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型教学论文

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1

1.1参与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研究体验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研究型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标所在。师生关系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融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学生成为自我开发创造力的主体。

1.3创造性与潜在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一个能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寻求“主观能动性”的解答。

2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分享,但其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也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科自身发展不足,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不佳等。

2.1学科自身发展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高校开设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点,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经济学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师资源紧张、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课程设置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等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其理论体系建设相对较落后。

2.2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用一种教案和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去创新和探索。老师把学生看成接纳知识的容器,要求全盘记录和死记硬背所教内容,缺乏课堂沟通与实践教学环节。

2.3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真正学到的内容不多。课程学时普遍过短及课堂教学内容过多致使学生不能全部消化现象较为突出,还有些课程内容不能进行详细讲述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二,学生缺乏实际转化能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而往往忽略实际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当中大多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学习和应用脱钩现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更新教学理念

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应用,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而忽略现实区域问题与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等问题。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知晓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热点”与“难点”问题,把抽象化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加深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3.2改革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能力。

区域经济学作为偏重实践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同样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思维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素质。

素质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辩证唯物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品格、节约勤俭的品质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

3.3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考试走,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活力,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是陷入了单一化。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执行者,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将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

3.4改变考核评价

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在平时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分析应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写作、科技制作,等等。

4结束语

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英语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熟练、逐步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感知、模仿到自主学习,再到熟练地运用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因此,笔者从设计原则,基本步骤,基本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



语言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语言不是能够学会或教会的,而是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自动习得的。如果语言学习活动只停留在对语言的教与学的层面,而没有参与到实际运用该语言的活动中去,一个人要想掌握甚至精通这一门语言特别是外语,那是很难想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将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与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内外反复大量真实的交际与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好一门外语。这就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规律。

近些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以及实施建议。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

一、“任务型教学”概念的提出

第一位将“任务型”的语言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普拉布(Prabhu)教授。他在1979年,在印度中南部的班加罗尔(Bangalore)开始了把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理论假设付诸于实践的大胆教学试验。他认为:当学生注重于任务而不是他们所用的语言时,他们会学习得更有效(Studentsmaylearnmoreeffectivelywhentheirmindsarefocusedonthetask,ratherthanonthelanguagetheyareusing)。[2]因此普拉布(Prabhu)被认定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创始人。

目前比较成熟的解释为: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3]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那么,任务型教学设计有哪些特点呢?

1.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While-task(设计了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homework(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项目)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应用

1.教师启动——任务进行的前提。

在这种模式结构中,学生学习任务的进行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没有教师的启动,学生必将无从下手,也就谈不上任务的开始与完成了。教师在新的任务进行前,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介绍新的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任务的进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扫清学生任务进行的障碍。这是任务开始的阶段,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或动力的阶段,是任务进行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2、学生自学——任务进行的基础。

新课伊始,教师就应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型任务链(THETASK—DEPENDENCYANDTHETASKCHAINPRINCIPLE),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及其所需准备,明确任务后,学生自学(可课前或课后),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任务进行打好基础。

3、讨论交流——任务进行的关键。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受新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进行任务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一般以小组形式开展。小组一般由优等生、中等生及差生程度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保持同组同质的程度。在课堂中,各小组成员就自学情况向其他人汇报,提出自学碰到的问题,小组长记录后向全班提出。最后,各组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交流任务准备情况。但教师也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巡视、参与,并对学生无法解决的困难设法引导。

4、汇报总结——任务进行的主体。

在解决基本问题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一般仍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根据自学阶段教师设定的阶梯型任务链,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小到大,从分散到综合,逐一汇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

5、巩固评定——任务进行的循环。

在汇报总结后,教师要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任务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习题的完成也可作为一种任务进行,可在学生自练完成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同时教师可讲解关键点、重要点。这样,任务进行有了良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任务进行的效果。

三、结束语

语言学习,尤其是一门外国语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熟练、逐步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感知、模仿到自主学习,再到熟练地运用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因此,笔者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3

根据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由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成果评价三部分组成。

(一)课题设计

课题设计是研究型教学的基础,是以课题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的重新规划。根据学生人数,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结合桂林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取得的成果,将《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内容课题设计为以学生调查实践为主题。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所作的汇报作为各章内容的开题,进而引出各章理论主题内容。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研究内容进行总体讲授、指导,使得课程生动、课堂气氛热烈,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桂林市水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大气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固体废物状况调查、桂林市声环境以及桂林市的生态之城建设五个部分。

(二)课题实施

1.成立课题小组

课程第一堂课为导论课,由教师对目前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工程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总体讲授,布置研究型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说明。课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报名,教师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微调,保持各组同学水平相当,每组6名同学。

2.方案设计与实施

各小组成员首先根据课题题目,明确完成目标,讨论课题实施方案;然后进行组内分工,完成资料收集、查阅、现场调查、数据分析汇总、书面总结及口头汇报等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以课下业余时间完成为主,教师轮流跟组进行指导、答疑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帮助学生解决在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完成过程中,数据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纸质资料,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CNKI数据库等,以及环保局网站、环保局实时监测系统等网络数据资源。然后,再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完成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成果评价

1.成果展示与评价

首先由组长作为代表对课题完成内容进行汇报,同时对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课题组成员共同对其他小组的提问进行解答。根据汇报结果和答疑情况对课题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三部分组成:组间评价、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课题小组根据评价内容对课题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并形成书面报告上交。

2.成绩评定

研究型教学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程总成绩由学生个人的平时表现(包括课题表现、对小组课题项目的贡献)、所在课题小组成绩(要求3~4名环境工程专业老师对小组作品进行评定,取平均分)、期末考试成绩(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

二、总结与反思

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两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1.完善学生在课题完成过程中的过程管理工作

小组成员应记录下课题完成过程中的日记与心得,不断总结课题完成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无改进措施,如成员分工情况是否合理、时间安排是否得当等。

2.教师对课题完成过程的反思

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4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设置有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2014年4月修订与发布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的调查中,我们对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撰写结构有以下的看法:

 

一、论文选题存在“过空过大”现象

 

对于人文管理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继续教育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以下的遵循原则:要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尽量从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选题。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选题的确存在“过空过大”的现象。有些学生对论文选题把握不当,选定的论文题目范围太宽太大,难以收集第一手资料,难以展开撰写。[1]论文内容不充实,不符合培养要求和目标。有些学生什么资料好找就选什么题目,选题理论性太强,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符,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分析、论证,难以完成。有些学生则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搜索”“剪切”“粘贴”等功能,摘抄、堆积而拼凑毕业论文,甚至存在抄袭现象。

 

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选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与预警研究”“薪酬调整机制的探讨”“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产品定位”“房地产营销战略研究”“论企业品牌战略”“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研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我们认为就成人教育的学生而言,以上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都是很大的研究题目。

 

二、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的毕业论文

 

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应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从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选择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符合成人教育特点

 

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或中专毕业后走上生产、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而选择修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很多已在单位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因此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类专业采取成人高考(业余、函授)、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学习的形式。很多学生在本科学习前已在管理等岗位工作了多年,积累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增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经验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资源。

 

2期望把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

 

由于很多学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在学习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本科阶段,不少学生已尝试结合所学习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毕业论文阶段,他们期望借助指导教师的帮助,解决一些工作实践的问题。因此与全日制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大,更期望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3理论知识积累尚不足

 

成人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主流,很多学生工作相当忙,又有家庭负担,工学矛盾使学生很难有时间保证系统专心研究管理学基础理论。由于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有些学校在教学与考试上降低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学生学习与接受的知识面较窄。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理论知识积累上有欠缺,理论分析能力显得不足。

 

(二)管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

 

管理学科是直接指导实践的方法论,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和社会性。[2]对于成人教育的学生,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以管理类课程理论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分析较典型的案例,培养学生特有的管理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实践。

 

管理研究论文按论文的功能可分为:基础理论型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和学术论争型论文。基础理论型论文是运用科学抽象、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管理领域的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的论文。学术论争型论文是就管理问题的不同观点开展争论的论文。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成人教育学生发挥其长处,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密切结合,更有利于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已构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整合教学资源,实现送教上门,打造“学科知识+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现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已探索与实践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是联合行业、企业创办直属班,学生群体都在同一企业工作,具有共同的职业生涯,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他们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关心企业的发展,有共同的企业研讨问题。因此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更欢迎。

 

三、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是决定论文基本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要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更要注意与他们的工作实际和专业有机结合,选题宜小而具体。[3]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选题规模应适当,应选择密切联系学生具体的工作实际,能够独立完成的课题。

 

在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调查中,我们认为管理类专业的一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广州欧康公司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研究”“广州海洋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南建公司提高客户装机满意度的研究”“ST零售企业经营的市场定位研究”“广东省空调行业销售管理策略研究”“通信代维企业通信工程成本管理研究”“中铁十六局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广州萝岗区经济适用房工程质量监理研究”等研究课题,是属于管理类专业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选题。

 

四、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

 

在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撰写规范中示例了某一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目录。从“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一文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了解该生撰写论文的思路。该生结合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管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改进提出相应对策。本论文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研究结果很有实际意义与借鉴作用。研究结果也表明:该生能较好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完善做出一份贡献,也展示了该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成果。

 

“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的正文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中国内外文献综述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包括了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文献等。第2章允升公司概况与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通过对公司员工的结构与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的描述,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章允升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调查结果统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章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对策与实施建议。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提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的思路和原则,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及实施的建议。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结论是对整篇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指出本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毕业论文,符合管理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结构。管理应用研究型论文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对策。因此“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可供参考。

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教学理念;教学程序

本文为兰州商学院2012教学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国际贸易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国内外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的教学板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对高校培养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很难适应。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设定研究主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较好的尝试。本文基于该课程本科教学的实践,拟对《国际贸易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加以探讨。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研究过程中学习,注重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和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同时,该模式可大大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识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容。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因此运用该模式必须首先明确其基本要素,包括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策略的整体、系统的操作等。所以,很多学校如清华、北大、浙大等在尝试研究型教学模式时首先对这些关键问题予以解决。本文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就从这几方面入手。

二是研究型教学模式中的两大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多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只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强调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性,以类似科研的过程进行学习。但实际上作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需围绕“研究”进行活动。首先,研究性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以研究性为主,在教学中运用科研思维与方法进行教学;其次,教师也应提高“研究”水平,对专业领域的前沿动向加以研究,以实现对学生更好的引导。

三是研究型教学模式适应的学生层次问题。作为研究型教学其核心在研究,因此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研究的精神,不仅是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更是知识的探究者,在研究中学习、成长。所以,很多人认为研究型教学更适合研究生的教学。但是作为研究型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这也是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在本科生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研究和探索问题,研究型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重点研究本科生的研究型教学问题。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学是国际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发生的原因,分析国际贸易形态的决定以及贸易利益在贸易参加国之间的分配等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涉及国家之间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面对动态变化的国际经济现象,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并不断关注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是本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内容陈旧。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学》,教学过程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安排,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国际贸易问题不断出现,世界贸易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必须根据国际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和现实环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些都需要深入开展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教学方法单一。传统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多以单向传授理论模型为重点,进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的发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侧重于主要知识点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比如:在讲授贸易理论时,教师直接把理论的含义、理论的模型、理论的评价告诉学生,然后要求学生理解、记忆,缺乏与学生思想的交流碰撞。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特点进行创新,引入新的方法。

三、国际贸易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学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对国际贸易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根据一种教学模式应该包括的基本因素,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树立研究型的教学理念。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首先应树立研究型的教学理念。对于研究型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的理念。首先,研究型教学,是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更多的是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其次,实施研究性教学同时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以研究性为主,将科研成果教学化,教学活动科研化,在教学中运用科研思维与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须主动适应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以类似科研的过程进行学习。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研究的环境,以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实现“教学相长”。

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师生双方都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将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性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而言,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自己在课堂中的从属地位,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必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形成“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培养其积极探索与研究的潜力。

(二)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研究型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不同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选择、补充、重组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与时代同步的知识体系。因此,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国际经济发展的动态的特点。因此研究型教学中不仅仅是前人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同时要求在教学中引入学科前沿知识。

实施研究型教学:第一,通过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使教师能在某个知识点上取得突破,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更好地影响和感染学生;第二,通过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前人尚未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国际贸易学研究型教学模式还要采用多种方法推进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下,适用于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很多。

例如,以比较优势理论为题,让学生研究我国某产品的比较优势,撰写研究论文。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开展专题研究。另外,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由教师对其进行研究的方法进行指导,并鼓励他们在研究中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可以综合灵活应用,与简单讲授相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同时,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根据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要求,应增加教学手段,如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在难点解疑、作业辅导、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科研成果在平台上展示,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聘请资深的国际贸易专家或对外贸易管理部门的专家及其他高校的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四)创设便于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的课堂教学程序。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当中平铺直叙的就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讲解,老师讲,学生听,往往令同学失去学习的热情。进行研究型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灵活调整教学顺序,构建以学生为主新的教学程序:

1、教师设问,学生解答。教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如何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和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往往比事前预想还要多。

2、学生提问,教师引导。提前由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课堂当中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应掌握数倍于学生的背景材料,对学生的提问不是给予直接回答,而是要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参加讨论,讨论结束时由教师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概括,引导学生择善而从。这样的教学程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调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

(五)改进常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考核系统应是一个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系统。首先,应改变传统考试的出题思路、出题形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其次,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课外作业成绩纳入评价系统之内,增加对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活动状况的评价。在这方面,就需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互动情况做好记录,对课堂参与、课程论文、论文宣读、答辩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最终考核的目标应该都是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高虹,刘惠琴.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看研究型课程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研究型教学论文范文6

中文摘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为交际教学法的流派之一,产生十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历史。2001年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理念,在国内开始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就20多年来国外、国内关十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简要评析;研究和分析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设计原则和实施模式;运用了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

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同时还简要论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本论文通过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研究,试图实现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

全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引言:概述了论题提出的背景、论文研究的主旨和意义。

第一章:侧重论述了国内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第二章:简要论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第二章:研究和分析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和模式。

第四章:进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实例分析,并针对单项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具任务活动设计案例,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简要论述了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阐明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提出对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2

一、国内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概述............................. 3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教学方式.......................... 6

三、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8

第二章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功能...........................10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10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征.................................................12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功能................................14

第三章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模式.........................16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16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模式..................................18

第四章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探索........................... 23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材料输入和活动设计.................. 23

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案例分析............................ 30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讨论.................... 45

第五章启示与问题反思........................................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