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的对策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的对策

【摘  要】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人地协调观。本文中,笔者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具体阐述整合教材知识、挖掘生活资源、设计区域案例、运用问题研究等策略,以期为广大地理教师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具体阐释了地理核心素养,同时将地理核心素养划分为四个维度,并指出人地协调观是学生形成、发展其他地理素养的基础[1]。此外,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地理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直接影响。近些年,人类不当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地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这些状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使学生践行环境保护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在地理课上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地理知识,实现人地协调,促进地理环境良好发展。下面,笔者谈一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策略。

一、整合教材知识,更新人地协调观素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载体。丰富的人地协调观素材,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整合地理教学内容,是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项要求,也为教师更新人地协调观素材提供了思 路[2]。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打破教材的限制,将有关内容整合到一起,丰富教学内容。以“荒漠化的治理”为例,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以及治理荒漠化的对策,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三项内容体现着“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协调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将三项内容割裂开来,而是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使学生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系统地认知荒漠化内容,了解人地关系。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进一步地深化认知,教师还可将区域发展中的内容引入其中,以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地对人”的影响,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使学生总结人地关系,建构正确的人地认知,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二、挖掘生活资源,调动人地关系意识

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同时要求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3]。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应以生活为基础。简单地说,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人地矛盾,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辅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引导学生将对策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协调人地关系,促进良好地理环境的形成。对此,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应以地理教材中的人地协调观内容为指导,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思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地关系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认知,践行良好的行为,建构和谐的人地关系。以“地质灾害”的教学为例,近些年,各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报刊等渠道,了解各地出现的地质灾害,并对其进行自主思考,初步认知人类行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基于此,在课堂上,教师可直接针对教材中的不同地质灾害,应用多媒体展现不同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储备,分析这些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以及减少地质灾害的方法。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展示网络上的有关信息,提供丰富资源,开拓学生思维,使他们能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正确地认知人地关系,并探究出协调人地关系的方法,为有效解决生活中的人地协调问题做好准备。

三、设计区域案例,探究人地协调观

案例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往往通过展现具体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地探究案例背后的地理内容,由此深化学生地理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积累地理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地理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此,教师可联系教学内容,或者直接利用教材展现的案例,或者搜集其他有关案例,借助案例驱动学生探究。以“地质灾害”中的“滑坡和泥石流”为例,我国的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西南地区。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笔者先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了近两年我国贵州地区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信息,接着将这些信息设计为案例,具体展现滑坡泥石流的爆发原因、解决对策等。同时,笔者围绕案例内容设计了探究任务:如果你是贵州山区环保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需要提交一份关于贵州地区的工作报告,报告中需要涉及以下问题,请联系课件展示的案例进行分析。问题一:结合贵州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问题二:贵州地区多发滑坡泥石流是否和人类行动有关系?人类行动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呢?问题三:作为一名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针对本地滑坡泥石流频发的问题,你可以提出哪些治理对策和措施呢?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能针对问题主动思考,利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从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方面分析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尤其在案例的辅助下,学生能总结出多种原因,同时根据原因归纳治理对策和措施,并由此认识到滑坡泥石流的产生与人类行为有关。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笔者系统地展现了贵州地区频发滑坡泥石流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能建构完善的认知,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准确认知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也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相关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运用问题研究,强化人地协调观

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让学生通过科学地应用地理知识保护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协调发展[4]。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立足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地理实践要求。此要求的提出,指导着教师立足当地地理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探究所学,应用所学,做到学以致用,由此增强地理认知,发展地理应用能力。为实现此要求,地理教材在每一章设置了“问题研究”活动,为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提供了借鉴。笔者在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时,往往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研究活动,驱动学生应用所学,探究当地问题,借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实际感知人地关系,建构正确的人地观念,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形成与发展。以“我的家乡怎样发展”为例,这是笔者在“资 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这一章的教学结束之后设计的问题研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家乡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情况。此项活动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学生凭借一己之力,是难以有效完成此项任务的,甚至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问题,受到打击,失去兴趣。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在实践中,笔者应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讨论问题,探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迁移地理知识,为家乡制定发展计划。为提高效率,笔者还引导学生先搜集信息,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等发展情况,确定本组的研究范围,可以是一个区,也可以是一个村,还可以是某条街道。然后,逐一指导学生分析家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家乡的农业发展,也可以是家乡的工业发展。之后,指导学生搜集其他区域的发展案例,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经验。最后,指导学生迁移发展经验,将适宜的经验应用到家乡发展策略的设计中,制定适合家乡的发展计划。通过小组合作,大部分学生能有所收获。在学生合作完成问题并制定出发展计划之后,笔者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他们明确发展方向,并确定具体的计划思路。其他学生在倾听的时候,可以根据本组的研究情况提出问题,由此围绕问题进行集体交流。通过这样的展示、交流,各小组可以完善本组的发展计划。同时,学生也因分析家乡的发展情况,制定家乡的发展计划,了解了家乡发展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推动家乡发展,由此建构起人地协调观。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必要活动。在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重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接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根据教学需要,应用多样的策略,整合教材知识,更新人地协调观素材;挖掘生活资源,调动人地关系意识;设计区域案例,探究人地协调观;运用问题研究,强化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正确认知人地关系,建构人地协调观,为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适宜的行为保护地理环境,推动地理环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位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