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全方位互动式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全方位互动式课程教学模式

摘要:在社会对高素质研究生人才大量需求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素质,文章提出全方位互动式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包括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型、教学手段、实践指导过程等多个环节,采用全方位互动式方式手段,试图将学术讨论和科学研究引入课堂,利用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开展充分的交流和多类型学习活动,促进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思维,激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意识,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素养。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全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式

一、概述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的重要任务,在知识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基础、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研究生的起步和基础能力培养均体现在课程教学中。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科研能力、科研训练的需要。因此,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手段和重要路径。

二、问题分析

研究生课程不仅要求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培养对研究领域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能力。所以,应当将研究的过程和任务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目前,导致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达成与教学过程特点之间矛盾的主要因素有:

(一)任务因素

我国大部分研究生教育安排是:一年级开展公共课和专业课程,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半期开展课题研究,三年级下半期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在第一年的课程学生中,要求学生完成3-5门公共课和多门指定的专业课,还鼓励根据课题的需要选修专业课。除了上课,学生还要完成导师和课题组的任务,如阅读文献,参加学术报告,汇报学习进展等,加上规定的助教、辅助实验等任务,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好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人员因素

近年来在职研究生比例逐年增长,研究生群体组成更加多样化。但是,不管是刚从本科毕业直升的学生,还是工作若干年重返校园的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都是处于起步阶段,学生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为后续的课题开展做好准备。相比本科课程教学,研究生人员层次和分化更大,给课程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既要完成专业知识,还要面向不同类型和要求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能力。

(三)模式因素

目前大部分研究生课程沿袭本科的教学模式,课本为载体,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单元为划分,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方式。有些教师试图运用新的教学形式,但受到场地、资源、人员等多方面的制约:一门专业课往往有数十名甚至更多的学生,开展讨论不能保证每个人参与;一些专业课程比较深入,甚至存在大量的开放性问题,没有相关背景和积累,学生很难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使得单纯基于课堂的讨论无法达到有意义的教学。

三、研究生全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一)强化研究能力培养

和本科教学的重要区别是,研究生教学的目的更多的是促进研究的作用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满足于知识的传递。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科研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始终有意识地把知识与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联系起来,发起师生、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对研究方向的思考,让其不仅满足于课本所学,而且主动去寻找矛盾,发现不足,寻找突破口。

(二)深度广度兼顾并进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必须重视“专”;但是只有具备较宽厚的知识面,才可能厚积而薄发,因此也需要“博”。互动式教学能够集思广益,采集全体学生的思想,迅速扩大知识面,发现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或机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多样化、多角度、综合化。

(三)独创合作互补并重

课程教学中加强学术交流,既鼓励独创,也鼓励合作。通过课程中的理论学习、实验、设计、讨论、写作等多种互动环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通过多人协作完成课程项目,可以取长补短,开阔眼界,避免单一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课程考试应增加学术能力和学术活动参与度的考核。

四、研究生全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从能力视阈设计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

研究生课程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从能力培养与发展视阈来看,这些能力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获得:1.研究和规划能力训练,包括搜索特定知识、领域难点和发展方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明确的把握;2.交流能力训练,包括知识和思想的表达、传播和理解,利用学习交流解决困难,达到帮助别人共同受益的目的;3.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训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充分发挥个人和团体的能力完成任务。

(二)结合科研专题深化与拓展教学内容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研究能力的第一步,包括对事物的敏感性、判断力和感知力。发现问题不仅有利于研究生课题,更多的是培养思维和习惯,对以后影响深远。同样学习一门课程,有的人会发现很多问题,而有的人会走马观花式地走一个过场,收获不多。因此有必要将教学内容与科研问题结合,向纵深与宽广两个方面加强,一方面进行内容的深化,将课程内容与专业科研研究的最新进展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进行内容的广义化,充分吸收多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工具和成果,以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作为学习与研究内容,以形成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三)全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型于环节

“全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不仅突出课堂教学的研究性,而且加强了课外实践环节的设计。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部分。教师为主导重在“引导”,引导学生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有更大的收获。学生为主体重在“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第一部分是课前准备,包括本次课目标的明确、内容素材的来源和结构、所设计问题的引入以及可能产生的新问题等。学生每次上课前要阅读教材并对他们阅读过的各个章节写出疑问或心得。学生可以对令他们感兴趣或质疑的任何事情发表感想,并努力寻找真实案例支持他们的观点。师生围绕主题进行在线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路情况做初步的了解,学生也可逐步接触并深入到学习情境中。除了教师的充分设计,也需要学生熟悉学习资料,查阅文献,整理总结。以查阅文献的能力培养为例,首先强调这个能力是基础的研究能力,谁掌握数据就意味着谁的竞争力可能就更强。推荐常用的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搜索引擎,根据专业选择行业年鉴数据、产业数据、公共网站或数据库。积累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后,提示学生及时做分类,提炼观点,记录笔记,标注疑问,为课堂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是课堂互动。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所在领域的经典文献、权威专家、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这一桥梁,引入到专业研究方向上。学生要完成文献的搜索和阅读,做笔记,提出新的问题。课程资源包括研究动态和成果、案例讨论、求解方法分析、不同思路比对。学生观看课程中所阐述的方法、技术运用的案例或视频。通过讨论、说明和解答思考和完成问题。然后,学生再次思考学习资料,以加深和强化认知,理清本堂课的重点。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投入到课程中,实现真正的“主动”学习。为了推动学生学习,可以经常性地安排学生主讲,但是要注意时间和主题的控制,不能顺其自然,要实时调整节奏、走向。我们采用教师授课与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者的比例根据不同的内容而变化。在研讨环节,重点放在解决方案上:对于发现的问题,如何设计试验来验证、筛选、比较、探明等。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异常的补救纠偏措施。研讨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科研表达能力。我们常常发现,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的讲述汇报效果有很大差别。通过点评,帮助研究生掌握组织和表达的方法。利用课堂开展科研思维和表达训练,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显示了教师的指导监督作用,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这个过程中鼓励学术质疑,赞赏“突发奇想”、“节外生枝”,让学术思想呈现多样性。这样,将研究生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术探索能力,收到研究生教育的高价值回报。第三部分是课后提升。以学生的研究方向为发散性课外作业,鼓励学生自学,查阅文献,进行实验,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定期汇报来跟踪学生的进展。另外,通过课外项目告诉学生,仅专注于纯粹的科研方法技术是不够的,很多事情是需要多方配合完成,很多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内部沟通、外部联系,向上级汇报,取得同级的理解,下级的辅助等。以软件开发为例,从项目必要性、可行性论证,系统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到工具环境选择、调试运行,需要多人合作,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关系,处理这些关系也是培养协调能力的机会。

五、结束语

本文全方位互动式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并产生新的科学结论,实现应用能力和创新衡量培养,实现了三个结合:知识学习与探索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思想与方法培养相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与研究指导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课程内容和目标期望值高与教学空间和时间有限相矛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源能力差异带来的目标实现困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于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永泽,于广琮.构建以项目为依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4):71-73.

[2]罗玉玲.基于综合课题培养工科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9):52-54.

[3]吴春雷,李克文,俞继仙.行业特色高校信息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4):45-49.

[4]蒙艺.研究生———导师关系与研究生创造力:内部动机的中介作用及督导行为的决定作用[J].复旦教育论坛,2016(11):20-27.

[5]闫昕,梁兰菊,韦德泉,等.高水平应用型和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J].高教学刊,2019(17):141-143.

作者:杨谊 高杨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