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职机械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职机械

中职机械范文1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1引言

以学生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合例安排教材章节并整合多学科交叉教学等。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内容缺乏创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等核心问题,严重影响学生掌握机械制图技能。

2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机械专业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无法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些中职学生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认知与理解能力不均衡,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及时掌握机械制图技巧和规范操作等技能[1]。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具体体现为在课堂中只能利用教材和多媒体演示设备,展示与教材内容并无较大差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观看较长时间课件之后会产生疲劳感,降低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很多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并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不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与中职机械教师对新时期教学模式认知不够深刻有关系,也与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模式有关。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机械制图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并且任课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很容易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会对机械制图的相关实践操作内容产生抵触情绪。尤其对于低年级的中职学生,不能够被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吸引,从而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此时任课教师也并不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活动变化特征,还会引发更多教学活动组织难题,直接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频率。

2.2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提升

中职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分析,是未执行新型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孵化模式的具体表现。很多中职院校的机械专业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无法精准对接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容易让学生形成被动学习的思维模式[2],不利于机械专业实践任务的展开与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与学校硬软件环境息息相关,理工科专业需要深化巩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不能从单一的理论教学入手,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很多中职学生比较反感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对项目实践环节比较感兴趣,在互动讨论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汲取更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不到提升,与职业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关。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并不能快速识别和定位自身角色,对各项教学活动的认知理解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很多教师会将学生视为成年人,教授过于成熟的机械制图理论和实践技能,很容易存在揠苗助长等情况。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并不突出,与较多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滞后有关,并且不能够从学生的视角认知和理解机械制图方法和技术规范等内容,也容易引发较多争议和矛盾问题。

2.3教材内容比较枯燥

教材内容比较枯燥,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也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关键原因之一。新时期的中职院校学生对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版本比较落后,无法根据当前新时期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教材选择[3]。教材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与生活练习较少导致内容枯燥,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减少项目实践环节的参与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的问题,不仅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效能降低,而且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很多学生会反映机械制图教材内容晦涩难懂,并不能丰富学生的视野,也不能提升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时常感觉到吃力,逐渐失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兴趣,也不能及时掌握机械制图的构造技巧等。尤其对于低年级的中职学生而言,机械制图的部分教学内容非常枯燥,识图和作图过程不能够有效衔接,也非常考验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联想创造能力。并且很多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会逐步暴露出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并不能发现学生潜在的逻辑思维漏洞,会间接影响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的综合设计和应用成效。

2.4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很多中职学校会将项目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相关联,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之后,才可以开启项目实践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变弱,实践能力水平一般,会严重影响机械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4]。学生的机械制图实践能力较弱,取决于新时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很多中职机械专业教师,不能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并不丰富,也不能学习更多机械制图技能和构造模型技巧。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是教与学之间存在矛盾的具体表现,也会影响学生认知和理解教学目标的能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会存在比较茫然的情况。此外,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并不会关注实践结果与教学评价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对各项实践应用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才能够达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目标。但是很多学生从主观层面上逃避实践环节,不自信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很多教师并不能合理运用鼓励式教学方法,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与其主观层面不自信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全面以及不深入问题有关。

3基于项目实践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研究

3.1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中职机械专业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小组成员对某项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任务进行有效分析与理解,将某个机械零件的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过程进行系统化构建,从实施细节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前期准备阶段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5],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实践项目的实操学习兴趣,将相关理论知识点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在前期准备阶段初步完成可行性调研部分的工作任务。在前期准备阶段,中职机械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观看机械制图绘图软件的操作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后续实践项目实施阶段。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生动直观的演示视频等方法,反复了解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在后续实施阶段会事半功倍。前期准备阶段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配合,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

3.2任务布置和实施

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项目任务布置和实施阶段,需要将学生预习的内容和实际操作内容进行比对,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将机械零件的制作过程进行模块化拆解,并根据金工操作的结果,选择绘图制图的方法。在任务布置和实施阶段,是考验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对实践操作活动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对机械制图方法的不同理解,能够有效激发创新创造能力。在任务布置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及配合默契,将小组实践任务和操作过程方法相结合,与教师共同商量绘图过程中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教师和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机械制图过程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通力配合才能够达到指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任课教师需要及时鼓励学生们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并且合理设置不同的挑战关卡,引导学生们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3.3实践成果汇报

在实践成果汇报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述出来,在成果演示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并不以同一个标准要求左右的学生,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过程产生深刻印象。在实践成果汇报阶段,学生小组能够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作品展示在课堂上,并将具有创意和个性的实践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讨论。中职机械教师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完成具有想象力的创作过程,并从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技术层面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实践成果的汇报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紧密配合,并将成果展示方式进行创新设计,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采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视角的方法,描述在机械零件制图绘图以及完善的项目实践过程,并从中得到了多少收获和独特体验感等。

3.4反思与总结

反思与总结,是中职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沟通渠道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影响机械主图教学效率的核心要素之一。有些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过分关注教学活动的过程,对项目实践的后续反思总结教学环节并不重视,因此很多中职学生并未形成完善的机械制图学习模式,缺乏高效和高质量的反思与总结。在反思与总结阶段,中职机械专业教师需要将相关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评估每个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可以选择查看评价结果,并反馈意见。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若存在较多歧义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协同进步,逐步完善机械制图课程的项目实践教学模式。

4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研究

4.1微课新知识导入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实现新知识导入和预习教学过程。利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拓展多维度的思维训练模式,将微课短视频作为新知识导入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善机械制图课堂静态化的问题。很多中职院校存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脱节的问题,在利用微课教学资源实现机械制图新知识导入的过程中,需要将动画视频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协同多媒体教学模式,完成新知识导入阶段的教学任务。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专业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完成相关知识章节的微课视频制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将新知识与已掌握的旧知识进行有效关联,训练中职学生的机械制图知识预习能力。

4.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模型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机械制图课程的知识模型,能够有效协助中职学生完成系统化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过程。中职机械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在强化记忆和知识体系构建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打造立体化课堂的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将重难知识点进行关联性分析,协助学生完成生动直观地图像化知识记忆过程。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机械制图的知识模型,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发掘教学潜力的同时,还能够协同进步,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留的疑难问题,并将其进行等比例放大,在思维导图主题样式中选择树模型,构建对应的知识结构。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相关重难知识点,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可拓展性特征,引导学生完成相关机械绘图的实践项目任务,思维导图可以协助学生理解任务的具体实施思路。

4.3机械制图过程分析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机械制图的过程分析,是新时期中职机械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创新设计的关键教学手段之一。很多中职机械教师会利用CAD等相关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进行教学过程分析,并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针对性实践教学。机械制图目标内容的过程分析,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利用项目驱动教学设计方法,强化学生对机械零件构造绘制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对机械制图的过程分析,需要从系统工程相关理论技术出发,将绘制图像和三维数据建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强调顶层设计和深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从学生比较擅长的机械零件构造开始讲解,将机械制图的过程分析内容拆解为各个系统模块功能。

5结语

中职机械范文2

中职机械教学的常规授课模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而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但应用深度依然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主要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其应用效果及方式,以期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带来借鉴。

关键词:

机械教学;中职院校;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中职机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技术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以及图片的方式展现机械的结构以及运动形态,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清晰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交互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图片或者视频分享到网站,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观看,降低教师重复授课的时间,提升教学效率;第三,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站拷贝教学内容,丰富学习资料。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

二、中职机械教学现状

中职机械教学重视理论教学,忽略机械知识的实际运用由于教学内容具有枯燥性、复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分解式机械结构,通过平面图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对于复杂的内容,教师通常采用一带而过的方式进行授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行,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机械教学,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无法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教学中,通常是将常规的二维图形展现在多媒体技术中,无法有效运用三维立体模型以及视频,多媒体效果无法展现。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媒体技术下中职机械教学应用研究

在中职院校的机械教学中,常规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课本教学方式,由于机械教学相对较为枯燥,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并且无法满足学生的素质提升需求。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则可以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直观性教学应用

在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仅凭借教师讲述,学生难以有效提升理解能力。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清楚地表达机械原理,将机械传动原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机械原理,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例如,平面连杆结构的整体运行过程相对复杂,仅依靠平片图,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其运动形式,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积极地引进多媒体技术,将其运用到三维教学中。立体平面图可以清晰地展现连杆结构的运动形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连杆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极限位置,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连杆机构的运动形式。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学直观性,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难点教学应用

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存在较多教学难点,主要是由于机械课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机械零件的结构相对复杂。在常规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讲述以及平面图进行讲解,但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将各结构有机联系起来,难以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过程中,平面图与实际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学生更难以提升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三维展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各角度深入剖析机械构件,通过三维展现零件的各个角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难点教学中,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3.在活跃课堂时的应用

中职机械范文3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了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在中职机械教学当中,要注意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从而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职机械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对机械专业类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首先,可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由于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有着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内容,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水平,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此外,由于教育的广泛普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看重其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次,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会使得学生更加的热爱本专业的相关基础性课程,提高自身的进步意识;第二,可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以便学生能够将单纯的学习转变为自身的职业兴趣;第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完善学生的个人品德和素养,让学生对机械类专业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各种创新活动当中,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素养。第四,提高学生的个人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构建好综合化的知识框架体系结构。此外,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创新水平、设计能力等,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给学生的今后发展和职业规划打下基础,提供参考。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较小,机械专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再加上内容结构复杂,所以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给学生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专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保证。

二、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1.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由于中职学生在毕业以后就要走向工作岗位,那么学生自身的实力水平和专业化素养才是工作当中最具有竞争力的,而作为专业化的课程,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较为乏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主动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好感,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思考,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最后,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机械基础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学生难以真正的理解,所以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可以向学生直观的展示出一些大型的机构和设备,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机械基础知识所对应的实际物品。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模拟的仿真实验,对工艺过程进行演示仿真,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原理,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例如,对于铸造、渐开线的形成以及焊接等过程的演示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实现,通过对一些机械过程的演示,可以使得内容变得具体化,引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学习兴趣。

3.建立完善的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不仅是重要的基础性建设之一,而且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实验室的建设非常的重要。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水平,充分的发挥出实验室的作用,是中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需求之一。因此,中职院校要严格的根据实验室管理的细则,对机械基础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对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教材、安全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当中完成任务。除此之外,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体系。由于机械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环节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保证实验项目设立的合理性与创新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水平。

4.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摒弃传统、单一化、被动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对机械基础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把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采用层次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的渗透进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对四杆机构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制定好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再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讨论,认真了解机构的运行状况,深入对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5.教师素质及观念的提高与转变

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的时候,才能保证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不断的提高机械基础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水平,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外出实习机会,使得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素养。此外,还可以联合周围的院校,组织部分教师进入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并且进行讨论总结,分析自身的不足之处,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机械基础知识水平。目前,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对机械基础理论部分的讲解,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中职教师也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的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创新设计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比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职机械基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了,在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给学生的今后发展和职业规划打下基础,提供参考。因此,中职教师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建立完善的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住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苇.职业院校机械自动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路分析[J].数码世界,2020,(2):180-181.

[2]杨燕青.中职机械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2):192-193.

[3]邢艳秋.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9,(34):399.

[4]刘成.浅谈微课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5):69.

[5]曾凡娇,李韬,周向阳,等.思维导图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9,(30):38-39,42.

中职机械范文4

1.1理论基础与学习习惯

“中职本科”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招收的一类本科学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课外接触,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大多是初中毕业,且对初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学习自律性不强,对于课程内容总是浅尝则止,自信心不强,由于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课堂氛围较活跃,对于基础理论缺少兴趣,偏爱实践操作,这与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高校“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不适合“中职本科”学生,造成大多同学学习一年后收获少、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觉得“设计”离自己十分遥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由于目前全国并没有专门的“中职本科”高校,“中职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一类对象。普通高校的教师上课由于教学对象不单单是“中职本科”,同时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故很难划清界限。教学上按照经验讲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节进行理论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素材与教材的结合占据了课堂,相比之前的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对“中职本科”的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

1.3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

目前而言,“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被定位为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教学内容却与此完全脱节。实验实践内容并没能有效结合,验证性实验的偏多,动手操作的较少,和课程衔接不到位,显然不适合目前的“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题目多为经典的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只有少数同学能按照手册完成设计,但是这么算却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测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为辅。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象。而“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的考核也该在成绩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学内容以行业岗位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为目标,以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为指导。

2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

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

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solidwork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

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

“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测试占70%。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

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中职机械范文5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机械是中职学校中的一类热门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维修水平,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纵观当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水平在不断提高,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对机械类人才的培养很关键。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与专业术语较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传统的中职机械教学模式选择不当,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机械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相偏离,进而导致机械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改善当前中职机械教学的现状,应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机械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对机械零部件的构造、原理与运行状态等进行直观、具体的展现与模拟,这是提高机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多媒体能制作PPT,能将机械课程学习的知识点与基本架构进行明确的展示,同时,还可添加相关的图片、音频与视频文件等,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动画等将难度大的知识点简单化,便于学生对机械原理、基本构造等加以理解。此外,还能凭借动画手段来模拟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与修理的具体操作手法,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到相关知识点,产生学习与模仿的兴趣,利于提高机械教学质量。

二、中职机械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培养职业性、专业性人才为目标,为机械制造业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源。从当前中职机械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一些机械结构、运行原理图等的展示,也以教材为主,且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实践与课堂参与机会较少,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机械教学失去兴趣,进而影响机械教学质量。此外,中职院校资金紧张,相关的教学器材、设备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职机械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凸显,机械类实践操作较少,仅仅凭借理论知识点灌输是无法得到理想教学效果的。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1.结合机械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课题

开展中职机械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必须做到科学、规范,不是所有的选题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实施机械教学时,应结合机械教学课程的特点与难易程度,精心选择课题,一般都是语言难以表述、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等,才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与视频动画效果来进行知识点的呈现,能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凸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若一些知识点没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则无需使用多媒体设备,否则会浪费时间,且教学实效性也不强。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渐开线齿轮转动”的知识点时,该项知识点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在渐开线性质、形成情况等方面,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表述是无法实现的。若依靠简单挂图的方式来进行讲授,会让学生的思维较为模糊,一头雾水。此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渐开线性质、形成过程、齿轮转动情况等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借助Flash动画对渐开线齿轮转动的过程进行模拟,特别是渐开线压力角、受力状态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度了解与掌握渐开线的概念、性质与形成过程等知识。

2.融入情境化元素,以增强教学吸引力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智与思维等尚未发育完全,对一些新鲜、热门物件等都充满好奇。开展机械教学时,应结合中职生的基本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一定的趣味情境,将机械相关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之中,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与学习机械专业知识点,这样知识点接受起来更容易,且知识点接受速度更快,还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利于机械教学水平的提高。需注意的是,在情境设置时,应具备职业特色与职场特色,模拟机械制造业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机械零部件重组、故障修理等操作,为未来学生步入职场环境进行预热。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组合体的三视图”时,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维状态下组合体,正确地画出三视图,教师应设置职场环境,制造部需要根据设计图样来确定螺母与螺丝的规格,以“螺丝与螺母”为任务,让学生扮演设计者的角色,先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师充当设计图样验收与审计人员的角色。在画三视图时,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仅仅能观察到二维状态的画面,无法获取三维立体状态的画面。此时,可应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来实现三维空间展示,能让学生直观、具体地观察到三维状态画面,进而画出正确的三视图。

3.选择电子案例,开展职业素质培训

中职机械教学的实施,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还应渗透一定的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形成电子案例,借助电子案例来实施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机械知识点探究与学习的动力。此外,电子案例都是职场案例,职业性强,在展示电子案例时,能让学生对职场环境、工作内容、职责等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例如,在学习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关于零部件组装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借助电子平台对零部件安装的视频进行展示,此时,学生会意识到自身能力与职场要求的差距,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四、小结

就目前中职机械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不高是突出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中职院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设施建设,增加在教学设施上的预算,或者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以减轻中职院校的经济负担。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符合中职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可营造健康愉快的课堂环境,与此同时,还可将小组合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渗透其中,强调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符合中职教育的宗旨与目标。

作者:刘涵钧 单位: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周春芹.论多媒体展示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9).

[2]聂君.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5(24).

中职机械范文6

中职院校机械专业课程设置中,《机械制图》是其中较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之一,在中职教育重要性得以进一步凸显的当代社会,如何构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高效课堂,值得每一名中职机械制图专业教师分析探究。本文围绕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属性特点分析入手,重点总结构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要点,以资借鉴。

【关键词】

中职;机械制图;高效教学;要点

中职机械制造等专业在课程设计上,《机械制图》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由于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涉及到一些较为缜密负责的计量及计算内容,学生需要兼具机械绘图技能及极强的逻辑思考能力,最终落实到机械设计或制造图纸上[1]。而受制于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在教学模式上加以创新,打造契合中职教育特点的机械制图高效课堂,以此改善及提升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一、以激发及调动学生的机械制图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构建教学新模式

中职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围绕专业课程基础知识讲述及知识实践应用而形成一种教学模式或常态。以往中职专业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主导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一方面有悖于中职教育注重实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受此影响,中职课堂教学收效不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涉及到较多的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运用,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以此作为营造构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教师而言,其在设计机械制图教学计划,或确定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时,要充分顾及到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学习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跟进,构建融合专业性、科学性及充满学习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2]。例如,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涉及到制图部分的基础知识,如点线面及其投影,内容较为晦涩枯燥,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该部分内容就成为中职机械制图学习的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将教室的墙、面及学生的位置方位作为比喻对象,通过设置空间直线段及空间平面形的方式(如:以教室墙壁作为面,以学生座位作为空间点,以学生课本作为空间平面形),可以辅助学生总结制图中点线面及相应的投影之间的内在关系,再经由师生讨论交流,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二、丰富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方式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经过实践验证,在教学收效上较有保证,例如,涉及到机械制图中的字体设置、零件装配图纸、制图的尺寸要求、图线的布局及画法、机械制图图纸的阅读等,早期教学环节形成的教学做法,如板书书写、板图绘制、线条设计等,都符合国家制定的机械制图标准范式。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制图严谨的思维意识。此外,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一些较为重要且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较为困难,例如,结构复杂体的模型制作、截交线及相贯线等,教师除了可以采用实例教学方法外,针对机械几何体截交线及相贯线,以及相应的投影画法等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使教学过程兼具图文多样性及视听综合性,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在更加形象直观中获取相应的知识点,增进课堂教学效果。而在机械物体的内外部空间演示上,教师可以综合采用模具实例教学、多媒体教学、AutoCAD教学等多种方式,通过动画演示及步骤分解,使学生对机械复杂物体及元件的构成及绘图要点加以全面熟悉及掌握,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关联学习,尽快掌握AutoCAD软件使用技巧,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分配及设计中职机械制图课堂线上线下教学内容

首先,在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环节,针对机械制图的基础内容及重要内容,教师应通过着重讲解的方式,在师生互动交流学习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更多采用精讲的教学策略。在线上课堂中,由于课堂讲授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短,教师此时就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摸清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注重采用直达重点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将机械制图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及突破[3]。作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来说,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专业学习的基础及前提,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制图及识图能力设定,通过采用《AutoCAD》教学及机械制图交叉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混合学习,对相关知识点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对重点进行集中讲解后,教师还应趁热打铁,对学生理解过程中较易陷入误区,或在练习中较易出错的内容进行课上专项训练,让学生可以在线上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对本节课的重点及易错点加以深入理解[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重要性愈发凸显的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应在方式方法上予以丰富创新,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重新建构。作为中职机械制图专业教学而言,其存在较大的教学及理解难度,中职机械制图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教学手段的扩充,线上线下课堂练习的跟进,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成效。

作者:姚园园 单位:泊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2,(20):30-32.

[2]刘颖.浅谈中职《机械制图》中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J].装备制造技术,2013,(9):220-222.

中职机械范文7

关键词: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中职技校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作用

我国正在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历史转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中职技校机械专业教学工作也在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以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于是现代化学徒制这一教学方法逐渐进入了教学工作的视野,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企业教授学生技术的师傅二者共同施教,将学生培养成技术能力优秀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经过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已经充分证明了现代学徒制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科学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方法,是提升职业技能教育水平的有效举措,对于培养人才具有积极意义。现代学徒制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转变的积极探索,是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人才的吸收和培养,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既可以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学习到企业实用的技术技能,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所难以比拟的,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巨大的帮助。

2当前中职技校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现实问题

2.1学生认同感不强。虽然现代学徒制对于提高中职技校机械专业教学工作质量,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巨大帮助和作用,但学生目前对于这一教学方式并不“感冒”,教学方法的开展中实效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中职技校学生对于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的认识较为浅薄,单纯地认为这一教学不符合教学常规,学徒制属于旧社会传统培养技工的产物,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先进技术教育理念,学生难以接受这一形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受到限制。教学过程中对于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没有认识到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没有认识到现代学徒制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科学产物。

2.2师资力量薄弱。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需要丰富的教学物质条件,达到与社会实践相接轨的水平。当前中职技校机械专业教学虽然也在积极进行设施设备的完善和补充,但难以达到社会先进水平对于设施设备的要求,导致学生难以真正学到与企业实际生产接轨的技术技能。而且机械专业设备多为通用设备和常规设备等教学设备,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教学,企业师傅教授学生实践操作中,学校对于专用设备的投入如果较为匮乏,企业师傅也很难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技术水平上更进一步达到企业要求水准,从而不利于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

2.3学校缺乏管理经验。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提出的时间较短,教学工作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当前中职技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学校普遍缺乏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管理经验,缺少结合实践教学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补充,在教学管理当中做法僵化固化,不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阻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现代学徒制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在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奏效,这也是导致学校缺乏管理经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2.4教学理念落后。虽然现代学徒制教学观念已经逐渐得到教学工作的认可,但长期以来教学观念的滞后导致教学实践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仍然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的理论知识较多,且实践操作性强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学习机会。另外部分教师对于现代学徒制教学科学内涵的把握并不准确,在教学工作中缺少与企业师傅的互动交流,缺少共同探讨如何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教学措施。这也是造成中职技校学生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下专业实践技术仍然得不到有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完善中职技校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方法策略

3.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徒制。要实现中职技校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扭转学生认识程度不足,对现代学徒制教学作用认识不到位的局面。传统教学方法长期占据教学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和教师脑海中已经占据了主导,教师和学生对于机械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不深入,对于这种方法接受程度也不高。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为学生讲述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的作用,学生认识不到这一方法的积极意义,自然学习没有主动性。现代学徒制完全有别于旧社会传统技工培养方式,必须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角色转换,通过体会企业员工职责担当,提升学习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首先要加大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有关内容和积极作用的宣传力度,帮助学生认识到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的科学内涵和积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一些我国经过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吸引学生主动适应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区分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与旧社会学徒技工培养方式的根本区别,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科学内涵和意义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水平。

3.2加大企业师资力量引进。师资力量的强弱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层次高低的一个表现方面,师资力量的强弱也会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当然师资力量的强弱并不完全能决定学生学习水平和层次,学生技术水平还受到其它方面的影响。但是师资力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教师长期与企业生产实践技术脱离,这也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的落后,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技术水平。另外,由于一些中职技校缺乏师资力量的投入,难以吸引一些先进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无法吸引拥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师傅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也会导致学生在技术水平层面出现不足。加大企业师资力量引进应当找准方向,精准发力,切实提升学生学习企业实践生产条件,为学生学好技术创造一个好环境。首先,中职技校应加大对基础设备的投入,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设备的完备,以更好地为学生讲解实用技术,让学生更好地操作企业设备。其次,院校应投入资金积极寻找与对口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合作,企业具有逐利性,院校舍得投入资金开展合作,自然可以吸引先进企业提供优秀技术人才指导学生学习先进技术。中职技校应不断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扩大专业教师队伍,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积极投入资金与对口企业进行合作,教师负责为学生理论知识打下基础,企业师傅负责提升学生实践技术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

3.3加强学徒制管理工作。由于现代学徒制教学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够长,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积极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工作,提升这一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目前,传统教学观念仍然占据主导,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虽然得到应用,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引领下,实际教学过程却难以彰显这一教学方法的优越性,教学方式僵化不够新颖,换汤不换药,教学实际中,一些教师仍然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忽视学生实践操作技术水平的培养。另外,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时,传统教学经验有时难以奏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找到适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经验,用新的授课方式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为了加强学徒制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企业和学校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借此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在学生跟随企业师傅学习时,按照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借此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学校和教师应当持续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联系,谋求合作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习先进技术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实训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加强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要求企业将学生技术水平的培养重视起来,为学生学好技术提供坚强的基础保证。

3.4切实提升学生技术能力。传统教学观念长期占据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教师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工作中只是简单地按照运用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教学不注重技术,只注重理论,考试不侧重实操,偏重于卷面分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合理利用手中的教学资源,既不完全照搬课程理论知识,也不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水平,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实践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补充,完善教材中不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陈旧内容,帮助学生获得企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教学工作必须要改变这些状况,真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水平,正确运用这一先进教学方法,以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术水平为目标。教师应放弃以往过于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方式,主动转变思想,正确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为根本目标。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师傅来为学生讲课,企业师傅可以结合企业在实际中采用的技术规范和生产要求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领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学习空间和机会,保证学生按照企业师傅所讲的内容进行实践操作,达到切实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德宝.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困惑及对策研究[J].福建电脑,2015(012):52-53.

[2]王淼.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3).

中职机械范文8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就业

0引言

就业率是判断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就业质量则会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中职学校必须提高对学生就业的关注度。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也较之过去有了诸多改变,有很多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机械制造中,如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就业率的提升,就要结合当前机械专业就业现状,采取科学的方法优化调整。

1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承担着培养生产一线实用人才的重任,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大多会在毕业后进入到企业参加工作,而对近几年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整体上呈现“就业率高、成功率低”的情况[1]。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进入到企业定岗实习,同时学生在择业前也会进入到人力资源市场自主择业,学校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专业、个体状况,推荐相应的工作,因此,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可以快速的参加到工作岗位。但是学生就业率高并不代表着其就业已经成功,很多学生在企业工作后,当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薪资待遇等情况后,部分学生会产生工作实际与预期相差比较大的情况,这时学生就可能离职,只有一部分学生能真正的在相应企业坚持工作。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1)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比较大,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学生的这种期望。中职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比较少,对社会了解不全面,认为自己在获得毕业证及其他相关证书以后,在企业中就可以找到与自己期望对应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而当学生真正参加工作后,才会发现自己的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与预期存在很大差距,学生难免会产生比较失落心理,从而选择离职,然后再就业,情况严重的会出现循环就业现象,这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就业质量。2)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岗位要求。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教学起点相对较低,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当学生进入到企业后,很难胜任工作岗位,只能做一些基础性、没有任何挑战的工作,从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2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策略

2.1结合市场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促进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学校必须结合市场要求,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优化调整,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保证学生可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新时期下,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制造行业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中职学校需要结合市场要求,对机械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如在以往的机械制造基础上,增加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自动化生产线、3D打印技术等内容,通过新的课程培养新人才。中职学校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及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技术变革趋势实现对传统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如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传统机械制造与机电一体化的融合,提升机械制造效果,满足现代化机械制造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3]。中职学校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借助学校的资源培养出契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上,中职学校要从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入手,关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校企深层次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并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充分了解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熟悉自己今后工作的岗位环境,消除学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让学生能根据企业要求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2.2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

首先中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中职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机械专业更应该关注实践教学。中职学校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育改革的落实,在教学中,相关实验、实训活动都要与市场用人相匹配,在教材选择上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行业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保障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育的技术性、先进性。如当前企业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机电一体化设备,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物讲解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开展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4]。同时中职学校还应该对学生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育,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此外,还应该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规范实践教育课程,根据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发展,设置实训内容,并安排专门的实训教学负责人,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训项目,通过常规化的实训活动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2.3工学结合,强化就业指导

新时期下,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能力要求持续提升,为了确保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良好就业,中职学校还应该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还要指引学生做好职业生活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自觉考取与专业相关证书,促进自身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提升[5]。中职学校还应借助工学结合增强与企业的沟通,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学校要与企业达成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专门的工学结合班级,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学生实践操作活动进行指导,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岗位,承担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考核工作。学生到岗后,中职学校则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帮扶,开展学生生活管理、思想教育等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后,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达成协议,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返回学校统一就业。在实践中,中职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能真正结合自身特点、能力实现择业就业。中职学校要注意,就业指导工作应及早开展,最好是在学生刚进入学校后就开始,帮助学生能正确的看待职业、专业之间的关联,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就业思想,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提早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此外,中职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保证学生在就业受挫后,可以及时调整自身心态继续就业[6]。

2.4创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当前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认知水平、职业素养相对较低,这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负面作用。对此在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创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首先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必须全面落实小组合作、做中学、理实一体化等理念的应用,注重对课堂教育方式优化创新,结合专业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实训课等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按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确认职业教育内容,综合应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打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促使学生在良性环境下获取知识。此外,教师要完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2.5打造良好的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环境

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锻炼机会、发展空间是影响其就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中职学校应结合机械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7]。一方面中职机械专业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为出发点,对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设置,借助第二课堂实现对学生学习动机、职业理想、价值观念的培养。同时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活动,强化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还需要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可以邀请机械行业的企业岗位负责人、技术模范进入学校,担任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辅导员,将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内容融入中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品质,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此外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师还应关注学生本身的主动性,要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形成班级文化共同体,深入挖掘学生潜力,借助班级文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2.6找准升学与就业的平衡点

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来说,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对专业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学生在刚入学时,学校会结合职业对学生特点进行引导,此时学生的职业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学生在毕业阶段有就业、升学两种选择,对于选择升学的学生而言,会自然而然的降低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要求,更加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则会更加关注自身职业能力发展,导致知识与技能出现差异性。在实践中,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还应找准升学与就业之间的平衡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毕业后就业或升学的选择。从当前职业教育整体状况看,逐渐实现了升学和就业的兼顾,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逐渐提升,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直通车”也更加顺畅,中职生可以通过对口升学、高职单招的方式继续升学深造[8]。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还应该关注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做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考评工作,要充分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衔接的前提下,关注学生创新能力、职业修养发展,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2.7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父母具有较高学历或是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一般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认知水平,这也就说明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等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认知水平,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起到一定影响作用。所以,应该给不同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较为重要。1)完善中职学生的资助体系及帮扶体系[9],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家庭状况较差学生的需求,结合地方政府及国家政府的相关资助政策、帮扶政策等,制定符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资助制度和帮扶制度,并从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及经济资助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保驾护航,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2)优化学校班主任团队。在中职院校、家长、学生之间,班主任为三防沟通的纽带,其对管理班级和学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团队,首先应将班主任队伍组成结构作为切入点,完善招聘和评价班主任制度,打造出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团队,使班主任引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10],并成立学习型班级,通过多渠道学习平台及交流平台,对家庭状况较差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帮扶,促使学生树立目标,建立自信,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