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探索

在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中,新课改等逐步提高的教学需求也越来越大,新时期的教育注重对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均衡发展,这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对于小学生这个活泼好动,对事物的求知欲强,但自我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而言,教学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最终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面对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没有针对性,再次就是教学方式中老师的地位过于重要,而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和启发,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现实的客观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采取最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能使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结合启发式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期寻找到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佳运用方式,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老师起到了绝对的主体作用,学生近乎在被动中完成了学习。呈现在课堂上的现象大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座位上呆若木鸡。课后学生便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讲过的,自己恰好又记住的,那学生便是一成不变地完成,然后课上受到老师的表扬,学生便也甘于受到这样的表扬。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学生一味依赖老师的思想,包括了学习方法的依赖,学习习惯的依赖等多方位的依赖。试想一下,学生各方面都依赖老师,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而小学生这个群体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基础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奠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为主,而现在的学生依赖心理与之完全悖逆。另外一方面,如果课后学生偶尔有了自身对题目的新思维,在作业中进行了表达,但换来的不是老师的认可,而是一顿臭骂,认为学生自以为是,不听老师讲课,这样学生便会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做。这样一肯定和一否定的鲜明对比,对学生来说便造成了心理上的一种冲击,造成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认识。总之,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呈现的一种大趋势是老师的主体地位过于强势,学生完全是被动的状态,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完全不符,不利于未来教学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也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二、启发式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分析

启发式教学突出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客观实际,选出最佳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且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来制定最佳的启发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法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学生学起来自然很轻松,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定位。

三、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且老师绝对主体的教学现状,启发式教学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但对于如何实施的方法策略没有得到系统的总结与探索,此处笔者就小学教学现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肯定学生主体,保证启发有效实现

启发式教学中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课改的角度来说就是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应当把这一点作为基准,以保证启发的有效实现。启发的前提就是有东西可启,就是在启发现有的事物时应当有一个可以作为参照物的标准,在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才能进行有效启发,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准备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对课本内容进行剖析,以寻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思想或是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启发。关键一点就是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思想、学生的习惯作为出发点,完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进行启发式教学,最终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与教学资源的利用。

2.确定老师引导,确定启发有效进行

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自我控制和自主学习能力都相对欠缺的情况,要确定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进行,老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启发,如何进行教材内容的发散启发都与老师的课前准备与课上的老师教学方法紧密相连。这样的一系列教学就需要我们在启发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定老师的引导,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指定出老师具体的实施细则,对老师进行专门的引导启发教学培训,从思想上让老师首先接受启发式教学,体会启发式教学的真谛与内涵,让老师从根本上完全吸收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继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引导,以确保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进行。

作者:庄建森 单位: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郭亚玲,张敏.对教育回归生活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