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反思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反思

摘要: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中职传统会计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应正确看待会计专业课程存在的几点问题:缺乏“互联网+”教育理念、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模式滞后、教师互联网学习意识淡薄、学校忽视信息化评价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设策略:将“互联网+”教育理念紧密渗透于会计课程之中、建构信息化会计课程体系、创新互联网授课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重视信息化课程评价。基于“互联网+”背景,中职学校应进行合理的会计课程改革,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会计专业学生在课程改革中能够受益匪浅。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0引言

“互联网+”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各传统行业紧密融合起来,鼓励人们创造出新的社会经济业态,从而促进各界经济稳步增长,推动社会协调向前发展。中职会计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契合明显不足,中职会计课程改革应以“互联网+”背景为基础,全面地分析会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将传统的会计课程转变为信息化会计课程,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高素质中等会计人才。

1“互联网+”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影响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行动指导正在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产生影响。

1.1融入“互联网+”,建构综合化会计网络课程体系

“互联网+”的推进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产生深刻影响,无纸化会计的盛行离不开互联网的运用,中职学校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融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化实践操作技能,开设信息化时代需要的会计新课程,全面更新传统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1.2正视“互联网+”,革新会计课程教学机制

“互联网+”与会计专业课程的结合顺应信息化时展,符合会计市场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这对学生互联网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校改革会计课程教学机制,变革信息化会计课程呈现方式,更新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工具,举办信息化会计课程授课比赛。

2“互联网+”与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结合的必然性分析

在“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消费者是政府、企业、学校,还是各家各户成员都追求更安全、更快捷、更可靠的支付方式,新型的电子支付也会迅速取代传统的纸币、票据、银行卡支付。无纸化会计与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未来的会计人员具备必需的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处理能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只能适应会计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将互联网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会计专业课程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以“互联网+”改造传统课程,用“互联网+”开设新课程,将学生培养为“互联网+”会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互联网+”教育理念,与会计课程融合程度尚低

“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依托教室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盛行,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运用、课程、学习方式还未自由开放选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及手机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涌现程度很低。[1]

3.2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不健全

中职学校基础课程以“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管理”等为主,专业课程以“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为主。该课程体系几乎没有与互联网相关的课程,也没有通过互联网改造的新课程,必然造成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互联网意识缺失、信息技术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的后果。

3.3教学模式滞后,脱离互联网平台教学

目前,中职学校的授课模式多以黑板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局限于固定教材和PPT。这种“表象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根本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3.4教师互联网学习意识淡薄,应用和开发软件技术能力不足

中职学校大多数教师不具备应用和开发软件的技术能力,不能有效地将互联网技术融合于会计课程教学当中,过分花费时间在PPT制作上,花哨的教学课件并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容易分散学生上课的精力,影响教学质量。中职学校大多数教师理解的互联网与书本内容结合就是利用互联网制作教学课件,加上图片和音效即可。这种观念只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没能实现会计教学和企业业务仿真环境的有机结合,只是静态会计环境和教学内容的展示。

3.5忽视信息化评价方式,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中职学校传统的会计课程评价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通过考试,教师检测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判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另一种是学生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方式、手段为参考,以获得会计课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为评判标准,通过教学意见表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中职学校传统的师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无法体现会计教学质量的真实性,缺少信息化评价方式不利于获取客观准确的教学反馈,也不利于师生树立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养成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4“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策略

4.1将“互联网+”教育理念紧密渗透于会计课程之中,促进两者互融互通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想要实现网络化教学目标,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紧跟网络技术发展步伐不断革新教学观念,鼓励教师树立“互联网+”与会计课程融合的教育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起两者相互渗透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学校及会计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学校及会计专业教师要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形成深刻的认识。[3]会计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应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网络教学氛围,建立会计网络管理中心,搭建会计云平台学习系统,在具有建设性的实施过程中灌输教师和学生互联网教学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将互联网和会计相联系,从而有效地协调两者互融互通。

4.2建构信息化会计课程体系,实行多元化分层教学

中职学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首先应以会计法、准则、条例为依据,选择包含有利于学生学习运用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并能得到教师和用人单位认可的教材。其次,中职学校应密切关注互联网发展趋势,在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以建构会计信息化课程为核心,将会计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与会计信息化课程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互联网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当中。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让学生自由获取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实行多元化分层教学;比如在Moodle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展网络分层教学,以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依据,设置一项“基本任务”和一项“提高任务”;以“会计电算化”中的“薪资模块”项目为例,可将单工资类别下,结合日常业务办理情况,学生进行工资分配、分摊业务处理作为“基本任务”,而多工资、单工资的类别判定以及工资分配等任务则作为“提高任务”。

4.3创新互联网授课模式,促进校企合作信息网络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会计基础工作逐渐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以SAP软件财务模块为例,诸如采购、销售、应收应付款之类的常规业务,在录入了基本信息后,系统后台将自动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并登记入账,形成由“原始凭证”直接到“报表”的工作流程,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从“全过程记录”变更为“两端处理”,即“初始信息的录入与审核+统计信息的分析与报告”。[5]信息化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已经从掌握手工做账流程变更为熟练运用互联网核算和监督账务操作。中职学校应努力申请校园建设资金,为学生创造设备先进、会计软件正规的教学环境,并定期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建立学生相互讨论的网络学习论坛。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环境,中职学校还应和企业频繁交流,邀请企业会计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利用企业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信息化会计的操作印象,实现学校和企业会计资源共享,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互联网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4.4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开展网络技能培训

中职学校教师应主动树立学习互联网意识,注重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具备信息化素养,结合会计教学目标在互联网平台上勇于应用会计软件,熟练应用之后敢于进一步开发会计软件,真正实施互联网技术和会计课程融合的实质性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完成各种教学功能,常常需要教师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因此需要教师熟悉会计知识框架,对于教学内容能够熟练掌握,有知识的驾驭能力。[6]中职学校应定期组织会计教师开展网络技能培训,培训结束之时考核教师培训情况,分析培训过程的优势与不足;还应举办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号召教师积极参与,对获胜教师给予嘉奖,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只有教师具备了会计信息技术,才能在课堂上正确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在会计领域的创新精神。

4.5重视信息化课程评价,切合实际修订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效的课程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课程评价过程应借助互联网,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课程评价体系,考评教学活动中所有参与者包括授课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实际情况。首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情况进行自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组织授课教师对学生考试情况进行评价,鉴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欠缺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提高会计综合能力;最后组织用人单位对学生实验、实训、岗位实习进行评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不同角度的多方评价有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中职学校根据这些评价,结合用人单位实际修订会计课程设置方案,提高会计信息化、网络信息、电子沙盘的课时比例,还要利用校企合作的条件加设财务众包的体验课程和财务共享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的前沿意识。

5结语

总之,“互联网+”对中职传统会计课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校必须要将“互联网+”教育理念渗透到会计课程之中,不断地改善信息化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玲.“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5):23-27.

[2]刘晓红.中职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12).

[3]成春菊.基于“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61.

[4]唐乐群.“互联网”时代下中职会计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2018(11):83-85.

[5]陈淑贤.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会计实践类课程中的实施、问题及实施[J].会计教育,2018(12).

[6]蒲少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中职会计教学的探究[D].山东大学,2017(11).

[7]徐铭阳.论“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J].专业建设,2018(11):91-92.

作者:肖畅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