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范例

研究论文

研究论文范文1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u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研究论文范文2

21世纪以来,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意识到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的弊端,对存在上千年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进而诉求新的文化转向,这就是听觉文化转向的出场。首先提出这一转向的是德国后现代主义美学家韦尔施。同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家,杰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本质上是以图像为中心的图像文化;韦尔施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以听觉为中心的听觉文化。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已经被学界所广泛接受,成为后现代主义图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而韦尔施的听觉文化观则被忽视了。韦尔施在其《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走向听觉文化的观点,该书写于视觉文化如日中天的1997年,其观点很快被淹没在视觉文化的大海中,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②但韦尔施仍不遗余力地宣扬其听觉文化理论。“他指出视觉文化是理性主义的产物,十九世纪是它的巅峰时期,往上则可以直溯古代希腊。比较来看,听觉文化的兴起可以说是电子传媒一路畅行之后的必然结果,它更具有一种后现代气质,固然它没有视觉文化的延续性和同质性,但是它具有电子世界的共时性和流动性。”③所以,在当前电子媒介时代,人类的文化必然是一种听觉文化而非视觉文化。到底什么是听觉文化?韦尔施并没有很严谨的界定,但他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听觉文化:一方面是我们要把听觉作为文化调整的媒介,确确实实要把它当作一个新文化中的主导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我们限制在现存的文化内部,来改善听觉的条件。后者对于一个事实上剥夺听觉权利,听觉衰退的文明来说,同样是至为重要的。

显然,韦尔施既不想对听觉文化进行严格界定,也不想通过听觉文化来替代视觉文化,只是把听觉文化作为人类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来理解,目的是让人们重新关注听觉文化。虽然韦尔施与杰姆逊的后现代研究路径不同,但他关注听觉的新感性主义美学观与杰姆逊关注视觉的后现代文化观依然是一致的。韦尔施认为:一个疑虑在游荡:我们迄至今日的主要被视觉所主导的文化,正在转化成为听觉文化,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势所必然的。不光出于平等对待。在视觉称霸两千多年后,听觉理当得到解放;更况且听的人也是更好的人,这是说,他可以进入某种不同的东西,尊重它而不仅仅是支配它。人类和我们星球的继续存在,只有当我们的文化将来以听觉为基本模式,方有希望。因为在技术化的现代社会中,视觉的一统天下正将我们无从逃避地赶向灾难。对此,惟有听觉与世界那种接受的、交流的,以及符号的关系,才能扶持我们。堕落还是得救,灾难还是拯救这就是不同选择的图景,人们正试图以它来搭救我们,打开我们的耳朵。

可见,韦尔施不仅为听觉文化赋予一种文化上的意义,更是把听觉文化看成人类救赎的重要形式,将其作为人类应对所有灾难的一种有效方式。2009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了“对倾听的思考———人文学科的听觉转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图像叙事成为强势传播的今天,这次会议当有风向标的意义。会议认为,人类已经沦为视觉盛宴上的饕餮之徒而沉溺其中,人文科学应当从中抽身而出,倡导“安静的倾听”。至此,听觉文化的转向已然拉开大幕,学界也开始出现对听觉文化的相关研究。从文化传播发展的历史上看,这也预示着听觉文化的来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的文化传播主要靠图像(图形)和声音。人类早期的图像文化在学界已有众多的研究,当代的图像文化抑或视觉文化研究也都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壁画、岩画等,体现出现代社会对古老图像文化的回归与发展。我们同样可以预见,在图像文化研究之后,对听觉文化的回归将是人类文化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

二、听觉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听觉文化研究虽然在新世纪才得以兴起,但听觉文化的存在却有着漫长的历史。韦尔施认为西方文化从源头上来说就是一种听觉文化,如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而西方的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不过是听觉文化的另一幅面孔而已。上文也提到过,人类早期的文化主要是口语文化,当人们只有语言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传播靠的都是口耳相传,也就是听觉文化。文字符号出现后,人类对听觉的依赖程度才逐步减少。如早期的文学(艺术)传播,靠的都是口语,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学诗篇《荷马史诗》就是通过荷马之口而流传开来,并且荷马还是一个盲人,这也暗示了当时听觉文化之于视觉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古希腊艺术中的另一颗璀璨明珠———悲剧,同样离不开声音的存在,古希腊悲剧就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合唱歌队伴奏。即使在今天的戏剧艺术中,声音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亦是如此。

英国法学家威廉•布莱克斯通爵士早在1765年就说过,在过去的整个西方世界,都非常不懂文学知识,文学完全凭口头传授,因而凡是文学流行的国家,都几乎没有书写的观念。在人类文化史上,相比于文字,声音的出现显然更早。文字的产生只有到了文明社会才有可能实现,而声音(即使是可以表意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初就已经出现,甚至可能更早。通观人类文化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五千年,从中华文明来说,文字的使用不过三千年,但口语文化的传统至少延续了十万年。据语言学家统计,在人类历史上,可以用来写作的语言大约是一百多种,而人类的语言则有几千种。所以,听觉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最早雏形,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即使在文字出现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文字也不能担当起人类文化传播的重任,听觉文化依然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听觉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识字能力的获得并不是天生的,要靠专门的学习与训练才能获得,而不像听力与口语能力在生活中就可以习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西方的听觉文化一直压制着印刷文化的发展。西方听觉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音乐艺术的繁荣。特别在中世纪的宗教艺术中,作为听觉文化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催生了现代音乐。在中世纪,音乐成为宗教生活及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所有神职人员都必须参加歌唱,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宗教对听觉的重视。宗教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就要向更多的人传播宗教教义,其中一个重要的传播手段就是向信徒讲经,而教徒在修行过程中,也会以诵经的形式学习经文。

中世纪以后,西方文化史上发生了思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作为对中世纪宗教与神学的反驳,号召用理性之光照亮人类世界,让人类学会去观看。所以,在此期间,视觉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听觉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被遗忘。在随后的浪漫主义传统中,又显示出对声音的重新重视。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甚至文化思潮,本质上是传统文化对启蒙运动的反扑,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重新关注人类的听觉,这虽然具有反理性的倾向,但其对听觉的重视则可以给听觉文化研究提供借鉴。在诸多浪漫主义诗人那里,雪莱的《致云雀》以四短一长的诗行模仿四短一长的云雀啼鸣,济慈的《画眉鸟的话》以半似重复的语句,传出了画眉歌唱的节奏。浪漫主义诗人赫尔德认为听觉高于视觉,浪漫派的理论家施莱格尔则认为听觉的意义是最高尚的意义。因而,浪漫主义更加关注听觉与黑暗,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觉的作用,通过艺术手法营造出一个神秘的听觉世界。到了现代社会,提倡听觉文化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当代哲学家阿希姆•恩斯特•贝伦特一直在呼吁着视觉文化向听觉文化的转移,认为我们的文化将是由视觉秩序走向听觉的有机体。此外,哲学家尼采、海德格尔以及晚近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等都在关注听觉文化。尼采对音乐的推崇是其呼吁听觉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麦克卢汉则从媒体模式的角度,把文明的演变划分为“部落时代”“脱部落时代”和“重新部落(地球村)时代”,认为这三个时代的传播方式依次偏向口语(倚重于听觉)传播、文字(倚重于视觉)传播和电子传播。他关于听觉空间与视觉空间的论述糅合在这三个时代的两次转型(听觉空间向视觉空间的转换以及听觉空间的回归)中。

而在中国,人们同样很早就对声音有过关注。听觉文化作为人类早期的主要文化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先秦时期的听觉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音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声音与社会的关系。声音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秦人们对于自然的聆听,例如《庄子》中对“天籁”“地籁”的描述。同样,在《诗经》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量的对声音的摹写,常见的就是鸟鸣声,如黄鸟的“喈喈”“交交”,大雁的“肃素”“嗷嗷”等。此外,还有其他很多关于拟声词的应用,学界已有人专门对《诗经》中的拟声词现象进行研究。夏商之后,人类所倾听的声音除了“天籁”“地籁”之外,又多出了“人籁”,即音乐。在古代,音乐比之于其他艺术门类更加发达,这从现存的各种乐器中可以得到印证。在当时社会生活的很多场合中,都离不开音乐,如祭祀、战争、送别,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随着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出现,人们逐渐对音乐产生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对音乐社会性的认识。

《礼记•乐记》中“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说法,可以算得上是对声音最早的理性认识,后来各种乐论中所说的“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大多是从这里演化而来。在古代文学领域,从早期的神话传说,到后来的诗词歌赋以及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无不是以口传的方式世代相传。即使到了宋代,出现了印刷术,但可以被刊印出版的文学作品还是少数。特别是明清时期的说书人,更是把文学作为一种听觉艺术的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20世纪,人类听觉文化史上出现了里程碑式的事件———广播的出现。广播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听觉文化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的交流。美国广播“外星人入侵地球事件”一度使数百万计的听众信以为真,引起人们的巨大恐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听觉文化在当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当代电子媒介时代,人们除了看视频,也会在很多场合戴着耳机进行聆听。但相比于图像文化,听觉文化依然处于劣势。关于听觉文化研究,近年来虽然有学者有所涉及,但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都没有进入实质性的研究,与图像文化研究的繁荣不能同日而语。

三、听觉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听觉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传播史上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当代图像文化日趋泛滥的今天,听觉文化一度萎缩,新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呼吁重新关注听觉文化。在我们看来,听觉文化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听觉文化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音的关注。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象与音都是语言符号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象与音组合起来也就是能指,语音与语象同样重要,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但在现实的文化传播中,人们往往更重视象而忽视音。对于一些艺术门类来说,如文学与绘画,评价其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形象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象思维一度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但在索绪尔看来,能指作为音响形象,是声音所展现的形象,本质上是声音而不是形象,声音是文字的“第一能指”。在著名文艺理论家赵宪章看来,“二者(语音与语象)都是语言的代用品,无论使用哪种书写方式标记语言,音响而不是形象都是它的第一能指,声音始终都是语言能指具有优先性的第一存在”。当然,文学形象性的特点也是不争的事实,也被学界所认可,但形象性并不是文学的专利,很多文体甚至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具有这个属性。因此,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其声音的特征。比如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吟唱的,现代诗歌由于失去了音律的特征而走向没落。在作为语言(文字)艺术的文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其“象”的属性,更要关注其“声”的属性。在文化传播中,固然需要图像传播,但也不能忽略听觉传播。在文学研究领域,“听觉叙事”成为当前学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学者傅修延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开拓,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但很多具体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去挖掘。赵宪章先生认为:“新世纪以来,文学理论中的‘听觉叙事’(acousticnarrative)开始萌生,一味依赖语义学阐发的叙事问题有了新朋。从‘图像转向’到‘听觉转向’、从‘图像叙事’到‘听觉叙事’,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人类所面临的表意焦虑和符号危机。事实说明,‘图像时代’的受众既不希望‘失明’,也不希望‘失聪’;既希望睁大眼睛‘看’,也希望竖起耳朵‘听’。‘看’和‘听’都是不可偏废的身体器官。”

其次,从文化研究角度来说,听觉文化研究可以消除图像文化研究的弊端。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图像时代,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图像。看成为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甚至当代人本身也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并且深陷其中,乐此不疲。特别是在当代年轻人群体中,自拍并把照片上传朋友圈成为时尚,殊不知,这已经把自己置于别人的“监控”之中。所以,在当代社会,视觉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种监控,人们处在类似于边沁所提出的“圆形监狱”之中,实践着福柯所说的“全景敞视主义”。在视觉文化语境下,人类失去了隐私,生活在一个被监视的世界中,这就形成了当代视觉文化的霸权。韦尔施把对视觉霸权的纠偏寄托在听觉文化之上,“因为在技术化的现代社会上,视觉的一统天下正将我们无从逃避地赶向灾难,对此,惟有听觉与世界那种接受的、交流的,以及符号的关系,才能扶持我们”。本雅明对讲故事艺术消失的悲观与韦尔施对听觉文化的期望,共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在视觉过度发达的文化中,“讲故事的人”的重新出现是恢复听觉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平等性,使人类感官与文化达到平衡的关键。本雅明对“讲故事的人”的怀念的观点提出于20世纪初,显示了其怀旧的现代性体验,同时也从侧面显示了其对来自于民间的听觉文化的喜好。

最后,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听觉文化研究与人类的存在息息相关,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听觉的世界中。对人类来说,声音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更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婴儿在刚刚出生时,就以哇哇大哭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来临;而老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际,又是通过亲人的哭声和哀乐等声音宣示自己的离去。或许这是人类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抑或只是一种巧合。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是,人类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绘声绘色的有声世界中,无论是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为的声音,都和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虫鸣鸟叫,抑或人类吟诗弄乐、吆喝呐喊,都形成了人类的听觉空间。自然之声是一个永恒的存在,亘古不变;人为的声音则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无论怎么变化,声音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家园则是不可改变的。声音作为人类的本能,生而有之,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过程中,声音都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相比于视觉,听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情感属性。听觉对象比视觉对象更能激起人的情感,听觉交流是人类最本真的交流,也是一种在场的交流,通过文字形式的交流则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书面形式的交流自然比不过面对面的在场声音交流。今天的人们无论是短信还是网络聊天,都是以文字作为媒介的传播。为了弥补情感的缺失,各种表达情感的文字和表情符号应运而生。即使在文学中,阅读作品与倾听作品也有所不同,所以才存在本雅明所说的“讲故事的人”的存在。在当代作家莫言看来,文学(小说)本质上就是讲故事,文学家都是“讲故事的人”,这都说明即使在文学中,声音也同样重要,甚至比文字更重要。

四、总结

研究论文范文3

从吴哥的浮雕与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里的描写,古代高棉人无论男女都袒胸露臂,赤脚,把头发束于头顶,下半身以布围腰。布有两条,里面围小布,即腰布,又叫兰谷提,呈带形,环绕在腰部,在前边打结后垂下;外面加围大布,今称为松波(Sampot)或纱笼,是用一条横幅的布缠绕在腰间小布上面,好像半身裙一般。大布小布合在一起就成为一套。穿整套是外出时的打扮,平时在家里只用小布。围布是很有讲究的,质地、花色因人而异。国王的围布精美华贵,多用来自印度的棉布;大臣们用的是从暹罗运来的布;一般百姓用的是本地产的、粗糙的布。国王打纯花布;大臣打疏花布;官人打两头花布;百姓只有妇人可以打两头花布,还可以染手足掌。在身上涂抹香药是真腊人的风俗,香药是用檀香、麝香混合而成的。妇女的装饰集中在手上,臂上戴金镯,手指戴金指环。

二、柬埔寨传统服饰及变化

柬埔寨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常年高温,人们在着装上都比较单薄。高棉族的传统服饰是“纱笼”和“桑朴”,构造简单,制作容易。一般来说,男子上身多着直领多扣短上衣或是圆领汗衫,下身穿“纱笼”,实际上就是一种把印有各种美丽图案的布料从两边缝合的服饰,穿着时将其围系腰间,状似裙子;女子上身多着丝质圆领对襟短袖衫,下身穿“桑朴”,其制作方法和穿着方式与纱笼相仿,通常女性还会在腰间缠一条图案优美的长布巾。独立后,柬埔寨人开始穿鞋,逐渐改变了赤脚行走的习惯。柬埔寨人都喜欢穿拖鞋,普通百姓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在什么场合都经常穿。政府官员、有社会地位的人、富人则爱穿皮鞋。女子通常赤脚穿凉鞋和高跟鞋。而在农村,人们还是喜欢打赤脚。此外,僧侣和佛教徒认为佛坛和禅房是圣洁之地,除僧侣外任何人都无权穿鞋入内。信徒进入之前,要把鞋脱在外面的台阶上。进入高脚屋时,人们会将鞋脱在楼梯下,进入设在高脚屋中的佛堂时,僧侣也要脱鞋入内。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柬埔寨人的服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棉服饰在城市的公共场所或是日常工作学习中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裤的工作服装和牛仔裤T恤衫的休闲穿着,传统的高棉服饰只有在婚礼上或是一些节日庆典中才有机会看到。

三、柬埔寨传统服饰特征

研究论文范文4

1.1面包

1.1.1面包营养品质研究

从均衡膳食的角度来看,面包产品仍存在一定的营养缺陷。然而对面包进行营养强化时,其感官、质构等各项品质也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张慧等人研究发现添加2%的大豆分离蛋白能显著提高面包的保水能力和改善面包的质构,并能延长其保质期;Rossana等人在配方中添加γ-氨基丁酸后,发现面包的风味和口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Mario等人研究发现添加大米制得的面包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较软的质构;Sabanis等人研究表明玉米和燕麦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很好的改善无面筋面包的营养及感官品质;Skendi等人发现β-葡聚糖可以提高面团稳定性、抗变形能力以及面包的比容。

1.1.2面包贮藏品质研究

面包的贮藏品质主要取决于其抗老化能力。近年来,在对面包老化机理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延缓面包老化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面包配方中添加抗老化因子。覃鹏等人研究发现,在不降低面包品质的前提下,添加15.0%的糯小麦粉可以延缓面包老化;李清筱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0%的β-环糊精对面包老化有明显的延缓作用;Jeanette等人研究表明添加麦芽α-淀粉酶、蒸馏单甘酯和脂肪酶有助于提高面包中淀粉的抗回生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加工工艺和贮藏条件。Alain等人研究发现降低面包的焙烤速率可以延缓面包的老化;Feli-cidad等人研究发现降低水分流失可以改善面包的老化程度。

1.2饼干

1.2.1饼干加工工艺研究

焙烤是饼干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低湿、高温条件下,焙烤食品会发生各种化学变化,从而引起产品的物理和感官特性的变化,并且会造成营养成分的缺失。因此,对饼干焙烤工艺的研究与完善,有助于改善饼干的营养、感官及质构等品质。Francesco等人研究发现饼干面团搅打过程中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饱和脂肪酸,在焙烤过程中转化成香气成分;Amber等人认为焙烤过程中饼干中儿茶素的稳定性降低了。国内对各种饼干的加工技术也进行了研究改善。白卫东等人进一步改善了威化饼干饼皮的加工工艺,表明该产品最适宜的面粉筋度为26%;陈振家等人研究得出了麦芽糖醇在无糖发酵功能饼干的最佳添加量为15%,发酵时间为3.5h。

1.2.2饼干的营养品质研究

近年来,高膳食纤维饼干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李梦琴等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高纤维麦麸饼干的配方;Vitali等人研究发现苹果纤维能很好的维持饼干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菊粉则能降低饼干的热量值;Laura等人研究发现添加抗性淀粉(RS)可以改善饼干的质构。除对饼干的膳食纤维进行强化以外,其他的配料和添加剂也对饼干的营养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孙立志等人开发了富含纤维素和植物胶原的黑木耳饼干;Bojana等人在姜汁坚果饼干中添加荞麦粉,结果发现饼干中的蛋白质、锌、总多酚含量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同时饼干的抗氧化性和金属螯合活性得到了增强。

1.2.3饼干的贮藏品质研究

饼干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极易受潮变软而导致各项品质的下降,因此,防止饼干受潮是延长其保质期的重要手段。原琳等人分析了环境相对湿度对饼干平衡含水率的影响,通过拟合得到饼干吸湿特性曲线,为酥性饼干防潮包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饼干的松脆性也决定了饼干是一种易碎产品,研究饼干的抗破损包装对其贮藏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高玲等人以苏打饼干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破损边界曲线,为饼干的缓冲包装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另外,添加剂的应用也可改善饼干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Nicola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在饼干中添加乳清粉能延缓饼干硬化并延长其保质期。

1.3面条

1.3.1面条的加工工艺研究

面条的制作方法分为手工和机制,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和面、压延、醒发、烘干等。李韦谨等人研究得出最佳的面条机制工艺为:加水量为面团含水量的33%~37%、加盐量为l%~4%、和面时间8min、40℃烘干6h;张丽华等人研究得出花粉保健面条最佳配方为:玉米花粉的添加量6%,食盐的添加量2%;范素琴等人对复合营养燕麦面条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添加谷朊粉和海藻酸钠可增强面团的吸水率,延长稳定时间。用于商业化生产意大利面的主要工艺有薄板层压和挤压技术。Stefano等人研究表明通过挤压工艺制得的意大利面比薄片层压制得的更坚韧,在蒸煮过程中会吸收更多的水分,呋喃素含量也更高;Eleonora等人研究发现原料不同的混合方式对挤压面条品质的影响比层压面条更为显著;Alessandra等人对大米面条的两种制作工艺———传统挤压工艺和挤压蒸煮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挤压蒸煮工艺能赋予大米面条更好的蒸煮品质。

1.3.2面条的营养改善及品质分析

近年来,在国内对于面条的营养价值及品质特性的研究更加深入。郭晓娜等人研究发现随着苦荞粉比例的提高,面条的断条率也不断提高,但可以通过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MC)来改善;郭晓冬等人在小麦粉中加入花生蛋白粉制成高蛋白冷冻面条,既提高了面条中蛋白质的含量,又赋予面条特殊的花生风味。在国外,对意大利面的营养强化也从未间断。Maud等人研究发现添加高含量的豆粉能改善意大利面的质构和营养价值,并提高了淀粉对消化酶的敏感性;Eleonora等人发现大豆和胡萝卜的添加削弱了意大利面的抗破裂性和抗延伸性,增加了蒸煮过程中固形物的损失。

1.3.3面条的贮藏品质研究

与干面条相比,湿面条具有新鲜、嚼劲好以及风味好的优点,但是因其水分含量较高则极易腐败变质。刘畅等人利用生物防腐剂Nisin和纳他霉素取代化学防腐剂,制得的湿生面条采用充N2包装,能在30℃条件下保存3d;Nobile等人发现壳聚糖与气调包装贮藏结合的方法可以改善自制新鲜意大利面的腐败品质。另外,冷冻贮藏也是新鲜面条防腐保鲜的有效方法。Daniela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冷冻能较好的保持面条的新鲜度。在冷冻贮藏的同时,面条的品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陈洁等人利用食用胶体对冷冻面条品质进行了改良;王明明等人研究表明通过和面工艺的改进能显著改善冷冻面条的剪切力、拉伸力和咀嚼度。

1.4谷物棒

1.4.1谷物棒加工工艺研究

谷物棒的种类繁多,可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生产出各种不同形状、口味和营养的谷物棒。对于谷物棒的加工工艺,目前未见专门的研究报道。从市场上出现的各类产品来看,国内外的谷物棒在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国内,谷物原料通常都经过精细的研磨加工制成粉状,获得较为精致的外形和细腻的口感,以满足国内消费者传统的饮食习惯;而国外消费者则更加关注谷物棒的营养功能,对产品的形态要求较低,因此产品的加工过程相对简便,谷物原料通常只需粗磨(或不研磨),再通过热处理、焙烤或挤压膨化的方法进行预糊化,然后与高温糖浆混合,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1.4.2谷物棒营养改善及品质分析

我国对与谷物棒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各种能量棒和营养棒的开发与研究。张春美等人研究制得了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小麦胚芽能量棒;宋慧等人通过研究得到了由麸皮、大豆制得的膳食纤维在高纤维营养棒中的最佳添加量;朱连君等人通过在面粉中添加膳食纤维和魔芋精粉来研制新型的减肥代餐棒。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的谷物棒市场则更为成熟。Donna等人研究表明扁豆微粉的添加量、风味、硬度、凝聚力以及湿度等都对谷物棒的感官品质有很大的影响;Krittika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在挤压大米粉中添加大麻粉会降低谷物棒的膨胀性。另有研究表明,食品中糖浓度的增加会显著促进芳香化合物的释放,对溶液的粘度以及糖与挥发物之间的结合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糖对于谷物产品风味物质的释放有重要的作用。Samuel等人利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作为检测手段,发现高糖含量有助于草莓口味谷物棒中风味物质的释放,且不同的葡萄糖浆和葡聚糖含量的样品,其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存在明显的差异。

1.4.3谷物棒贮藏品质研究

目前市场上各种不同的谷物棒产品日新月异,如低脂谷物棒、有机谷物棒、巧克力棒、水果谷物棒等。这些谷物棒产品营养含量丰富,且口感风味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在通常的包装条件下,保质期只有3~4个月。所以,在改善营养品质和风味的同时,如何延长谷物棒的保质期问题也亟待解决。Villavicencio等人采用电离辐射来保藏谷物棒,以谷物棒的感官品质为指标得到了电离辐射的最佳剂量;Anna等人研究发现咖啡酸、抗坏血酸和γ-生育酚可以用来延长鱼油谷物棒的保质期;Ananthan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PP)包装下的谷物棒保质期为3个月,聚乙烯铝箔纸(PFP)、金属化聚酯(MP)以及MP真空包装下保质期为6个月。

2谷物食品的发展趋势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产品以外,常见的谷类食品还包括馒头、麦片、谷物早餐和谷物饮料等。长期以来,人们要求产品具有细腻的口感和精白的外观,因此,在享用良好感官品质的同时,也造成了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众多营养素的缺失,从而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膳食来源,对谷物食品的营养强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受感官和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人为的方式添加到谷物产品中的营养素有限,不能完全弥补谷物在精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因此,保留了麸皮和胚芽的全谷物食品,成为了目前谷物食品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2.1全谷物食品的发展态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谷物食品首先在发达国家掀起了热潮。自1980年起,美国卫生部门在其每五年出版一次的膳食指南中,就一直鼓励人们增加对全谷物的消费。2005年,该刊物对全谷物的摄入作出了更详细的说明,建议人们每日谷物的摄入量中至少要有一半来自全谷物食品。2006年,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调查发现,73%的调查者表示他们愿意增加对全谷物的摄入。尼尔森食品公司调查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05年期间,全谷物面包及其他焙烤产品的销售额比1997年至2001年期间增长了23%,全谷物意大利面销量则上升了27%。通过数据分析还可看出,全麦面包、即食谷物早餐等全谷食品的销量增长快于面粉和大米等谷物原料。因此,为满足人们对全谷物摄入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新型的全谷物食品得到研制开发。据统计,2007年,全球约有2368种全谷物产品进入市场,是2000年的14.4倍。在全谷物食品发展最快的美国,全谷物产品占所有谷物食品的40%以上,在高端产品中占70%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对谷物棒及谷物早餐的全谷物产品的相关报道较少,其潜在市场有待开发。

2.2全谷物食品的研究

2.2.1全谷物的营养分析

全谷物食品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主要取决于全谷物中丰富的营养成分。汪禄祥等人总结分析了全谷物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认为全谷物原料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以外,还包括类黄酮、酚酸、植酸、多糖、硒和VE等成分,具有诸多生理保健功能;Giacco等人分别从流行病学理论依据和临床试验两方面综述了全谷物食品的摄入与人体体重之间的关系,指出全谷物的食用不仅能控制人体体重,还能降低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Ulrika等人研究了全谷物小麦粉与全谷物黑麦粉对糖尿病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证实了全谷的摄入能抑制小鼠的体重,并能显著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

2.2.2全谷物食品的品质研究

随着全谷物食品在谷物食品领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关于全谷物食品品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Barros等人研究发现,全麦面团的加工品质虽不如小麦精粉面团,但其面包的营养含量更加丰富,且货架期也较长;马福敏利用阿拉伯木聚糖对全麦面包的质构进行了改善,并延缓了面包的老化;Vitali等人研究发现全谷物原料能够改善矿物质的溶解度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唐晓珍等人对山东黑、紫粒小麦全麦粉面条的品质进行了评价,得出全黑麦面条富有弹性、口感较软,比紫麦面条更受消费者欢迎;谢洁采用麸皮回添工艺制备全麦面粉,并得出了改善全麦馒头品质的最优添加剂复配比例。除了营养与质构的研究,Sidsel等人对全麦面包贮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定,指出在储存2~3周后,全麦面包的抗氧化能力开始降低,同时也发现面包皮比面包芯的抗氧化性更加稳定。

2.3全谷物食品的发展前景

虽然全谷物食品在全世界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世界各国对于全谷物食品的人均摄入量仍然达不到专家建议的水平,全谷物食品的品质研究和市场推广任重道远。尤其是在我国,全谷物食品的发展相对更加滞后,除了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之外,还存在许多阻碍因素。首先,对全谷物食品的消费缺乏有效的科普宣传。目前,每个国家对全谷物食品都有不同的理解,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关于全谷物食品统一的定义,因此人们对全谷物食品认识不足。国外的相关报道也指出,对全谷物食品不能正确的识别是阻碍全谷物食品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饮食结构不合理,人们对口感的关注度远高于对营养的重视,营养健康谷物食品比重低。另外,我国全谷物食品的生产发展跟不上市场需求增长的步伐,全谷物食品的产业化推广需要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长期的发展过程。

3小结

研究论文范文5

公元805年,以王叔文、王?为代表的改革派在唐顺宗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永贞革新”。但是仅仅持续了百余天,这场运动便在保守势力的反攻下以失败告终。刘禹锡作为“二王八司马”中的骨干,被贬为朗州司马。“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刘禹锡的确做了十年的朗州司马,但他所作“新辞”(竹枝词)之地却不在朗州,而是在夔州。刘禹锡何以要作《竹枝词》,个中原因我们从作者作品入手自然更为可靠。他说:“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使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知变风之自焉。”刘禹锡认为屈原居沅、湘之间而作《九歌》,朗州即今湖南常德一带,东临洞庭湖。屈原《九歌》产生的沅湘流域和刘禹锡谪居长达十年之久的朗州,属于同一个地域空间。虽然刘禹锡《竹枝词》作于夔州,但是朗州十年成为其无法忘怀的生命烙印。他与屈原在同一片土地上同遭贬谪,无疑会在其心中萌发复杂的情感共鸣。这就为日后夔州《竹枝词》的创作埋下了伏笔。这份久久未曾迸发的情思,直到长庆三年(822)刘禹锡到达夔州,耳闻目睹了“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才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完成了九篇《竹枝词》的创作。刘禹锡在《竹枝词引》中明确提出了《九歌》与《竹枝词》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沿波讨源,从《九歌》入手来在探讨《竹枝词》的主旨。关于《九歌》,东汉王逸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状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怨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屈赋注本,王逸为楚地之人,离屈原生活的时代也相对较近,所以其说法比较可信。从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九歌》是屈原在放逐之后,依据楚地民间的祭祀歌舞所作,其中寄托着自己的“愁思”“冤结”。那么,“它既是从俗的怨歌,又是屈原个人的抒情诗。祭神与抒情相融,鬼事和人事结合;若即若离,虚虚实实,成为神曲、民俗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综合体。从这个角度看,‘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正好道出了《九歌》即事抒情的总特征。”《楚辞论•历代咏赞屈原诗词选》辑录了从汉至唐五十三位诗人的七十三首诗词作品,其中有抚古思今,借屈原之酒杯浇一己之块垒者,亦有祭祠临江,托有情之诗文寄百代之敬仰者。作品咏赞的具体对象,或为遭贬而不弃故国,或为愁苦而长怀忠直,以至于最终自沉汨罗的高尚峻洁之人格魅力。既然这些文人对屈原人格及其思想评价如此之高,那么反映屈原思想的《九歌》等楚辞作品在他们看来,表达出“履行忠诚以事于君,不见信用而身放弃”也就很自然了。这种寄兴说并未在唐代终止。相反,却愈演愈烈。到了南宋,洪兴祖作《楚辞补注》时,“几乎对每一篇他都要诠释出其‘存君兴国’的微言大义。”既然如此,置身于以忠君爱国思想为重要准则的封建传统伦理道德之中的刘禹锡,自然无法逾越这道天堑,更何况其贬谪遭遇又暗合了屈原这位以忠贞而见放的诗坛巨擘。那么,刘禹锡学习屈原在沅湘间作《九歌》的方式来作《竹枝词》,又怎能没有与屈原相似的情感寄托?

刘禹锡在《竹枝词引》中提到他因《九歌》而作的《竹枝词》有九篇。我们不妨一一来看。第一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此诗所写为思乡之情。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春草初生,蜀青,南人或许只是不经意的歌唱,便触动了客居于此的北人几多愁肠。第二首:“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红花开着,春水流着,然而作者面对盎然春意却流露出浓浓的伤春之情。难道是刘禹锡下车伊始即对当地男女流水落花般的恋情感慨不已?客观地说,这首诗从作者政治上悒悒不得志,借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方式来表现内心世界的角度理解更具说服力。第三首:“江上竹楼新雨晴,?西春水?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雨过天晴,春波微漾,来来往往的人共唱歌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杨柳”意象。“杨柳”意象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便被诗人们赋予了送别、离愁的含义。此处正是以乐景来反衬诗人包孕在文字深处的几许愁思。第四首:“日出三竿春露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此诗化用杜甫《狂夫》而来,却能不着痕迹。昔日杜甫虽寓居成都,在万里桥西结草堂而居,但心中却时时不能忘怀帝都长安,生活的落魄和客居蜀地的乡思让他难以释怀。有着某种相似经历的刘禹锡,于诗中表现的正是此种情怀。第五首:“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春来。”前诗情系少陵,此诗意托明妃。王昭君曾遭画师所诬而远嫁胡廷,刘禹锡作为改革派而贬谪蜀地,虽情生此境,却不多言一字,作化蛇之举。第六、七首可一并来看:“城西门前滟?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恨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两诗都以托物起兴破题,或用“滟?堆”以突出坚不可摧,或用“十二滩”以表现路途难行,接着转入正题,懊恨人心不能似石头那样坚,长恨世道却比水道还要险。知人当须论世,这两首诗,正是政治命运多舛的刘禹锡在贬官之后对世道人心深刻体味后的真实表达。第八首:“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猿啼”亦为相传已久的愁悲意象。刘禹锡于此诗一语道出真谛:猿啼之声令人悲愁,但这啼鸣本身并不是感伤的根源,它仅仅是牵出愁情的诱因,只有亲身所感之人,才能深味其中三昧。第九首:“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作者以写实的笔法客观展现了当地的劳动生活风貌。这九篇《竹枝词》,从寄寓的情感来看,是一个整体。它主要表现的是刘禹锡被贬之后才不得展,志不得申,又客居蜀乡,心恋魏阙的悲郁心情。从汉唐间诗人对屈原的评价,可知他们对屈原作品的认知、评价仍是定位在王逸所创立的“兴寄说”基础之上的。刘禹锡曾明言其因屈原作《九歌》,“故作《竹枝词》九篇”,但这只是说出他学习了屈原,而这种学习一方面是形式层面,如借鉴民歌、选择了数字“九”等。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指与屈原相似的经历以及对屈原人格的敬仰等。至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禹锡作于夔州的九篇《竹枝词》,其创作主旨并非歌唱爱情。其创作起因是受到屈原的启发,其创作形式也是像屈原一样汲取了当地民歌的新鲜养分而别开生面,而最为重要的,是其创作精神———远祧屈原风神,将自己比作屈原式人物,抒发其为正义事业而遭贬谪之后的客愁与深切怨愤。经过一系列分析、探讨,实验小组得出了基本结论。笔者在肯定学生取得进步与成绩的同时,将评价的重心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让学生在反思中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其实,总结评价环节结束,也就意味着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完成。但我院指导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额外增加了一项学习内容,即正确运用资料,用尽可能准确、规范的学术语言对基本观点和结论予以阐述。本文即为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观点进行文字总结的产物。

研究论文范文6

论文的被引量在科研评价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在科学基金申请、学术奖项评定、机构人才引进等过程中,往往需要科研工作者提供论文的引证报告作为其学术影响力的佐证。但是,单纯地依靠被引量及其相关指标来评价一篇文章学术水平的高低或效用的大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论文往往需要在发表后一年或更长时间才可能被引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的论文,往往需要3-5年才能达到被引高峰。因此,利用初期的特征因子对论文中长期被引量做出预测,较早地发现未来可能被高被引的论文或高被引学者,将有助于科研人员的管理与决策活动。在预测活动中,预测指标和预测方法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两部分内容。预测指标的选择主要基于相关性分析,一般认为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能否利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进行预测的基础。关于被引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1-6】,如赵思?等人采用相关分析对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作者特征、引用特征和期刊特征共12个细分指标进行了检验,发现对论文被引量有显著贡献的指标包括第一作者的H指数、第一作者的总被引量、第一作者的平均被引量、样本后两年内的被引量、期刊即年指标等【5】;Haslam等对308篇心理学期刊论文十年被引量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作者的权威性、是否具有一个或多个资深作者、期刊声望、论文长度、参考文献的新鲜度及数量等均与论文被引量相关【4】;Tahamtan等在其一篇综述中,将28个与论文被引量相关的因素归纳为三大类,即与论文相关的影响因素(如论文质量、主题新颖性、研究主题和领域特征、研究方法等)、与期刊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的语种、期刊范围、出版形式等)、与作者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作者数量、作者声望、自引情况、作者的国内国际合作情况、国籍、性别、年龄、种族等)【1】;类似地,鲍玉芳等人将影响论文被引量的34个相关因素按作者因素、文章因素、期刊因素、网络计量学、其他因素这五个维度进行梳理,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6】。此外,Jahandi⁃deh等人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两组论文进行差别检验【3】,Zavos等人选用TheWilcoxonrank-sumtest方法进行假设检验【2】,来判断被引量和其他因素间的关系。在上述研究中,许多与被引量相关的因素(如作者因素、期刊因素等)都是在时即已确定。然而,就算在同一刊物上发表的同期论文,其后期被引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显然其长期被引量主要受到了后一些动态变化因素的影响,如早期的被引量【5,7-8】在被引量预测方法的选择上,目前仍以传统的回归分析法为主。通过上述梳理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在论文被引量预测的相关研究中,已有多位学者研究了作者相关因素、论文相关因素、期刊相关因素等与被引量的关系,但鲜有学者对论文的被引量与早期动态变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在基于数据类型及其关系视角下的模型构建和模型预测的方法选择和运用上,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对论文早期动态指标(如早期被引量、早期下载量)、论文总下载量、总被引量、论文题名、论文作者数量、关键词数量以及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和选取,以论文的早期被引量和下载量作为重要研究标的,并结合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模型建构和预测,以期寻找到影响论文中长期被引量的有效指标,并构建较为优良的预测模型。

2研究方法与数据

2.1相关性分析

基于样本中变量的不同属性,在本研究中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与处理。

2.2分位数回归

回归分析能够定量地阐释变量间的依存关系,是预测和控制领域常用方法之一。传统的回归分析一般要求数据满足正态性假设或方差齐性假设,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数据无法满足上述假设,如论文的被引量分布【16】和下载量分布【10】都属于偏态分布,经典回归模型在此领域的准确性会失效。而分位数回归则利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条件分位数进行建模,不特定要求数据的分布形态,能够更好阐释因变量条件分布的全貌而不仅仅分析其条件期望;而且,运用分位数回归,自变量可充分反映其对因变量的分布的位置影响、形状影响等。因此在社科研究中,对于实际所得数据的分析解释,分位数回归分析更胜一筹【17-20】。

2.3研究工具

采用spss20.0对数据的分布形态以及数据的相关关系程度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运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以及被引量的预测分析和预测效果检验。

2.4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中国知网提供的11种图书情报领域期刊2006-2008年发表的且获得过下载的10334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CNKI从2005年开始有完整的下载数据),选择这些期刊主要是由于这些期刊创刊时间较长,在CNKI中收录完整。剔除数据集中的目录、卷首语、征稿启事、简讯等噪声数据后,得到最终数据集DataSet1,共涉及论文9919篇。在9919篇论文中,通过SPSS模糊抽样,随机抽取总样本中约50%的样本(4988个)作相关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剩余约50%的样本(4931个)用作后续模型验证以及被引量预测使用。DataSet1中,每篇论文所涉及的数据包含论文的基本题录信息以及该论文在2006-2015年每一自然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分别加总每一自然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得到每篇论文自出版时到2015年12月31日的总下载量和总被引量;由于不同论文出版月份不同,有的在年初出版,有的在年末出版,因此出版月份较晚的论文在出版当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无法体现其真实数量,为了更加准确地呈现论文在出版后1年内的下载量和被引量,本文假设每篇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不存在差异,首先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绝对下载量:其中M表示论文出版月份,并以此类推获得每篇论文出版后3-7年内的绝对下载量;然后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获得了每篇论文出版后1-7年内的绝对被引量,汇总获得新数据集DataSet2(由于2008年发表的论文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只有7年的下载及被引数据,所以将所有论文统一统计年限为7年)。

3研究结果

3.1论文被引量与论文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从论文题名长度、作者数量、关键词数量、综合影响因子、分年被引量、分年段被引量6个常见指标,以及总下载量、分年下载量、分年段下载量3个新入指标,共9个指标,对4988个样本运用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表2所示的5个指标中,仅有论文总下载量与论文总被引量之间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而其他几个指标相关强度一般,如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呈现出极低的相关性,这也印证了Prathap等人的发现——不论是独立的科学家的论文还是研究团队的论文,文章的被引率与其期刊影响因子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21】。Lozano研究发现,来源期刊影响因子高的高被引论文比例正下降【22】。Seglen认为期刊影响因子并不是文章的特殊属性,因此用它来评估论文实质上没有意义【23】。此外,有些学者认为,通过期刊影响因子来判断文章,使得“自己的成果变成由发表在哪儿而不是发表了什么来评判”。表3的结果显示,论文分年下载量、论文分年被引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趋势相同,即前7年中,论文的分年下载量和分年被引量均与论文总被引量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而后两年则不存在强相关。依据上述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分年段下载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情况,同样发现论文分年段下载量和分年段被引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趋势也相同,即前2年和中间2年的下载量和被引量均与论文总被引量存在正的强相关关系,末2年下载量和被引量与总被引量的相关关系强度一般(如表4所示)。通过上述分析结果,早期的分年被引量、前2年被引量(选取第1年和第2年)、中间2年被引量(选取第5年和第6年)均与论文总被引量有着强相关关系,由于论文的引用时间有差异,单一年份论文被引有的极少,有的甚至为0,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我们选择分年段被引,由于前2年被引量和中间2年被引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结果相差不大,那么选择前两年被引量会有时间优势,正如Ponomarevp所说,越早发现突破性研究,则能有更多时间通过工作坊、资金资助或合作研究等方式促进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12】;且赵思?等人研究发现“样本后两年内的被引量”也是有效指标之一【5】;Levitt研究相关领域的论文发现论文早期引用量与论文总引用量排名具有高强度的相关性【7】;Stegehuis也采用了论文早期引用量作为预测指标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将前2年被引量作为预测指标之一较为适宜【24】。对于下载量这一新纳入的预测指标,从上述分析结果可发现,论文前2年下载量与论文总被引量的相关程度也较为密切,因此前2年下载量也作为一个预测指标用于论文被引情况的预测。

3.2文章被引情况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3.2.1回归模型

由于数据的极偏态分布,使得普通回归模型无法较好解释变量的真实关系,如第二节所介绍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社科研究中数据偏态分布的回归分析。在分位数回归分析中,采用了核估计法对回归模型的各项系数进行检验,得到0.25、0.5、0.75、0.95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且各分位的回归模型拟合良好,各回归参数指标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Intercept代表常量,FTC代表前2年被引量,lnFTD代表前2年下载量的对数。从表中可看出在不同的分位点上回归模型均显著有效。

3.2.2回归系数分析

通过分析各分位点处的前2年被引量、前2年下载量以及常量回归系数分布,由图1发现,常数项随着分位点的升高而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前2年被引量和前2年下载量与之相反,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常量(Intercept)在0.5分位点后下降较其他分位点处幅度增大,其余分位点处的斜率较为保持一致,且斜率平缓;FTC的回归系数,在75%分位点往后斜率开始陡然变大,而lnFTD斜率变大的幅度较为缓和。从图1中不难发现,75%分位点之前,FTC和lnFTD对于总被引量的贡献比例均较为稳定;在75%分位点之后,FTC对总被引量的贡献比例相较之前有明显提高,lnFTD的贡献率也有小幅度的提升。由此发现,前2年被引量对论文未来的总引量具有强有力的贡献,尤其是高被引的论文,且与之对应的前2年下载量对其总引量也具有显著贡献,高下载量在一定程度上。

3.2.3不同分位点处回归模型差异检验

通过分析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系数,随着分位数的变化回归系数也随之呈现出略微差异。虽然回归系数的变化看似微弱,但这些变化是否会引起回归结果随分位数的有序递增而呈现某种无差别性等级递增呢?这一疑问,值得进一步探讨。由此,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推断这一疑问,即分析在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差异程度是否显著。通过分析发现,总体上来说,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2.2e-16***),如表6所示。这也意味着FTC和lnFTD这两个预测指标在不同的分位点处对总被引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那么如果采用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笼统地模型拟合分析,这一差异情况就会被平均以至消除,预测的准确性有可能会偏离。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的合理之处。

3.2.4模型总体及不同分位点处拟合结果

常用的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的方法有判定系数R方(R2=SSR/SST)、模型F检验、对单个参数的t检验、判定系数增量等,MayankSingh等人和赵思?等人在回归拟合判定方法上均选择了复相关系数R和判定系数R方【5,14】,在此我们选择通过上述对不同分位点的模型结果进行比较,我们进一步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模型总体拟合度优良(R=0.860,R2=0.740,F=14220.348,P=0.000*,<0.01),分位点拟合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分别是四个分位点处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分布情况,并在图中给出斜率为1的参照线,从图中可看出,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分布较为贴合参照线。此外,0.25分位点的拟合情况总体上预测值比实际值略微偏大,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部分论文的早期下载量偏高而被引量滞后所致。

3.3回归模型适用性验证

通过分析0.25、0.5、0.75以及0.95分位点处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及其拟合效果,在本次预测中,运用SPSS随机抽样出的4931个样本,采用上述各分位点回归模型进行如下模型验证。图3可看出参照线从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散点中穿出,总体上散点较为贴合参照线。进一步,对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模型F检验结果由表7所示(F=16568.688,P=0.000*,<0.01),线性拟合效果优良;通过计算可知R2=0.771(R=0.878),标准化残差。

4讨论

4.1前两年下载量较其他影响因素的预测优势

在的最早期(比如刚发表前几个月),期刊影响因子以及论文题名或主题的相关性是读者下载和引用论文的驱动力,此时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连同下载量一同对论文被引量的增长做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文累积年下载量(比如前两年下载量、中间两年下载量)逐渐取代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与论文被引高度相关,成为预测论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论文的前两年下载量这一累积下载频次,其主要源于论文本身因素(内部因素),对被引量的预测优势不言而喻,首先,论文前两年下载量属于动态影响指标,其不同于期刊影响因子这一基于期刊的较为固态化的指标,前两年下载量有着与论文被引量更高更显著的相关性,对论文被引的动态发展能够更好地追踪和预测,一些学者也证实早期下载量可作为被引量预测的一个指标依据【2-3,11,25-26】;其次,论文前两年下载量作为论文被使用的一个指标,可以及时反映论文被使用的情况,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先于被引而发现文章的引用价值,一定程度地促进论文被引用,处于一种下载-使用-引用的良性循环中;最后,论文下载量这一动态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论文的质量,而论文最终是否被引用,终究取决于论文内容的价值性,而非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

4.2分位数回归在被引量预测上的优势

传统的基于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通常描述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条件期望即均值影响,这在经济活动以及科学研究中,通常所获取的数据并不满足最小二乘的理论基础如图4和图5所示的科研论文的前两年下载量(FTD)和前两年被引量(FTC)的极偏分布形态,数据存在显著的异方差,使用基于最小二乘的回归模型其稳健性会较差;而分位数回归理论优势之一即对数据的分布形态不做严格限定,这对被引量回归模型的建立、模型预测较为便利。分位数回归的优势之二:不同于基于均值的线性回归,在大数据偏态分布时,可以从不同分位点给予确切的回归模型,使模型拟合比基于均值的回归更准确、更贴合数据(如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量)的实际分布形态和发展趋势。在本研究结果中,发现总体上不同分位点处的回归模型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采用基于均值的回归理论对总体样本进行笼统建模和预测,那么这种差异情况会被平均弱化以至忽略,预测结果也会失准。分位数回归优势之三:基于已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可不对数据进行各种转换,从而减少原有数据信息量的损失,最大限度挖掘变量间的真实确切关系,以便后期做较为准确的预测。在本研究中,所获取的原始论文的被引量以及分年被引量存在0值情况,数据不适于采取对数转换等;而采取0值样本删除措施亦不可取,这会导致数据样本不完整,样本不具代表性。

研究论文范文7

2001—2011年上述信息机构论文产出情况比较

利用InCites平台,选取年代为近11(2001—2011)年,共获得中国大陆发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598篇论文,其中2011年达到峰值,论文数量为139篇.2001—2011年的信息机构发文量跟傅文奇基于SSCI的2000—2010年我国大陆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论文的计量分析的机构统计[1]有些许差异,他选取的年代是2000—2010年,本文为2001—2011年,排名有了变化,依次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表1和下文中的表6、表7中的数据是直接来自于InCites平台的,选取国家为中国大陆,但清华大学的数据有误,傅文奇[1]中的清华的数据2000—2010年30篇也可能有误,没有剔除台湾“国立”清华大学,InCites平台也有可能将“国立”清华大学数据处理为中国大陆的清华大学。)从表1亦可看出国内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发表的被SSCI收录的论文与全球相比,国际化的倾向还不够,学术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2001—2011年上述信息机构每年论文产出增长情况比较

利用InCites平台,选取年代为2001—2011年(检索日期2012-09-05),获得各信息机构每年论文产出增长情况。整体趋势是一致的,都呈稳步攀升,2001—2005年除了中科院和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以外,国内信息机构的发文量都很少,2006年后各信息机构发文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8年开始都有较大的突破。中科院在2010年也有了一个剧增;清华大学最近3年未有文章被SSCI收录;中科院、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则保持一个较好的上涨趋势。显然,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领域中中科院、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属于第一方阵,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属于第二方阵,清华大学等其他几个单位属于第三方阵。

上述机构2001—2011年发表的期刊及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表2数据直接来源于WebofScience平台SSCI数据库,年代为2001-2011,地址为各个学校,通过学科类别为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InformationScience&LibrarySci-ence)学科精炼获得的数据。发表期刊总和因为SSCI是出版年和InCites是入库年导致检索数据有些许差异。总体来说,上述九个信息机构共发表在35种杂志上,目前SSCI收录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87种,国内信息机构对超过一半数量的刊物还缺少关注。各信息机构的期刊种类和平均影响因子见表3。其中发表刊物影响因子最高的刊物为武汉大学学者一篇,刊物MISQUARTERLY,影响因子5.041,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学科排名第一;其次为北京大学学者一篇,刊物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影响因子为3.358,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学科排名第二。由此说明国内学者在某些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但还需要学者持续努力,有更多的学术成果能在国际行业一流刊物上进行学术交流。每个机构的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是由每种刊物的影响因子乘以篇数的总和,再除以发表总篇数得来的。从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来看,上述机构的排名依次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期刊种类比较少,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的种类比较丰富。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发文的刊物相对比较集中,由此说明国内学者比较偏爱这类刊物,如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INFORMATIONPROCESSINGMANAGEMENT(信息处理与管理)等。中科院学者最多的刊物为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发文22篇,占其发文总数的40.74%。武汉大学发文最多的刊物为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11篇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10篇,北京大学最多的刊物为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发文10篇,占其发文总数的27.02%,清华大学发文量最多的刊物也是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共8篇,占其发文总数的25%。

2001—2011上述信息机构研究主题分析

主题领域一般是通过关键词来揭示的,大都通过SPSS统计软件来实现的。本文是以某个信息学术机构为单位的,发文量相对较低,词频基本都没有大于3的,所以本文未作词频统计分析。因此,本文主题分析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刊载的论文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系统方面,真正跟图书馆这门学科相关的研究不多;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信息计量方面比较突出;其他论文研究方向相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领军式的主题领域,涉及信息交流、信息组织、信息搜索、信息系统、信息保存、信息利用、信息模型的构建、知识挖掘、知识加工、知识转移、专利研究、模型构建、信息分类、图书馆、网络、学术期刊的发展、社会学及一些实证研究、电子政务、仿真在出版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国内学者研究最多的科学计量领域也是以国内作为个案研究的重点,略有局限。再有图书情报学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2]除网络、信息技术及其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信息检索外,用户行为分析以及科学管理也少有涉及,同时也缺乏一些实证研究。

2001—2011上述信息机构作者分析

现代科学研究的方式逐步从个体转向到集体,论文不是个人写出来的,而是通过很多人的科学研究获得的可以经得起科学程序检验的成果,合作度反映了在多大程度上采用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表4的数据为SSCI数据库检索获得。可以看出每篇论文作者数都是3人左右,尤其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每篇论文都是3个以上作者合作完成的,这些机构发文量相对也较高,说明科学合作对促进科学研究有很大的推动力。从各个机构的作者群可以看出,上述机构也有各自的核心作者,根据普赖斯理论,情报学领域6篇以上的为核心作者[3]。与国外作者合作更能促进知识的国际传播和交流,提升科学成果的影响力,推动国内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比利时khbo学院的Rousseau,Ronald是信息计量学领域排名第一的领头羊,他与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保持着紧密联系,与国内中国科学院合作7篇、与浙江大学合作10篇,和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合作1篇。因此国内学术机构要寻找网络、信息技术及其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信息检索、用户行为分析以及科学管理等方面图书情报领域[2]研究和发展的前沿和热点的带头人,并与之合作,扩大国内其他领域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论文显示度。各机构与美国、比利时、英国、荷兰、新加坡等国际合作情况见表4,由表可看出,各信息机构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的比例都很高,尤其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且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主动去寻求学术合作的能力也相对较高。#p#分页标题#e#

2001—2011年上述信息机构论文被引用情况

研究论文范文8

1.1研究型护理概念

研究型护理就是以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为使命,立足临床实践,重视科学研究,在护理创新中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完善护理服务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1.2研究型护理内涵

研究型护理包含4层含义:一是强调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经过实践检验、科学凝练、行业认可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助于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二是强调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关系,护理科研离不开临床实践,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通过科研促进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技术的提高、护理结局的改善;三是强调人才培养在推进研究型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技术优、能力强、素质好的高层次护理人才不断涌现,能够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四是强调护理的专业价值,使护理服务适应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为维护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

1.3研究型护理特征

研究型护理一般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以持续护理创新为动力,以造就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关键,以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己任。

1.3.1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目的。

推行研究型护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职业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尊重和关爱病人成为护士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如果不能适时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就无法得到患者的信赖,就无法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

1.3.2以持续护理创新为动力。

如何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拓展护理服务的领域,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新形势下护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以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立足临床实践,积极开展护理研究,通过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不断推动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3.3以造就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关键。

以高级护理实践培训为牵引,以强化基本技能培训为基础,以拓展专科护理技能培训为支撑,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护理人才队伍,提高护理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1.3.4以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己任。

以被动执行医嘱为工作主线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更为整体化、连续化、专业化、个性化、人文化的护理服务。要从整体人的角度出发,履行专业照顾、协助诊疗、健康指导、心理支持、沟通协调的护理职责,通过特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与专业实践相符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来服务于人群及整个社会,为维护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

2创建研究型护理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2.1更新服务理念是前提

研究型护理应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护理人才培养为关键,以学科发展为引领。在该理念指导下,明确护理服务宗旨,即“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和奉献精神创造一流的护理质量,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竭尽全力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确立护理工作目标,即“为病人提供规范、快捷、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需求”。

2.2创新管理机制是关键

2010年初,在深化医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下,原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各级各类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实质是医院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管理改革,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起一个优质服务常态化、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型护理新模式需要更加科学、高效、灵活的保障管理机制,营造更加和谐创新的工作氛围,推动护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2.3集聚创新人才是根本

解放军总医院于1996年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授予博士生招收资格,2011年被批准为护理学博士授权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56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0名,本科学历294名,大专生824名,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占60.18%,比目前我国护理队伍大专护士比例(25.6%)高出34.6%,形成了合理的人才结构。近年来,选送百人出国(境)培训、学术交流,为研究型护理模式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4构建科研平台是保障

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环境有利于科研工作顺利发展。一是鼓励护理人员提高学历层次,脱产或在职参加本科、研究生层次学习,取得学历后给予报销学习费用。二是加强护理科研知识培训,邀请院内外专家讲授科研选题方法、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和论文书写等科研知识,选派有科研能力的人员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三是定期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护理论文新技术汇报会,立项课题汇报会等。四是医院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发表护理论文、获国家专利的人员年底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护理科研成果人员给予重奖,作为评优、评先、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并与护士长考核挂钩。五是设立护理科研专项资金,鼓励护理人员搞科研,取得上级资金课题医院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3创建研究型护理成效

解放军总医院创建研究型护理以来,经过4年建设,在护理人才培养、护理学科建设、护理服务提升以及护理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申请各类课题16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每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十余项,在国家统计源期刊200余篇,在SCI、Medline收录期刊近十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0项。护士中有40多人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各项学术职务,10多人担任国家统计源期刊杂志编委,在军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4创建研究型护理意义

4.1回归护理本质

护理是对病人的这些反应进行观察和判断,进而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处理。现代整体护理强调在诊治伤病同时,观察、判断和处理病人伤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伤病或治疗过程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所带来的个性化需求和改变。因此,与医生形成互补的是,护士职责正是全面、连续地观察病情,她们关注的焦点是病人疾病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趋势,工作核心是运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了解和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照顾,以实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目的。

4.2洞悉护理内容

研究型护理包括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监护观察、功能训练和专业护理等7项内容,对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护理内涵是专业照护,焦点是判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要观察病人身心情况;治疗处置核心是执行科学的操作规范,并将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贯穿其中;教育指导在于选择关键时间节点,实施个性化指导,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心理护理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心理反应因人、因病、因时而异地进行,缓解病人的无助、紧张、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监护观察要求及时、量化、动态;功能训练要有明确、量化的训练计划;专业服务核心要尊重病人、方便病人,才能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

4.3改善护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