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教育改革与实践

高职会计教育改革与实践

摘要:各行各业都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都迎来了各个行业的新篇章。会计行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的主要职能已经慢慢偏向管理会计以及云会计的职能。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运用智能教室、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学。但与目前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培养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人才,教师要转型升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改革升级。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这些都对高职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时下潮流技术对高职的会计教育行业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新的高职会计教育形态,推动高职会计教育的创新发展。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教育;改革与实践

目前,各行各业都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都迎来了各个行业的新篇章。会计行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的主要职能已经慢慢偏向管理会计以及云会计的职能。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运用智能教室、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学。但与目前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培养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人才,教师要转型升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改革升级。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这些都对高职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时下潮流技术对高职的会计教育行业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新的高职会计教育形态,推动高职会计教育的创新发展。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论文以“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思路为切入口,剖析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出符合“互联网+”背景下以及符合企业产业要求的高职类会计人才。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的短板

当前形势下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与目前会计教育的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当前会计的职能已经向管理会计的职能转变,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受到重视,但由于企业背景的教师严重缺位,所以教学的培养的目标还不能与企业目前的要求相匹配。第二,虽然现在很多信息化教学比赛办的如火如荼,真正运用的教学中去的比例还不是很大,还有就是硬件条件还不能完全跟上,学生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的教学,学生还不能真正体会“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改变。第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不断地转型和升级,会计的职能已经从事后管理前伸到事前管理,会计的职能也要转型升级,就需要会计人才必然具有与之匹配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那么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就需要熟悉管理学领域投融资决策、项目论证、运营风险管控、内部控制等相关知识,能做到管理学与会计学的融合,以及产学研的融合贯通。第四,虽然很多职业院校聘请了很多行业的导师,但真正能履行教学的职能还是有很多实际的困难,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由行业指导的比例有所差距,没有相应的国家政府政策支持,行业指导很难实现真正的教学导师的作用。第五,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没有对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所以企业对校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很难有真正的积极性,很难形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目标。行业专家也很少进入学校教授课程,那么社会、行业、企业、学校的供需就会不对等。“互联网+”意义下的会计人才就很难成熟有效地培养出来。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的建议

(一)根据“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需求,确立会计教育培养方向

随着“互联网+”概念在各行各业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的各项业务的传统操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变化莫测的市场。原来的企业会计只要根据企业各部门报过来的数据,按照会计流程做账就行了,而现在这些流程有很多已经被财务软件的自动化流程所代替。将来可能还要要求会计人员运用“云技术”上网做实时的会计流程,另外会计人员的对企业各个模块的前端管理,跟踪管理,都会被企业做为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现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运作模式就需要与目前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要求相适应,多增加学生的实训、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平时的实践课中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企业会计流程。教学的学习平台和企业需求完美结合。

(二)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要与教学内容和目标匹配

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平台和学习平台的建设需要有层次感,学生分层教育,职业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针对会计工作的不同层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最好也能分层建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学习阶段安排学习内容。未来的会计学习也离不开网络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时,网络的硬件实施要能承受多个学生的操作,将来的会计教育要实现要实现与行业匹配的差异化、个性化,网络建设尤其重要,目前实体课程与资源库课相辅相成,但学生利用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间较少,开发出合适的评价体系也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

(三)鼓励教师提高升级,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互联网思维,资源库的建设和运用要熟练,学习平台管理系统地灵活运用,智慧教师的合理使用,互联网下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智慧教学的完美结合,如何激励、鼓励老师升级,通过教学评价是比较有效地方法。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也通过线上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客观系统地评价,另外很多教材已经跟不上现在的专业发展速度,教师需要多下企业实地考察,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跟企业的在岗人员多交流,跟学术人才多交流,必要时教师最好能到一线工作岗位操作一次具体工作,编写出符合现实情况的教材。多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辅助软件,让教学形式多样,通俗易懂。从不同方面完善整个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不过时、能用上。另外对在岗老师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和行业会计培训。让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技能也能不断地更新换代。

(四)强化教师的互联网思维,全面提高信息化教育的水平

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别各层次的教学信息化比赛,比赛成绩与教师的评教挂钩,以赛促评、以赛促教,形成一个教学信息化的氛围。另外云会计的模拟实训室也可以建设起来,对实训的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教学评价、企业的结果反馈,都要实时跟踪,查漏补缺。通过学习平台,建立师生实时交流的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让教学形式多样化,运用智慧教室,让教学模式变化多样,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利用信息化手段研究出适合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教学的自然融合。

(五)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要加强学生的财务软件的熟悉运用的能力,在财力物力人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有几个机房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在课外也能随时练习。同时计算机基础知识也要过硬,要熟练运用计算机的办公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原先多数的高职院校只要求掌握一些财务软件就行了,但是信息化与电算化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信息化要求的是信息的实时性和综合信息的集成性,需要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要偏向管理会计的职能,给决策者快速决策以及使用者迅速掌握信息提供依据。所以信息化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学生不再是掌握相应的会计知识就可以了,而是要具备数据的应用能力,数据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以及财务信息和数据分析的综合能力,另外还需要掌握基础的信息沟通能力。

(六)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加入到学校培养人才中去

像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已经很成熟,政府等职能部门以及行业的翘楚都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他们都参与教学目标,教学纲要的制定,同时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行业的职能人员参与到教学中去,本身国外的会计行业入门的职业要求就高,职业人员相对收入还行,政府再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也乐于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总结出企业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校通过行业的职业需求调查,整理出相应职业需求报告,然后再根据需求报告实时对报告进行总结,归纳成人才培养目标,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教材和培养的方式。另外实训目标的制定和实训培养方式也要与之相匹配。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教师的评价体系都要与企业的相关需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无缝对接。这样学生最终的成绩评价表也真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可以客观公正地招聘自己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企业有需要也可以跟学校订单式的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目标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真正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真谛。

作者:王玉香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