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思考(5篇)

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思考(5篇)

第一篇:高高中历史教学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有效性探析

摘要:

在现今阶段,国内不少高中针对历史教学都在进行改革,很多高校都意识到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以及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理解能力的作用。本文从综合运用多种史观的意义和方法两个方面对于史观运用方法和作用进行分析,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史观;高中历史;知识;观点;记忆能力

史观从含义上来看,意味着人们对于历史通过一定的学习和研究所产生的观点和看法,从史观理论的角度来看,史观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五类,它代表着人们对于生态、工业、人物、文明以及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态度和观念。在今天,很多高校的历史老师已经将史观的概念引入到课堂中来,在对于历史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很好地运用史观理论整理出历史知识的前后关系和知识脉络,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更加提升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能力。

1.综合运用多种史观的意义

不管是真实存在的一段历史时期或是一个历史事件,对于历史学习者来说都不能用一种单纯的观点或是眼光来看待评论,因为历史是复杂的,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用单一的观点去评论,难免会扭曲历史的真相,从而造成以偏概全,这正是运用多种史观来评述历史的必要性所在。综合运用多种史观对于同一个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从事件对于当时社会历史的影响,对于当时其它行业的影响,对于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影响以及对于人类整个历史文化的影响,通过多方面的解读和理解,才能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史观运用多种史观,让学生更快的记忆历史知识,对于历史事件有更好的理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很多情况下是比较片面的,比如洋务运动这一事件,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评价,在高中历史人民版教科书当中,对于洋务运动评价时注重其在工业方面的作用,评价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也为中国近代工业技术奠定了基础。在高中历史人教版课本当中,对于洋务运动评价时注重其对于经济上的作用,认为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来自于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刺激了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高中历史课本某些地方性出版的教科书当中,对于洋务运动评价极为简单,仅仅提到洋务运用有一定的影响。这就造成不同地区学习不同教科书的高中生对于洋务运动有不同的理解,造成对于理解历史知识较为片面的结果。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综合高中运用多种史观来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的生动有趣。

2.综合运用多种史观的意义

历史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总和,由于历史这门课程的独特性,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历史十分枯燥无味,需要大量的记忆,并不能理解历史事件的真正影响,对于历史知识也没有兴趣,而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十分有意思,乐于记忆历史知识。教师面对这样的情景,则要充分结合历史的真实性和感染性,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运用影响、声音或者是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环境当中,引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而围绕历史事件展开介绍,综合运用多种史观在不同层面上对于历史事件进行描述解释。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各种诗词文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当中运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秦汉统一时,教师可以利用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等等,也可以放映秦汉《大秦帝国》的某些片段,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对于秦国统一六国恢弘气势和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的兴趣也充分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对于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一些解释,对于秦统一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生硬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事件所处背景的记忆。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史观对于历史事件的影响加以阐释,从现代史观来看,它成为我国封建帝王中央集权的雏形;从社会史观上来看,它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统一了钱币以及各国的文化,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在之后认识历史事件过程中才不会发生偏激片面的现象。

3.结语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综合运用多种史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更多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但是这种方式更好的还原了历史事件的原貌,去伪存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历史事件,也避免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为考试而仅仅靠记忆的现状。总之,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进而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现今阶段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作者:王勇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唐瑾.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余志兵.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04:87-88.

[3]张京晋.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4,28:72.

[4]汪春芳.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中西方文明差异性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第二篇: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研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历史教学作出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从而达到其要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析了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

一、开展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的背景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历史组教师对本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1.你认为哪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你对历史学科的兴趣?2.你认为在历史课上教师讲教学内容与你的生活经验联系的紧密吗?3.你认为在历史课上教师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吗?第1题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指出哪一种教学形式会激发自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只是更多地痛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只有少部分学生指出了课堂要是能够和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就好多了;第2题69%的学生认为教师所讲的历史内容和现实一点联系都没有,17%的学生认为有联系,但联系不大,14%的学生认为联系比较密切;第3题89%的学生认为历史课与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毫无关系,7%的学生对此题忽略,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只有4%的学生认为历史教师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课的态度———不满,无所谓,更有甚者恐惧、无助。这个调查结果给了我们历史教师当头一棒,它引发了我们历史教师对新课改下如何改进历史教学,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思考。

二、如何开展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

在发达国家,例如,英国、法国等教育部门在课程标准中对课堂交流有着不同程度的具体要求。然而在国内,对交流式教学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没有现实可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借鉴。教育学专家李镇西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勾勒出了教育的高级形态———“师生共享式”对话情景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历史教师要转变授课思路

我校是县一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好,整体素质也还不错,这样的学生群体有利于我们积极地去转变授课思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包办整个课堂的旧模式已经遭到学生的强烈反对,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相信学生的能力,努力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大大地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导历史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交流这种方式将师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时,我们要做好角色的转变,努力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创造一个师生、生生平等的教学平台。

(二)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模式的上课流程

交流式的历史课堂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我们要提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回答,之后其他学生对其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是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流程目的是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原来的课堂听众转变成课堂的探讨者,变被动为主动,让枯燥的课堂充满了色彩。这种课堂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

在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模式中,我们更是一位设计师,要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选择有效的实施策略来开展交流式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上课不是简单的传授历史知识,而是要学生和我们一起分享历史学习的快乐。1.正确的引导: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对历史知识有更浓厚的兴趣去探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历史推理技能。2.促进生生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要比师生之间交流更能达到心理认同,他们是同龄人,彼此间更能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要促进他们之间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四)巧妙运用原有知识

许多心理学研究也论证了知识的保留、回忆与信息的适当应用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表明,新的信息能否牢固地保存,与它是否能够与原有知识紧密结合有关。新知识须反复使用才能重新组合而形成牢固的记忆。交流讨论法恰恰能使学生多次运用原有知识来获得和使用新知识。与学生谈话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用讨论法上课时知识外延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可见学生获得知识并不单单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可以通过讨论,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获得和巩固新知识。

三、总结

当然,将交流式教学运用在教学中,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比如,提高教师教学理论和业务素养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学识,以及学生的对话无序等问题。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积极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对事物认识的能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这样才能够对历史问题做到充分的理解。第二,意识到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只有做到师生平等,民主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构思,学生的智慧才得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第三,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使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已及对事物独特的见解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要作出正确的评价。在信息时代化的今天,中学生的思想是比较活跃的,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喜欢争论,并且对事物的看法要按自己的标准进行衡量。教师必须适应他们独特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创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现多渠道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并不在于学生的发言结果是否正确,主要是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动了脑筋,开阔了思维。

作者:张鸣志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吴丰波.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交流式教学[J].吉林教育,2011(19).

[2]吴海燕.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法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5(1).

[3]孙琪.历史课堂的交流式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第三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有效性探析

高中历史课程由于内容繁多,很多事件距离我们现在很遥远,理解与一定的难度,而且需要学生背诵和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成为学生学习中比较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独自思考,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采用“四步走”教学策略,以人教版课程为例来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听课质量的目的。同时也为提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是历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在讲授《辉煌的灿烂文学》这节课程内容之前,要求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于诗经、宋词、唐诗、元曲、汉赋、楚辞等方面的文学成就进行了解,并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要求学生对于每个阶段的的文学典型代表作品进行简单的汇总。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对教材产生困惑或者是难以理解的内容勾画出来,并独自思考形成自己的问题,待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的对自己的疑难部分进行认真的听讲,从而提升听课的有效性。此外,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在预习这个环节不认真或者是敷衍的情况,讲课前进行检查。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形成书面的文学作品汇总,通过提问“楚辞的特点是什么?”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设,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语音的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学习中,之后教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分别对各种文学成就进行分类讲解,运用结构图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每一阶段时期的文学作品。如,教师在讲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节内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历史演变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每一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特点,掌握历史变迁的核心要素,从而便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根据教师运用图表比较的方式对各个时期进行对比,使得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每一个时期制度的变迁,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课堂内容,提高听课的成效。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第三步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增强学生对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性,提升课程教学成效。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这节内容时,教师在对教材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通过问答的方式与学生形成互动,“中国古代的发明究竟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一个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性的提问,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总结才能回答出来。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些发明都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师的讲解进行互相讨论,每个学生都能得出属于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再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的讨论就会圆满丰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取属于自己的收获,锻炼了学生思考的能力,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思考总结,引导学生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内容,最终实现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总结,采用关键词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内容的回顾,通过回复和复述掌握课堂内容的知识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问题教师要特别强调,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重心。如总结“唐诗辉煌的原因”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通过提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等时间段让学生说出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在初唐代表作家有王勃和陈子昂;盛唐时期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中唐时期则是反应民间疾苦的白居易;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又如“中国的小说经过那几个阶段?”,这种问题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思考,并对接受的知识进行精炼的总结,得出: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清时期等四个阶段。同时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几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升华,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层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四步走”的策略能够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内容的主动性等目的,帮助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听课策略上明晰思路,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当然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和改进,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在这“四步走”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成效。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种,可以有针对性的切入到教学中,与“四步走”策略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最大的合力。无论哪种都是以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为最终目的,从而为学生日后的深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蔡虓冽 单位:江苏吴江中学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见

摘要:

历史学科作为衔接过去和现在的重要纽带,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改革后,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正确的历史观,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就成了高中历史教师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高中历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是一门具有丰富的理论、宽阔的外延、极强综合性的学科,并且高中历史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模块化,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时,要充分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为出发点,牢固历史教学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给学生带来最具权威性的历史资料。历史教材往往是对历史知识的压缩和提炼,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能够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渊博的历史知识,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目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很多高中历史课堂都引入了幻灯片和投影设备,重现历史画面,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享受,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最大程度地支持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但是,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不可能每一节历史课都用到先进的教学技术装备,这就使得教学有效性受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因此,高中历史课堂要想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不断去探索和研究。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和想法。

一、历史教学结合史实资料,重现历史画面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以历史教材为出发点,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基本史实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兴趣,再辅助历史教师提供的课外延伸史实,加深高中生对历史的印象,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给现实生活提供借鉴。高中教学节奏很快,由于面对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一般很少,这样就要求学生能够抓住课堂时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史实资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源,高中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一些跟历史课程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增加历史观念,提高对历史的重视程度。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高中历史课堂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势在必行,通过投影,播放史实资料或者宣传片,给学生还原历史,重现历史画面,对于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增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提升历史课堂效率

很多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还沿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高中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历史教师为了确保课堂秩序,在历史教学中创新力度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通过新课改的深入,要求高中历史课堂要成为民主、独立、高效的课堂。对于历史的学习,首先要有钻研的信心和探索的决心,虽然我国现在已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学习成绩还是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历史课要增加学生互相讨论的时间和机会,教师抛出历史考试的考点或者热点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最后提出答案。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加深印象,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课堂需要的是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无法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三、讲课与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中历史作为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一部分,在考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份额。历史教学要把握好讲课与练习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试题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历史简答题在考试中有很重要的比重,历史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考试热点,多锻炼学生的简答能力。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练习是为了巩固所学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查找学习中的疏漏,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学习方法也各有千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历史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与初中历史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时要多开动脑筋,将学到的知识连成线,在考试中就会运用自如。

四、重视情感教学,发挥历史育人功能

构建和谐有爱的历史课堂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追求的目标,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历史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圣殿。同时,注重情感交流,与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朋友,而不是上下级关系。情感教学,有利于满足高中生的情感需求,缓和课堂氛围,保障教学进度。通过情感教育,促进高中生个人成长和健康发展,为其成为情感丰富的主体做铺垫。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意思就是说历史具有育人功能,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不仅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还可以感悟先辈的智慧。高中历史注重概念化,对比初中历史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的时候,必须以课本为依托,理清学习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教师教学的节奏,提高自身能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而是需要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努力与合作,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策略,提高创新能力,将创新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针对高中历史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现状,在实际教学中我会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探讨,找出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最佳方案,不搞题海战术,真正减轻高中生课业负担。我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一直以来都是兢兢业业的,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互相尊重,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同时,我也会及时更新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自身学习,提高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将最新、最全的历史知识带给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和谐的风格,使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

作者:薄云日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黄少锋.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5).

[2]付振会.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高考:综合版,2012(12).

[3]阮周青.浅谈高中历史有效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版,2010(1).

[4]谢荣辉.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J].考试:教研版,2012(4).

[5]薛伟红.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探究应用

掌握一定的规律,对增强学生的联想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掌握好这个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规律探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究历史答题规律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帮助或引导学生总结答题规律,并告知学生必须真正掌握答题规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奠基。通过长期的探究发现,在历史背景答题中,可以从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展开论述,经济背景答题内容必须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格局等方面,政治背景的答题内容应该包括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以及军事等方面,而文化背景应该从思想、宗教、科技以及教育等方面进行论述。例如,对于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四单元“鸦片战争”背景进行分析的时候,国内在经济方面: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在政治方面:腐败(官场+军队+财政)、阶级矛盾,而在思想方面:愚昧自大。国际背景:在经济上,工业革命向市场原料发展,在政治上,资本资源扩张。在历史原因答题中,其规律为:历史原因=主观+客观,其中主观因素指的是引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而客观原因则是自然、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外在因素,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因素。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中,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原因进行分析,主观因素方面,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政治: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资产阶级形成等,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的觉醒等。而在客观因素方面,主要是因为英国经济掠夺、政治压迫以及启蒙思想的影响等。在答题的时候,按照规律进行答题,既可以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答题思路,对梳理学生的记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整理出相应的答题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规律的指引下更加深刻的记忆历史相关知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奠基。探究答题规律在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个规律,并将规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保证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同时在引导学生探索答题规律的时候,可以使学生将记忆历史知识进行划分和梳理,这对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探究出科学的答题规律。

二、探究贯穿历史的主线

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必须明确一条贯穿历史的主线,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形成完备的历史记忆系统提供充分的保障。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非常多,死记硬背并不是好的学习方法,既不利于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教材内容的编排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散乱、无规律的,这也是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障碍。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整理出一条历史主线。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一至第四章充分展示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形成过程:1840年~1864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860年~1895年,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95年~1901年,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1901年~1912年,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这几个时间段组成了一条完整的主线,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加强四个时间段的记忆,在时间段的划分下,可以清楚知道社会形态的变化。充分说明,明确历史主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是因为历史都是有一条明确的时间轴,根据时间轴记忆知识,可以使学生快速记忆重要时间点所有重要事件,从而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目标。在探究历史主线的时候,可以发现在一个时间节点或时间段有可能有多个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将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归纳形成一个时间轴,这也是贯穿整部历史的主线,对于学生高效率和高质量记忆历史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探究规律,对知识点进行汇总

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探究历史内容规律,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史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为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对应的集权程度分别为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以及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的原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其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再次,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最后,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是在分析我国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演变的时候,总结出来的重要知识点,在督促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时候,可以要求对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纳,然后记住重要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简化学生的记忆范围,使学生可以将更多的知识放在更加重要内容的记忆中,避免学习时间的浪费,这对于实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目标具有重要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比较多,且都要求学生可以牢固记忆和熟练应用。从总体上看,历史知识点比较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而探究规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奠基,有利于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作者:仇玉霞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