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练习有效设计

高中历史练习有效设计

一、当下历史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

1.难易失当,针对性不强。

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常“一刀切”,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让学生吃“大锅饭”,没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来布置。有的作业又太简单,既不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更不能激起他们做作业的兴趣。这种过难或过易的作业,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结果常常是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

2.缺乏有效情境的创设,缺乏活泼性。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不仅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每个教师要积极探求的教学策略。但是,传统的作业往往围绕书本知识做文章,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据,作业的内容常常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知识点到知识点,很少向课外延伸;在作业过程中,师生往往是按部就班,先完成教科书上课后的作业,接着完成练习册的相关作业。师生像机器一样,按程序在工作,缺失一种灵动鲜活的学习氛围。这种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作业模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作业中要解决的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完成作业也不需要深入生活。

3.忽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考虑。

关于作业设计,所有教师都认为是通过全面、深入地剖析知识,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作业设计的出发点是学生,应该以学生为主进行操作,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

4.形式单调,缺乏方式方法。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指出:“真奇怪,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很少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历史教师教学时不能局限于历史知识本身,还要关注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习的策略;不仅教师自己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更要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历史有效练习设计研究的对策思考

(一)精选题目

1.有效历史练习设计应符合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这些理念是指导教师实施历史课程的准则,也是指导教师作业设计的方向。

2.有效历史练习设计应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不是靠自己想出来的,也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更不是靠简单、重复、盲目的练习练出来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独立的行为个体。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特征及个性。任何一门课程(包括历史)的学习应包含着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作业应避免简单重复,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量的大小和作业的层次感等因素,从而改变低效课堂的现状。

(二)建立练习设计合理的评价和改进机制

1.学生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地位的体现不仅仅是在教学中体现其主体地位,而是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包括作业的设计。学生参与作业设计不仅能体现他们的小“主人翁”地位,而且能在作业设计中了解了命题者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即训练其解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鼓励学生个别进行作业设计,并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共享,同时定期给班级所有人布置作业设计类的任务。其设计的作业本身并非所有的都很高明,但它能带动一批人,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的另外一个做法是每一次作业后都给学生布置任务:本次作业,你觉得哪些是亮点?哪些有待改进?提出改进意见。这个做法一方面可以帮教师对本次作业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对问题的思考。

2.教师团队合作进行作业设计。

要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仅仅靠某一位教师是不行的,它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分工合作,这样也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自2008学年开始,我校历史备课组实行了一项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作业设计:各成员分别负责不同专题的作业设计,讨论不同模块的重难点等注意事项,对阶段性作业设计的效果做定期总结等。除了校内形式的集体合作备课,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还有校际的集体备课活动,这样的活动一直在定期举行。实践证明:虽然没有利用现成的教辅,而是深入“题海”精心选题自编作业,总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由于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每个成员的工作量没有增加多少。

作者:糜春香 单位:仪征市陈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