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历史教学探索

问题学生历史教学探索

摘要

针对问题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新的“四点教学法”进行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起始点、中心点、着力点、升华点”,让知识随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逐渐深入和升华,达到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学生;历史课;“四点式”教学

一、起始点教学

中学时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最活跃的阶段,但中学时期也是健康人格和意志品质成长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起始点的教学阶段,要将纷繁复杂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用学生的语言和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模式进行设计,以学生的思考线索和兴趣为切入点,让问题学生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迅速地集中注意,全面投入课堂学习中,自觉自愿的去思考想象,自觉自愿的去讨论分析,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有效的。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一课《人类的形成》的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以课文中《郝胥黎在演讲》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内容学习的,这样的导入,学生由于不认识郝胥黎,对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也很陌生,因而学生几乎没什么兴趣,也就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更不用说让学生发挥想象和思考。所以,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这些问题后,就要想法进行设计,将学生真正引入课堂。比如,设计一个照片展示,让学生将自己及家人收藏的像元谋土林和元谋猿人、北京人的风光照,博物馆参观照、旅游照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解说,让学生“说历史”“说见闻”,教师及时引导进入课堂。这样的启发教学会更具思维活力,更有历史时效性,学生的想象力会更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中心点教学

对于学习偏常的问题学生来说,要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无异于让这群学习上原本就懒惰,没自觉性的中学生放任自流,是“以子之短攻其之怕”,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效果的。在对问题学生的中心点教学阶段,要清醒认识到问题学生的根源和结症,利用历史课文中图文并茂的优势,紧扣课文让学生读、说、讲、画,既解决了学生读不通课文的烦恼,又让学生“闲不下来”,尽自己所知的说历史故事、讲历史事件、画历史人物,克服了教师“一言谈”的讲授学生们认为的繁杂的知识,达到突破中心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中心点的教学有三块,即《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大汶口原始居民》,在教学中,就要把握“河姆渡半坡大汶口”这条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历史线索,让学生讲讲原始社会的故事、说说那时人们的生活情况,画画那时人们居住的房子,用的东西,再想想那时的人们吃什么等,充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说自画自己评”,达到掌握中心知识的目的。

三、着力点的教学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一般不超过15至20分钟,也就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在对问题学生历史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要找到学生思维变化的着力点,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安全着陆”。具体的措施是,将“练一练”与“活动与探究”环节改变设计为“我来说历史”,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从所有渠道学来的形式“话说”历史,不拘泥于形式,使学生在自我表演中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的教学中,为了让问题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及屈原和“钟鼓之乐”三块内容后,可紧扣课文,让学生自编顺口溜来说说所学知识,随后,教师也可参与,引导学生在开心中再次重温课文。

四、升华点的教学

初中历史课文的每一课几乎都有《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这是教材编写者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而设置的。作为课程教学的延展和升华,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好《自由阅读卡》让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认识、知识结构等得到进一步升华。如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的教学中,自由阅读卡的内容是《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较为简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引入《斯大林晚年政治体制的僵化》、《赫鲁晓夫的改革》等知识,让学生思绪随着教师的讲解回到那段他们不了解,也没经历的历史生活中,理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事业的艰辛和曲折,珍惜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历了“炼狱”般的考验后,独立自主地走出自己特色道路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幸福生活。问题学生的课堂教学原本就较为困难,学生们偏常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让从事工读特殊教育教学的专门学校教师要付出比普通中学强度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但问题学生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和突破口,这里所阐述的历史课教学中使用的“四点教学法”只是在遵循课堂教学常规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教育先贤们的理论指导下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们会从教学中长大,教学的方法也会不断创新,我坚信,将来的教学一定会更加适合学生。

作者:吴剑云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金殿中学

参考文献:

[1][美]布鲁斯•乔伊斯.教学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