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始融入到教学中。然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发展、成长中寻找平衡点,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当前,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体现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与低。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为此,教师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化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课堂上,教师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放在教授理论知识上,通常情况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是机械的,不需要开动大脑,也不需要发挥想象。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越来越依赖教师,他们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最终导致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逐渐降低。长此以往,无法使得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目前,由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这影响到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要讲通讲透考试大纲内的所有知识点,为此,在课堂上,教师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整节语文课堂的氛围死气沉沉。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兴趣产生,也无法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功利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阶段,大部分中学都以提高升学率作为主要教学目的,这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本质上来讲,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取得好成绩,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师不只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教授学生相关的技能。语文学科集工具性、人文性这两个特点于一身,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将教学环节落实到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当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看法发生变化时,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主动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一)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黑板+ 粉笔”是常用的教学模式,并且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当前,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还影响到学生的“学”,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被迫学习语文知识,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所有的教学时间都用在讲解理论知识上,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并不关注学生是否消化了本节课的理论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影响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想办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其要围绕着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自主分析、自主讨论的空间,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穿插一些课外知识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此外,教师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得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以此来推动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初中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阔,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会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甚至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这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为了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主动性,教师要从学生的特征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目标不再是简单地教授理论知识,而是要着重发展学生的能力,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合理地设计语文教学方案,使得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都激发出来。在探究语文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新的知识,这样做有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此,语文教师要深入剖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突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同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提供自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久而久之,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得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内涵,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为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自主朗读课文的时间。其中,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分角色朗读、自主朗读等。至于选择哪一种朗读方法,主要取决于文章内容,从而保证最终的朗读效果。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围绕着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学生朗读完成之后,教师要求每名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朗读得好与坏。不管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朗读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难,并对其进行引导与点拨。通过朗读,学生要深入了解文章中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朗读字、词、句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慢慢提升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

(四)巧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体验感受。为此,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主动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其要鼓励学生多多提出问题,以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中的内容。学生本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名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越来越强烈。教学方案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然而,教师该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呢?通常情况下,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集声音、动画、视频等功能于一身,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课本教材上,而是能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认识语文知识点,这样一来,降低了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的难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

(五)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还要定期开展竞赛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转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看法,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便于学生能深入到语文学习中,挖掘语文学科的魅力。在竞赛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他们从中能获得成就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科学、合理地选择竞赛活动的内容,可以是朗读竞赛的内容,或者是以背诵为主的竞赛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活跃了语文课堂的氛围,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竞赛活动之后,不管学生是赢了还是输了,教师都要表扬、鼓励每名学生,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曾德升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8):75.

作者:朱占荣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白庙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