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创设具体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别人的思想观念,必须让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构建自身知识。因此,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能让学生在亲历中获得感受与体验。例如,教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一个是根茂叔的故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正值饥荒,根茂叔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根茂叔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为了给根茂叔省下一口吃的,父亲悬梁自尽了。根茂叔长大后才理解父亲如此做的目的。可以设问:同学们面对根茂叔的遭遇,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一个是《村居》这首诗“:围墙紧傍小溪流,雪白阳台绿树头。拆掉草房换砖瓦,家家更上一层楼。”可以设问:同学们对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生活观?通过两则材料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激发学生体验民生疾苦的人文精神。创设情境能使历史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体验、感悟中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优化历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教学应打破围绕教科书转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的生活内容,要求学生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中选择流行语来展示,并有一人进行总结。第一组。衣着随意、休闲,如拉链衫、宽松裤等,引领时尚潮流。总结:当今人们服饰内涵更为丰富,款式更趋多样。第二组。生态美食、科学饮食、菜篮子工程、智能的电磁炉等。总结:当今人们饮食注重健康、质量,更注重时尚饮食。第三组。浪漫家居、温馨家居、民生焦点等。总结:当今居民注重居住环境,不断扩大居住面积,注重装修。第四组是习俗等。这样引导学生补充教材,能优化历史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而学会理解历史,理解当代,养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富有激励性、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讨论、辩论、答疑等。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挖掘学生的人格潜力,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的氛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学“”时,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发动戊戌政变,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中国为什么失败了。这样设置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升华。科学的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要考虑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等。首先,要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要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次,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出多样化,评价不仅看学生的成绩,还要看学生的品德表现、个性与情感、学习能力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三,对教师评价不仅要看教师教学效果,更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是否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等。因此,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陈霞 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