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研究(4篇)

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研究(4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探析

摘要:

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是高中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文章从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树立创新教学理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合作学习,遵循民主性原则五个方面探讨了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化学;创新能力;教学原则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高中化学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进行尝试性的探究。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可以说是教学的主阵地,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教师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完成化学试验。如实验前学生可自己设计试验的步骤,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记得更牢。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二、树立创新教学理念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对创新性的教学思想有一个理性认识,提升自身创新意识,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要能对学生学习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这样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创新理念运用的教学活动中,同时还要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想法,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使学拥有学好习的自。

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尤其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化学问题时要尽可能的把问题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他们身边,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再如,教师还可以把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身临其境地感受化学的妙处,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会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能有一个提高。

四、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并最终通过集体的智慧获得相应的答案。合作学习的核心特征就是合作和互相帮助。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适时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师生合作教学的模式。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更科学,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合作学习中教师作为管理者,应该推进整个学习的制度,对整个课堂教学做出一系列的规划。学生要以主人翁的思想参与其中,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推动合作学习有序开展。

五、遵循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人们在参与某种活动时是平等而自由的,学习中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参与教学活动。民主性原则可以说就是公正、公开、合理的教学原则,它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为了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坚持民主性的原则。首先,教师要从平等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民主的课堂,从而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可以积极探索知识。其次,教师要运用民主方式解决课堂上的问题,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发挥自身潜能,进而使其能更高效地学习。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就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树立创新性的教学理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使化学教学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作者:姚琳 安悦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爱香.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朱卫华.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王二利.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王连荣.《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实验研究报告[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1):609-612.

[5]赵海鹏.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6(11):39.

[6]张玉坤.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中国人,2016(6):333.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学微课的运用

摘要

在设计微课课件时,对于内容的选取一定要贴近教学的实际需要,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并注意微课长度要适当;微课课件的展示要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在重要的教学时机进行展示。利用课后的网络分享和教学讨论,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高中化学;网络学习平台

1前言

微课是指以多媒体为依托,以图形声像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的教学短片。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新生教学事物,以其短小生动的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同样能够发挥其用武之地。化学是一门兼具知识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微课能够发挥其作用,将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所以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用途很大。微课的运用是有技巧的,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播放一个教学短片,更重要的是要将微课和教学需要结合起来。精心地制作微课,适时地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并且重视对于微课的课后分享,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微课的课前制作

微课的制作是运用微课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好的微课课件才能够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微课运用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课课件制作得好不好。在微课的制作中,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精心制作出能够帮助教学效果改善与增强的微课课件。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主题高中化学中微课的运用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有趣的主题,从而能够让微课充分发挥作用。如在高中化学元素的教学中,由于各种元素的特性不同,学生在记忆和理解的时候常常会存在困难。教师可以设计“化学元素大家庭”这样的教学主题,通过微课动画展现的形式展示化学元素大家庭里每一个元素的特性,如活泼元素、懒惰元素,通过元素找朋友的方式展示出不同元素在一起所产生的化学反应。通过这样的教学主题,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不同化学元素之间的情况,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诸如此来的主题设计,都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在主题设计上花心思、动脑筋,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的微课课件[1]。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贴近需要在化学教学里,需要向学生讲解和传授的知识点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微课这种形式。教师在设计微课课件时,对于内容的选取一定要贴近教学的实际需要。一些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可能并不是很适合采用微课,这种就要通过板书讲解等其他形式向学生传授。而对于一些适合微课的内容,则可以通过微课进行传授。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从而真正做出适合教学需要的课件。如在教授氧化还原反应时候,很多学生可能搞不懂什么是氧化,什么是还原,以及中间发生的化学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以及氧化物、还原物的特点等。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辅助展示,清楚地知道这些化学反应发生的全过程。微课的形式要生动多样微课取胜之处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图形声像等都可以作为微课的材料。在微课制作时,教师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将化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展示出来。运用动画、音乐、沙画、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得微课课件有趣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整体兴趣。以元素特性为例,化学元素可以是一个个动画形象,其特性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示,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是视频,这些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微课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出奇制胜效果的保证[2]。微课的长度要适当在微课课件的制作中,要注意微课课件的长度,一般以5分钟左右为适宜。一节课45分钟,教师对微课课件的运用是插入环节,而不是主体环节,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展示都不应该过长或者过短,过长学生会疲惫,过短可能讲不清楚一个知识点。教师在微课课件的制作中,要既能够讲清楚一个知识点,又不会过长。微课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是对教学有用的,对于一些单纯的只是好玩的东西要少之又少,只保留核心内容,从而增强微课课件的实际效果。

3微课的课堂展示

微课课件的展示要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在重要的教学时机进行微课课件的展示,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不合时宜的展示则往往事与愿违。微课课件展示一般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环节。课程导入时展示在新课程导入时,学生对于一些陌生的知识,常常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化学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解,学生可能会不懂。因此,在新课程导入的时候,采用微课这种直观的形式,能够较为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新知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且微课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形式,展示新内容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从而能够以较高的热情吸收新知识。再配合教师其后的讲解,新知识的导入便不再是教学中的问题。重难点讲解时展示在重难点讲解的时候,微课展示是强调重点、分解难点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微课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记住重点、理解难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化学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重点需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对于这些重点,教师一遍遍地重复,学生可能会厌烦,也不见得能够接受和记住。利用微课这种形式,因为比较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识记[3]。对于一些难点内容,由于化学的抽象性,教师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讲清楚。利用微课这种形式,能够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把需要大脑想象的抽象过程变为可以眼观耳听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拓展时展示化学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并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有时候还需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一些延伸和拓展,而在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方面,微课又是一个好帮手。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跟学生讲的时候可能无法表达清楚,但是微课却是能够讲清楚的一个好手段。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一些知识的延伸,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如在讲授一些著名科学发现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些著名的科学发现者,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这些科学家的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学生发掘科学探索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化学实验时展示在进行一些化学实验的时候,由于课堂教室的空间局限性,可能后排的学生无法清楚地看到前排教师所进行的实验,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室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播放实验过程,并且可以采用慢动作、反复播放等方式,让学生看清楚实验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化学实验。还有一些化学实验由于具有危险性,比如可能会爆炸,在实验室里无法展示给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实验的结果,从而让他们牢记一些可能出现的危险,避免在自己做实验的时候发生。直观展示要结合深度讲解在微课的课堂展示中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微课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将课堂交给微课。微课是一种直观展示的形式,对于一些表象的或者抽象的东西能够很好地展示,但是对于一些深度的逻辑性的知识则展示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配合微课进行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思路。另外,在微课播放过程中,由于融入一些动画视频等形式,学生获得的信息比较多,有可能只是去注意这种形式上的好玩,而忽略了对于知识的提取。因此,对于哪些是核心知识,还需要教师进行强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明白核心知识并进行重点掌握。

4微课的课后分享

微课课件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前制作、课堂展示,还应该体现在课后的分享和讨论。通过分享,让微课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通过讨论,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微课制作的要领。网络分享微课课件是教师精心制作的学习材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微课是一种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的特性之一就是便于复制和传播,因此,在微课的运用中除了教学课堂的展示,还要注重课后的分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大屏幕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能够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但是课堂并不仅仅是微课课件的唯一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课后更多功能的发挥。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复制微课课件进行课下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网络学习平台等渠道将微课课件进行传播和分享,从而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让微课这种形式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讨论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教师来讲,微课也是一种新鲜事物,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完善。因此,对于微课的使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后讨论,也可以在教师群体里发动一些教学技巧的交流和分析。如对于教师制作的微课课件,以及学习过程中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的讨论,让学生提出哪些是微课课件制作较好的地方,哪些是不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地方。通过征求学生的意见,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兴趣点以及兴奋点,在以后的课件制作过程中进行改进,更加迎合学生的口味和需求,更好地进行课件制作,切实增强课堂效果[4]。

5结论

高中化学课程中运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氛围,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微课的运用中,最关键的在于科学地制作微课课件,要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主题,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贴近需要,微课的形式要生动多样,微课的长度要适当。在课堂展示的时候,要注意适时地进行展示。微课主要运用于课程导入、重难点讲解、知识拓展等环节,在进行直观展示的同时要结合教学需要进行深入讲解。此外,还要重视微课的课后分享,通过网络分享的方式方便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微课中的一些教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讨论。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切实发挥微课的实际作用。

作者:唐美洁 单位: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金国林,林肃浩.构建高中化学微课“生态”系统:以“化学反应的方向”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0):3-6.

[2]张正伟.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注意的问题[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6(6):110.

[3]刘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39-140.

[4]陈广余.微课,让化学学习更加有效[J].化学教与学,2015(3):26-28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原则

摘要

问题教学法是践行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教法,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教学问题。那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注意设计问题的趣味性、全体性、指向性、梯度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科学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化学教学;问题设计;趣味;全体;指向;梯度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教学问题或者学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到难以忘怀、记忆深刻的新知识。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转的转变。践行这些新课程理念,就要求学生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而问题教学法则是践行化学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教法之一,但是我们在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时候,要重点把握实施的关键是必须遵循问题设计的一些原则,巧妙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科学思维,有效破解问题。

一、注意设计问题的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看似理论高深莫测,知识点繁多,内容抽象,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原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是化学。因此,设计问题要从身边的生活出发,问题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化学导入新课,为的是把新旧知识连接在一起,巩固旧知识,导出新知识,那么导课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设计导课时,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的求知欲望。我在讲授“燃烧和缓慢氧化”之前,设计导课是这样的:我先提出问题“俗话说,‘水火不容’,那么,水火到底能不能相容?”有些学生提出质疑。于是,我设计有趣的“水火相容”的实验,先将白磷放到盛满热水的玻璃杯中,然后将收集好的盛满氧气的玻璃管向白磷倾斜,白磷竟然慢慢燃烧起来,学生目瞪口呆,“啊”的一声响起,学生心中的迷雾顿时散去,原来“水火相容”。这时,学生的兴趣点被激发了,更为下一环节“燃烧条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注意设计问题的全体性

问题的全体性,是指设计或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先进生、中等生、后进生都需要兼顾到,这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问题不能过难,只面向班上的先进生;问题也不能太容易,后进生不经思考就能作答,尽量避免“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的判断式提问。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思考,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问题全体性设计的得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益处,首先,对于后进生来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厌学变为有趣;其次,对于中等生而言,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情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什么的好习惯;再次,对于优等生来说,能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志趣,自觉探究化学的奥秘,丰富自己的化学知识和结构,使他们爱上化学,从而立志于祖国的化学建设事业中。例如,“醋酸是强酸还是弱酸?它具有什么化学性质?”这个问题必须经过一番思考才可以解答的,第一问:学生必须先认识、了解醋酸的一些特性,第二问: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醋酸知识基础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比较、识别、判断才可以得出结论。这类问题比较适合全体学生,尤其是有助于提升中等生和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先进生,也需要照顾到,例如,“硫酸、盐酸、硝酸,三种酸的共同点如何归纳?不同点又有哪些”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三种酸的性质,会发现、会比较、会归纳、会总结,因此,回答问题也需要面向学习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将过难的问题面向后进生而打击他们。

三、注意设计问题的指向性

问题的指向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目的明确,问什么答什么都是非常明确的,不能含含糊糊,学生不知道问的是什么意思,出现无法作答、无所适从的情况。例如,一次,我在听评课的过程中,一位化学老师提出问题:“2mol氢含有多少电子?质量有多少克?”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议论纷纷,抓耳挠腮,不知所措,这里的“氢”究竟是氢原子还是氢分子,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搞不清,如何作答呢!

四、注意设计问题的梯度性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使学生认识化学逐渐由外及里、由表入内、由浅入深,从而牢固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点和精髓点。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把握设计的问题前后要有关联性、梯度性,前一个问题能为后一个问题做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的结论,问题关关相联,促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坡度,也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例如,讲授“具有漂白性物质”时,我是这样设计提问教学的:(1)氯气有没有漂白性?(2)生活中,氯气使有色布条浸湿后褪色,其原因有哪些?(3)有漂白性的物质,你还举出哪些呢?(4)上述物质的漂白原理是一样吗?这4个问题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既具有一定的坡度,还具有的一定难度,学生学习漂白性的知识必须系统、完整才可以作答,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化学要认真起来,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学会用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学会用前一问题的知识类推后一问题的结论,要学会强化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学会梳理归纳总结,这样,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才会真正培养和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高中化学问题设计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设计问题的趣味性、全体性、指向性、梯度性,等等。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打开,潜能才会被挖掘,才会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化学、探索化学,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解决化学问题,提升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玉飞 单位: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杨丽娜.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2]李爱林,糜红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例谈[J].高中数理化,2015,(16).

[3]张繁荣.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教育学文摘,2016,(10).

[4]宋文明.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之我见[J].中小学教育,2015,(8)

第四篇: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研究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体制的优化迫在眉睫,高中的化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课程模式改革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几点转变教学的措施,以期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提高高中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一、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主意识,形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究化学知识,而不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学习化学知识。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的化学教师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教学方法,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良好的认识以及应用,在现有的高中化学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得高中生处在了化学课堂的被动接受的地位,此外,在高中化学的学习阶段,教师最重视的是学生考试成绩,在化学课堂上多数的化学教师不愿意放松时间,在课堂上将尽可能多的化学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对于高中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十分的忽视,使得高中生认为化学知识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高中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为此,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在课堂上应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科学地制定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观念转变的措施

1.教师在化学课堂上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进入到高中阶段,高中的化学知识变得比较的复杂,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如果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没有很高的认可度以及学习兴趣,高压力的高中学习会造成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厌烦心理以及产生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个性比较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会有更多积极的学习兴趣,也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更乐观的学习心态,使得高中化学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大大地提高。为此,在高中的化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利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的积极性,例如:在化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设备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得学生对于化学教材中列举的实验有更具象的认知,尤其是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所产生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化学知识探究的欲望,避开枯燥的文字描述化学现象给学生带来不佳的学习印象。并且,在使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转化,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形象,使得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知识有更高的理解力,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科学习的信心。在高中的化学课堂上,对于一些缺乏化学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有更多的自我空间,例如:在讲解“硅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的时候,高中的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独立地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标出重点知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更深刻地思考。

2.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适时地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得学生能够主动且自主地探究化学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大大提高,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任务,使得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发挥,并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准确且科学的评价,尤其是要提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行准确的判断。一旦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再出现为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树立积极的化学学习态度。除此之外,高中的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必要的时候高中的化学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果评价之中,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习的自我学习意识,尤其是要和家长联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视,共同帮助化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高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3.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高中化学学科是一门看重实践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理解高中化学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化学知识“乙醇和钠和水的反应”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得高中生对于相关的反应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高中的化学教师可以在实验室内组织学生亲手实验,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不仅能够激发高中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还使得高中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提高高中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不自觉地提高了高中生的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同样使得高中生的化学实践能力提高,为高中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在高中化学学习的阶段,高中生承担的学习压力是巨大的,此时高中化学知识的难度也很大,为了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教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对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摆脱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对高中生的综合化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和探索,使得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高中生的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高中生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

作者:叶振宇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程永新.浅议高中化学教育观念转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22—123.

[2]郭林栋.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探究引导用好高中化学新教材[J].河池学院学报,2005(s1):82—83.

[3]洪亮.领会高中化学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J].未来英才,2015(5):191—191.

[4]谢正兵.转变教学观念,搞好高中化学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35):84—84.

[5]田永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城郊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实效性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6]曾春森.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