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讨(7篇)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研讨(7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课堂设计与解决

【内容摘要】

很多人认为,高中生物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因为这些误解,使部分高中生的生物成绩并不是很好。其实,生物是一门有趣的课程,相信只要教学方法适合高中生,那么大家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生物成绩也会随之提高。经过本人对高中各个年级的生物教学过程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没有涉及到问题设计与解决这一步骤。生物课堂的问题设计与解决,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学习,认真思考问题,并在不断地实践中获得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即可提高高中生的教学质量水平,又可以改善现有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生物成绩。

【关键词】

高中生物;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感悟提升

一、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次,我们依然要强调这个概念。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提问是一个很需要技术水平的事情,提问环节设计的不好,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比如说,提问环节的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同学们可能会产生自满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同学们会觉得生物这门课没有挑战性,总而言之,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反之,提问环节的问题设计的过于难,大多数同学都答不上来,这样也不好,会磨掉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打击同学们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同学们会失去对高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问题设计是一个严谨的教学环节。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况,分层次的设计不同的问题,以便应对学习水平不一致的同学们。在讲到《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设计一个简单有趣的问题,来引入这节课所学内容: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万里的进行着迁徙,沙漠中的植物扎根于几米、几十米的低下,这些生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们是在找什么东西呢?同学们纷纷思考,随后回答道,这些生物是在寻求水资源。这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入新课时,并向同学们讲述水对生物生命的重要性。在顺利引入新课时之后,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进行讲解,举例论证水在不同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并带领同学们了解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特征。

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新课内容,接着就该讨论如何引导同学们解决问题了。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只有迎难而上解决掉这些问题,才能够取得进步。学习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进行实践,才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但是,实践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之,学习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同学们一起解决问题,并不断培养和训练同学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呢?在这里,我们总结为四个字——循序渐进。《论语•宪问》中讲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要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学习与思考。在讲到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一课之后,老师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这样一张图片:一株虚构的植物,上面结着番茄,下面长着马铃薯,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如何得到这样的一株植物。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种方法:①让两种植物进行异花传粉;②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马铃薯的基因转移到番茄体内或相反;③进行人工诱变育种。但是在随后的讨论中,这些方法都被否定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和指点之下,同学们明白,番茄—马铃薯可以说集中了两种植物的许多性状,性状由基因控制,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一种植物表现出两种植物的性状呢?同学们纷纷回答道——植物体细胞融合。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同学们自由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在过程中感悟提升

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较受欢迎的教学手段之一。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同学们自主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使同学们在过程中感悟知识,提升自我。学生在掌握新知识之后,应该及时向更高层次发展,引导同学们感知生物学的魅力和价值,领悟生命科学的规律,提高自己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还以我们上面提到的植物体细胞融合为例,在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老师可以请同学们思考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有哪些异同点,如果让学生培育一个新的植株,要选择哪一种方法呢?育种中最关键的操作对象是什么?与传统的育种方法比,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经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相信同学们对生物学科的感悟能力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生物是一个有趣的学科,只要用对了教学方法,学生的生物成绩不愁提不上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就是高效教学手段的一种,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作者:韦丽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宋立宇.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目标与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陈锦章.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3(04)

第二篇:高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运用

摘要

将概念教学应用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概念与概念教学常见问题和概念教学如何更高效地在教学中开展进行简述。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运用

生物课程是一门理科性质的科学课程,涉及很多概念的教学。如若教师采用生物概念教学法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更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还能让学生轻松有效的掌握概念。

一、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概念的定义是: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中则认为: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概念的种类:概念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也可以理解为模糊概念,这些概念或来自日常生活中,或来源与之前的学习中。科学概念中有科学的地方,但是常常有错误的成分。科学概念一般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科学概念的内涵中包含本质特性,可以用语言进行科学的解释。

二、概念教学

运用概念教学,总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关注科学概念内涵的教学,教师要关注概念的词语,在讲授过程中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相同意义的词及时给学生指出;其次,要注重概念的内涵,这涉及概念和核心本质;然后,对于概念的外延也不可忽视,不少前概念拓展外延后就发展为科学概念;最后,对于科学概念的举例,教师也可以从正面例子、反面例子、错误例子、特殊例子等方面进行讲解。概念教学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展示大量经典的实例、事实,学生从中归纳总结出某一共同特点,初步得出新的概念。教师再对学生归纳得出的概念加以补充例子或事实,引导从新概念得出正确的科学概念。这样,学生概念的学习是自主建构起来,利于理解和对概念的应用。例如,“细胞风化”、“内环境稳态”等概念均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概念教学。概念教学常用方法之二,从前概念出发,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举例。通过反例、错例等纠正学生前概念中不科学之处,从而将前概念发展成为新的科学概念。这种概念教学的方法利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情绪上觉得熟悉,又给学生的认知造成巨大反差,对新概念的学习更是事半功倍。例如,学生初中就接触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概念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引入概念教学。

三、概念教学的实例——“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这一概念在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个体的差异等内容中扮演重要角色,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没有多少前概念内容,故采用方法一进行设计教学。

作者:石云英 单位:重庆市兼善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志彬.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

[2]蓝梅花.生物概念教学要从“重知识”向“重过程”转变[J].科学教育,2011,(1):17.

第三篇: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

知识源于生活,生物知识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快生物课程改革进程,激活课堂活力,提升课堂有效性,是当前高中生物授课的首要任务。本文以生活化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其在高中生物课堂授课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长期以来,“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学习模式。在这种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单纯是为了学而学,很少考虑生物知识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以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虽然教师也进行过一些尝试,但实际的教学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彻底提升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要加强生物知识同生活的联系。

一、巧创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教师需要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些贴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教学话题,以便借助良好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此外,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和生理特征,尤其是要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否则生搬硬套地创设生活情景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这些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细胞生物大分子”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为学生创设下述问题情境:“在吃早餐的过程中,是应该先喝牛奶还是先啃面包?”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大家都在认真回味自己在吃早餐过程中的实际情形。接着生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积极分析和讨论,然后再导入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从而可以促使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来。又如,对于“反射”方面生物知识的学习,生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针对某个在课上走神的同学可以采取点名的策略,待这个学生听到点名后会立刻站起来,别的学生也纷纷向这个学生看去,此时生物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点名”实际上就是“刺激”,而该学生的“起立”行为则是“应激性”。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贴近生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相较于其他自然学科而言,生物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很容易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感。但是,如果可以将这些所学的生物知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就可以在丰富生物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可以有效地消除或者缓解传统生物课堂授课中存在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增强课堂的活力和趣味,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平时的课程授课过程中,生物教师需要尽量挖掘生物教材中同生活实际有关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将那些抽象性比较强的生物知识注入生活元素,以便在丰富授课生物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为了确保教学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技术来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或者视频等影音内容。例如,在讲解“DNA”这部分授课内容的过程中,由于该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生物需要转变传统授课观念,尽量将这部分的生物知识生活化,具体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授课:“众所周知,每个成年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而DNA就如同我们的身份证,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DNA各不相同,更无法仿造。”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借助身份证的概念来了解和认识DNA方面的知识点,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在理解方面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DNA方面的生物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一些《今日说法》上借助DNA来破解案件的信息,比如从犯罪嫌疑人的头发、皮肤和血液等抽取必要的DNA来做对比,从而深化学生对于该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践行生活实践,提升应用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现实生活,生物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除了需要注重课内的授课之外,生物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课外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合理运用于生活实践,如此有助于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该部分的生物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自身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侧重课内教学之外,还需要将教学扩展到课外生活,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尝试将课堂中学到的生物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通过学生的实践应用,会帮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生物教师需要尽量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实践运用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对于某些看法的见解,以便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生物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远比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或者布置有关的硬性作业来得好。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这部分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农作物的种植产量。如此,学生会了解到该问题实际上就是问如何才能提升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此时问题也就转化成影响光合作用的应用,这样学生会自觉联想到温度、空气中CO2浓度、光照强度及长短等因素。又如,在讲解“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部分生物知识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个专属于自身的膳食计划,并要说明自己制定该计划的具体原因。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在课下自主分析和思考就可以得到相关问题的答案,借此可以深化学生对于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和普及,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显得越来越重要。鉴于生活同教学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巧引生活之水,灌溉高中生物课程,使其绽放昌盛之花,是现阶段全体高中生物教师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课堂实际,变革和创新常用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作者:高雪梅 单位:如东县马塘中学

第四篇:高中生物课堂支架式教学建构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发展个人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下的基本理念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因此,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创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有效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的重点就是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当中的建构。

关键词:

支架式;模式;高中生物;课堂;实践

一、支架的定义

学生发展知识水平,需要一定的支撑。当学生认知水平不断增强,学习的过程也不断内化之后,这种支撑就可以渐渐撤销。直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我们把这种支撑称之为“支架”。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做铺垫,然后慢慢撤出。学习支架需要不断增加学生学习能力,因此支架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内,但是又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能力。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的运用实践分析

以下以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脂质》一课为例,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的运用。

1、进入情境

同学们,你们哪些人一般不吃早餐?上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教室外面的家属院那边在炖肉,十里飘香传到教室,你会不会感觉饥肠辘辘?这个时候你最想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一般家里做的都是什么食物,这些食物所含的能量有没有差别呢?当你感觉饥肠辘辘的时候,吃什么食物能够快速补充能量呢?在情境创设当中,教师运用了问题向导支架,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本节课的研究重点,为后来脂质的种类、分布和作用的探究做好准备。

2、搭建支架

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拆分成两个大课题,再细分成四个小课题去研究。在这一环节,教师主要运用的是图标支架。在学生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当中,将会按照教师设计的这写框架展开,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己查阅资料,观察现实情况之后,完成糖类的分类、分布、以及功能的一览表。

3、独立探究

教师把学生带入情景之后,教师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逐渐放手,淡化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但是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前期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之后就应该逐渐减少自己为学生提供帮助,最终达到学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之下,根据自己的概念框架完成整个问题的探讨过程。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概念构建。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每个小组进行任务分配,制定每一步的探究计划,按照支架上的模式一点点进行,不断完成学习任务,搭建自身的学习框架。

4、协作学习

学生各自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出的结论都含有各自的见解和意见,所得到的结论各不相同,最终,在多种意见并存的结论中,进行小组协商和讨论,使条理更加清晰,结论逐渐一致起来,在集结着各位同学的思维成果基础之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的内容和知识更加全面、正确的理解,进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完美建构。

5、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的整体评价是由学生个人评价、小组之间的互评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组成,评价的形式就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其所要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平常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个人是否积极为小组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否有一定的能力独自完成知识的构建,除了这些学生互评之外,还要对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架作用和解决问题思路进行评估,包含着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自己评价。教师首先要分析支架内容的完成情况,分析各个小组,以及小组各个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然后给予每个小组中肯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然后对自己本节课支架的设计,以及引导方式进行评价,最为教学反思的一部分。在支架式教学的过程当中,这五个环节之间是共同联系的整体,上一个步骤是下一个步骤的铺垫,下一个步骤是完成上一个步骤的途径。教师在创建“支架”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将班级所有学生都引进情境教学当中来,同时还要负责将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与现在的新知识点相连接。情境创设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师的有效教学时间的长短,同时也是运用问题支架为完成知识任务做铺垫的必要步骤。教师图表支架的设置,是否展现了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的自主探索是否有效。学生自主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的重要阶段,此时教师要尽可能弱化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控制,而是以一个隐形的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运用支架完成学习任务。效果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综合技能水平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步骤。

三、结语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后期的不断实践过程当中,理论得到不断补充,发展也较为成熟。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借助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搭建各种支架,帮助学生自主探索,最终获取生物知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运用的实践研究,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我们今后的有效教育研究当中,可以充分考虑运用向导支架、图表支架等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重要价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出发点,运用支架做工具,以学生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的完成增加学生学习能力。

作者:乌云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

参考文献:

[1]白建秀.备课应抓住的几个问题——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4(02)

[2]姜海瑞.“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12(11)

第五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营养教育渗透

摘要: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营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营养;教学;策略

国外许多国家对学生营养教育均很重视,并且许多了较多的实践程度。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于学生营养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中小学营养教育的实施效果一直都不理想。生物课程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课程,也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通过将两种知识体系的充分融合,能引导学生形成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确认识,为其增强体魄、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营养教育的原则

1.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高中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应遵循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原则。一方面,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也能够更加具象的指导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营养习惯。

1.2合理选择知识点,与生物课程相互融合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高中课程体系中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知识点繁多,想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额外添加营养教育,就必须要注重营养教育与生物课程的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营养教育的渗透不会影响到高中生物课程的正常完成。

1.3循序渐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循序渐近地渗透营养健康知识,不能操之过急,直接给予结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他们更渴望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强行的灌输知识,因此应该在循循善诱地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接受一些营养健康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2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教学策略

2.1STS教学

STS分别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STS教育是现代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它倡导民主化的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应用STS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步走(以下以《细胞中的无机物》课程为例):第一步:介绍知识点,以细胞中的钙离子来引入话题。第二步:提出社会问题,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盲目补钙的问题。第三步:分析现代科技———补钙应该通过检测血耗的含量是否需要补钙,不能够随意补钙,同时引导学生怎么科学补钙: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其实很多时候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合理膳食就能够获取足量的钙。从社会现象入手,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情景之中,以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生活问题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并通过现代科技作为连接点,让学生了解到营养知识,并且能够及时的应用至自己的生活和成长之中。

2.2合作探究教学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半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不但易于将所学的知识新旧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而且便于按系统、按类别、按新旧、按时间顺序保存在大脑中,随时可以检索,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构造关于营养学相关的生物问题,展开探究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相互讨论、组织语言等过程,得到结论。例如,在《细胞的癌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癌细胞知识延伸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癌症的危害,联系到营养健康中对癌症的预防上,构造开放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的致癌物质有哪些?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吗?如何预防癌症?然后,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并可以允许学生从多种途径来获取资料,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结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到了癌细胞的知识,并以此作为延伸,让学生明白癌症的危害,使他们一是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既保证了生物知识点的传授,又达到了营养教育的渗透。

2.3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在相关情境下产生真实的体验感觉,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及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地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展开体验式教学,教师需要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做好科学的教学计划,并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来让书本抽象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产生体验的感觉,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接受。例如,在《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习了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以方便面作为切入点,来展开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方便面对人体营养健康的坏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方便面的生产过程,并通过收集网络上多种方便面的包装袋,来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其组成:方便面中绝大部分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为8%、5%,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然后学生引出问题:当你了解了吃方便的这些不利之处之后,今后你会怎么对待方便面呢?最后与学生探讨后得到答案:尽可能少吃方便面,使用过程中应该通过科学的使用方式来降低对有害物质的摄入。

3结语

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寻找营养健康教育与生物教材内容的结合点,阐明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措施,并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端正一些不良的营养行为,并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蒙银亮 单位:宁夏隆德县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姚远,袁洪,陈志恒等,论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策略[J].实用预防医学,2016.

[2]汝骅.苏州地区中小学营养教育的教育内部调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1(4):85-89.

[3]冯中军,冯占义,徐春等,关于强化我国营养教育的讨论[J].中国公共卫生,2013(9):559

第六篇: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互动交流展示探讨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普通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中生物课堂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发掘新型教学模式,由此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生物课堂上,互动交流展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有利于良好氛围的营造,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中生物;交流展示;实验课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够验证相关理论,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与分析问题、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良好的互动交流桥梁.在良好的互动交流展示中,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探究创新,由此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且在教师的精心协调下,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顺利的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交流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创设良好良好的情境,能够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由此营造出和谐的生物课堂.在此种背景下,学生就能够深入掌握生物知识.例如在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实验课堂上,教师就应当先为学生讲解一下道尔顿发现色盲病的故事,随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色盲症属于遗传病的一种吗?”、“色盲这个患者是否具有性别的差异?”、“色盲症患者无法识别颜色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等.接着为学生展示一下检查红绿色盲的图.在此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都能够被瞬间激发,同时也更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动手实践.此种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学生主动探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如此便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实验效果

在生物课堂上,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合作探究实验,教师应当给学生学生提供良好的空间动手实践,鼓励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到实验中,促使学生独立规范的完成具体操作,仔细检查一下实验现象,做好记录.此外,还需要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学会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学会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集思广益,吸取其他学生的优秀经验,同时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合作探究是非常的,是让学生积极交流,积极展示的关键.例如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如下探究问题:(1)在何种形体的细胞中你发现了分裂期的细胞?(2)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一直不会改变吗?在什么情况下最清晰?(3)能不能只用一个细胞来观察分裂的连续过程?说明原因?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同时讨论实验现象,由此便可增强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而在进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探究问题:(1)想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当选择什么酶作研究对象?说明原因.(2)你将设定几个温度?怎样将温度调整大设定的数值?(3)若假设成立,那么将会看到怎样的实验结果?(4)应当设计几组对照实验?由此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共同讨论探究的方案.接着学生可展示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由教师来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并说出哪个方案最合理.而在学习“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使用不同量或者不同器材来进行实验,同时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实验的情况与结果,通过分析形成初步意见.在学生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参与其中,逐步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由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将实验过程多元化,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还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探究化,由此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设精神,将实验过程多元化,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以“植物细胞工程”为例,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自由挑选材料,接着开展实验———制作人工种子的模型,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展示一些自己做的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正确的掌握了人工种子的结构与功能,且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借助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了不同的人工种子,如人工种皮有芸豆皮、花生果皮、大蒜皮等,胚状体有马铃薯做的,有胡萝卜的等等,且学生还假如了很多营养物质,如蔗糖以及牛奶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在教学实践中,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来进行实验教学,都可以把验证性实验探究化.例如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可先不制定实验材料,在实验课开课前让学生积极交流讨论,对于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对比,分辨优劣,随后选择最佳的实验材料.假如无法确定实验材料,可在实验的过程中都尝试一下,随后展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一定按照固定的模式来实验,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让学生自己思考与选择.而对于实验现象来说,教师可先设想多种情况,对于跟实验预期不符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此便可提高实验效果.

综上所述,生物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便可通过互动交流来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由此便可提高实验效果.

作者:翟小番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海宁,赵月梅,邹建芳.在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教学中进行互动式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9)

[2]田巧云,刘玉玲,张美芬.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3)

[3]沙未来,袁家楠,徐玉娟.关于高师生物学实验如何与基础生物学实验接轨探讨[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第七篇:高中生物课堂小组探究学习应用

摘要: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小组探究学习模式也渐渐地在各个学校的课堂中应用,大家听到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可想而知就是几个人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慢慢的吸收知识。本文主要围绕“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这一话题进行展开的。

关键词:

小组探究学习模式;高中生物课堂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如果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模式,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前的感情,能够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成绩,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生物的影响,还有利于调动教学课堂上的氛围,从而可以提高生物教学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小组探究学习模式是学生们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小组任务进行主动探索,让学生们在小组探究学习的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使自己更加具有团队意识。

一、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对高中生物课堂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小组探究学习模式是当今教学模式很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高中生物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更加有信心的去学习生物。例如,老师通过书上的某个知识点,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进行提问,这时候需要靠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一个结论,老师再让他们进行抢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小组,老师可以给予他们加分;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让其他小组帮忙,这样不仅给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带来了竞争力,使他们在课堂上更有动力去学习生物,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调动学习课堂上的氛围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们必须加以重视。小组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可以很好的调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依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让成绩良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一起学习,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就是要学生们在课堂上生物知识的讨论,让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凝聚成一种团队意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们在学习课堂上的氛围。例如,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染色体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的讨论,学生们各有各的意见,会进行激烈的讨论,这就会使高中生物课堂上有种浓厚的学习气息,这样可以调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

(三)提高教学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模式,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学生们有了团队意识,就会在课堂上尽情的享受老师授予的生物知识,让自己在课堂上找到了学习的目标,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教学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二、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在高中课堂上的应用

(一)建立小组学习机制制度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模式,教师应该要建立小组学习机制制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体现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的重要性,例如,我们班有48个人,老师可以把我们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当然,这些分组是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的;老师让各个小组进行组长推荐,对于有主动担任组长职位的学生们进行加分,然后再对小组进行规定一些制度,如:组长要做到组织内部小组人员共同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要共同完成,不能让只是一两个学生完成,这样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立小组学习机制制度对于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真的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们应该加以重视。

(二)在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优带差

教师在进行小组分组的时候,要依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至少小组内部要有一到两名学习好的学生支撑。这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这样可以让整个小组找到合作学习的方向,让学生们之间学习到更多的生物知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向其他学生讲解内容,探究学习模式可以带动小组成员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帮助,从而提升自己的生物成绩以及对学习生物的热情。

(三)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生活化

在小组探究学习的时候,教师要依照科学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分配,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来给学生分配小组,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更能够突出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把生活中有关生物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来,小组通过探究生活中存在生物知识来学习,这样可以更清楚的让学生们知道有关这一章节所教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们在小组探究学习模式中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由此可见,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生活化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要学会在小组探究学习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要在每一节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凝聚小组之间的意识,有利于调动学习课堂上的氛围,所以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真的是重中之重,学校应该要高度重视。

作者:郑利 郑欢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强.提高高中生物学科探究性学习实效的思考[J].中学时代.2013年24期

[2]张丽.关于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