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改革

高中历史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改革

一、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受到“尊师重道”等观念思想的影响,在教育体系中位于主体地位的一直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是绝对尊重的,教师的权威是不容许任何挑战的。可以看出,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讲台就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只扮演配角。这样的教学课堂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历史课堂,一些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就像是在听天书,教师更像是一个宣读圣旨的大臣。这种教育模式很难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天赋,严重偏离了教学正常发展的轨道,大量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目前时展的要求相适应。

(二)严重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拉布尼茨曾经说过一句影响非常大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高中学生也是如此,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是千差万别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个性化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三)忽视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站在人类学角度来看,人的情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情感甚至直接转化成为力量,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对情感的培养。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一些教师根本无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多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都是没精打采的。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们根本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加上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一些教师很难与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和沟通,这无疑成了师生之间很难逾越的一条鸿沟。

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一)坚持教学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

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种途径获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很多历史知识进行掌握,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应该将第二课堂组织好,这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途径。第二课堂的定义非常广阔,例如对乡土资料、史迹进行充分的利用,组织学生进行访问考察等,还可以举办各种知识竞赛、学习讲座等,这些形式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亲自感受中增长知识,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构成课堂的基本元素,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严重滞后,不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于对于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教育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传统教学课堂是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加上教师的一张嘴组成的,在新时期,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对创新型的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应该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各种新形式的教学课堂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例如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等,这些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模式,同时一些教师还创办了历史沙龙,在教学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新型教学方式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可以说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步履维艰。而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将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相信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历史教学课堂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更好的为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笔者围绕以上内容针对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供大家借鉴。

作者:倪爱平 单位:福清龙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