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

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专业认证逐渐成为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毕业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参与到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之中。除专业课程外,不少通识课程也将承担指标点的达成要求。其中,公共计算机作为各专业重要的通识必修课程,承载着将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为熟练掌握基本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任务。本文提出公共计算机应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真正融入到专业认证体系中,改革教学计划,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终身学习等能力纳入到课程培养目标的新观点。

关键词:

公共计算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改革

一、概述

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不少高校优势学科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享誉世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工程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全摆脱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能力的现状,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培养效果很难被用人单位认可。正因如此,不少地方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出现了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则有大量工科毕业学生无法找到满意工作的奇怪现象。为了解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1]。申请认证的专业通过制定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可判断的达成性[2]使所有用人单位能够以统一、客观的标准衡量该专业学生培养效果。通过专业认证的方式,迫使工科专业制订更为明确、合格、可达成、可评估的专业培养目标,将以前重点培养少数优秀学生的精英培养方式转变成实现教学资质是否“全体”学生都能受益,培养目标是否“全体”学生都能达成的培养方式。近年来,专业认证逐渐成为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毕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参与到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之中。

二、公共计算机课程现状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大多数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作为公共计算机课程。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结构主要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培养学生具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不仅拓展了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视野,而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知识准备,使学生能够在各自专业中借助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程序设计》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编程语言,其知识结构主要通过讲授一门具体的编程语言,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基本软件开发技能。《程序设计》课程的开设,不仅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更深入地解程序运行机制,而且充分地训练了学生思维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这些能力的训练为其在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复杂性问题时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自上世纪80年代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计算机课程以来,在近40年时间里,公共计算机课程为不同专业培养了大量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理论和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工具的具有一定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强调了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基本信息素养,缺少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求解,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专业认证视域中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思路

人才培养效果与广大企事业单位预期产生差距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面临的难题之一。不少高校希望借助专业认证这一契机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系统地改革,确保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意识、知识、能力与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3]。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认证所涉及到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调整都是十分巨大的,这就需要将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合理地分散到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计算机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必修类课程,在大多数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明确的后继课程,导致不少师生认为公共计算机课程只是普及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的非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承担的教学目标有限。其实,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早已成为各行各业解决诸如计算、通信、数据处理、信息获取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工具,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公共计算机课程都能够承载更多专业认证指标点的教学任务。公共计算机课程依托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只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授时在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上做了相应的删减,特别是课程很多教学内容十分适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只要在现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改革,完全可以使其承载专业认证中更多指标点的任务。具体分析如下:

(一)团队合作精神

在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基础教育环境下,我国大学生新生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基本工程素养,公共计算机课程作为大学新生必修通识课程其开设时间早于绝大多数专业课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对大学新生团队合作精神、工程基本认知等能力的培养,必然能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程序设计》是我国高等学校大多数工科非计算机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公共计算机课程,该课以一种编程语言为主讲授程序设计方法和简单的数据结构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思维,却在教学内容和实际授课环节中缺乏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训练。其实,随着当前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代码规模越来越庞大,软件开发难度变得越来越艰巨,单凭个人很难完成软件的开发、调试和维护,因此软件开发项目通常是由一个少则3-5人,多则数百人的开发团队共同完成。正因如此,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历来非常重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划分3-5人的小组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实验、实习和作业,这种学习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适合布置难度更大、挑战性更强的综合性作业。公共计算机课程如果在教学形式上引入这种做法,无疑对培养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将有极大助益。

(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复杂工程问题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非常重视和强调的能力之一。在2015修订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什么是复杂工程问题做了七个明确的要求[4]。其中,有多条要求与公共计算机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需求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标准”等。公共计算机课程所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无疑为不同专业之间知识的融合、交流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信息获取技术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利用网络寻求解决方案或灵感。另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训练学生掌握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后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可见,公共计算机课程完全可以胜任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终身学习

工科专业学生不仅仅面临着艰苦的知识学习任务,而且,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正逐年加速。研究表明,知识更新速度已经从19世纪60年代每50年翻一番,加快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3至5年翻一番。在这种知识更新速度下,不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是必会被淘汰。要实现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途径。我们知识,当前信息时代网络不仅仅承担着通信、社交、娱乐等功能,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载体,各种教学视频、文档、资料、书籍遍布网络世界,还有涉及到各种专业的交流论坛、期刊论文、专利资料等等。任何一名学生只要掌握了网络学习方法,完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可以说掌握了网络就等于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公共计算机课程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方法。

四、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无论是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还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目前,在开展认证工作的专业中对专业课程如何改进以通过专业认证需求的研究较多,而公共通识必修课程相关研究工作尚待开展,本文借探讨专业认证视域中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行展开相关研究。

作者:陈萌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道蓄.通过计算机专业认证推动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24-25.

[2]李玲玲,赵学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81-184.

[3]罗卫兰,骆健,王海艳.基于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4,30:54-55.

[4]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