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信息技术浅谈

高中语文新课程信息技术浅谈

摘要: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整合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之一,对优化语文新课程教学起到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将新课标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加以利用带领学生探索更为广阔的语文新天地,满足时展需求,增强学生高中语文学习能力,做好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的改革者与实践者。因此,本文笔者针对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必要性及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的方法来阐述其整合的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整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为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发展新天地,为了顺应时展高中语文教师把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进行整合,信息技术有完整的知识信息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带来更为全面、广泛的教学资源,能够实现学习内容全球化与知识双向、多向交流,课堂教学多媒体化,将各种语文知识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整合,完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从而有效的实现现代高中语文培养全能性人才,保证素质、能力、知识的共同发展。

一、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整合必要性

在所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副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最不明显,而结合图片与声音,以画面的形式播放出来,则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另外,学生学习、掌握的知识大多不是教师传授与死记硬背的形式而得来的,则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习背景、周边力量的推动加上指定的学习资源而获取的。以上内容为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结合提供重要依据,在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设立情境,并且更为直观,丰富学生视野。在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方案中提出了,加强拓宽高中语文运用与学习的领域,强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多种学习方法,并交叉使用,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

二、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方法

(一)构建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主要是将学生作为主体,语文教师为引导者,关注学生,并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态度、情感、认知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将注意力重点放在挖掘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潜能上,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这些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都可以通过构建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来实现,由于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更为、完善全面的语文教学资源,使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整合能够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不仅能够体现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还能帮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体,学会自律学习,促进和谐、有意义的语文课堂,实现集体共同发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用自主学习并自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应教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查询相关资料、与他人交流难题等方法来自行解决学习中运到的难题。借助信息技术,查询高中语文课本以外的丰富资料,在解决语文难题之余,还拓宽了知识面。此外,语文教师可通过设立师生间的文件夹共享,将教师收集资料与学生查询的信息通过文件夹共享的形式,来交流心得、共享资源,实现在课下互动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可建立班级语文交流聊天室,来为每一名学生提供询问、发言的机会,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交流场地,在交流学习之余,更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生活,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控制台来掌握学生动态,与学习情况,方便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从而提升学生高中语文水平。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一件事的动力,情景是兴趣的源泉。因此若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则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多角度、全方位激起学生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式主要包括:表演代入、画面代入、印象代入、悬念代入、情景代入。例如,在高中语文课文《再别康桥》这一课中,采取悬念代入法。用多媒体播放英格兰剑河与康桥的景色,然后语文教师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个地方?想不想去看看?”大部分学生会回答“想去看。”在这种提问代入中,会激起学生本能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实现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

(四)语文教师合理转换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整个会导致整体教学改革,使许多教师无法适应新教学模式,这种心态在老教师身上尤为明显。因此,语文教师应学会合理转化教学观念,以顺应时展,用新时代眼光来审视自身教学观念,巧妙利用现代科技来转换教学观念,提升自身觉悟,全面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工具与学生的扩展学习面的工具,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语文课堂。

(五)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收编资料能力

通过口头表述,增强学生收编能力,学会自行分析整合,并发表自身看法。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后,通过语文教师设定的专题,自行搜查相关资料,之后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交流模式,学生各抒己见,获取丰厚信息。例如在《再别康秋》中,教师让学生自行搜查资料,对康秋进行深入了解,针对这些资料,写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判断力。为了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搜查先关资料,在一定时间内需要搜集与浏览有用信息,并加以理解,一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正确价值观念与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语文课堂中对信息技术灵活处理

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调动起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对信息技术灵活处理,以便在教学中合理对所需资料及时调取。因此,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促进学生情感深化与学习认知。例如,将再别康秋诗歌,引入到课文《再别康桥》中,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播放感动中国之大人物之巴金篇视频,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继而引出课文《小狗包弟》,此时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加强审美熏陶。另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相关视频资料,不仅能够突出学习重点,还能增强学生文章感知力。例如:在教师进行《林黛玉进贾府》在一棵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此时,教师应播放“林黛玉进贾府”这段视频资料,使学生在视频与课文的双向引导下,正确有效的了解到作者对“林黛玉”这一人物的描写;在《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达到知人论诗的水平,教师应播放“红军在长沙阶段”的相关视频与“诗集”,让学生了解到伟大领袖写这首诗时的背景与心境,以及当时的人生经历,使学生为之感染,开启学生思维之路,从而增强学生联想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戏剧单元课文教师很难通过单一的讲解来使学生了解其中每一人物的形象,及反映的情境与道理,只能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情节与大概意思,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认识到戏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合理插入相关视频及有必要。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不仅为现代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发展道路,还使教育改革具有更宽阔、长远的良好发展前景。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不仅有效减轻语文教师教学压力,还能用更为新颖、吸引人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高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轻松。高中语文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难、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加以利用,实行科学教学。避免过于追求以及片面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有效、合理的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从而让高中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作者:王浩然 单位: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范克勤.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0.

[2]周丽军.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方略[J].语文学刊,2005,06.

[3]孔凡成.课堂教学模式的交往分析[J].语文建设,2005,02.

[4]李剑欣.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5.

[5]孙姚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5.

[6]王晓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7]冯镅.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8]刘学兵.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