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诗词学习能力探究

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诗词学习能力探究

摘要:诗词,就像是璀璨的珍珠一样,莹莹生光。学生学习诗词,不仅能够感受到诗词外表的华丽,还能感受到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学会用心灵来接触诗词。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是希望为语文课堂增添厚度和广度,让学生在诗词的引领下,找到语文探索的动力。在剖析学生诗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后,教师总结了培养学生诗词能力的有效方法,发现生活、情境、问题、合作、应用等因素的加入,给课堂带来了希望,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转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诗词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是希望学生伫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进一步理解诗词,感受诗词的魅力,让学生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使用诗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品味人生的哲理,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完善学生的价值观。

一、初中生诗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在面对诗词学习的时候,会因为缺乏诗词学习的兴趣而难以融入到诗词课堂中来,认为诗词是枯燥的,离自己很遥远的,没有主动探索诗词的意识,也不会为了诗词而花费自己的空闲时间。初中生学习思想的不足,导致学生对诗词学习技能掌握有限,无法利用诗词技巧来解决诗词学习中问题,获得学习诗词的信心。学生技能的不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形成不良循环,亟待教师解决。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诗词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设置生活接触点,培养学生结合生活的学习意识

诗词,是诗人立足生活,有感而发的,可以说是诗人的记录载体。教师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是要懂得鼓励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诗词的点滴,促使学生理解诗词。学生在生活因素的影响下,会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找出诗词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理解诗词打下基础。由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设置生活接触点来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诗词的意识。例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一诗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西湖的魅力,感受春天的变化,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春天的意识,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出发来理解诗词,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春天到来时西湖的图片,促使学生通过图片来感受春天的西湖,了解西湖在春天会出现怎样的美景。学生观看图片后,对西湖的美景有了具体的了解,走进了诗词学习。在学生朗读诗词之后,笔者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谈一谈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分享心中的美景。其中一名学生分享了自己在春天与朋友一起去公园放风筝的经历,认为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人也会在环境的熏陶下,变得积极向上。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理解了诗人的情感,感受到了诗词语言的精妙之处。

(二)设置情境接触点,培养学生赏析内容的学习意识

诗词,能够创设具有丰富内涵的意境,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诗词,才能有效把握诗词意境。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一起对诗词内容进行赏析,了解诗人是如何描写意境的,可以帮助学生抓住诗词学习的线索。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会获得情感上的升华,学会通过心灵来触碰诗词。由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接触点来培养学生赏析内容的诗词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使至塞上》一诗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感受戍边将士的不易,培养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尊敬戍边将士的意识,让学生带着情感来赏析诗词,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古代将士戍边的影视资料,还展示了当代边疆官兵扎根祖国辽阔的边土,开展巡逻、检疫等工作的场景,使学生跨过千年岁月,来理解诗词的现实意义,品味诗人的创作情感。学生观看视频后,对诗词描述的场景有了直观的感受,体会到了边关的艰苦。接着,笔者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诗词创作的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了解了这首诗是诗人在出塞途中所写,抒发了诗人悲壮的情怀。

(三)设置问题接触点,培养学生解决疑惑的学习意识

问题的存在,就像是桥板与桥板之间的衔接一样,引领人们向前。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不断探索,解决心中的疑惑,有助于学生积累诗词知识。学生在问题思考中,会了解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做好下一步的学习计划。由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接触点来培养学生解决疑惑的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诗词的主旨,感受诗人在生活凄苦的背景下,仍然抒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情,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家国情怀,在教学中综合诗词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提问:诗中哪些内容写实?哪些内容是想象的?诗词中出现了哪些动词?秋风掀起茅屋上的茅草时,诗人有着怎样的心情?诗人在生活中面临了怎样的困苦?诗人想要广厦千万间来做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学生围绕问题对诗词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诗词中所描述的秋风吹走茅草、儿童抱走茅草、秋雨淅淅沥沥地侵袭破损的茅屋等场景是真实发生的,深刻地展示了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而诗人想要获得广厦千万间,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事物。诗人在诗词中使用了卷、飞、洒等动词,生动地讲述了诗人内心的绝望。诗人由自身经历出发,抒发了想要结束贫困寒士的痛苦生活,使每一个人,都能不再经历诗人所面临的一切。学生在动脑分析中,理解了诗人的心理,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一面。

(四)设置合作接触点,培养学生讨论沟通的学习意识

合作,注重的双赢。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学生设置合作任务,能够促使学生发挥优势,加强学生双赢局面的形成,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在合作中,能够突出表现自己,汲取他人的优势,将其融合为自己所用,形成沟通表达的习惯。由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合作接触点来培养学生讨论沟通的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诗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知道怎样进一步理解诗词的意义,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力争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有所展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先是进行分工,逐句对诗词进行了翻译,然后结合互联网了解了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学生在讨论中,知道了诗词是诗人在目睹北国雪后风光,想要渡黄河进行东征的时候创作的。学生合力汇总了诗人对雪后群山、高原的描写,感受到了诗词的豪迈感。在重点分析诗词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学生结合诗词的背景,理解了诗人坚定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信心。学生讨论后,认为诗人上阕写景,写出了对山河的热爱,下阕抒情,写出了对未来的期待。学生感受到了合作中力量凝结的作用,学会了与人沟通诗词问题。

(五)设置应用接触点,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意识

知识的应用,是验证学生学习成果的有力证据。教师组织学生应用诗词知识,了解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程度,能够强化对学生的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会唤醒学习自觉性,积累诗词学习的经验,掌握诗词应用的能力。由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应用接触点来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游山西村》一诗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坚持的精神,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实践应用的机会,鼓励学生围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进行议论文写作,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观察和点评,了解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理解问题。接着,笔者与学生一起对诗词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学生阐述了诗词的含义,为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方向,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学生在知识应用中,理解了诗词,学会了使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了解初中生诗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学生在诗词学习中难以取得成绩的原因,增加了对学生的认识,围绕学生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诗词学习能力的方法。通过设置生活接触点,培养学生结合生活的学习意识;设置情境接触点,培养了学生赏析内容的学习意识;设置问题接触点,培养了学生解决疑惑的学习意识;设置合作接触点,培养了学生讨论沟通的学习意识;设置应用接触点,培养了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意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诗词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了解了诗词的魅力,激发了学习诗词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对诗词的学习也由单一的朗读深入到了深度理解和应用上,提高了诗词学习的水平。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了学生的真实需求,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帮助,促进了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发展。同时,教师还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增加了实践参与的机会,给学生构建了优质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的进步。

作者:卢爱红 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