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校企合作方式推进,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成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中的方式,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中的成本问题,探讨提出一些教学实践与措施,在保证校企双方帮助培养学生的同时减少成本,为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校企合作提供新的方式与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互联网;校企合作

1引言

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市场环境中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也在国家教育转型的思想下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种方式层出不穷,比如在实践教学体系[1]、专业能力[2-3]、课程教学[4-5]等方面进行探索。然而,当前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都在不定程度上存在脱节。因此,高校的学者与各类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尝试与摸索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

2现状与问题

2.1现状

当前比较常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是进行校企合作,把企业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与实践当中,尽可能地把教学实践内容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在引进企业促进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衍生出多种探讨形式,主要的形式有:(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与建设职业院校每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与定稿都会提前安排领导与教师到企业以及周边院校进行调研与学习。经过调研,了解当前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与要求,并制定初步的人才培养方案。再邀请企业一起针对制定的初步方案进行探讨与调整。(2)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角色对人才的培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一般会把学生安排到校外的企业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不等的“再”学习培养。通过企业的实践基地环境,让学生与教师都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企业用人要求与标准,从而辅助人才培养质量的改善。(3)企业安排工作人员进校授课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企业中达到一定条件的工作人员引进学校课堂。比如,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充当校内专职教师的授课工作任务,或者定时(比如每2周)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到学校进行知识项目技术讲座以及组建校内企业工作室等等[6-7]。企业指导老师融合企业的真实案例以及工作事项,再结合课程内容,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让他们了解真实工作时所要求的知识和技术。(4)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学习当前,很多院校会在寒暑假期安排骨干教师进入合作的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不等的实地工作学习。通过教师在企业实际项目的工作环境,让教师了解当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等资料,进一步反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授课质量上。(5)企业与学校进行班级定制在某些条件适合的院校当中,企业与学校共同针对专业定制班级进行人才培养,如“订单班”、“蓝桥班”等[8]。此类校企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辅助,并且全程由企业对专业的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以及师资设备投入与管理。

2.2问题

在校企合作的这些模式中,各有不同的优缺点。除了定制班的合作方式,其他方式的校企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成本。不管是企业作为实践基地还是安排工作人员来学校指导授课等,企业都将承担用工成本。比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安排企业指导老师进入学校的日常授课教学。但这种合作方式,企业方面会面临成本压力。作为企业,主要考虑的是盈利。若长期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没有平衡成本问题,必然不可能深入与长久合作。因此,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都会尝试探讨新的方式以期在达到合作目的的情况下减少双方的成本,从而使得合作更深入与稳定。

3教学措施与实践

为了引进企业指导教师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但又要减少企业的成本压力,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借用当前互联网的便捷性尝试一种新的方式:(1)首先,课程安排“双师”授课教学。课程安排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授课。在课程制定的过程中,校内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合作,规划整个课程的内容制定、案例讲解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们接触真实的企业项目。(2)其次,基于互联网的便捷性,企业指导教师远程现场授课。为了减少成本,企业指导老师并不是每次课程都要来现场进行授课教学,而主要是借助Teamviewer等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远程授课。同时,校内专任教师还要负责现场指导学生等工作。企业指导教师负责主导整节课程的主线、案例以及知识讲解等。(3)再次,有目的性地营造实际项目场景,培养应用技能。企业指导教师利用企业项目案例在课堂上作为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安排实训任务。校内专任教师负责按企业指导教师的要求辅助引导学生完成任务。(4)最后,进入企业,现场学习指导与项目检测。在课程的项目教学完成之前,安排时间把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企业的项目负责人给予现实案例的指导。同时,让学生与企业其他的工程师一起交流学习,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企业环境,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方向。

4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政校企等各方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可靠的模式进行。在各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培养服务于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首要原则。政府、企业、学校以及教师等都在不断地进行各种方式地创新和研究,去尝试解决出现的各种现象或问题,为提高培养专业人才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需要不断地对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韩方勇.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研究.学周刊,2019(12):7

[2]林宁,左悦,廖剑平,等.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职业技术,201(3):26-30

[3]徐周波,古天龙,常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18,282(06):44-47

[4]卢道设,王磊.在线课程在高职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5):62-63

[5]吴奇英.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6):80-81

[6]于晓晶,张震,孙逊,杨静波,鲜学丰.基于校企合作的第二课堂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为例.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02):75-79

[7]袁嵩,吴万昱.基于新型工作室制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现代化,2019,6(35):12-14

[8]孙亚洲.三阶段“订单培养”运行机制研究——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捷安订单班为例.中国培训,2015(12):1-2

作者:卢道设 曹惠红 刘学文 胡靓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广州市靖凯开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