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研究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也为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当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重点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队伍和教育平台、净化新媒体环境等方面阐述创新德育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是将来社会生产生活的主力军,是重要的技术型人才,需要科学引导和专业的培养,其中,作为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部分。目前,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多元化的信息涌入,让一些认知能力稍逊的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德育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时展,创新性地开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当下亟需研讨的重要课题。

1新媒体时期高职院校德育现状

1.1新媒体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当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笔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苏北几所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21份,有效问卷680份,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1.1大部分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远远多于旧媒体

调查显示,学生基本上都拥有新媒体产品,主要包括手机、电脑、MP3、平板等一系列产品,其中手机的使用率最为频繁。而在这些新媒体产品中,使用得最多的软件是人际交往类的,如微信、QQ、微博等,其次是娱乐休闲类和生活便利类应用,再次是社会热点、新闻类,最后还有少量是学习类。由此可见,网络已成为学生平时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新媒体已成为高职学生生活的必需品,接触旧媒体的时间已经明显变少。

1.1.2新媒体已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对现代社会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便利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容易造成盲从、跟风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查显示,对于人肉搜索、散布虚假或恐怖信息、网上言语攻击等行为,83.8%的人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参与,9.2%的人承认参与过其中的一些,1.4%的人把这样的行为当成一种习惯,还有5.6%的人对于什么是“人肉搜索”基本不了解。由此可见,网络环境下,学校的教育引导是多么重要。

1.2新媒体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1.2.1实际教学中不够重视德育工作

首先,高职院校本身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多数高职院校总是把就业率当作衡量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和学校招生的制胜法宝,因而学校教学计划总是以专业课为主,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被当作“副科”,可以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也认为自己是来学技术的,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技术,才能提升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认为思政教育这门课可有可无,甚至经常逃课。

1.2.2教育过程中对新媒体的运用不够,效果不理想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相较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德育的方式、方法、途径上有所创新。但是这种以新媒体为载体的虚拟德育并没有和传统德育完全互补融合起来,二者甚至有些脱节。例如,很多高职院校网站的德育内容乏味、无趣,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以致基本的知识灌输的效果都达不到,更谈不上互动和交流了。如何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做到新媒体与传统德育教学的完美结合,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德育模式,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2新媒体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

2.1传统德育模式不适应新媒体环境

同志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和传播,这为德育知识的传播和德育主体的广泛参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工作方法。然而现实中,以说教模式为主导的传统德育模式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主要表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对德育的目标设置得过于空洞和高大,德育的内容没有很好地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和热点事件,在德育的形式上也没有做到真正的互动式教学。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二者相结合的效果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2.2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不到位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是一门公共课,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多数高校对这门课的课程设置上目标空大,内容偏形式化,故而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不够重视。尤其是在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很多思政教师都是由一些专业课老师兼任,这些老师们在自身专业方面素养很高,是一流的技术型人才,然而在德育理论和思政教育方面的水准低下,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对新媒体应用得较少,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依然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方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新媒体自身的环境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而与此相关的,对新媒体的管理和约束的法律法规却相对滞后,加之新媒体自身的开放化、多元化、虚拟性特征,使得新媒体所处的环境并不纯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接触的各类新媒体,诸如QQ、微信、各类网站、论坛等都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低俗内容,这些垃圾信息给他们带来了精神污染,浪费了许多时间,更给鉴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净化新媒体环境可谓迫在眉睫。

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3.1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队伍,提升教师新媒体运用能力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传统德育的弊端日益暴露,那种以“灌输式”为主的思政教育模式已无法与新媒体相融合,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信息对称的诉求。因此,想要把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首先要做到摒弃旧观念,迎接新事物,利用前沿技术为思政教育服务。同时,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教育者具备一定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者要主动学习提高新媒体教学技能,促进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德育的融合。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需要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信息化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着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体运用能力,使德育工作者既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又能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

3.2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

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平台,打造师生共同体是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德育相融合的重要手段。校方可以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利用音频、图像、视频等方式将平时枯燥的教育内容丰富化,直观化,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平台的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立专题网站,宣传学校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建立科学发展观网站、红色网站等特色网站,用直观形象的数字、图表吸引学生关注,发挥德育功能。其次,利用校园论坛、贴吧等社区平台,鼓励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思政老师适当进行引导,这种平台可以让老师更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有利于师生交流。

3.3优化新媒体环境,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建设

由于当前网络技术的普及,新媒体信息的传播也呈爆炸式发展,因此需要净化新媒体环境,严密监控校园网络,利用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等,确保校园操作系统和网站系统的安全,并过滤不良信息和违法信息,从源头上净化新媒体环境,避免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还需结合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一方面,合理利用学校行政部门的力量,对校园网、各种论坛、虚拟社区等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手动删除网络中有害的言论和低俗信息,规范论坛中的言谈,并实行网络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切实维护和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互联网和新媒体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处罚方面的立法力度,学校也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对违规和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万力,魏锡坤.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2]毛蔚.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3]李荣胜.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6(17).

[4]曾学龙.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职教论坛,2015(35).

作者:孙淼 贺广琰 单位: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