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学生的历史认知发展情况,运用多样的方式为其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还可以使其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历史知识,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情境教学,适宜的情境创设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创设;创设对策

所谓历史情境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历史认知发展情况和历史教学实际为基础,采取多样的方式创设出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使其在多样的活动体验中自主感知、理解历史知识,深入思考历史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如此才能使学生有体验、探究情境的机会。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利用问题创设历史情境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马秋斯金曾经说过,问题是思维的开始,人类为了解决问题,会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来弥补旧知识与旧经验中的不足,以此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思维的不断发展。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需要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历史学习实际情况,往往会为其设置极具层次性的问题,使其在一步一步的思考、探究过程中,既能参与历史学习活动,又能获得有价值的历史知识。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所需和学生学情,通过设置问题为其创设了这样的历史情境:在思想方面,汉武帝听从了谁的意见?在这个人的意见指导下,他实施了什么样的政策呢?实施该政策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呢?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中国今后的发展有何影响呢?在这样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细致地对汉武帝的思想政策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由表及里地探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距离学生所生活的年代是较为久远的。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出现了多样的物品与故事,这些物品、故事在今天是早已消失了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对过去的物品、故事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就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图片、视频、模型等,使学生在直观的观看过程中,自主地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内容。以“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教学为例,在讲授与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有关内容的时候,倘若教师一味地采取语言描述的方式,则会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难以对此产生深刻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学生直观地播放了《国家记忆》中有关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视频内容,以此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体验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发挥其多种感官的作用,在眼、耳、脑等的作用下,感知作战的路线图。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笔者还结合教材内容,立足路线图对其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详细解说。在这样的图片与语言结合下,学生自然会对这段历史产生整体的认知,有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历史情境

初中历史教学其实就是在向学生展示一个个具体的小故事。要想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这些小故事,教师需要为其创设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其在自主演绎的过程中对历史故事进行思考、探究,以此促进其历史理解水平的提升。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发挥角色扮演的作用,引导学生将某一历史事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改编为课本剧,然后设定详细的表演方案。表演方案的设定本就是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过程,在积极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会将自己的认知、理解展现出来,从而增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同感。以“东汉的建立与衰亡”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将新莽代汉时的内容进行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有一组学生扮演农民、店家和官吏,从钱币的使用入手,对西汉末年的政权交替进行直观再现。在学生表演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段表演反映了什么事件呢?王莽改制有何效果呢?如此教学,自然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享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采取多样的方式如问题、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感知、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促进其历史学习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瑾.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58-59.

[2]胡丰敏.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法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67.

作者:杨建军 单位:甘肃省永昌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