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摘要]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是其中的三个重要生态因子。只有这三个生态因子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才能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分析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以期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教育生态学”

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LawrenceCremin于1976年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教育生态学已经成为国内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教育生态学结合了教育学和生态学的理论,以教育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和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成因,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生态学角度看,课堂也是一个由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的微观生态系统。学生、教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一、民办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一种微观教育生态系统,课堂生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受民办高校自身建设与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出现了失衡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与全面发展需要失衡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教学偏重于讲解知识点和掌握考试技巧,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已然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为通过四、六级考试,学生甚至死背词汇及写作范文模板。学习英语呈现出很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缺乏强大的内在兴趣,却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出国或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这种应试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削弱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破坏了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考试的压力和分数的压抑使学生的成长充满了苦痛和无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学以致用。

(二)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在教育生态体系中,各生态因子对周围生态环境都有其适应区间。有利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促成生态主体的正常发展,不利的小生态环境则会阻碍生态主体的发展。因高校扩招学生增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是大班授课。大班上课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学生人数众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难以因材施教。易导致那些英语基础薄弱、自觉性较差和缺乏自信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降低,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室座位的排列、固定的教材及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也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教学效果。不恰当的人口密度及生态空间限制了生态主体的活动和效能,导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三)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关系的失衡

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状况并未改变课堂上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和做笔记,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少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和权利。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致使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出现失衡,甚至引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或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

(四)课堂所学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大学英语课堂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内容仍以书本为主,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尽管有些学生能够较好地领会书本上的知识点,顺利地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如何表达。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到实践中,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鲜活的语言表达技能,致使课堂所学与课外运用的失衡。

(五)评价体系的失衡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期末考卷认定成绩,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部分高校进行了改革,采用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但效果不太理想。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仍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主导着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毋容置疑,评价体系的失衡直接影响了教学行为,加剧了英语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领导者和监督者。而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合作者及组织者等。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须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探索更适用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学习引导者、创造者及帮助者

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课堂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传统课堂的学生学习的监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创造者和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愉悦感和学习的成就感,探索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学生面对庞杂的网络资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有效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此外,教师还应该营造促进知识转化的生态氛围,努力创设出轻松、探究式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和谐、开放的生态化课堂。同时,教师还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与疏导。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二)学习促进者、组织者和设计者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具有开放性,它强调了师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技术,使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个性化,课堂活动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为师生的可持续学习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促进师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不仅应教会学生搜集信息,遴选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而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多媒体运用能力,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成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发展的促进者。除了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观念,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流程,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进度,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习参与者与合作者

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角色从传统课堂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平等的生态主体,努力建立多维互动合作的师生、生生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应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采用以学生探讨交流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活动,开展自由讨论,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和领悟。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成就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四)学习协调者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是课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生态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主体互相作用,形成共生关系。教师的教学决定了整个生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学生生态群体关系是否协调,因此,教师应努力成为课堂生态关系的协调者。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建立民主合作的“朋友型”师生关系,不断优化和促进师生交流合作。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竞争与激励的关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结束语

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只有使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保证各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生态观,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教师必须不断地拓展自身的英语学科知识结构,关注英语教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充分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不懈地探索和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可提高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双赢”和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优化课堂生态结构、建立动态平衡和协调生态因子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华.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新定位[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3):20-22.

[2]蔡玲.失衡与平衡: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5):88-91.

[3]瞿宁霞.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5(15):19-20.

作者:杨静 何康民 单位:武汉晴川学院