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研讨(10篇)

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研讨(10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展开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要让学生对于课本中提到的史料有独立分析的能力。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展开自主学习的根基,也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体会历史的一个前提。历史课程的教学在展开中,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被动地接受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学生要具备独立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具备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历史问题,能够更加全面细致的解读文本素材,体会其中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一、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管是遇到问题还是在课本中读到了一些具体的内容,学生都应当首先进行自主的思考与体会。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好,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极强。往往是等着教师来讲解课本内容,对于史实、课堂上展示的课外史料,学生并没有充分进行自主解读。学生如果长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很可能会失去思考与判断能力,遇到没有学过的内容,或者是一些新鲜题材,往往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理解与认知障碍。由此可以看出,在历史课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堂上鼓励学生对于各类问题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与分析,如果是自己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来引导大家展开交流探讨,遇到瓶颈时可以适当给予点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也是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一条合理路径。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自主学习中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读到课本中关于“二战影响”的相关描述时,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这一点学生要了解。另外,要提醒学生阅读时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首先可以从文本的阅读、分析过程中展开。学生如果具备非常好的文本分析与解读能力,这必然体现了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思维能力形成的一个关键素质。

二、丰富课堂上的材料容量

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训练与加强的过程,教师想要充分锻炼学生思维,可以尝试丰富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材料。课本中的篇幅有限,能够呈现的史料史实并不会太多,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适当进行教学素材的拓宽与延伸就很有必要。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引入一些拓宽素材,可以利用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利用这些课本中没有的或者未曾提到的内容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一个很值得展开的教学尝试,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也可以在新颖的材料的呈现下得到激发,这也就能够慢慢推动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学工具,将一些和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引入课堂,如使用投影、电视等给学生呈现一些史料,使学生见多识广,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从而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很快悟出道理。这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起来,这个史料中的比喻也直接给学生揭开了这段事件的实质,多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上的知识呈现,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受到激发,自己理解与看待问题的角度与视野也会随之拓宽。

三、合理有效地设计训练内容

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教师也可以灵活的设计课后的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将思维能力的训练有机的和课后训练相结合,以这种形式来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不少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采取的方法仍然非常传统,讲解问题时的方式也比较低效,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习题可以被挖掘的教学价值。对此,教师可以做出反思,并且要积极转变这种低效化的教学行为。教师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设计以及习题的解析上都采取更加新颖的方式,训练题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发,在剖析问题时也要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够层层深入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且会让学生对于剖析的具体问题有更加全面与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设计训练题时可以有一些变式,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四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读题和判断能力,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教师如果善于灵活的设计训练内容,并且在习题讲授时注意方法,这会非常好的实现对于学生思维品质训练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特定问题的剖析也会更为透彻。

作者:张海平 单位: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对照史学研究

摘要:

中外对照史学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要从历史教学素材积累与开阔学生视野出发,引导学生在分析、探究史料过程中客观认识史实,形成较强的历史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综合能力考查,落实新课改精神。

关键词:

中外对照史学;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中外对照史学是全球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表现,其旨在通过中外史料对照使高中生进一步分析、判断、评价并探究历史事件,最终探讨并重新认识历史。中外对照史学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是历史新课改理念落实的需要,又是高中生历史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与教学需要,大胆运用中外对照史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中外对照史学有助于丰富历史素材与开阔学生视野、客观认识史实及培养探究能力等三方面,来论述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中外对照史学有助于丰富高中历史教学素材、开阔学生视野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将中外史料进行对照研究,其一方面使高中历史教学素材更丰富,在中外多重史料的支撑下历史教学素材会变得更丰富,这有助于学生从丰富的史料中分析史实;另一方面这些史料的展示也让学生大大地开阔了视野,使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得到拓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外对照史学,会使学生大量地占有材料,对史料形成扎实的研究基础,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为例,在中国史观下其主线为爱国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与新旧制度交织等,从变法的历史进步性来描述,从而推动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但在中外对照史学下,外国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未必客观,却对这次变法事件作了有益的补充。如《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对这些变化也有专门的章节,不仅对康有为等知识分子诉求有较详细的介绍,而且还把“”失败看作是一次人文灾难,很好地与教材形成了互补。通过这样的中外史料对照,高中历史教学的素材得到丰富,学生的视野也从国内主流向世界主流看齐。

二、中外对照史学有助于高中生在学习中全面客观认识史实

在中外对照史学下极大地丰富了高中生史料积累,而通过这些史料的分析与探究,使其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史实。由于中外各国的史学撰写视角不同,目的不同,自然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也有差别,史料选择就更有可能完全不同。如上述“”对英国人而言,是中国向西方尤其是英国学习君主立宪的机会,但最终却以戊戌六君子血洒法场而结束。不管是对于变法性质还是变法结果,都是一次很大的挫折,因而被视为灾难。而只有通过对中、英两国史料的分析,高中生才能对这些事件有更全面客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高中生通过两国史料的分析,加之其他历史素材如欧洲历史、俄罗斯历史对此的描述,就能分析出朝鲜战争的本质及其象征意义,从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一历史史实,形成自我对历史的判断与理解。

三、中外对照史学有助于高中生培养较强的探究能力

对中外史料进行分析、判断乃至评价的过程,都需要高中生对中外史料进行探究综合,从而不断地论证历史,使历史学习转化为历史探究活动。换言之,中国对照史学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就是一个历史探究的过程,其不但有助于学生论证史实,还有助于高中生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把历史教学从传授活动变成了探究活动,能增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全球史观的影响下,对历史的探究不仅要从不同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来进行,而且还要在中外史料对照下更好地辩证看待历史。这既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也是高考历史综合能力考查的重中之重。

综上,中外对照史学上的高中历史教学,要立足于对中外史料素材的客观解读,对照分析来探究历史真相,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全面客观认识历史、开阔视野,并形成较强的探究能力来分析、甄别史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全球史观。

作者:杨凝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上溪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耶旃.探究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6(8).

[2]尹成杰.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文献史料运用

摘要:

历史教学是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发展的历程,学习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献史料是对社会历史的佐证,是历史教学中关键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

文献史料;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历史发生事件的事实记载,即社会发展的证据。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对重要事件的记载与整理,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这些财富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文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的问题。在现代教学要求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是学生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对文献史料的正确运用,从而提高高中历史学习的效率。

一、史料运用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史料都是对真实发生事件的记载或者是得到社会与实践认可的结论,因此,史料记载的内容一般都是一个完整事件发生的过程。既包含有文字记载,又可以有图片、影视等内容,甚至可以是某个影视作品,比如,电影、纪录片等。通过对这些史料的阅读与欣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文献史料都是对真实发生的事情的记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与单纯的课堂理论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对某个事件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岳麓版教材《商鞅变法》一课时,可以在课堂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当时秦朝的繁荣昌盛,领略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在变法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对文献史料的阅读与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还能够通过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分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文献史料的搜集辨别能力等。同时,教师通过对文献史料的筛选与归类,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比如,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能够在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体会到智慧与经验,从而能够树立强大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次,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与辨别、判断,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等。

二、史料运用的措施

1.对文献史料的选择

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历史的记载也是非常多了。如何在这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择合适资料,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师在文献史料应用中首先应注意的问题。在历史发展事件中,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又有一些批判的东西存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既是对历史过程的一个了解,又是学生在历史事件中学习的一个过程,教师既承担将知识传播给学生的责任,又肩负着学生道德品质与人生观的培养。所以,在文献史料的选择中,首先要对文献史料所展现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弄清会对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与影响,及时淘汰那些有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文献史料。其次,在选择过程中还要注重与课本知识的衔接与配合,尽量选择与课堂相关联的文献史料,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2.应用中的问题设计

选择了正确的文献史料以后,要对文献史料进行认真分析与阅读,以设计合理的问题,起到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作用,以发挥文献史料应用的效果。虽然说多媒体的应用使文献史料的应用形式得到了丰富,可以是视频、图片、声音等资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仍然要注意对文字史料的应用,不要因为单纯提高兴趣而忽略文字史料对学习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效果。教师通过对文献史料内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可以起到对课本知识进行强化的同时,还要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品质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文献史料所要传递的精神与信念、优良的品质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设计,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在史料中容易就找到答案,那就失去了引用意义,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进行分析与理解后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中,虽然文献史料的引用是比较多的,但是文献史料运用的目的是对教学的辅助,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时刻记住这一原则,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在对文献史料进行辨别与设计以后,最大限度发挥文献史料的辅助作用,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从而为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丁玉美 单位: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声萍.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及选择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2]林珠冰.新课程下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115.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与意义

【摘要】

在目前这个阶段,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往往以“灌输式”“论证式”和“表演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些模式教育下的学生主要靠死背硬记来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失去了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目标以及方向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起,高中的历史教学模式就开始实施以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为手段的素质教育,紧接着各个学科的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拉开了帷幕。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开发其内在潜能,注重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所以,高中历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教育。

一、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缺点

1.“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授课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首先考虑的是教学的大纲要求以及重难点知识,而不是从历史课程的知识完整性上考虑。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氛围枯燥,以教师的思路为主题进行开展。虽然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提问有回答,但均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而进行,没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讲授,为了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一般会选取历年高考题进行测试或者练习,或者自编模拟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培养完全置之脑外,而是重点关注应试教育。究其根本,就是应试教育能够可以让学生获取较高的分数,所以,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仍然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

2.“论证式”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论证式”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教材中的结论为依据,利用分析法或归纳法来论证历史结论是否正确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历史教育教学,一般采用的是“照本宣科”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操作性强,学生很快就能记忆,所以,在应试教育下,高中历史教学被广泛使用。举例说明,教师一般只按照历史事实和史学观点对晚晴改革派与保守派进行讲授,包括慈禧太后是的顽固而残忍,镇压改革派,封建王朝反动,但是对于晚晴政府当时面临的内外形势和制度变革等地知识不去花篇幅论述,缺乏深入思考。这种教学模式的答案只有一个,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也很难找机会表达出来。所以,这种模式下教育的学生,缺少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答案制式化,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远。

3.“表演式”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表演式”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表演”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课前反复“彩排”,以最佳的状态在学生面前出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类似一个演员,提前按照约定俗成的流程进行演绎,甚至连提问以及回答等等都事先进行设定,没有临场发挥的东西。表演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上级检查具有优势,更多的被应用于历史的公开课中。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存在固化的缺点,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也没有思辨和探究的过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配角。

二、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1.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师生间开展互动探究,让彼此都占主体地位,从而促进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所以需要教师要对所以历史知识熟知,并且能够提供大量的背景知识,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历史事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探究,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将主体进行转变,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指的是需要根据历史的可不或者博物馆中所包含的内容,营造可以实物触摸以及可以具有历史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入契合的学习氛围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势力人物或者事件进行,将历史发展让学生利用情景教学真切的感受,也可以进行实践教学,感受历史的氛围,让学生对文化有认同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创新历史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首先可以刺激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历史课程如果不利于手段进行创新,就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再加上学生认为教师按照书本照读,没有发挥的余地,所以,教学的死板会让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一定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另外,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发展,不断的增强学生的素质,不断的发展学生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其素质教育的发展有非常的作用。所以,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传授,只有这样教育体制才能更加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四有新人。

作者:张晓霞 单位: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回民中学

参考文献:

[1]侯涧平.试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新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4,(1).

[2]邵秀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情景教学发之我见[J].科教导刊,2012,(1).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提升

摘要:

在新课标的大力推行中,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教学内容,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提高自己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教师应当重视历史知识,并实现历史思维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掌握并运用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效率的真正提升。

一、研读教材实现有效备课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首先需要教师依照教材大纲的要求研读教材,做好课程的准备工作,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妨打破传统的课本内容顺序限制,将不同知识之间建立逻辑联系,并据此进行内容的重新编排,制订教学计划。比如,必修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属于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路线与方向,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则是世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和趋势。尽管这两个内容都涉及经济发展,可是由于二者在教材中的单元位置较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造成知识无法进行有效联系,从而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时,高中历史教师不妨将二者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影响以及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国际原因。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有联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并且对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所以,教师通过研读教材进行内容编排、教学计划的有效制定,是实现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情境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因为很多历史知识和现在的思想观念、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会很困难。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创设与历史史实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穿越回历史的现场即视感与亲身体验,进而使其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以及情感,并且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举例而言,在讲解有关“解放战争”的内容时,笔者为学生创建了国共合作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邀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同时还让其他几位学生客串、赫尔利、瑞纳和彼得罗夫,让他们进行谈判。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引经据典、在唇枪舌剑中阐述了自己对联合政府与国共合作的见解和想法。由于扮演外国代表的学生故意操着“蹩脚的”中文阐述自己的理由,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表演高潮迭起。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记忆,也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精妙提问,激发学生欲望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欲望,不仅要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应当设计精妙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般而言,教师进行问题的设置可以有两种策略:首先,建立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的提问。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这可以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联系和体系的构建,从而达到历史的学习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比如,在讲解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询问让学生回忆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和具体过程,以及最终结局。之后由相关的旧知识进行新课的导入。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能够引发学生热情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这一点,教师结合社会新闻热点或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件进行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笔者便提问:“大家看电视剧《芈月传》时有没有看到芈月和黄歇在四方馆见面的情节?你们知不知道这里面有一个穿帮的细节?”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即被激发。笔者据此讲解四方馆在隋朝的真正作用以及齐国稷下学宫的相关知识,并据此引出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教学内容,不仅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率获得有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知识涉及广泛,并且难易有别。教师应当充分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作者:贺建设 单位:宁夏银川一中

参考文献:

[1]刘学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效益[J].科技创新导报,2014(2).

[2]张俭兰.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新课程(教研),2010(9).

[3]杜静.激发学生活力,打造高效课堂: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20).

第六篇: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摘要: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方案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所追逐的教学成果,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最新、最高效的历史教学模式,摆脱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束缚,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理念,并积极融入到新课改教学潮流中。但是,如何针对当前历史教材的变革以及教育模式的转化来积极改进教学思路与教学策略是历史教师们所面对的最大教学困难,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教学具体标准以及自身历史教学改革经验,谈谈如何有效探索历史教学新思路,提高课堂改革实践效率,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标;探索实践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从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探索新型历史教学方案,并进一步优化历史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们获得历史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高中学习阶段中学生们总是能在每一个环节处感受到高考的压力,这是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贯彻改革实践思路,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有效转变历史课堂教学思路。在探索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积极实践创新方案时,教师们一定要重视以教材为本,并始终树立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此帮助学生从方方面面改善历史学习状况,提高综合素质。

1始终贯彻“学生为本”思路

在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为了跟进素质教学理念步伐,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始终贯彻“学生为本”教学思路,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其在新型历史教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课堂积极性。高中历史教师在贯彻“学生为本”教学思路时一定要注意不可继续采用陈旧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而是要让学生们拥有广阔的历史探索空间,引导其能够通过自身探索实践来获取历史新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仍然是整个历史课堂的引导者,但是历史教师们一定要注意树立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有有效激发并培养学生们在主体性历史课堂中的学习能动性才能够让他们真正融入历史教学新氛围,提高历史学习技能与学习效率。如何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有效展示在历史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呢?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引导方法,鼓舞学生们勇于在历史课堂中表现自己,积极回答教师们的课堂提问。同时,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的不断强化下,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对于历史教材中知识点的看法和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们拥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与课堂参与性,让他们真正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型素质教育模式迈进。

2深入分析教材

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使得高中历史教师在面临新教材进行教学方案的布置和改进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准备环节中积极深入分析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点通过何种教学途径才能更好地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使得学生们能够有效吸收并内化到自身历史知识储备体系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高中历史教师在过去所用的历史教材是片面的,是不客观的,其极大体现了旧思想中的唯物史观理念,而在客观、多元化的历史教学进程中,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结合新版历史教材,以客观的角度、历史的观点去思考一定历史背景下的历史问题,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体现出价值模范作用,带领学生们对历史课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产生客观、独特的看法。陈旧的历史教学思想不利于新课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们也无法在新型教学背景下提高考试成绩,考试能力和综合素质没有获得有效提升。随着高考这一应试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高考仍然对学生们的学习目的和动力存在一定影响力,在高考考点及考察方向变化中可以发现对新史观的考察元素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试卷中,因此历史教师要加强历史观念的更新。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对该章节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新版教材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讲解秦朝中央集权的具体制度形式,而是以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将秦朝统一前的时代格局通过地图加文字的演示方法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们形成一个感性的思维认识。接着,笔者再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组织学生们以“现代史观”立场去思考当时秦朝为什么能够获得统一,引导学生去探讨“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给当时所带来的影响等等,以此改善学生们的历史知识获取途径。

3改善教材内容展现效果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改革前,教师们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往往采用口述教学策略。新课标下,使得学生们能够不用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历史新知识点,而是在新型教材内容展现方式下提高知识获取的兴趣与积极性,主动地探索教材中的历史世界。高中历史教师不能让学生们直接记忆书本中的历史观点和结论,一定要培养学生们自我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书本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观念的提炼,能够自己总结出对于该历史知识点的看法,充分锻炼他们的历史见解力。在进行历史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不要忘记进行“古今连贯”,将过去中的历史发展状况与现行时展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对比,引发学生们去思考历史发展给人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之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改善了教材内容的展现效果,通过多媒体视频PPT展现的方法,以时间轴发展顺序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从古代到如今社会生活中大众传媒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从报刊业到影视业再到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引发学生们对传媒技术进行探究和思考。同时,笔者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调研,调研主题为“哪种传媒途径对高中生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最大”,在调研这一课堂教学新形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大部分学生一致认为是互联网,尤其是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设备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高中生学习的方式产生了较大变化。

4变革学生学习思路

从初中开始,学生们开始进行了正式历史课程的学习,但是从初中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显著不同,在初中学习阶段中,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往往处于一个面上,而在高中历史学习阶段中,学生们能够在教师们的逐步引导下产生立体的理解。因此,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们必须及时变革学习思路,这样才能够对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产生“立体理解”,才能够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尤其是人教版新版本的历史教材,根据其内容分布来看,学生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迁移历史知识,加深历史印象。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之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们从工业革命的发展源头、发展进程以及发展结果三方面去搜寻历史资料,不再受到传统课本的局限性束缚,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历史立体认知感。

5结语

虽然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新课程教学标准对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中历史教师切不可忘记始终服务学生,帮助学生的原则,一定要积极反思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与现行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互补处,重视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策略优化,提高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使得学生们在社会竞争严峻的形势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作者:朱小燕 单位: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卫中学

参考文献:

[1]杨红.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J].才智,2010,(18):178.

[2]蒋钦.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268.

[3]蔚泽军.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J].科技信息,2007,(4):171.

第七篇: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图片作用

摘要: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汲取及应用,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而构建良好的历史知识体系。然而历史教学中,仅仅依靠文字叙述,不能直观化突出历史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适当使用历史图片,便能助益教学活动之开展。鉴于此,本文立足高中历史教学之实际,首先阐释其弊病,后续分析了历史图片之作用。

关键词:

历史教学;高中;历史图片;作用

1历史图片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1.1弃用历史图片

高中历史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对历史图片之效用十分漠视,以至于其过度重视讲解而不能正确使用历史图片。造成如此现象的缘由大抵如此:一则高中历史教学受应试教育功利思想束缚,在教学上显得急功近利,往往以灌输知识为己任,不愿在引用图片过程上浪费时间。二则是因为历史图片选择上,需综合教学知识点,学生知识内化特征、时代特征等因素,从而适当地应用历史图片,如此一来不免显得繁琐,这也就成为诸多教师不启用历史图片之原因。

1.2滥用历史图片

正如上文所言,恰当选取历史图片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部分教师在缺乏充分认知情况下,盲目选用历史图片,从而形成一种滥用历史图片的现象,其具体表现主要包含“历史图片剖析力度不足”、“历史图片不够典型”。譬如《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章节中“先进的冶金技术”,部分教师选取了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的图片作为参考,但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司母戊鼎在同时代而言并非是集大成者,反而四羊方尊以其庞大的体格以及精湛的技术堪称青铜器中的极品,如此选择历史图片不仅缺乏说服力,也应算是一种谬误。

2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1客观视角分析历史图片的作用

从客观角度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使用历史图片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是知识可视化的有效措施。诚然,历史教学中,单纯的讲解很难使学生展开联想,并建构知识网络。图文结合的讲解模式,能够给予学生直观参照资料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联想空间,以此有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矫治认知弊病,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历史图片还具有概括性特征,在教学中能够助力于知识总结活动的展开。譬如在总结中国近代史纲要之时,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概括,此外在各个知识节点,我们同样可以匹配有关历史图片,以此增强内容总结的直观性。

2.2历史图片的主观性作用

不可否认,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不仅存在客观性作用,同时也存在主观性作用。而主观性作用主要又具体分为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从教师角度讲,历史图片的使用能有效助益教学活动的开展。因为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中,仅仅依靠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参考图片进行教学难免使得教学知识点干瘪无味,而在教学实际中将文字叙述与图片结合起来便能使教学内容丰满有趣,由此可见,使用历史图片能够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此外,合理使用历史图片也是简化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具体措施,如此也能够降低教师主体的教学压力。譬如讲解《明朝君主专制加强到新高度》有关内容时,仅靠教材中的描述,很难使学生清晰了解明朝的专制体系,诸多教师在讲解过程还需要板书专制体系机构图,这样不仅耗费时间,同时也加剧了教师的教学负担。然而类似的历史图片在互联网上不胜枚举,倘若教师能够利用好这样的教学资料,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便可极大减轻其教学压力。立足于学生角度来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历史图片也存在诸多积极作用。首先,直观鲜明的历史图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目前我国已然进入信息时代,而读图显然成为此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紧跟时代脚步的高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读图”习惯。鉴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使用历史图片是契合学生认知特点,并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例如讲解《抗日战争》有关内容时,学生对史实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筛选并选取适当的侵华历史图片,以此帮助学生正视历史并提高其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历史图片也是打开学生思路,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有力因素。

3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图片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历史图片的作用,正确合理地应用图片,以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以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探究,从而更好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高中华 单位:高邮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冯尔康.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历史图片学[J].学术月刊,2006,(7).

[2]叶小兵.图片的演示[J].历史教学,2006,(2).

第八篇:高中历史教学与情感教育

摘要:

情感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乃至发展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情境教学则是推进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情感教育、情境教学的内涵以及关系,然后就如何结合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巧用情境导入、构建历史情境、角色模拟情境、注重总结反思等。

关键词: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情感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认知教育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情感教育的地位与价值大为凸显,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历史中贯彻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对此,情境教学则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对于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与激发有着相当不错的效果,将之与情感教育结合不仅是历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文章基于此,就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概述

1、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内涵分析

情感教育是相对于知识教育或者说认知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态,是构成完成教育生态、教育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情感生成乃至全面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情感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它以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教师主要通过外部环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理念的更新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生成学习情感,从而协调好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在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同时,培养其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情境教学则是当前方兴未艾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通过语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抽象走向直观,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效率。

2、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关系讨论

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是当前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二者并不是截然二分的,相反,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巧妙地利用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推动课程教学的开展。情感教育是课程教育中的一个部分,与认知教育、道德教育等共同构成了课程教育的主体,情境教学则是课程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也就是说,情感教育是目标、是本体,情境教学是手段、是方法,情境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二、高中历史结合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措施研究

1、巧用情境导入,激发历史情感

高中历史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不少知识点更是非常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高,知识教育尚难以有效进行,更遑论情感教育。对此,情境导入则有着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情境导入是课程导入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谓课程导入,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之前根据教学内容所开展的导入性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情感的培养有着相当突出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导入来开展情感教育,以情境激发情感。就以必修一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内阁、军机处等新型制度,与传统的宰相制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笔者在教学中从影视资源中选择了几段与之相关的小视频,比如从《大明王朝1566》中选择了内阁票拟的场景,从《雍正王朝》中选择了雍正帝会见军机大臣的情境。这些小视频相比于教材而言,尽管有艺术虚构的成分,但更为形象直观,也更容易刺激学生的眼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大有裨益,是情感教育的有效资源,值得教师发掘利用。

2、构建历史情境,生成历史情感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一来情境教学契合学生直观化的认知心理,二来情境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抽象性的弊端,一举两得。因而,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既需要利用教学情境来进行课程导入,更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构建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生成历史情感。历史情境的构建方式较为多元,比较的常见的构建方式包括语言构建法、实物构建法、故事构建法等,巧妙地运用上述方法是情境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情感教育能够得到落实的核心要素。就以语言构建法而言,这是情境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构建方法,教师在不借助任何外界元素的基础上,仅凭教学语言就能够将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之中,这需要教师的语言描述除了具有知识性以外,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性、艺术性。就以必修一第十二课《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为例,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内容,当当讲到邓世昌驾驶致远舰冲向敌舰时,笔者采用了文学描述的形式,突出了邓世昌的悲壮性。

3、角色模拟情境,体验历史情感

情感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情境教学则是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途径,在高中历史课程教育中发挥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最为典型的便是二者都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课堂游戏,尤其是角色模拟游戏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选择。角色模拟游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之中,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历史情感。就以必修一第五课《古希腊民主政治》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分配了不同的角色任务,比如公民、祭司、主席、传令官等,然后指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来揣摩角色、体验角色,这对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公民大会的地位、作用、价值有着相当积极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学生历史情感的生成,民主意识的激发也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既加深了学生对雅典民主生活的感知,又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拓展了历史课程教学的综合性价值。

4、注重总结反思,升华历史情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认清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学习成果的完善也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开展情感教育时,还需要注重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升华历史情感,从而更好地实现历史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教师的教学反思环节,以下两点内容最为关键:首先,教师需反思情境创设的方法是否有效。情境教学作为当前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虽然有助于教学氛围的渲染以及教学难点的突破,但使用不当也非常容易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与消耗,教师在叫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情境教学的实际效能,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使情境教学更好地服务情感教育的实际需要;其次,教师需要定期考察学生历史情感现状,通过课堂交流、随堂测试等方式查看学生中间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状,并根据考察结果重新规划教学环节,进一步矫正情境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情感教育是当前高中历史教育的新课题,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情境教学则是推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对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学来推动情感教育,从历史情感的激发、生成、体验、升华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作者:何汉勇 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邹春风.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4(06):53

[2]王禄德.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东方教育,2015(05):88

[3]仲红梅.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黑龙江科学,2015(14):98-99

[4]熊云峰.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景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新课程学习,2014(07):34

第九篇:高中历史教学及情感教学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高中很多学科都面临着新的挑战,高中历史也不例外。高中历史是高中比较重要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很多高中历史课采用的教育方法都是传统教育法,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缺乏兴趣,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历史课的教授上有所改进,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涉及到很多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的时候可以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融入到课堂中,提高高中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境教学;情感教学;高中历史

新课程改革是新世纪教育的新课题,高中历史面临改革有很多可以着手的地方。实际上,全新的教育理念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很高,教师需要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将历史课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对教学进行合理的改革。挖掘情感教育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本文主要探究情境教学和情感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结合,从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结合起来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现阶段,历史教学在普通高中的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将历史当成重要的学科,特别是文科生。高中历史初中历史都不同,高中历史对学生的历史观要求很高,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的综合能力为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很多高中在各学科的教学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是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普遍教学现状来看,在历史的教学质量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他们在教学中仍然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反感。还有很多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课堂上不能随机应变,而且多以照本宣科为主,认为背一下就行了,这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历史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也需要很专业的历史学知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太过随意,专业性不强。还有一些学校的学生历史水平良莠不齐,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很难接受。第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强,与学生的交流不多,缺乏语文实践活动。第四,学校的学习氛围没有建立好,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些懒散。

二、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

情境教学,突出的是情境。课堂情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当下,很多学科的教学都应用到了情境教学。历史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们引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到中去,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可以采用实地教学,例如去博物馆进行参观;还可以借助当下发达的多媒体设备,让历史在屏幕中重演,让学生们体会到历史情境。情感教育,突出则是情感。实际上,最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就是情境,情境地再现可以使学生们感同身受,当学生的情感有了一定的反应,那么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效率。情感教学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对学科的好感度。

三、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结合起来的措施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为了改变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将历史知识置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课堂创设合理的情境。历史知识实际上非常丰富,有深厚的内涵,如果教师能够将历史课上得精彩,学生的兴趣是可以提高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主动性,很难产生兴趣。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的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情境也有很多种类,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可以渲染气氛等。在教学生原始人创造的工具等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向他们展示历史。在讲抗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当时的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有代入感。高中时期的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这个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如果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法,学生很容易产生切身体会的感觉,感受到历史的意义,养成正确的历史观。第二,以历史来熏陶学生的情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好的情感变化,那么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情感一定是不一样的。历史本身就是很有积淀的学科,可是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学科。情感的调动可以通过很多因素来实现,例如教师说话的语气与声调,教师讲述的侧重点,教室的音乐氛围等,这些都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实际上,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重要的就是创设情境,因为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情感体验,只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才会有情感体验。另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投入极大的热情,让学生的情绪能够感染,这样学生的爱国情怀才能够被激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并不乐观。为了改变现状,学校可以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在上课方法上下功夫。在上课的时候创设合理的情境,并辅以其他的因素来达到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他们形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黄万润 单位: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连生.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156.

[2]郑芳,隋良南.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96-97.

[3]冒兵.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略论——从边缘性参与到主体性融入[J].当代教育科学,2014,24:57-59.

[4]朱红.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再现教学和情感教育的渗透[J].才智,2015,12:44.

第十篇: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趣味性

摘要:

趣味性是历史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很多人历史学习入门的一把金钥匙。一个从事高中教学的历史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学科优势,那么他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一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反之,离开了趣味性,即便挖掘再深,知识点分析再全面,历史也会变得枯燥乏味,如同一具只有骨骼没有血肉的僵尸。

关键词:

历史教学;趣味性;兴趣培养

使用历史新课标教材的老师都会发现,新教材与过去的大纲版教材相比,趣味性内容所占的比例减少了,新教材更侧重历史理论的学习。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呢?

一、教师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职业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多读多看,广闻博记,凡是关于专业方面的书,尤其是与课本教学关系密切的读物,我们都要尽可能去阅读和积累。如果有可能,最好建立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多读专业方面的书,会让自己在专业上不断接触新的知识,扩大历史的视野。野史固然读起来更容易,更具趣味性,但是我们作为一名历史学习者,尽可能去读更为专业的书,最好能仔细阅读并收藏一些古籍原著。远的来说,《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最好能购买并收藏起来,就好像美酒,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在往后的岁月里自己慢慢品尝;近的来说,要看近现代以来一些历史大家的书,中国史方面的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历史概要》、钱穆的《中国史纲》、吕思勉的《白话中国史》等,世界史方面的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韦尔斯的《世界史纲》等;阅读一些当代历史学者的权威著作,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史》、章开沅的《辛亥革命史》等;浏览一些历史学术前沿的刊物,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等。这些都有利于开阔我们的历史视野。只有自己广闻博记,积累足够的知识,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更深入地看待问题,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觉到在历史的大海里遨游是多么心情舒畅!增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固然必不可少,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也非常重要,教师应争取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就要加强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多看一些历史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要做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就要熟悉多媒体教学、历史地图以及视频教学等。熟悉了这些,历史教学在形式上就显得比较有趣味。

二、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或者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历史素材

例如,在讲述中国夏商周政治制度时,可以穿插大禹治水和武王伐商的故事;在学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时,可以加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故事;在学习抗日战争时,可以讲述有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故事;在学习古希腊、罗马文明时,可以讲述关于希波战争和罗马帝国的故事;在学习两极格局时,可以讲述一些美苏争霸的故事等。当然,这些故事要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最好是能化解课本知识的重难点,而且所占时间不宜过长。除此之外,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素材,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历史兴趣的一个好方法。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故事;在学习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之前,让学生搜集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文字和视频资料;在学习前苏联时,让学生搜集关于苏联解体方面的文字和视频资料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让学生掌握了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真是一举三得!

三、把课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

它是与新课标理念相吻合的一个方法,也是新教材设计的一大特色。例如,在学习台湾问题时,可以与当前的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相联系,比较马英九和蔡英文时期对大陆的不同政策;在学习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时,可以与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去留、美国的总统大选等时政要闻相结合;在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时,可以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相联系,可以举一些菜谱让学生了解各地饮食不同;在学习美国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可以与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相结合;在学习经济全球化趋势时,可以中国的海尔、韩国的三星、美国的苹果、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等为例。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它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同时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兴趣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尤其是高一新生的启蒙老师,应该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力所能及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和以后的大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成青春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