达国家就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并赋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同等地位。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才被开始研究,素质教育概念才被提出。近些年来,广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反思与探讨。据罗妍的调查研究表明:有高达90%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同时,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时展的趋势,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协调发展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④加强人文教育,对促进高职院校转变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盘活教学内容,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解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广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发展状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着实也令人担忧,人文教育被边缘化,思想重视但实践不足,制度保障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等等。

(一)思想方面。广西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大部分高职院校重“技术”轻“素质”,忽略了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在功利效应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洋文轻国文,重专业轻人文的功利思想,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缺乏。

(二)课程设置方面。广西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与有效的管理措施,学校课程基本上是由现有的师资进行设置,总量不足且系统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师方面。调查数据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普遍较强,在教学中也较为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但他们的人文知识相对缺乏、人文精神状况欠佳。

(四)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思想素质的弱化———政治觉悟不高、价值取向功利化、社会责任感缺乏;人文素质的缺失———人文知识匮乏,认知和行为脱节;道德行为的失范———文明意识薄弱,礼仪修养和做人规范缺乏。④从发展规模、分布格局和成果来看,广西高职院校发展成绩斐然。但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乏却让他们人才培养的效果大打折扣,为在新形势下应对新的挑战,把握新的机遇,广西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探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环境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愈加浓重,对精神信仰的追求越来越淡,政治信仰丢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单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突出,高职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受到消减。⑤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社会经济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出现。⑥由于对经济的发展是间接的、隐性的,人文教育常常受到压制。

(二)学校因素。在社会认识偏差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技能本位、职业导向的办学理念有了滋生的土壤,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在教学设备、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尽量满足技能培训之所需,对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教师因素。就业难问题的存在,让部分没有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信仰的人群涌入高职院校,客观上导致了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逐渐下滑,学生素质无法得到提升。

(四)学生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学校氛围、家庭压力和自身修养让高职学生只专注自身专业发展,而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⑦五、探索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要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落实于可行的路径,理应从多处下手,方可促成联动效应。

首先,在思想上。高职院校要转变人文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达到学生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共同提高。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要建设好系统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合理、科学、有规划地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文理结合,专业教育中要融入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要》、《诗词鉴赏》、《社交礼仪》、《办公室事务管理》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文化地理》、《国学经典人生》、《沟通与交流》、《中国古代史》等选修课,面授与网络教育相结合,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除了开设相应的课程外,一些高校还成立了人文教育方面的专业团队,如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人文艺术教学等专业团队,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再次,在教师方面。作为教育活动主导的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通过言传和身教,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并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素养。⑨为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广西部分高校如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还专门举办师资素质教育培训班、讲习班、研讨班以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为人文教育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学生方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道德考察逐渐成为社会考评人才的重要标尺,广大高职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多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文化节和各种文化建设专题讲座等,积极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做一个思想素质好、文化素质高的合格大学生。也有学者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网络文化的作用实施人文教育。虽然这些改革路径和方法对改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有所帮助,但多数都是点到式的研究,能够量化的、可操作的技术性问题研究不多,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广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学界也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紧迫性,但对人文教育及其相关概念了解不透彻,但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的少之又少。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要多进行实践方面的研究,要了解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互相渗透、互相结合,共同发展。

作者:唐海玲 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是渗透人文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通过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的方式,来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人文课程体系,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可行性措施。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首先,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加强对高校学生体育人文文化的传授,丰富了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并促进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文化含量的提升,从而对高校学生体育人文文化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其次,开始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能够提高高校体育任课教师自身的紧迫感。要想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文化课的教学任务,体育任课教师必须要积极的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因此,高校在开设了体育文化选修课之后,有助于激励任课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在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时,为了确保选课程人文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首先,高校体育人文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其内容会随着体育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增加,因此,在开设高校体育人文选修课时,应注意全面地了解和研究目前体育学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动态,并据此来制定合理的内容。其次,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校人文体育课程的内容结构的构建、实施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不仅包括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制定和编写,还包括体育人文课程的贯彻和落实等一系列的工作,因此,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最后,应注意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进行体育文化选修课的内容组织和安排时,一定要注意始终遵循人文性的原则,但是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所制定课程能够得到切实可行的落实,还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以确保其科学性,做好人文性与科学性的有效结合。

二、对课堂教学的合理把握是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体育课堂教学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开展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意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合理把握,来做好学生的人文教育工作。具体来说,要通过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合理把握,来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

1.注意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要注意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将人文教育的内容融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也就是说,体育任课教师在设置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时,就要注意有意识地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注意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来体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内容和人文价值。

2.要注意把握合适的教学时机

要注意把握合适的教学时机,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过程,并不是刻板的讲解或是讲授,而是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时机的把握,将人文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中国女足取得了世界杯亚军之后,任课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时,就可以在肯定中国女足的成绩,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中国女足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她们的努力和汗水分不开的,通过对中国女足精神的分析,让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

3.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最为有效的人文教育方式,应该是让学生在讨论、沟通、实践和反省中自我领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中,学生的观点、立场以及态度等等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展现,不但有利于任课教师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而且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自我领悟与反省,还能够得到自我启发和自我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文教育的成效。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非常多,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有意识地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发现式教学法等等,来促进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三、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重视人文教育的落实,不但能够有效地拓宽高校人文教育的空间,还能够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落实和强化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同时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渗透途径。因此,高校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地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推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作者:李丹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