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依据,然后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包括教材处理“生活化”、探究材料“生活化”、课堂导入“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探究方式“生活化”、课后作业“生活化”、课外实践“生活化”七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课外实践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仍然普遍依赖于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式,这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构建小学科学生活课堂,不断加强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为我们指明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方向,即必须从学生现实生活入手,联系课堂,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科学问题,应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包含着生物、化学、物理、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也是学好中学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科学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结构,现代科学产生于17世纪初,人们采纳了将观察事实作为科学基础的战略[1]。因此,小学科学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书本知识,还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下面,笔者通过举例说明,来揭示现实生活中隐含的科学道理。第一,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建立野生动物园,应用了食物链、食物网的科学知识;根据蚊子口腔结构设计医用针头,是仿生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海南果农在芒果园内埋腐肉鱼骨吸引苍蝇,是利用虫媒授粉;制作酸奶、酸菜和用酵母发面,都是微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第二,生活中的物理学问题。把菜刀的刀刃磨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这是运用了力学原理;用电饭煲煮饭、电水壶烧开水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运用了物理学中电磁学原理;锅铲、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或胶木制成,是因为木料或胶木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烹饪过程中烫手,这运用了热学原理;晚上开车要关掉车内的灯,这是因为车玻璃具有反射光的性能,开灯会看到车内影像而影响驾驶,这运用了光学原理。第三,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人们用号称“百味之王”的食盐调味、腌制肉类和蔬菜,主要原因是人体机能对钠离子的需要;有经验的老农称“种豆子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是因为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利用;蜡烛一吹即灭,是因为冷空气使蜡烛温度下降至其着火点以下,而用扇子扇炉火却会越来越旺,是因为增加了燃料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做馒头时加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馒头疏松多孔;食醋可除去铝壶上的水垢,是利用了碳酸钙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的原理。第四,生活中的天文、地理问题。钱塘江涌潮的壮观景象,是受天文和地理(包括天体引力作用、水文、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喜欢在冬季穿深色的皮制品服装,是因为这些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阿拉伯地区的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是因为那里属沙漠热带气候,终年炎热干旱;我国“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主食格局,主要是因为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常年干旱少雨,适宜小麦生长,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充沛,适宜水稻生长。这些例证只是生活中很少的一部分,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大量发掘。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将教材比喻为盛饭的碗,是一种工具,是给人用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地域差异、风情差异、习惯差异、气候差异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四个一”灵活处理教材:改一改,即把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内容进行改编或替换;添一添,即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增添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减一减,即减掉教材中远离学生生活或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排一排,即根据季节时令等,将每册的内容体系重新编排,使教材更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二)探究材料“生活化”

准备科学探究的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般,教师需要准备可供观察、探究的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物品、学生周围的环境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中等进行选择,如课本、课外读物、媒体、电教媒体材料等。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塑料直尺、纸张、可乐瓶等,让学生用这些材料制造出声音。

(三)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科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把课程内容与生活联系作为切入点,用民间谚语、历史故事、生活经验等导入课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云的观测”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馒头云、天气晴”等民间谚语导入新课,使学生感觉到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语言示境、实物设境、游戏造境、多媒体创境、网络返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在进行“了解空气”这一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往瓶子中倒醋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教师把生活中这一情景“搬”到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五)探究方式“生活化”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增长探究的能力。如探究“暗盒里有什么”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桌上预先放几个纸盒,里面放置磁铁、铁球、网球等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分组讨论,组织学生用“摇一摇”、用磁铁吸一吸等方式,推断出盒子里是什么物体。通过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有重要作用,鉴于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短中周期操作型的作业,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扩展到家庭、社区乃至社会,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如玩泥、玩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在学习了“家乡的地形”后,教师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在学校沙坑里完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玩沙造地形,通过动手做一做盆地、丘陵等各种地形,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所学知识。

(七)课外实践“生活化”

小学科学知识涉及面较广,对于一些时间和条件有要求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放在课外完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一般,观测活动、实地调查、问卷访谈等都属于“生活化”的课外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例如,小学科学课堂上探究了蜗牛的外在显性特征后,教师可以指导和鼓励学生在家里饲养蜗牛,继续研究它们的一些生活特性等内在特点,这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语

小学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在实践中探索改进,更好地提高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邱仁宗,译.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作者:李秀琴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西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