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10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10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一、高效课堂的深入内涵

为了让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成效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高效课堂就是在充分基于此项目标的基础上,让教学的总体功能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充分发展,对于一节仅有几十分钟的课堂而言,教师怎样竭尽自身所能,完成最后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学的最终要求。故此,高效课堂主要就针对两个不同方面进行探究,其一是主体教师,另外一个方面是教学的受用者学生。通过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烦恼,提升总体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减少学习的压力,在学习效果方面也有质的提升,最后可对促成教学总质达到质与量的双重飞跃。

二、高中语文课堂的课堂现状

1.授课出现“长文长教”,课程冗长

“长文长教”作为阻碍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本身课时就少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在面对那些冗长的教学文章时,教师们总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尽量听起来不费力,可是,尽管如此,那些文章对于学生而言,仍旧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面对吃力不讨好的长文,教师们可以说是充满着矛盾的心理,因为长文虽然难教,可是由于其文章本身情节比较丰富,所以内容也比较充实,这的确是优势之一,可是,另一方面,学生无法静下心去阅读长文,这就是问题的难点之一了。

2.课堂阅读方式单一,功利性严重

笔者在从事大量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两种阅读方式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其一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是针对一些隐藏在阅读题中的答案进行唯考点式的阅读方式,将考题的问题存于内心进行阅读,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目的定位为阅读的终极目标。这种阅读方式功利主义的味道非常严重,基本上一节课上学生只能感受到教师在讲台上正进行各种答题思路以及要点的滔滔不绝,而对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却缺乏研究。另一种功利的阅读方式,是针对教材展开的,教师缺乏宏观的引导,只在微观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指导,针对教材每篇文章、每个段落进行大段大段讲解,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1.转变授课模式,让“长文长教”变为“长文短教”

要想使“长文长教”变为“长文短教”,教师在课前的备课策略就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长文短教”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对拖沓冗长的长文,语文教师不但要“读白本”、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以及长文的文体特色,还要对于“短教”的概念深入内心,对于同样一篇长文花费的时间不多,但能使长文价值的总体取向可以深入人心,便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要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读白本”,即是教师要不带任何功利主义地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深刻价值从而令学生通过更加文学的方式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增加课堂阅读方式,使之多样化

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相比初中生而言,已经有一定基础,对此,教师只需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即可,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感受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是构成学生以及文本产生共鸣的共鸣点的情感写照。学生被艺术作品中的诗词内容深深折服,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一种遗失自我的忘我境况,在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进行分享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不但可以让自身的内心世界得到震动,而且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因经历、个性不同所导致感受的不同。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教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心灵都有巨大收获,从而使学生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使被动学习语文转变为主动学习语文,有助于在尊重学生个体自我学习、自我实现以及自我进步的同时,使高中语文课堂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宋丽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实施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有效性来自西方的教学运动,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教育界引发了较大的轰动。课堂教学有效性强调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定位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指教师讲课内容多少,教师准备工作多少,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是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以及从中得出什么道理。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提出,高中教学课程发生了相应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新课程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掌握知识,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会自主地去研究、探索、发展,才能够取得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具体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关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情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往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轻松欢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氛围的塑造。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选取合理的训练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当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时,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发言、讨论的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了丰富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了解语文课程的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营造教学氛围。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安排语文竞赛、演讲、朗诵、话剧等形式来让学生感受文学特征,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深意,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安排作文比赛以及展示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课程内容,在设定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白语文知识的重点内容,并且针对不同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出主要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并且可以节省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没有必要为学生讲述全部的知识,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教师的教学时间有着一定的限制,教师应该控制教学量,把握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课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倾听他人的看法。这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巩固自己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三、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需要发生变化,课堂有效性产生了新的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作者:雷士芳 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探究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已经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当代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这成为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最明显的现状。首先,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较差,这是当代高中学生语文基础不好的综合体现。其次,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从而限制了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再次,我国高中学生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高,高中学生并不擅长一些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进一步导致高中学生的语文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采用课堂对话教学法,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

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语文教师应该设计好课堂对话教学模式的开展形式,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就牢牢地把控住学生的语文学习情绪,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语文课堂开始导入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巧妙地进行课堂对话教学方法的设计,寻找出贴切的方式,以便于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注意力,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课堂听讲,进而促进课堂对话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当然,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情境,合理地采用课堂对话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对话教学法时,为了促进课堂对话教学方法的开展,语文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提问带领学生进入对话教学的氛围中,然后以学生为对话教学的核心开展教学,从而引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在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对话教学环境。当然,为了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效率,还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课堂对话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重视加强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课堂对话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冷正强 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探究

一、高中语文对话教学课堂现状

我国的对话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对教学理论的解读,还是课堂教学实践,都存有不成熟的一面。

1.主体性依旧不明

高中语文对话教学涉及的主体有很多,如文本创作主体、教材编辑主体、学生主体、教师主体等,但是,当前语文课堂时常出现“主体论”迷茫现象。

(1)唯学生主体论。

它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轴心位置,即学习变成学生本人的自身建构,允许独立解读文本,教师成为提供资料的“旁观者”。这样的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学生的问题难以得到纠正,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2)唯教师主体论。

在功利主义教学思想影响下,教师把学生看作认知体,忽视对学生健全精神世界的建构,导致课堂成为填塞知识的场地,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得他们只有学习,却没有智力生活”。

(3)唯教师、学生主体论。

教师在运用文本开展对话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对话氛围的创造,不考虑是否脱离文本,是否忽视创作主体等问题,导致对文本解读出现集体偏差。

2.“多元化”名存实无

现行高中语文课堂也在主动运用“多元化”教学和评价理论,但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多元化”有名无实。

(1)避开学生谈多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师唱“独角戏”,教学目标仅落实在对古典诗歌的背诵层面。

(2)避开教材谈多元。

文本解读是“以不全向全作出的诱导,是通过‘未到顶点’唤起接受者对顶点的向往与想象,是通过悬念引导阅读者在运动中获取对最终意味的生成和体验”。但一些语文教师为了不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竟然允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象存在,曲解“多元化”。

(3)抱着教参谈多元。

教师一方面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另一方面又紧扣教参,唯恐学生“越雷池半步”,让学生扣住一个教参上明确的主题,进行所谓的“多元化”思考。

二、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现状归因

在实施对话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实施的初级阶段,产生上述教学现象也很正常,具体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学生观改变不彻底

对话教学作为“多元性”的教学互动,需建立师生平等合作的对话关系,但是当前一些语文教师,特别是经历传统教学的老教师,认为解放学生一说纯属无稽之谈,认为放开学生就是制造混乱,教师失去权威,担心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后,课堂变成“游戏场”,很难达成教学目标。

2.教师观改变不彻底

推行对话教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也源于教师观念的更新速度。许多教师也在学习对话教学理论,甚至还在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但经常发生尴尬状况,如:无法评说学生观点,对学生引述材料、非专业领域知识感到陌生,无法接受学生的新观点等。归根到底,就是教师不注重知识更新。

3.教学观认知不彻底

目前,许多教师已认识到教学目标需定位于学生能力发展,但仍有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总认为“对话”就是“热闹”,这种把“对话”看成“热闹”的倾向,有悖于对话教学的事实。还有一些年轻教师,竟认为“对话”就是要和传统决裂,走向了对话教学的极端。

三、高中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从自身意识、学生观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从而将对话教学变成高中语文课堂的主流。

1.解放教师,促使“教学主体”走向对话

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相关行政部门,不能再让教师“戴着镣铐跳舞”,应该提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兴趣,更好地巩固对话教学的基础。

(1)尊重教师,增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合理化个性思想,让教师获得荣誉感、尊严感,从而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教师才能心情愉快、积极进取,更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对话教学。

(2)鼓励阅读,培养学习型教师。

高中语文课堂随时涉及新领域、新问题,开展对话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知识渊博、机智灵活的研究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可以让我们目前还不能解决的许多棘手问题迎刃而解。”因此,语文新课标强调的师生共同成长,完全符合对话教学的要求。

(3)加强思考,塑造反思型教师。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经验是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想迅速成长,就需要在反思中总结经验与教训,获得新的认识与发现。事实上,对话教学的理念目前还没有被所有高中语文教师接受,又无经验可借鉴,所以,更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

2.还原学生,帮助“学习主体”走向对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素质对对话教学的开展具有很大影响,在古典诗词和文言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定位学生,目标适当。

高中语文教师的知识面通常广于学生,容易出现教师认为简单但学生认为很难的问题,如:关于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教师经过大学系统专题学习,而学生所学李白诗歌数量少且为分散学习,让学生短时间内深刻领会“豪放飘逸”的内涵确实很难。因此,教师需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如:给学生一定时间去阅读李白各个时段的代表性作品,再来体会其特点。

(2)精选文本,循序渐进。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容量大、涉及广,如果一篇不漏地讲解,学生听课压力会很大,易引起审美疲劳,此时就要求教师有所取舍。如:唐诗专题,可重点选取李白、杜甫的诗歌来鉴赏,引导学生在“深”字上下工夫。宋词方面,选取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作品来讲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三位代表性词人的艺术风格。

(3)调动情绪,倡导创造。

培养创造力,是对话教学的目标要求,也是实施对话教学的保证。教师有责任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环境,调动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真正回归活动主流地位,更好地推进对话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要从强化“双基”学习和拓宽学生阅读领域入手,把学生培养成有丰富知识储备的人,将对话教学真正变成课堂教学主流。

3.运用多元教学,推动“对话教学”走向实践

正所谓“教无定法”,每堂课所选的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如:讲述和谈话法有益于知识掌握,提问或答卷便于检查学习情况,探讨启示法适于讲授中等难度知识……总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目的不是“凑热闹”,而是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种类众多,每种方法都有其运用情境,教师需用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话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方面,它需要解放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解放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另一方面,还需恰当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作为高中一线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坚 单位:常州市新桥中学

第五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语文学习动机欠缺,课堂参与兴趣不浓: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兴趣后才会全神贯注于学习,学与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生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就是对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产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在乐此不疲的学习心理状态下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从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明显看出,高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动机并不明显,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学生并没有从传统语文学习观念中解放出来,并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写课外作业、看课外书等现象频繁,从而使语文课的功能丧失。

1.2语文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氛围沉闷:

虽然国家进行了新课程标准改革,但是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看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学”方式。一是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是按照统一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全神贯注于语文学习过程中,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二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滥用课堂讨论和互动,反而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又形成了“满堂问”教学,教师喜欢在课堂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是有价值有助于达成教学目的的,问题太多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对教师失去耐心,模糊教学重点。

1.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公正性:

新课程标准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以结果性评价方式为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估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过程性评价,没有将学生的进步因素、突出优点等方面纳入到实际的课堂评价体系中,忽视学生自主评价的有效性,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不能从语文进步中获得肯定性的鼓励,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2.1以趣为点,创设情境:

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保证。这要求做到情境创设要从生活中来,不能脱离原有的生活,并且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要经过努力探究,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把情境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做为创设情境的最高标准。

2.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富于想象的性格特征,精心设计语文课程活动,创建轻松自由、开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活泼。比如笔者在教授版《丹顶鹤》一文中,教师事先制作了该课的PPT教案,并嘱咐学生课外搜集有关丹顶鹤的相关资料。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并将不同种类、不同外貌的丹顶鹤图片展示给学生。这一刻笔者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灵活导入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运用科学正确的教学评价这样神奇的工具能够实现“教与学”良性循环互动,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评价模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评估学生的标准单一,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自我成长。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应该建立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评价模式,以学生的进步性、突出优点等作为评价标准。二是自我评价为主。有效的自我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错误纠正过程中改进自我,同时让学生在评价过程重结果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3结束语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落后、课堂气氛沉闷、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高中语文有效教学课堂的实现。高中语文执教老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强化教学反思和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语文基本功和教育综合能力灵活运用各种语文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绽放的有效教学的绚烂之花。

作者:赖芳 单位:江西省定南第二中学

第六篇:高中语文自主课堂浅议

一.构建高效自主课堂的意义

(1)高效自主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高效自主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比如学习《阿房宫赋》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用最少的语言概括每一段的核心意思。学生随意上讲台,随意选择自己想要概括的段落,最后用“雄伟”,“奢华”,“灭亡”,“讽喻”四个词语就梳理出了全文的写作思路和主题,甚至也带出了比较重要的艺术手法。高效自主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2)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语文课向来处于一个很尴尬的身份,考点多,提分慢,课堂零散,形象大于抽象,学生把握起来感觉没有目标。如果作为语文教师不能让学生拥有兴趣,那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教师就必须尤其注重高效自主课堂的运用。

2.高中语文自主课堂实践中的不足

(1)课堂活动要求容易养成难。

高效自主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

(2)课堂展示参与容易精彩难。

展示是高效自主课堂的亮点。为什么要展示?展示什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任由课堂自由发展,课堂出现了“展示专业户”的问题;如果教师人为分工,扩大参与度,又使得展示虽然参与广泛但又变得“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难以达到高效率。这是教师教学的困惑,

二、如何构建高效自主课堂

1.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1)掌控教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板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2)熟练预设。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使学生更有效的自主学习。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

2.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自主,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比如教授《沁园春长沙》时,就学校秋日景象,教师自己写了一首词,请同学琢磨词牌,拟写题目,就调动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2)活跃的教学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们对于能力的期待让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讨论。

(3)多样的形式方法。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自主,还必须有区别,有分寸。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

三、构建高效自主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自主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自主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作者:李艳 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

第七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是什么

“生态课堂”是借鉴了社会学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就意味着将学生、教师、素材、写作过程变成作文教学课程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共处、取长补短,使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个整体取得更高的效率,更使高中生们不再害怕写作,转而爱上写作。发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态课堂,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更是在实现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生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所以在生态课堂上要实现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兼顾对学生的点拨和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和谐相处。要达到这种效果,采用现在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采用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还是要强调学生在高中语文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实现方式

生态课堂是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课堂,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我们的作文生态课堂就是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学写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1.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的建立主要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高中生们在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有很大的主动性,而要保证教学效率和生态课堂实践的成功,学生对高中语文作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就是必要条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们才会踏踏实实好好学,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不是一朝一夕。教师们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们看一看他们感兴趣的书,让他们做一做书评。也可以让他们有意识的记录一些生活中有意思或者对你有启发的事,不需要惊天动地、也不需要事无巨细,然后可以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针对“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个热门话题,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写感悟和点评,并找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那么这些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成了学生的作文素材。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同学们做的书评还是同学们做的积累,老师们都要尽量给与正面的评价,因为孔子都说“因材施教”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们不同的想法,只要想法是对的就应该鼓励学生去实践。最好能将这些行为设立一个奖赏机制,让学生们从这些小细节中找到自信、学到东西、学会自觉积累,这样一来,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换言之学生积累的东西多了,能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多了。

2.注重互动教学,提高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过于注重讲课内容而忽视了和学生的互动,想要改善这种现状,高中语文老师就必须杜绝这种传统的讲课方式,将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才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作文课上,老师大多要给同学们分析一个作文素材应该要怎么去运用。这时,就可以请同学们举出自己积累的事例,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要求选择最切合提议的事例来分析,当然也可以列出条件让同学们自己来分析这些来源于生活的例子。在学生们紧张的讨论中,注意力无时无刻不停留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自己动脑实践中将理论知识生活化、具象化、生动化,从而明白这些知识是怎么回事,怎么应用,有了理论知识的指导高中生们写作文就容易多了。例如,当教师提出“母爱”这个话题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讨论要用什么样的素材才能够更好地表现母爱这一主题;而文中“母亲”这一形象要如何去塑造、用什么手法、用什么修辞,等等。

3.注重情感激发,提高写作质量

同时,高中的语文老师们要学会尊重学生们的想法与个人感情。文章要以情动人,所以,高中语文老师们要提倡高中生们“以我手写我心”,即用最真实的笔触写出最真挚、最动人的感情。而这需要积累,在语文作文的课堂上,教师将多年的写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接受这些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具有自己特色的问题、疑惑或改进方法。在这里,我们让老师与学生平起平坐,这是尊重学生最基本的表现。只有迈出这一步,老师和学生才能无所畏惧的畅所欲言,进行争论和交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生态关系是以平等和谐、共同进步的交流为基础的,所以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是必不可少的。

三、实现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需要克服的问题

任何新的教育方法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态教学也是这样。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的实现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要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觉性,并且要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但现在高中生语文水平层次不齐,这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高中语文老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配套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完成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的实现要有学生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的理解、配合与支持。要实现高中语文生态教学的目标,这几方面缺一不可。

四、小结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也备受关注,但就目前而言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关学术人员投入更多的研究来弥补这些漏洞和缺陷,望本文可以给相关学者一些帮助。

作者:张延芳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

第八篇: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一、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与课前精心准备

教师需要在符合教育大纲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又不能让问题过于死板而让学生不太喜爱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让课堂的气氛过于沉闷。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充足的知识作为问题的后盾,从而给学生一个全面的回答,让学生可以详细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只有在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后教师才可以根据所教的课程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从而创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教师就很有必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底蕴了。例如在教导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蜀道难》时,此课是高中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因此教师教好本课就十分重要。教师想让学生牢牢地记住所教内容就不能单单只是用课本给学生讲解,因此教师要在课下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了解李白写出蜀道难的故事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教师增加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储备,丰富了自己语文教学的多样性后,有利于语文课堂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二、精心备课

课堂是教师教导学生的地方,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以便以更加合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备课是每个老师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而如何备课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这便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了。备课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于所教的当前课程有一个充分的剖析,好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与吸收知识,在备课充足的情况下万万不可以忘了课前对所提问题的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要表达什么,让学生要回答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结合当前课堂所学的知识。我认为教师所提的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意图,服务于整节课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准备素材,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多样的教学。例如在教师教导学生高中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归园田居》当中,教师在课前要认真了解作者陶渊明当时写出这首诗的心情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高中语文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相信教师认真地准备与设计课堂就一定会让学生有一节合理轻松高效的学习课堂。

三、教师耐心的教导与和蔼的教学态度

教师在教导学生时一定要有一个和蔼和亲的教学态度,不能让学生对教师与教师所执教的学科产生厌烦心理,这样即使学生有好的天赋也不会耐心学习,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影响,还会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多一个绊脚石。一个教师风趣幽默,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态度,即使学生学起来很苦恼觉得没有兴趣,但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会让学生克服对学习知识的枯燥,会让教师与学生获得双赢。教师在教导时一定要记住人无全才,每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部分与不擅长的知识,教师应该在学生擅长的地方给学生鼓励让其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在学生不擅长的地方给其安慰,并给予一个全面专业的指导。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劝学》一课时,由于备课是文言文,其内容也很长,如果学生觉得学习枯燥学不进去这是很正常的,同时也是被允许的,教师这时候耐心的教学与和蔼的教学态度会让学生重拾学习的勇气,从而达到教师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不觉得所学的语文枯燥时,就会开启语文的灵性大门,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就不用教师天天督导学生,学生就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探讨所学的知识,从而积极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小结

上文是我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与建议,课堂的提问艺术是每个奋斗在一线教师的结晶,在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课堂提问的艺术,我相信在广大教师的不懈坚持下一定会让语文的提问艺术更上一层楼。

作者:林仲豪 单位:福建省漳州三中分校

第九篇:高中语文课堂高耗低效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割裂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这三个方面,强调的是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三个阶段,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而有的教师认识不足,随意地把这几个目标割裂,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甚至有的教师整节课都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把多姿多彩的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甚或是主题班会课。而实际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的实施,并不是靠教师直观地教出来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三维目标呢?其实,可以说,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相当于授人以“鱼”;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相当于授人以“渔”;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相当于“欲”。因此,任何把这三方面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而这样的课堂也必然是低效的。

2.教学内容单一

单一地教课本。受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课程经验的影响,很多教师奉教材为“圣经”,唯教材是用,唯教材是学,只知道教教材,围绕教材精钻细研,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课本,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材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单一地教知识。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成为了目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能力的发展被置之脑后,教学失去了本有的色彩。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表面上看起来每节课都满满当当,每学期都紧紧张张,而实际上学生收效甚微。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后,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课文比原来更多了,我们这些敬业的老师们唯恐丢掉一篇课文,唯恐落掉一个知识点,跟有限的课堂时间赛跑,挤完课上挤课下,弄得教师不亦累乎,学生不亦苦乎,而收获,不亦微乎!这些教师的思想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只是教教材,而是应该用教材教。在教学中,科学、灵活地使用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语文教材只是例子,我们要学会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教材,以教材为圆心,不断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3.教学观念死板陈旧

毋庸讳言,有很多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思想非常陈旧,课堂教学严重程序化,似乎永远都是从字词教学到作者介绍,从了解段落大意到归纳主题思想,从揣摩语言到总结写作特点,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不仅学生学起来提不起一点兴趣,而且教师教起来也觉得没滋没味,不能说当今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以及语文课堂效率低下与此没有关系。而且,“以教师为中心”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依旧没有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只不过是“满堂灌”已退居二线,“满堂问”粉墨登场,实际上并没有改变“灌”的实质,学生依然是教师的牵线木偶,在教师的问来问去中,学生慢慢地走进教师预设的答案之中,而这些答案又都是固定的,且大多源于教学参考书,根本就没有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同时,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不会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读书、去思考,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化体验和感悟的重视。这种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一天不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就必然会对课堂效率的提高造成掣肘。

4.教学形式华而不实

不管是继承优良传统,还是大胆改革创新,都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新课改以来,可以说课堂教学形式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热热闹闹。但是,如果我们细究,就不难发现,真正属于语文自己的东西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貌似活动了起来,但实际上只不过是给语文课堂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讲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由词牌导入,效果还算挺好,接着让学生介绍李清照,一生介绍完,教师给的评语是:怎么就是念了念老师课前发的补充资料?接着是朗读,连着叫了三个同学读,老师都觉得缺少味道,然后自己范读。接下来品词,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也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开始一起“探究”,然后每组发言。然后让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现代诗,仅给了学生半分钟的时间就开始找人回答,教师送给这个学生的评价是:说得不好,看老师怎么改的。就开始展示自己的大作。最后一个主要环节是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演绎这首词,有三个学生跳了一段貌似霹雳舞的舞,也许是笔者悟性低,不知所跳为何物;又有一个男生用流行歌曲《老男孩》的曲调演唱了这首词,给人的感觉怪怪的,这位教师自己也评价说没唱出李清照的味。整堂课下来,确实很热闹,但学生收获了什么?可见,为了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而采取的教学形式上的任何改变,必须以有效性、高效性作为评价原则。教学改革如果仅仅停留在追求形式的层面,必然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之中。

作者:崔亚荣 单位:河北三河市第二中学

第十篇:高中语文课堂预习能力提高分析

一、利用一切条件激发预习兴趣

兴趣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开启求知大门的金钥匙,还能把学生从压抑的情绪和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激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创造力和研究的欲望。因此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学生们设计好的预习题,就能够调动起学生们进行预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使学生们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课本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前预习的好处,只有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才会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比如通过学习方法交流,让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预习的好处。让学习好的同学向全班学生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着重强调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预习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讲。另外还可以通过老师开专题讲座,班会活动,黑板报宣传等形式,使学生们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2.采用激励机制,激起预习兴趣

可以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预习好的学生以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让学生们感受到预习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我预习的意识,不断地自觉预习,不断地采取新的预习方法和手段。

3.预习作业,要有层次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科学性和合理性。给学习水平差的学生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既能让他们感到会做,还要让他们感到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是能学会和掌握老师所要求的知识的。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就要给他们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要让他们经过一定的思考和研究才能把作业做好,这样不但保证了他们在学习上保持一定的紧迫,跟让他们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应该时时刻刻认真努力学习,而不是经常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这样有层次的布置作业,不但全面调动了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还使预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给人以鱼,总有吃完的时候;教给人捕鱼的方法,那么他就会终身享用。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才愿意去预习,才能提高预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才能使他们提高预习的效果,从而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1.采用多种手段,调动预习的主动性

由于高中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知识面、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等,使的学生对高中课本上对一些人物的描写,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到的新知识等不能很好地掌握,没有真情实感的体验,这就影响了学生们更进一步地理解和学习课文,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面对这样的情形,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给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告诉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要怎样去做,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进行课外学习。学生们为了能够成功圆满地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就会自觉主动地上网查找和收集资料,就会去图书馆和阅览室找向相关的书籍和杂志,这样做的客观结果就会丰富和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和阅读视野,使学生们的学习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和延伸,用课外的知识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使他们更好地加深了对所学课文的理解。

2.学会抓住文眼,掌握文章主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眼就是指能够揭示文章所要讲述的主题,或对掌握文章主题有提示或暗示作用的字、词、句。文眼不但是作者写作文章时构思的凝聚点,更是文章的内外景的交融点,而且还能制约和牵动文章的篇章结构。因此,在预习时老师一定要让学生首先抓住文章的文眼,这样学生就抓住了理解文章的钥匙。

3.运用对比学习法,学会知识迁移

知识的迁移就是学习方法的迁移,只有把以前学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好所新知识的内在特点和相似知识的特点,最好能列个表进行比较和对比,以找到内在的规律,实现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迁移,从而提高预习的效率。

4.阅读,思考,查阅,做笔记

阅读就是把将要预习的课文内容,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课文中的注释,课后的要求等认真的通读一遍。根据本单元教学的要求了解课文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以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自己不会的疑难点等。在进行了阅读后,就要根据课前的提示,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思考,以确定自己是否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大意,是否能概况每段的大意,是否能划分好文章的层次,是否能正确的理解长难句子,是否能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是否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结构等。对于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会的词、词、句,查找字典,上网查询等。这就要求在预习的时候要对不会的内容,用笔画出来,或用打上问号,或用着重号表出来。这样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也利于解决自己没能掌握的疑难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强调了读书时动笔的重要性。我们在阅读,思考,查阅的三个环节中,要对自己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做好笔记,做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符号做标记,可以眉批,也可以尾批,还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做笔记。

三、总结

总之,如果学生们能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了好的预习方法和技巧,那么就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中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提高又会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和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搞好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亚琴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