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下信息技术课程初探

老年教育下信息技术课程初探

摘要:在老年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年群体对信息技术认知需求日益旺盛,开展老年智能手机特色课程势在必行。对老年群体学习智能手机的需求和教学情况的困难进行分析,根据影响课程设置的相关因素,给出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针对性提出开设智能手机课程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老年群体;智能手机;信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发展,新技术革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使得生活方式日趋智能化和人性化,但人口老龄化比重日益上升,老年群体适应数字生活的障碍日趋显现,老年信息化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已得到共识,老年智能手机的教与学也成为目前老年教育领域的新命题与新使命。

一、老年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之下,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对倡导全民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年群体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及学习兴趣的唤起,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老年人智能手机课程的开设是充分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攀升。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统计,截至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数达到2.1亿,已占总人口数的15.5%。据官方部门预测,截止到2035年,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4亿之多。2018年8月,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每年在不断攀升。五年以来,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激增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高达近25%。各级行政政策的支持背景。自2016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两次在颁发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老年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老年教育发展,并进一步明确了老年教育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后,省市级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文件,指导各级办学单位大力创办老年教育机构,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移动终端对生活的影响。随着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在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和广泛推广,智能手机的便捷性与智能性的优势日益明显,其强大的人性化功能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支付、出行打车、网上购物、地图导航和旅行订票等功能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已不局限于年轻群体中,老年群体紧跟时代的需求也日趋迫切,而学习途径的匮乏成为限制老年人学习的主要障碍。

二、老年智能手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调研了上海、杭州等全国各级知名老年大学的实际开课情况后,并深入到老年群体当中,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目前老年群体学习智能手机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虽然是成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缺乏抓好老年智能手机学习的浓厚社会氛围

2016年以前,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基本没有开设智能手机课,老年人的学习途径主要通过亲友的教授、讲座等有限的几种学习形式。系统的老年智能手机课程基本为零,与之配套的教材、课件、教学大纲和资源等课程体系更是空白。2016年3月,山西第一个智能手机班在太原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同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资源,包括在2017年10月公开出版的首本老年智能手机教材。到2018年底,仍只有一家老年教育机构开设智能手机班。虽然,开设智能手机班的重要性受到各级老年大学的关注,但截止到2019年3月,山西省开设智能手机班的数量仍处在个位数阶段。

(二)老年智能手机教与学的供求矛盾

大部分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存在“不敢用、不会用、记不住、看不见”的困扰,据相关调查和统计,仅省级老年大学的在校学员学习智能手机课程意愿的老年人就高达500人,而提供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的学习机会有限,学习意愿不能全部满足。老年信息技术课程多开设在全国的各级各类老年大学中,随着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学院的成立,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独特的多级体系优势,老年教育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省级、地市级、县区级老年大学,但开设的老年智能手机课程的老年机构寥寥无几,即使是全国知名老年大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多为计算机类课程,与老年群体日益高涨的学习智能手机的学习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三)理论研究滞后,课程体系资料的匮乏

无论是老年学习需求还是课程教学手段等课程设置过程都需要围绕理论研究而展开,如何让学员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有效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是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目前,老年智能手机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停留在课堂教育中,科研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老年智能手机研究成果十分匮乏,课程体系资源严重缺失。而研究老年智能手机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稀缺,也是造成理论研究缺失的主要原因。老年智能手机理论研究和资源建设仍处在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探索的阶段。

三、老年智能手机课程设置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智能手机课程设置的前提首先要考虑老年群体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因素,其次要重点考虑老年群体实际的学习需求、先验知识结构、自身学习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

(一)老年群体的自身特点

为了明确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对课程设置的影响,做到有的放矢,通过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对163名老年学员展开调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分析:1.年龄段分析。通过对163名老年人反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得出老年人各年龄段的占比情况: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12%,年龄在61-75岁之间的人数占比高达74%,年龄在75岁以上的占比人数也达到14%,从这些比例中可以看出,60-75岁的老年人是老年群体学习智能手机课程的主力人群,需要对该年龄段的人群做一般共性分析,注重总结这部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2.老年群体生理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或衰退状态,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弱。多数老年群体存在记忆力减弱、视力差、行动慢、听力弱等生理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解决生理限制带来的问题,有针对性设计课程的内容,适应老年人学习进度,确保符合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和学习需求。3.老年群体心理分析。老年群体心理需求的变化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老年群体心理的特殊性,尤其是老年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失落感和心理缺失感都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紧密关注老年群体心理需求的变化,应用目标导向心理学理论,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和手段,设置相对应的智能手机课程。给老年群体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实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美好和幸福。4.老年群体需求分析。在智能手机课程中,老年人使用需求除了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外,更多的主要集中在社交软件类、支付类、购物类、地图导航类等对生活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应用软件。因此,需要针对实际需求设置课程体系结构,让老年人体会并掌握使用智能手机的智能性、便捷性和趣味性。

(二)老年群体知识结构和素质的变化

在163名老年人中,小学及初中学历的老年学员占总人数的29%,中专及高中学历的老年学员占总人数的51%,大学本科及以上的老年学员占总人数的20%。从调查人群的分析数据来看,有学习智能手机课程意愿或已经参加智能手机课程学习的人员学历大部分在中专及高中以上,学历层次在老年群体中占比相对较高。因此,在课程设置的难易程度和知识结构上要设置与之相当的教学内容。同时,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覆盖不同层次和年龄的全部学员。

(三)智能手机的差异性

手机品牌的差异性、同品牌手机型号不同的差异性、同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版本的差异性是直接导致手机按键位置不同,按键名称不同等手机差异性问题,都造成了在实际授课中不能统一指导的难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使用的手机教具要考虑大多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同时要注重关注其他品牌的使用差异性。

四、开设老年智能手机课程的建议

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给当前老年生活的改变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必须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有效实现老年智能手机课程的教育方法,从而为后续老年智能手机教育提供手段与合理化建议,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老年智能手机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法和手段

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课程学习对象的特殊性。从老年群体的一般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出发,在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时,设计适合老年群体需求的课程体系。其次,要健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学习主体的学习内容,开展多层次的学习形式。课程资源可以是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网络资源、同步教材等纸质和电子版本的多种形式。第三,资源建设要确保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和具体更新知识进行整理和保存。辅助教学设备与手段。注重课程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使学习主体学有所用。授课技巧采用分步教学法,以及手把手辅导的互动答疑模式,保证老年人知识接收程度的合理性。善于使用信息化技术,将智能手机课程数字化。配备专业化、可触摸式的云教室设备,建立WiFi学习环境,利用iTools、360手机助手等信息技术软件完善授课信息化模式。通过将手机屏幕投射到电脑或投影上,解决手机屏幕小,无法实时演示的难题,保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课堂组织形式上,通过采用一名主讲教师和两名助教的师资配比,授课教师分别进行安卓操作系统手机和iOS操作系统手机的演示,解决手机授课中老年人学习困难和机型差异等限制因素,为课程进度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授课形式的创新性。新时代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因此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手机教育也不能拘泥于课堂授课的古板方式,应根据不同老年人的自身条件、学习需求、现有课堂条件等因素,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老年人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教育手段及方法,挖掘新兴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建立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搭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平台,将线下课程同步到线上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化、层次化和多元化的教与学的学习模式,推进老年智能手机课程的服务专业化和人性化,确保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老年人。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对智能手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积极开展智能手机授课技巧培训活动。扩大专业教师规模,加强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首先,教师不仅要熟悉学习主体的学习需求,还要掌握不同品牌手机的操作方法,做好课程准备工作,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全面性。其次,专业教师还要加强自我能力的提升,努力学习有关智能手机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更新知识,熟练掌握智能手机操作技巧,完善授课内容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重手机知识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与其他智能手机教师进行有效的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工作经验,有效提高自身代课能力。第三,积极关注学习主体的身心需求。认真倾听老年学员学习需求和学习意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方案,与老年学员达成和谐愉快的共处模式,完善同老年学习主体的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二)老年智能手机课程开设的一般性模式

老年智能手机的前期课程设计一般需要经过这样的过程:首先,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权威文本政策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对专家学者咨询获得相关的权威资料,对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初步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和计划。然后,收集学员反馈意见,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老年心理影响及时提出战略举措和对策建议,最终形成老年智能手机课程设置的长效机制和范本,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在明确学习主体的实际需求,透彻分析课程设置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主观观念的转变也是老年智能手机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提高责任感。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成为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对老年人智能手机学习的责任感变得尤为重要。其次,积极探索,广泛宣传。改变固有认识,顺应时展。各级老年大学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学养结合”这一中心,服务老年群体,配合职能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网站专栏、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通过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和宣传材料的等形式多样、资料丰富的活动重点宣传老年智能手机学习,不断提高知名度和认可度。第三,体现人性化的教学服务。为满足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不同需求,定制设计合理的教学课程和计划,以帮助提高不同老年人的智能手机使用能力。最后,搭建服务平台。根据老年智能手机教育的成果,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以帮助老年人迅速融入平台,让学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五、结语

研究老年群体特定心理需求和变化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影响,改进得出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和手段,并为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能够为我国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与向更高级开展工作提供科学性的建议,提高老年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促进老年信息化教育规范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顾凤佳.国外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启示———基于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经验[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26-32.

[2]苏春晖.信息技术在老年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5(7):16-17.

[3]陈文沛.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与建设初探[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2):55-59.

[4]刘婷.关于国内外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258-260.

[5]王冬晓,刘大明.银发族智能手机UI设计研究[J].美术大观,2016(4):136-137.

[6]李义宁.面向老年人的信息技术教育[J].成人教育,2005(10):65-66.

作者:晓琴 吴晓光 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大学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